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峰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范中峰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思想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和理论创新。它既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巨大理论指导、道德引领、精神凝聚、思想保证作用,以利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快速振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任何一个国家、社会、民族都会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能够正常运转、中华民族得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体现,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种体系。它为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龙头。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到来,由于体制机制、经济结构等因素,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逐渐衰退。为均衡国内经济、协调地区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3年颁布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党和国家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时至今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要更加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快速发展。
我国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策略实施已经长达十余年,这十余年间取得的成果和成就是斐然的,但也并非尽善尽美,依然存在以下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所有制的认识问题。在总体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所有制结构调整认识问题上,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对马克思主义又要有更加深刻和正确的认识。马克思对于所有制问题有明确的论述,马克思在论述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时,指出:“一切社会形态不是纯粹的,不只存在一种经济形式,往往是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这是由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1]97
我国在所有制问题认识上,经历了以下漫长曲折的过程。建国初期追求单一、绝对的公有制,消灭非公有制;改革开放前,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的是限制和排斥的态度;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二大开始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到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基础上,提出“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党的十四大根据客观实际发展,把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方针,而不仅仅是权宜之计;直到党的十五大,通过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的经验,首次对所有制问题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进一步指出“公有制不仅局限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然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很大程度上没能跟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甚至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体现在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国有大型企业数量较多、非国有经济数量较少、国企改革环境艰难,等等。国企改革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势在必行,可是改革改制的进程却过于缓慢。因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正确认识,并结合中国自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制理论,正确去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存在问题,以什么样的身份存在和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策略的进一步落实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价值观念的转变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随之而来,形成了与传统计划经济相应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深深地印入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民的脑海中,具体表现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人们引以为豪的传统“东北仗义”。东北人的行为习惯或传统习俗是“舍弃自我利益,保障集体利益”,“舍小我、保大我”,“舍局部、保整体”,这样的行为习惯或传统习俗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不妥之处,然而,这样的一种思维定势与“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以盈利为目的”的思维方式不相适应[2]95。这种价值观念也使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付出沉重而惨痛的代价。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的功利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一些腐朽思想沉渣泛起,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人们的价值观念形成一定的冲击。在反思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化过程中如何碰壁,并为之付出相应的代价后,一些人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价值观的完全功利化。考虑任何问题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评判一切事物的好坏、公正与否都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失去对人和事物的客观评判的标准。这样的价值观念不但不利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还会使老工业基地原本固有的文化根基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受到破坏。无论是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应的“传统价值观念”,还是以极端功利主义为核心的“现代价值观念”都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第三,改革创新的评判问题。改革和创新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曾是禁区,直到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才开始有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应运而生的就有了如何评价改革创新的问题。要改革创新就意味着变革,就要有突破和创新,也就会付出一定代价和做出一定的牺牲,就意味着承担风险、承受压力。东北老工业基地人们已经习惯于原来固有的模式和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和压力,对于改革创新都有一定的畏惧和排斥的心理。对于改革创新的评判原则就是只能成功,绝不允许受挫和失败。一系列的事实已经证明,如果改革创新成功,改革创新者就会被广泛的认同和大力宣扬,成为典型人物、变为一时的焦点,会被加薪升职,改革创新途径和方式自然得以继续推行和扩展开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可是一旦改革创新失败,改革创新将被搁浅,改革创新者就会被彻底地批判,个人利益直接受到重大损失,也会为改革创新的失败买单、降职、降薪,甚至会受到丢官罢权的处罚。在这样一种评价机制下,一些机构和一些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就会感到风险,被规划于一定范围之内,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政府机构中的领导干部都会本能地选择求稳。这也就是为什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实施以来,国企改革在东北地区未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和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哲学上讲,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新生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系列的艰难曲折过程,改革创新更加不能例外。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允许出现失败、不要害怕失败,要敢于面对失败、正确看待失败。这里说允许失败是有条件的,或者准确地说应该允许出现短暂的、一时的失败。这种失败是为未来的总体胜利做铺垫的,从这种意义上说,这种“失败”也是一种“胜利”。只有解决对改革创新的认识和评价问题,邓小平同志说的“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3]43才会出现,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创新才能有更好的突破和发展。
第四,目标理想的统一问题。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原有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途径、分配方式、利益关系都已经多样化,这就造成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是实质上的唯一的责任主体,个人和企业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是独立的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理想、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偏差和分歧,具体表现为各自都为自己不同的理想和目标在努力前行,缺乏一定的大局观。因此,在各自前进过程中,由于理想和目标的不统一,出现一些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的现象,在发展策略上没有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不利于推动整个地区的健康快速发展。老工业基地要快速有效地发展就必须把能够代表老工业基地人们的根本利益、为各个阶层所普遍认同和接受、能够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和力量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树立起来,这样才能把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目标理想形成有机的统一。有共同的理想,才有共同的步调。拥有统一的理想目标,个人、个别企业和个别地方才不会为自己一时的好处和利益,让别人、别的企业、整个地区或别的地区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样,社会上出现的制假造假、逃避债务、合同违约、偷税漏税、地方保护、行贿受贿等不良现象才会彻底消失,社会不良风气才能逐渐转变。只有每一个体都以大局为重,以共同理想为指导,即个人、企业和政府都将目标理想统一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良好循环机制才能够尽快形成。