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个人著作”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14-04-10 17:44张学见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领导人思政教材

张学见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2)

目前高校思政课(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四门课程组成),除了要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历史与哲学、政治与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外,还负有培养其具有良好的道德与情操、健康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和国家正常退休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卸任公职,其中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不断公开出版个人回忆录、日记、访谈录、答记者等著作(本文所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特指那些已卸去公职者,为行文简洁起见,下文一般以领导人称之)。这种出版物即不同于他们在位时以党和国家名义发布的报告、文件,也不同于以往领导人卸任后所出版的文选、文集等政治性著作,而是带有较强的“个人”色彩,故本文称之为领导人“个人著作”。其生动地纪录了领导人成长背景、工作履历、个人旨趣、品德操守。这些著作还具有鲜明的知识性、思想性、政治性。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其若能恰当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授课过程中,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而且对于培育、塑造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则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领导人“个人著作”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希望以此引起学界同仁对此问题的关注,也希望高校思政课真正成为“润德端行,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1]。

一、领导人“个人著作”有助于释疑思政课难点,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思政课所阐释的“大道理”

为照顾高校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高校思政教材多重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尽量做到相关知识点面面俱到。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一些知识点仅是“点到为止”,同时还由于高校思政课一般具有较高的理论色彩,所阐释的理论、原理往往具有“微言大义”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思政教师对一些抽象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说明,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自然需要教师补充一些相关资料以细化、丰富教材,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课教材。试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为例对此予以说明。此课程因其所涉及的知识体系抽象、理论性强,教师在讲述这门课程时若不能“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授这些哲学理论,往往会导致部分学生对一些理论似懂非懂,如坠云雾。而由李瑞环所著,于2013年公开出版的哲学著作《看法与说法》,由于作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哲学理论有着独到的理解与把握,作者通常利用一些生动具体的日常案例,就能使社会大众明白一些抽象艰涩的哲学理论。作者这种分析问题的方式及其所列举的案例若当恰当地应用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往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相关原理。如这门课程第二章第二节“事物的联系与发展”,所涉及到“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个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若完全按照教材讲授,容易造成从“理论”到“理论”的授课方式,学生易对这些枯燥的理论产生排斥心理。若借鉴李瑞环《说法与看法》著作所记载的1987年作者同青年干部座谈时的一段讲话,则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相关理论。作者谈到:

我们看问题,就要从矛盾对立统一中把握总体,促进转化。比如长期以来天津的钢渣、粉煤灰、碱渣等“三害”,严重影响市容,后来经过研究试验,把“钢渣和粉煤灰按比例混合起来,再加上一些其他材料,做成新的煤基材料代替石渣,其效果比石渣还好。”由于“天津海拔低,地基软,一般修路都要用石渣做垫层,而石渣都要从外地买进来,成本很高。”“这样一来,废料变成原料,包袱变成财富”。[2]973

在讲述这一节内容时,适时穿插李瑞环的上述讲话,让学生直观认识到:“废物”与“宝贝”这一对矛盾从一般意义而言,是“对立的”,但这种“对立”不是绝对的,经过李瑞环等天津市领导者、科研人员、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就可以使钢渣、粉煤灰、碱渣这样的“废物”可以变成修路的“宝贝”。通过上述“废物”变成“宝贝”这样形象而生动的案例,使学生自然容易理解这样的哲学命题:事物之间的矛盾有着对立的一面,但在一定条件下完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又是统一的。因势利导,作为高校思政教师还可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鼓励、引导大学生在人生中遇见一些挫折并不可怕。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地寻找机会,抓住事物之间的矛盾具有可以转化的特点,完全可以使“坏事”变成“好事”。

另外,按照教学计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目前安排在大一讲述,这一学习阶段学生年纪一般约在18岁左右,尚处于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特殊时刻,有的还残留着青春期若干叛逆痕迹,根据笔者在长期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见闻与感受,这些刚入学不久的新生,对这门课所讲授的一些所谓“大道理”,常常被斥之为“高调”,一些学生甚至从内心排斥这些理论,认为“华而不实”。若教师完全照本宣科讲授,则往往会出现“言之谆谆、听之藐藐”的尴尬局面。《看法与说法》虽系哲学读物,但对一些青年学生视之为“高调”的理论,作者往往能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坚持准确性的前提下,力求通俗、简洁、鲜明、生动和富有个性”[2]1,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就较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所阐释的“微言大义”。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为例予以说明。在这一节里,教材主要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我们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若仅拘泥于这些理论,恐怕只能给大一新生留下一点人民群众很重要这样的浅层次印象,学生很难从心理上真心实意地树立愿意接近群众、了解群众、进而愿意为群众服务的理念。这时我们在讲述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把李瑞环《看法与说法》一段关于重视群众的讲话拿过来,对教材进行补充说明。这段话为:

