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自身的不懈追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时代赋予的重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只有把教育当作一项崇高的事业,以出众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去感染、教化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重视教育、重视师德的优良传统。早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教师“身教”重于“言教”,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墨子把“有道者劝以教人”作为教师的大善,把“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作为教师的大恶。荀子也说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西汉大儒董仲舒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严以律己、因材施教、勤勉治学这三项基本道德要求。唐代的韩愈则提出教师的基本任务有三个,即“传道、授业、解惑”,三者之中,尤以“传道”为先。他认为,作为教师,最根本的条件就是要有“道”,不论高贵或卑贱、年长或年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与“道”密切结合,不可分离。南宋理学家朱熹主张教师应有“德行道艺之实”,切实做到“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行为准则和要求。他认为,幼儿教师应该“德性慈祥”、“有恒性而无倦心”;小学老师应该“德性仁慈、威仪端正、学问通达、诲诱不倦”;中学教师应该“行谊方正,德性仁明”,“诲人不倦,慈幼有恒”;大学教师则应当“更重德性”。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诠释着师德的最高境界。近代中国教育家蔡元培对师范教师的行为和品德十分注重,强调其应成为学生的楷模、世人的楷模,他曾解释道:“什么是师范?范就是模范,为人的榜样”。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师德修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属于思想意识问题,必须体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后,党的三代领导同志分别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在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
与我国一样,在国外也有很多反映尊师重教、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思想。法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卢梭说:“我不能不反复地指出,为了做孩子的老师,你自己就要严格地管束你自己。”这与中国“为人师表”的师德要求蕴义相同。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老师应当不仅仅是教导者,而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他强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与教育对象建立深厚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正是传统中国所提倡的“亲其师,信其道”的理想境界。
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无不高度重视师德建设。虽然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内容有着不同表述,但都把师德师风视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视为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为加强师德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一定要领会这一精神实质,把师德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德修身,以德立威,内铸师魂,外塑师表,牢牢把握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涵、新要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全面最深刻的阐述。新时期师德建设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教师首先是一个公民,应当具有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水准和人格素质。合格的公民未必是合格的教师,但合格的教师必须首先是合格的公民,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新时期每一个公民包括每一个教师都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是新时期师德的核心内容。一个教师如果连普通公民的道德要求都达不到,他就失去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资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促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传承发展,造就出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础,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就要热爱教育、热爱教师职业,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事业当中,才能激发自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为人师表,师爱为魂,师德的核心就是对学生无私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崇高的师德,源于教师心中的大爱。“爱是教育的基础”。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因此,教师要用爱心、真心和耐心去关爱学生,教育学生。严在当严处,爱于细微间。不仅要尊重、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也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既要为学生的当前负责,也为学生的未来负责;既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又能要关爱贫困家庭学生、心理障碍学生、后进学生,就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礼记》记载:“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也就是说,老师不仅要教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尤其是以传德为根本。可以说,教书育人不仅是师德的核心,更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广大教师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品德和修养的教化,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方式,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更有良好品德修养和责任意识的人。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和感召学生。
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要使学生信服你,不仅要师德高尚,同时也要注重自身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只有师德高尚,而且又具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的老师,才能博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才能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在新知识、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勤奋上进,把学习当作自己的工作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才能适应时代要求。过去常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现在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要给学生一碗水,必须自己要有一片海洋”。作为一名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理,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学校也是没有希望的学校,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也是没有希望的教师。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也是教育工作的真谛。教师身上担负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教师培养出的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能否成为创新人才,是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目前从我国教育的现状来看,仍未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教育创新这匹马,被应试教育的粗大缰绳死死拴住,广大学生的创新潜能被埋没,创新意识被扼杀。因此,教师应当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竭尽全力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学观念、内容、方法的创新实践,努力为国家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近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师德师风主体积极向上,在全社会树立了好榜样,传播了正能量。但同时,一些违反师德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少数教师见利忘义、吃拿卡要、弄虚作假、违背学术良知、猥亵女学生、有偿家教、师生恋、体罚学生等等,严重损坏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的薄弱环节,着力破解师德建设难点。
在培育和树立高尚师德的实践中,不外乎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两类形式。其中,思想教育是“正人心”的过程,制度建设是“立规范”的过程,二者分属“自律”和“他律”的不同范畴。思想教育是“正人心”,是师德建设的基本前提,只有人心思正,好的制度才能建立,建立起来的好制度才能得以实施;制度建设是“立规范”,是师德建设的根本保障,没有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单纯的说教会显得苍白无力,“正人心”会因此更难,而已正之人心也易在外部环境的诱导下难以长久维持。因此,在师德建设中,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两者都不可或缺,应统筹安排、协调并进,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制度建设和思政教育都是师德建设中的显性教育与规范,具有明确的教化和约束功能。有形的校园环境和无形的学风、教风、校风所构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常常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对教师的成长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这种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同样是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各地各校要积极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和调适功能。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发展目标的制定,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引导教师克服浮躁的情绪,培养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良好学风。引导教师养成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潜心学习,积极进取。
师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它不仅包含了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所应具备的行业行为规范,还因教师承担着育人这一重要功能,其必须拥护一定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官方的政治立场,师德建设的内容因此而拥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双重内涵。要坚决抵制“师德标准去政治化”的错误认识,不能简单地认为教师只是一种传播知识的行业职业,把上好课单一地作为师德的底线;也不能单一强调教师师德标准的意识形态化,把师德建设过于政治化。
师德问题已是一个长期的话题,一直以来,在师德问题的治理实践过程中,总给人以一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无奈,在解决某一种师德问题时,又往往会产生新的其它问题。这种局面之所以发生,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对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认识还不到位,是对师德问题必须统筹治理的认识还不到位,导致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缺乏事先的预防、规避和统筹规划。如教师本应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但现在不少基层学校,很多教师的基本待遇都没有得到保障,加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使得这些教师的职业尊严感和生活幸福感都不高,影响到他们对待教学的态度。因此,在师德建设过程中,思想教育、制度约束之余,更要注重提高教师待遇,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与精神方面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让教师能从心底珍惜这份事业,从而把师德建设与尊师重教、尊重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教师,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
在进行师德建设时,眼光应不仅局限于学校校园,单纯依赖学校的教育和约束,要跳出学校,走出校园,从社会层面去积极培育师德建设的有益环境,实现校内规范与校外引导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就是要积极培育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虽然党和国家已经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和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教育和教师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性作用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也应看到,一些地区尊重教育和教师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一些有悖于尊师重教的思想观念在社会上还有相当的市场,并侵蚀着人们的思想,教师在学生和社会中的尊崇地位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要大力加强优秀教师的宣传报导,强化教师的高尚形象,让教师这一职业成为让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