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的思考*

2014-04-10 18:11周丽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生医学

周丽霞,张 亮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

高校医学生的医德是社会主义医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为了使医学生以后更好地履行医生义务,而对其进行的有步骤、有计划的医德灌输,目的是培养和训练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医德教育一般在实践途径上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对医德原则规范的认识;其次是医德良心的形成;最后是“慎独”,培养医德修养自觉性。

现阶段,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形势下,不同的价值观在医疗实践中碰撞。我国传统的医学所遵循的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行医准则,不断受到现实的冲击。医疗纠纷不断、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行业与人命息息相关,要求从业人员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救人于危难,更要有崇高的医德,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对医学生的“成人成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医德教育的现状

医德教育事关民众福祉,是一项系统工程。医学院不仅要让医学生学会面对未来医务实践,更要让学生能掌握自己的主观世界,发自内心地对医德原则、规范、理想的笃信,由此产生强烈的实现其道德义务的责任感。因此,医学生医德原则规范的学习和掌握就显得尤为关键。医学院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途径,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学生通过对医德知识的学习,了解医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及职业伦理,树立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但是,在医德原则规范的学习中,如果一味只讲医德知识,而不把医德教育落到实处,最终将影响医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功利性医德教育

医疗的建立是以对人性尊重与对生命热爱为基础。有些新进入医学院的大学生,并未认识到自己所承担和肩负的使命,把就业和报酬等单纯功利性追求作为学习的动力。一些学校在教育考核中,同样把考试成绩、就业率、未来可预期收入等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医学生更易倾向于追求个人的利益,把治病救人当作敛财的工具。这样就把“崇高神圣的使命糟踏成一门卑劣的生意”,这也就背离了医学本身的目的。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曾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在张仲景看来,医学是不分高低贵贱,以济世为怀。“志怀救济、普同一等”是我国传统医德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医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我国政治特征为基础的。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医学的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性质或局部性质的问题,而且是面对生命,事关国家和社会的全局利益和公众利益的问题。因此,在医德教育过程中要认识到医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彻底摒弃以功利观点看待生命。医生对于人的意义,除治病救人外,更是为了人本身的幸福。高校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恪守“人是万物的尺度”,学医是为了治病救人。当然,医生作为职业,对医生个人而言,为了个人更好的发展,不忌讳功利同时也不回避功利目的,但并不以功利为最高目的。医学院要让学生认识到医生的职业不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目的,并不反对满足人的当下需要,但它强调当下需要的合理性,并兼顾人的长远需要,同时注重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统一。

(二)教条式医德教育

不少医学院对学生的医德教育实行“统一教材”,只关注医德的理论学习,内容呈教条化和政治化。医德学习以分数定高低,导致学生养成“临时抱佛脚”的心理。教条式和认知式的医德教育,往往会忽视现在医德教育要求与自身价值观认识存在的冲突,让医德成为考过即忘的课程学习,无法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使医德教育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医德的习得和发展。高校医学生能否形成稳固、内化的医德观,是衡量医学生能否从医的关键。多数人在接受医德学习之前,其个人价值观与医德观都存在差异。医德教育就需要立足现实,不喊口号,不唱高调。学生通过医疗实践的课程的学习,正视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并做出自我的适当调整,以缓解可能存在的冲突。

(三)说教式医德教育泯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医德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曲折过程,要通过教育把医德内化为医学生高度自觉的内心信念。“知识内化为内在品质,品质又外化为人格。”医德教育的长期性决定了在教育时不能急于求成。采取灌输教育、说教方式,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把教师与学生异化为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医德教育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只能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受医德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被物化、被强制接受不同观念与思维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丧失的过程。爱莫生曾说过:“教育的成功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和理解同样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更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在医德教育的同时,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去发现学习的乐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要有机会去发现医德之美、学习医德之善,才能真正把医德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医德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医德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急于求成。在调整教育方式的同时,不能用统一的教材来固定学生的思维,而要充实教育内容。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真正地认识到医德的重要性及价值,真正地将医德内化为良心。

二、医德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和策略

英国医学家沃尔什·麦克德莫特在《现代社会中的医学》一文中指出:“医学具有三重责任:取得并传授知识,用于保护人体和整个社会的健康,以及对每件直接涉及他人的医疗活动进行道德和伦理上的评价。”[1]第二重责任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医学的进步使得医务人员活动的舞台大大的扩展,医生更是要走向未雨绸缪的“预防”和积极主动地促进健康。医务人员功能的增强必然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传统的医学知识,要形成医德良心,更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把医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医德教育内容和医德教育方式的和谐统一,让医德教育真正闪现人文之美、理性之美、生活之美。

(一)医德教育回归人文精神

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要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的。“完整的人”就是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根据党中央提出的“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教育大学生”[2]的基本要求,结合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就是要把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奥斯勒极力主张:“医师之教育首重医术的养成,但由于医学知识的有限,应辅以人文的修养。”他坚信,人文修养与专业修养如同“在一根树上生出的两串果实,就如医学的人道与科学,必须互相补足,才能催化医疗的关怀、同情心和同理心”[3]9。医学人道主义始终与医学相伴,特别是在医患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于病人人格与权利的重视,维护病人利益,珍视人的生命价值,无不散射着人文之光。