“群众最可敬,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社会的财富靠他们来创造;群众最可爱,只要你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他们就真心实意地支持你;群众最可怜,他们的确有许多困难,但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群众最可畏,不管什么人,惹怒了他们,就可以使你垮台”[2]241。

以上这段讲话,虽然与教材一样主要强调人民群众重要,但已突破教材的单一叙述。作者充满感情地谈到,虽然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但他们却对党和国家要求不高。如果我们忽视群众的诉求,我们的政权就会失去他们的支持,进而会出现被赶下台的可悲下场。作者以正反对比的方式,从四个视角条分缕析、层层递进、气势恢宏地论析了群众的重要性。这给青年学生心理以极大的震撼,自然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群众的重要性,坚持群众观点的必要性。在这里抽象的理论不见了,空洞的说教不见了,而作者对群众的一片赤子之心跃然纸上,使广大青年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能够“心悦诚服”地,从内心深处乐于接受这门课所要表达的“大道理”。

二、领导人“个人著作”有助于拓宽思政教材深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作为历史的经历者、参与者,乃至决策者,一些领导人通过撰写“个人著作”纪录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及其思考,这往往有助于拓宽思政教材的深度,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试以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运用为例,对此予以说明。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青年学生正确地“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3]1—2,而在这本不足300余页的教科书,则纪录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至2012年中共18大的召开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涉及近代以来一百余年的漫长历史。作为高校公共课,授课对象为全校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这本教科书试图完整再现近现代史若干重大历史事件,但由于篇幅限制,教材在很多内容方面也只能“点到为止”,无法做到对若干历史事件的深度探究。若教师完全按照教材讲授,固然能让学生领略中国近现代史演变的整体图景,但很难让学生留下对这段历史的深刻印象。而薄一波的“回忆录”《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则论述了建国以后至文革前 “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的形成过程,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4]3。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作者还特别剖析了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生原因,并总结其经验、教训。这些内容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无疑对高校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国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则具有有着重要意义。试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为例予以说明,在这一章里,教材论述了建国初期我国通过走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子,最终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由于篇幅限制,教材主要从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及所取得的成绩来论述,而对在三大改造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则多是一笔带过。如果不对此问题进行补充说明,就会给学生造成这样的印象:建国之初,对于共产党领导人中国人民所成功开展的工业化、三大改造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好像仅是共产党振臂一呼→各界纷纷响应→“一化三改造”很快大功告成,这样简单的“三部曲”。这显然不利于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当代国情、国史。因此教师在讲述这一章时,适当引入《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以下评析,会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看待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

(工业化、三大改造)“一再‘加速’‘加快’,以致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过渡,‘一化’的任务没有完成,‘三改’的工作也做得很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教训。我们后来在建设和工作中,多次发生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和其他严重的‘左倾’错误,而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也不能说与此无关。”

“我这样说,也丝毫没有责备‘当时’之意。对历史实践,对党和人民过去的奋斗,任何时候都不能求全责备;求全责备‘指点’前贤,那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该肯定的成绩充分肯定,不足的以至失误的地方,严肃正视,并分析原因,取得教益,作为今后的鉴戒,这才是我们要采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4]237。

在这里作者一方面指出了工业化、三大改造乃至后来出现的种种不足、失误,都是由于急于求成的心态,急躁冒进的工作方式有关。同时,作者对待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在从事“一化三改造”这种前无古人的重大历史活动,所出现的失误,本着以史为鉴的态度,而非苛责前人;作者这种“不虚美、不掩恶”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告诉学生新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真实轨迹,从而使他们理解开国元勋们创业之艰辛,这较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仅简略地论及“三大改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好。通过薄一波这些睿智的、满怀真挚情感的评析,教育广大青年学子,使其“温情而敬意”地正确看待祖国所经历的历史。

另外,对于三大改造后期出现了过急、过粗、过快的偏差和缺点,目前国内外一些人出于不同动机,则往往简单地归咎为毛泽东,认为其不懂经济建设规律,好高骛远所致。这就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看待毛泽东在三大改造乃至建国后在经济建设中所犯的 “错误”?这也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学生常问到的一个问题,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在讲述这一章节时,特别注意要妥善回答这一重大问题。因为讲好这些内容,对于清除当前国内外一些错误思潮企图虚化、弱化党史、国史,乃至丑化党的领袖,则具有特殊的作用。有关这个问题,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来看,只有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结尾部分,简略地谈及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由于进展急促带来了一些缺点与偏差。而对于如何正确地看待毛泽东在“三大改造”中出现的失误,则教材没有涉及,对此薄一波在其“个人著作”《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作了以下很好的分析、说明:

“这些缺点和偏差同党中央、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是非常次要的,而且许多也是难免的。”

“既然是探索,就难免出现某些失误,要求在探索中不出一点偏差,完全正确,那是把探索理想化了,而这种理想化的探索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包括领袖人物进行的探索在内,由于认识条件的限制,也难免出一些差错,如果要求他们一点差错也不能出,那就是把领袖人物神话了”。