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过去十年的发展中,我们把如何更好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多地看成是一个经济问题。然而,回顾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可以得出东北老工业的振兴还应该是一个文化意识问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根本,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作用,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第一,正确理论的指导作用。正确的实践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正确的理论指导正确的实践。任何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和正常运转都离不开一定正确理论的指导,我国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正确理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必要性和重要性。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也逐渐加强,西方文化不断加强对中国的冲击,人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受到一定的影响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民由于封闭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农业耕作生产方式,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小农意识。在看到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的后,开始对市场经济产生了盲目的信仰。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呈现出信仰的多元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思想和指导思想的地位受到一定的冲击。由此引发的问题不仅仅是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问题,还会进一步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乃至全国的政治稳定,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党的执政。江泽民同志针对我国社会思想多样化的情况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4]26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是墨守陈规、一成不变,而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经历一个半世纪多的发展依然保持其科学性是因为它不是僵化、封闭的理论,它不断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因此,在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是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认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样势必确保老工业基地的正确发展方向,保持地区的政治稳定,最终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振兴。
第二,共同理想的引领作用。理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奋勇前行的向导。共同理想是把人们凝聚起来,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重要力量。我国当前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就是从全局高度和整体利益出发,但由于个别地方政府、个别企业、个人易受各自利益的驱动,采取一些有利于各自眼前利益,而无益或有害于整个国家、整个地区、整个行业长远发展的行为。这种不当现象的存在既说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落实困难的一个原因,也说明共同理想的缺位的可怕之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离不开老工业基地人们的共同努力。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要使人民群众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有共同的理想,步调才能一致。党的群众路线是是党为何能做好群众工作的一大法宝,因此,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各级政府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要在价值观念发生转变,不能单单看经济指标,不要单纯追求GDP,而将落脚点放在满足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上,老工业基地人们才能自觉的把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地区的发展和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化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一共同理想和目标的指引下,以往存在的为某一地区、某一企业、某一个人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地区、他人利益的不良现象才会彻底消失,才会更好地呈现出中央和地方上下一心、地方政府之间齐心协力、企业之间相互配合、人人之间鼎力相助的良好局面,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动力作用。任何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都会形成一种为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该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由于特定的居住环境和多民族的主体构成,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表现为重感情、讲义气,为人豪爽、心胸开阔,热情、实在,善良、大方,朴实、直率,充满人情味;同时还表现为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这种精神在一定时期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这种精神有时会使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陷入尴尬的境地。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造成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东北老工业基地依然要发挥民族精神中的优良因素,但也决不能僵化固守、一成不变,而是要以一种发展和创新的态度来发扬这种精神即体现民族精神的时代性。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在一个民族的凝结,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一个时代的展现[5]。时代精神是以民族精神为基础和来源的,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在转型期体现出来的所有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等就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角度考虑,老工业基地的这种民族精神所体现出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重视感性缺乏理性思考、重视埋头苦干缺乏独立反思,恰恰可以由这种时代精神来弥补。在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时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相互交融的“双动力”是缺一不可的,既离不开发挥老工业基地人民的朴实劳动、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也不能缺少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观念的束缚、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创新精神。只要能够充分发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双动力”作用,就一定能够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快速发展。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规范作用。明辨是非、分清黑白、知荣唾耻是维持一个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发展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快慢、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国民素质的高低都可以通过国民的道德水准得以体现。通常一个国家发展快、经济实力强、国民素质高的国民道德水平较高,反之,道德水平较低。国民道德水平高对国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国民道德水平低则不利于国家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的深入,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评判标准等道德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健全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新道德评价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因此,导致社会道德出现相对真空,随之出现了道德评判的混乱,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整体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和其他省份比较来说,发展显得相对滞后。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相应的道德评价的相关问题。在经历了由建国初的“共和国骄子”“中国的鲁尔”到发展滞后,再到经济又一次腾飞,老工业基地人们不断加强对物质财富的重视程度,以至一些人把物质财富作为评价一切的唯一标准。这使得道德评价标准发生偏移,让人们对是非、黑白、美丑、善恶、荣辱的评价不清,导致该弘扬肯定的得不到相应道德弘扬肯定,该批评指责的得不到应有的批评指责。这也是为什么“社会的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6]4的重要原因。为避免、消灭这种道德状况带来的不良影响,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予以抵制和克服。要使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所认同,做到深入人心,人人践行,使整个地区形成知荣辱、安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崭新层面,物质财富作为硬实力有了雄厚的基础,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开始成为迫切需要。作为“兴国之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确保我国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巨大威力,使其在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中发出更加璀璨和耀眼的光芒。
[1]涂文涛.当代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朗玲,李娜.老工业基地改造与体制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袁贵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8(1):6.
[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F041.3
A
1674-5450(2014)01-0015-04
2013-09-12
辽宁省社会科学项目(L09BKS012)
范中峰,男,辽宁朝阳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研究生,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李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