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造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4-04-10 21:21曹国安
关键词:创造型创造教育技法

曹国安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之魂。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这些都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创造精神的人才。新时期的大学生要在实现中国梦这一宏伟蓝图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学习好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断发掘自己的创造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应有之力。因此,我国高校必须肩负起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创造型人才的使命。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注重对大学生创新才能的培养,力争把他们培养成创造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一、高校创造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回顾我国创造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是民国时期的创造教育初步形成,这一时期创造教育由日本传入我国,主要代表作是192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刘经旺翻译的日本教育学家稻毛金七著的《创造教育论》,该书从创造教育的背景、概念、原理、本质、目的、动力、方针和绪论共八部分介绍了教育的本质和创造性的高度相关。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将创造教育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与人的本质属性创造性相结合的创造主义人生观相结合,主要是“成己”方面。二是20世纪80年代的创造教育受西方创造教育的全面影响,这一时期主要是创造技法的提出、运用和普及,如“头脑风暴法”“形态分析法”。这些创造技法的实施应用,主要反映在创造教育上就是“成物”方面,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创造技法在我国创造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有限。三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需求使得创造教育备受关注,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在今后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创造教育也倍受关注进而引发了对创造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新思考。

我国高校开展创造教育已有30多年的历史,取得成绩不小,但若对高校开展的相关课程和研究作一调查仍有不少问题,一是高校创造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二是高校创造教育教学和研究方面的问题,三是高校创造教育模式方面的问题。

首先,高校创造教育课程设置不妥。当前高校创造学方面的课程开设可谓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其中典型的是“创造学概论”、“普通创造学”、“创造工程”、“创造思维”、“创造心理学”等等。这些课程的主要特点是以创造理论为主,创造技法为辅,旨在让学生了解关于创造学学科的知识背景,激发其创造思维。这些课程开设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创造学的相关概念、性质、分类、特点等,虽从知识体系上分析是完整的,内容上是丰富多样的,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过于枯燥,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其次,高校创造教育教学和研究有待改善。随着教学科技水平的提升,传统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有所改观,但是随之而来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也有不少。由于部分高校创造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的能力有限,以至于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与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之间关联度不大;在多元化教学工具应用在创造教育日常教学工作的今天,一味的谈发明创造,而忽视创造思维才是创造教育的本质这是本末倒置的;在高校创造教育科研方面,如部分理工科院校教师开设的创造教育课程和发明创造联系较强,并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进行专利的申请,这样的举措是令人欣喜的,但是科研成果没有转化到实践应用当中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个创意仅停留在纸上谈兵,不能创造其应有的社会价值,为社会服务,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样的问题在社会科学领域更为普遍,创造学侧重于创造人格塑造,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而社会上受功利主义影响,极端思想的侵蚀人们的灵魂,以至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阻碍。

最后,高校创造教育模式尚存缺陷。目前阻碍高校创造教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瓶颈,不是创造技法(成物)层面不足,而是由于创造技法立竿见影直接效益导致高校盲目推崇,以至于创造教育中创造思维(成思)和创造人生观(成己)的缺失。由于缺少对创造人生观的深层次认知与反思,我国高校现在存在一种奇怪现象,要么重视成物的创造技法,要么重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创造人生观的修行,这种单打独斗的现象很是盛行,很少有学校将两者相结合的,正如我国学者刘仲林所言“在引进西方创造学30年后,我们不应该总是浮在技法的层面,而应该结合现实需要和东方文化之长,将东方、西方创造教育融会贯通”。

二、高校创造教育路径分析

当前各高校都深入开展了有关创造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改革,力求在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突破。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展,但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层面来说,距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仍有一定差距。为此笔者将从当前高校创造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切入,来进行创造教育路径探析。

