臧万军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占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半壁江山,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关系着全国研究生教育总体质量的高低。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硕士研究生可分为学术学位型(academic degree)和专业学位型(professional degree),二者处于同一层次。学术型学位一般按照学科进行设置,把学术研究作为导向,侧重于理论研究和分析,主要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教师和专门研究人员,目前学术型学位硕士采取全国统考全日制培养的模式。专业型学位培养以专业实践为主线,实践应用作为重点,获得专业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应该得到专业化、正规化训练,他们多数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具有明显职业化的特点,如工程师、律师、会计师、教师等,当前主要有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两种。全国统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全国统考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的培养方式比较见表1[1-2]。
表1 三种不同学位类型硕士培养方式比较
第一,全日制学术学位型硕士培养特点。全日制学术学位型硕士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研究型人才,入学门槛高,生源质量较好,理论基础较扎实,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培养目标主要为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培养急需的教学和研究人员。此种类型硕士开设时间早,就业和认可度较高,但由于2.5—3年的修业年限,学术研究能力难以达到预期水平,专业技能较差,动手应用能力和经验相对不足。随着各行业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加和放弃深造读博从事非科研工作的硕士毕业生逐渐增加,学生毕业后还要进行培训才能上岗,尤其是跨专业又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硕士求职者,企业并不会“照单全收”。
第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培养特点。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也称在职专业硕士,为实践性较强的职场行业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此种类型硕士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学习方式灵活,学习时间一般是短期集中学习或安排在周末,受到在职人员普遍青睐,但也存在缺点:由于各学校自主招生,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就读学校管理较为松散,一般是2年学制,毕业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欠深入,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且学费普遍较贵。
第三,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特点。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具有应用能力和工程研发能力的硕士,要求采用双导师制,以期弥补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术能力的不足和由于培养质量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适应社会职业发展需求的状况,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由于办学历史不长,学制短,办学定位模糊,普遍存在照搬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没有突出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特色,只是缩短了培养周期,结果是学术和实践都是浅尝辄止。
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提出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公民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到创新社会管理成效[3]。随着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不断深入,各地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这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社会需求一大批既具有专业学位优势的职业性、复合性和实践能力,又兼具学术学位优势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工学硕士研究生,也就是本文所界定的“应用复合型”硕士。它不同于传统的工学硕士(学术型)和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应用复合型”工学硕士是介于学术型和专业型(专业学位,与职业领域密切相关的、以职业实践为导向的学位类型)之间,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为特征,具有较为宽泛就业领域的高层次硕士类型。
地方高校“应用复合型”工学硕士以学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为前提,专业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竞争意识、追求卓越的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强调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协调发展。地方高校“应用复合型”工学硕士的培养目标具体定位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方法,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具有完成结构分析、试验、工程设计和从事工程技术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全日制脱产培养方式,可保证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时间。采用“1+1+1”全日制培养方式可以保障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三个方面的有效结合。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鼓励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共建学科专业,实施合作项目,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前沿先导技术支持的政策,与地方政府、企业紧密结合,根据工科硕士的学科特点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倡导产、学、研、政一体化培养,建立学校与企业、政府及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渠道,优势互补。“1+1+1”的3年学制中第1年安排学生在学校学习,主要学习本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先进技术,打好理论基础;第2年学生主要是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培养必备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第3年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针对工程实际,提炼出毕业论文。学生既做到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又达到从理论到实践能力的提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既可以为企业提供合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又可以有效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实现多方共赢。
“应用复合型”硕士课程设置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安排,课程的开设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突出应用性、复合性,注重知识的综合性与实用性,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比重不宜太少,也要避免在职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课较弱的缺陷,兼顾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三者统一。建议压缩一部分非主体性专业选修课的课时,增加工程实践课,或者专业课的内容应与工程实践应用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工程应用能力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充分调研社会需求,综合考虑企业需求来设置课程。
以《岩土与地下工程新技术》为例,从课程性质上来说,其课程体系应涵盖专业基础课,如数学(计算数学、数理方程、应用数理统计至少一门)、弹塑性力学、岩石力学或土力学、有限元程序设计等,作为理论计算及分析的基础;专业课,如城市地下工程、地基处理新技术、隧道工程理论与实践等,使学生掌握与实际工程结合密切的专业知识和本领域前沿,培养研究生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开发能力;实践课,它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贯穿整个研究生学习周期。实践课程主要来源于企业项目或导师课题,内容可以是室内外实验、设计、施工及实体建模,或几种组合,可以与其它几名同学组成团队进行,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实践课可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授课。适当学习外语及人文课程,通过学习专业外语,研究生达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撰写外文论文及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水平。开设人文课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感受人文艺术的魅力,陶冶情操,是专业知识的有益而必要的补充,促使学术全面、协调发展。
为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化的需求,课程设置在总学分的控制下,通过选修课和限选课来实现。课程选择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意见,选修课程占全部课程学分数的比例应不低于50%,留给研究生充分的自由选修的余地,满足多样化发展。硕士阶段课程应是本科生阶段课程的深化和延续,不能与本科生阶段的课程重复,课程内容应及时更新,把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纳入进来。
学生的培养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应用复合型”工科硕士由于其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以及课程设置的特点决定了其考核评价方式必须多元化。考核评价应综合考虑考察学生课堂成绩、科研表现和实践能力,将平时考核、理论知识考核与能力测验相结合。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讨论、平时作业、研究综述、参加学术报告、科研中的表现等。理论知识考核采用闭卷或开卷,结合发表的小论文情况,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测验结合工程案例和科研项目,侧重理论知识的应用。毕业论文设计是反映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论文范围应广泛,除一般的理论计算和分析外,更应强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程,内容可以是工艺设计和流程优化,也可以是详细的解决方案辅以必要的理论分析。参加考核评价的人员由校内导师、评审专家、答辩专家、校外导师组成。为避免小圈子不客观评价,应逐步建立大范围的专家库,或从省、部抽取专家,双盲进行,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严格把关学生出口的质量。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是除学生自身以外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导师的素质、能力和责任心对硕士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应严格选拔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担任导师。“应用复合型”工科硕士导师一方面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完整,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发展动态并能融会贯通,在本学科有专长。另一方面,应具备必要的工程背景和工程素质,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较高的职业素养。学院可以采取导师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由相近学科、专业的导师组成导师小组,实行双向选择。学生结合实践项目或研究课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目标和发展方向,初步确定主副导师各一名,导师也可通过考察学生学习能力和自身研究方向的结合度,对学生进行选择,可以选不同专业甚至学科的学生。通过这种双向选择方式,最终确定导师——学生匹配组合。实行“双导师”制,主副导师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组成,共同培养,优势互补,并严格控制导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数量,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1]王柏超.理工科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与培养实践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2012.
[2]名师指导:普通硕士与专业硕士的异同[EB/OL].http://edu.163.com/12/0508/14/8108868T00294K4B.html.
[3]王冬梅,姚艳.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成人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13,(4).
[4]常军胜.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