薄一波的上述评论,一方面客观地指出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在探索国家经济建设道路上,出现了一些“缺点和偏差”,但同其建国后所取得成绩相比则是次要的;另一方面也坦诚、严肃地指出:若把探索完全理想化,进而对领袖提出脱离实际的过高要求,那只能是神话领袖,这不是正确对待历史、对待领袖的态度。薄一波的上述这些评述,从认识论的高度启发、教育了广大青年学生:党和毛泽东领导人民在探索国家经济建设道路上,虽取得历史性的成就,但历尽磨难,艰难困苦,玉汝以成,成绩来之不易,应充满敬意和宽容的心态看待建国初期共和国领袖们作为先驱者的探索行为。总之结合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这本著作,来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相关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建国以来我国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深刻、辩证地理解其原因、后果。这对于消除近年来国内外一些人企图通过否定中共领袖人物进而抹黑甚至丑化党史、国史的行为,则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领导人著作有助于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培养大学生优秀品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作为目前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磨练其意志、砥砺其,品格、陶冶其情操[5]208,培养大学生多种优秀品质。目前这门课共有七章,其中前四章主要围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展开论述。从教材内容编写来看,教材重视理论性、逻辑性、系统性。但教材有关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些理论、观点,由于缺少生动而富有说服力的案例,则往往显得“曲高和寡”,不易被学生接受。对此,一些领导人的“个人著作”则披露了他们面对人生的不同际遇,所呈现出来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史、奋斗史。若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时,能恰当融入这些“情节”,则可以大大提升这门课对青年学生的说服力、感染力,以达到学生愿意学这门课,并“真信”这门课所阐释的道理。试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例予以说明,这一节里专门讲到大学生要树立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此,教材主要从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端正人生态度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指出大学生对待人生须认真、须乐观、要务实、须进取”[5]68~69。总览这些话语表述,多是从道德层面上对青年学生的期待和规劝,由于缺乏具体的案例说明,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思政课所肩负的育人功能往往也不能彰显。在讲授这一节内容时,不妨引入朱镕基、李瑞环两位领导人著作以下内容:

“自幼失去双亲,在1958年到1978年,即30岁到40岁期间被剥夺党籍,经历了非常坎坷的人生”的朱镕基,其本人却认为“从小以来不管受到什么磨难,特别是参加共产党以后,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一直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也许没有小时候那些挫折和磨难,就当不上总理了,就不会有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了”[6]167。

“从一个普通木匠开始,一步步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李瑞环,其人生阅历具有传奇色彩,因家庭贫寒,只断断续续地上了6年的小学。但家庭的贫困,并没有阻碍李瑞环对学习的渴望,后来成为劳模,“还是一个突击队长,不脱产,还得多干活,学习的时间只能从比别人更少的休息中去挤”。工作以后几十年一直在恶补 “文化知识、建筑专业知识和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其“一生为学习所付出的艰辛,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是许多人难以想象的”,“算计时间、节省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成了李瑞环“一生的习惯”。凭着这股干劲,李瑞环由工匠到技术革新能手、再到全国劳模,直至成为建国后第六任全国政协主席,无论在哪一行业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7]1—6。

教师在讲述这一节中,引入以上两位领导人之人生履历,使广大青年学子认识到曾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朱镕基、李瑞环出生贫寒、人生道路十分坎坷,但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自强不息,积极向上,披沥为公,最终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广大青年学子真切地感受到认真、乐观、务实、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一个人的成长、成功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在这里,抽象的理论、惯用的说教不见了,青年学生心灵深处无不被朱镕基、李瑞环两位领导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所感动,忠心为民的奉献品格所感染。两位领导人的人生履历所带来的启示和影响,则悄悄地渗入了年轻学子的心田。讲到这里时,作为思政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联系青年学生实际,指出:在今天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烦心事”、“麻烦事”时,不妨以前辈领导人为镜鉴,把挫折作为人生茁壮成长的不可缺少的“良药”,而不应该视作“绊脚石”。总之,教师在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时,适当穿插一些领导人“个人著作”里的相关内容,让领导人“现身说法”。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不刻意讲“大道理”的教学方式,往往育人效果要比单纯向学生“推销”教材若干道德说教要好的多。

综上所述,领导人“个人著作”或纪录着领导人对待哲学与现实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或回荡着领导人对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和反思;或凝聚着领导人对人生艰辛与困窘的咀嚼和感悟。这些力透纸背的内容若能恰当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则有助于释疑思政课难点,使青年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思政课所阐释的“大道理”;有助于拓宽思政教材深度,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有助于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培养青年学生的优秀品质。

[1]董洪亮.让思政课入脑又入心[N].人民日报,2009—12—11.

[2]李瑞环.看法与说法(第四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朱镕基.朱镕基答记者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李瑞环.让时光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A].李瑞环.务实求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领导人思政教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中共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带头廉洁自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