首先,从高校创造教育模式进行分析。一个国家创造教育模式是否符合本国国情需要,能否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本国创新型、创造型人才培养。如果一味地坚持传统创造教育依靠单一的创造技法(成物)或单一的创造的人生观(成己)的创造教育模式是远远培养不出社会所需的创造型人才。要破解创造教育这一病态模式,就必须改革传统教育观和教育理论体系,否则创造教育就会被现行的教育体系边缘化;更进一步,若整个教育体系不作大的调整,创造教育将面临严峻的生态挑战。创造思维(成思)是创造教育的内核,创造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是否具有更高水平的创造力。国内有学者认为成物向成思转化的路径:第一,积极探索成物与成思在现代教育理论体系下的表现方式;第二,掌握创造技法之后如何保持并进一步拓展思维的创造性;第三,成物—成思的转化实质上是思维渐次归拢的过程;第四,培养想象力是必要的思维元素。为此,笔者认为,要实现创造教育成物(创造技法)向成己(创造人生观)的转化,必须通过成思(创造思维)这一思维路径的进行升华才能够实现融“成物—成思—成己”为一体的创造教育新模式。

其次,从高校创造教育课程设置分析。课程设置的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念指导下,将所选的多种课程要素妥善地组织以在课程系统中产生合力的效果。具体而言,高校创造教育的课程设置就是应该在创造教育新模式的指导下,将各高校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选出适合该校的课程进行合理化组织以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创造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是高校学生对创造的体会感受扩展到人的一生,使高校创造教育课程成为高校学生真正愿意并且感兴趣的课程。为此高校课程设置应整体和部分两方面考虑,就整体而言,高校创造教育课程应该体现创造思维这一创造力的内核发出,从思维层面深化创造教育,这就需要高校在课程设置时考虑该校课程特色,将创造思维贯穿于课程设置的始末。就部分而言,也就是创造教育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在创造教育课程设置时要加强理论实践的联系,区分受教育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学科背景,文化差异等。在课程设置完成之后,教材的选择也必须与时俱进,与具体生产实践社会发展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最后,从高校创造教育教学和研究分析。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学活动进程从相对稳定教学结构形式。教学模式集中体现和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等。创造性教育模式是在创造教育理论与创造教育原则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旨在提高学生创造力,发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结构模式。创造性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各有侧重,笔者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造教学是最适合当前创造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论认为,在宏观上要以国家和地方教学大纲为指导,实行开放、自主的学习氛围,做到区域自主、学校自主、学生自主;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教育者要随时关注学习者的层次性和变化性;学习者要明白“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论真正目的在于教育是为了发掘学习者的潜能而服务的,这就需要多方合作以避免走入歧途。“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对于创造教育来说可谓是量体裁衣。

三、高校创造教育实施建议

针对以上我国高校创造教育的现状、面临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与之相对应的路径分析,为此作者提出如下实施建议:

首先,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创造教育“顶层设计”。高校创造教育改革的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则是实现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路径和实施蓝图。只有做好与创造型人才培养相匹配的创新规划的顶层设计,才能适应当前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具体而言,高校要做好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品牌实验室的建设,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创造性教学和研究改革,从单向知识传授向互动探究式教学进行创新变革,组建实验班,开设形式多样课堂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法。

其次,“产学研”相互促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现代大学的两大职能是教学和科研,这也是高校的基本任务。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科研是使知识深化和更新,产业是将知识的价值体现出来。如何将这三者有机协调地结合起来正是创造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依托自身优势和科研成果与企业密切合作,强化教学、科研、生产三者间的相互渗透,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创造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有效办法,为提升高校创造教育创新实践能力闯出一条新路。

最后,加强创造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日常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人,只有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没有高水平的人来实施教学实践也是不行的。面对当前全国高校普遍性的教学实践教师队伍老龄化,知识结构落伍的现状,可以实施“人才强教计划”。注重学习和吸收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教学实践教师考察、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注重扩大受益面,加强培训的深度和力度,最终达到教学实践整体水平的提高。

总之,高校通过创造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服务于社会,通过科学发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服务于社会,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1]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日)稻毛金七诅风.创造教育论[M].刘经旺译.商务印书馆,1926.

[3]刘仲林.新认识——中华精神第一探索[M].大象出版社,1999.

[4]林崇德.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0,(6).

[5]刘仲林.东西方创造教育的特质与会通[J].教育与现代化,2003,(3).

[6]刘仲林.中国文化与中国创造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5).

[7]王桂月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软环境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2).

[8]江瑶.我国创造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黑河学院学报,2013,(2).

猜你喜欢
创造型创造教育技法
中职机械教学中创造型教学方法的应用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创造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教育浅议
“创造教育”引领幼儿生活与学习
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幼儿美术教学研究
让思维“轻舞飞扬”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