医学的人文教育,要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最高理想,“仁者,爱人”,要求人人具备同情心,推己及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提出“医乃仁术”的宝贵思想,成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准则;药王孙思邈指出:“人命之重,有贵千金”,对病人应该一视同仁。这与古代“敬德保民”、人“最为天下贵也”、“兼爱”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医学院校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不仅要禀承中国传统医学“医乃仁术”的准则,更要坚持德为医之本,汲取传统思想中的仁爱思想的精华并结合时代精神加以提升。

学校教育,重点在于文化传承和心灵积习。除技艺的学习外,主要是改善知识结构,塑造高尚人格。医德就是调节各种医疗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健全”的医学教育必不可少。“医圣”张仲景有句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4]医学更多地需要客观和严谨,需要理性,特别需要尊重每一个独立个体。而这一切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人文教育,离不开人文精神。在医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开设人文课程,还要让学生在临床学习中去感受患者的切身需要,培养关爱他人,敬畏生命的情感。

(二)医德教育要重视价值理性

理性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的两个目标:求真和求善。技术在价值观上应是中性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医学进步的源动力。但我们要慎重用科技手段。诚然,现代化的医疗技术的使用,提高了疾病诊治、护理水平,挽救了很多患者;但这些技术的滥用,也引发卫生资源的浪费和医疗费用的增加,以及带来资源的不公正利用。这并不是说技术不应该被使用,而是要求医生使用的时候,要考虑它可能造成的结果。

在技术崇拜的今天,医院为了创收,重视仪器、设备的反馈信息,对技术理性充满了肯定。然而治病救人,医术和医德才是前提。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而技术合理化的过程正是理性被工具化的过程。人们开始去信任更多的机器、设备的检查,而不再信任机器背后审视的“眼睛”。高校医德教育应该让医学生充分理解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合理的辩证关系。应该看到,技术是医学用来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乃至挽救生命的必要手段,但技术永远不是目的。在价值理性视野中,人是终极目的,人是各种努力的终极关怀。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合理性需要,都是为了维护人的尊严、提升人的价值、凸显人存在的意义,促进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和完善,趋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医学应该体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完美结合。这就需要医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认清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二者的辩证关系,用价值理性约束自我的行为。

(三)医德教育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生活教育理念。他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必须是生活的。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强调的是教育应该具有生活的意义。现代哲学普遍认为:“‘生活世界’不是指‘生活环境’,也不是指‘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而是指人生有意义的且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人生的过程、生活着的心物统一世界。”这样的“生活”“生活世界”存在于我们的日常医疗中,与医疗实践息息相关。医德教育的内容也要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在医德教育中,要与医疗实践活动相结合,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医德教育。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诊疗能力日益增强。大众对于医疗和医务工作有了更高的期许。医生对民众来说,不仅意味着救死、扶伤,而且关乎民众生命的质量。这样就要求医务工作者,不再仅靠钻研书本去获取知识,而是要走进民众,倾听其诉求。这也对医生的医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德教育必须与医疗实践相联系。

综上所述,作为以人为本的医学,“医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就是强化人类医学对于真善美及其和谐性的自觉追求”[5]。医学应当是技术与人文的融合,医生是医术和医德的统一。所以,必须要把高校医学生的医德学习放到哲学的视域中,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审视现代医学技术的价值理性,还原医务工作者本来的“生活世界”,澄清人们对医学技术无限崇拜的错误认识,重塑现代医学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

三、增加医德修养自觉性,提高医德境界

医德教育,目的在于让医德原则和规范变成个体的内心信念,并用于支配自己的行为。医生担负着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重任,其独特的职业特性,就要求医生要有高度的医德修养。医德修养,贵在自觉。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要有高度的道德自律,做到“慎独”。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入德之方”对人的修身有重要的意义,对人的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只有把医德的修养提高到这一境界,医德规范才能真正植根于医务工作者的灵魂深处,内化为良好的行为规范,指导医生的具体医疗行为。

作为医德修养的有效的规范原则,慎独要求医学生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医疗实践行为的特点在于细节处见精神。在临床实践中,很多琐碎的、不起眼的小事,却真正地事关民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生命安全。医学生要树立在生命安全上无小事的观念,把别人看不到的、细微的小事,都认真对待。要努力做到在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信念“勿因恶小而为之”,用高度的道德感和责任心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身体健康服务。

医学生要树立坚定的医学信念,把医德教育内化为高度自觉的医德品质,把医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医德要求、内心坚定的医德良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医德良心对于行为方式选择的价值取向作用,培养自己坚定的意志力。

诸葛亮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忙中有序,闹中取静,本来就不是简单的事。“宁静中自见智慧”,医学生若想取得成就,非得沉潜不可,要持续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机会为你们敞开着,你们的前途不可限量,如果你们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把一份崇高神圣的使命糟蹋成一门卑劣的生意,将你们同胞当成众多交易的工具,一心只想着致富,你们定能如愿以偿;但如此一来,你们也就卖掉了一份高贵的遗产,毁掉了医师为人类之友这个始终维持得很好的名衔,也扭曲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与受人尊敬的行业。”[3]28作为未来的医生,医学院校的学生要时刻以奥斯勒的忠告自勉,自觉地肩负起职责,打造医学人的良心。

[1]李本富,李 曦.医学伦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3][英]威廉·奥斯勒.生活之道[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胡涵锦,顾鸣敏.医学人文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

[5]赵锦华.论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95.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生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