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旅游地理》的地理特色

2014-04-10 16:04刘涛涛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旅游地理旅游资源

刘涛涛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100)

《旅游地理》是高职旅游专业课,学生和部分老师认为该课就是了解中国各省有什么旅游资源和景区,雷同等《导游基础知识》考证课,可有可无.其实,这是教师没有注重旅游地理课程的地理特征和风格,忽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技能,忽视从地理背景角度理解各地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特色.本文论述旅游地理的课程特性,以期明确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1 旅游与地理关系密切

旅游活动显著的特征就是空间上的异地性.旅行途中要接触到沿途以及目的地地形地貌、需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天气气候、时差等,这些都属于地理知识.在地理的概念中,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部分.旅行的过程就是对异地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并产生游记、地方志等书籍.

1.1 地理环境差异激起旅游好奇心

不谈经济条件和闲暇时间,好奇心的驱使使人都想到自己没有生活过的地方旅行或者是旅游.旅游客源地地理环境与旅游目的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会使人产生巨大强烈感官刺激,唤起人类的好奇心,甚至付出旅游行动[1].

1.2 旅游的第一环境是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尤其是自然地理环境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和背景[2]. 某区域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一旦有旅游景观,地理环境本身就形成旅游资源.张家界处于武陵山脉腹地,世居的土家族一直贫穷,更没有发现家园本身还是旅游资源.直到这深山被国内外认可为世界罕见石英砂岩峰林,张家界因旅游开发变身为湖南省地级市和获得众多世界级旅游桂冠.

1.3 地理环境影响旅游业发展水平

新疆、甘肃和宁夏三省深居内陆,地理环境相同: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形高原盆地为主.虽然该区域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同华北和华东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但由于位置边远和铁路公路落后,三省历来经济不发达,开发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该区域地域辽阔,景区分散过度、远离中心城市,这些导致区域旅游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与自身旅游资源优势很不相称[3].

2 旅游地理的课程特性

2.1 将地图作为学习的随身工具

地理学习要学会识图用图.对于旅游资源分布图,该图不仅包含常规地理信息,而且旅游景区分布和大交通都一目了然.结合地图,学生设计省内的几日游线路就有了基础.同时,旅游地理强调从位置、地理环境来分析它对旅游总体特色形成的影响,所以地图必不可少.

2.2 按空间范围的大小分析旅游者行为规律

第一种是大尺度空间范围旅游,如省际、全国和国际.如果是以观光为目的,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去旅游;也只游玩高等级旅游地内的高级旅游点,国外国内游客都是如此.当旅游目的地城市有3个以上时,且出发地和终止地在一个城市,旅游者力图全程闭环状路线旅游;当不在一个地方时,选择用最短的交通线路串联旅游地,这都是避免走回头路[4]. 第二种是中小尺度活动范围,是在省内、市内和县内进行的旅游活动.他们会住在同一住宿地,在附近旅游的中长距离游客尽可能在一天之内完成游程,数次向不同方向做一日往返游,空间上表现为节点状路线旅游.这些规律可以为旅行社产品设计提供帮助.

2.3 注重从中国地理背景总体上把握我国旅游资源特征和分布原因

我国是多山国家,地势导致大型河流主要自西向东流向,在地势的阶梯地带,流水穿切山地形成雅鲁藏布江及长江三峡大峡谷景观.我国北京、天津、青岛、烟台、南京、上海 杭州、广州等中心城市所在的东部季风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河湖水系发育,开发历史悠久,面积虽然仅占47.6%,却分布了全国人口量的95%,所以这里自古是我国繁荣富饶之地,人文历史深厚.我国55个少数民族比重不到10%,分布面积却占到全国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西北边疆、西南和东北地区.我国旅游资源呈现出广泛而又特色相对集中的地域分布特征[3]. 名山秀水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冰川雪域和沙漠戈壁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名胜古迹集中于黄河长江流域,少数民族风情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陲.皇家文化,北京和西安最典型;优雅园林,苏州杭州为典型.

2.4 解释旅游资源不可移动性的原因

特定地方的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和土壤植被形成的整体自然环境孕育了只有此地才有的旅游资源.例如,我国国宝大熊猫,从世界来讲野生大熊猫只有中国有分布,从国内来讲只有秦岭南部、岷山、邛崃山等6个山系的崇山峻岭之中,行政区划上是四川北部、陕西和甘肃南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也位于此地[4]. 虽然熊猫可以托运,也可以在大城市的动物园看到,但是欣赏原生态的熊猫活动场景却只能到这里.原因就在于,这里分布众多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地形落差大,特殊的地貌条件,年平均气温10℃,年降雨量1500mm以上,造就这里温凉湿润的气候.高海拔地分布许多云杉和冷杉,以及大面积熊猫的食物箭竹.这些综合条件使得这里成了活化石大熊猫的唯一生存栖息地.

2.5 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区划分

行政区划上我国具有34个省级行政区.如果分省去研究和介绍旅游资源,是费时的.旅游区划反映旅游资源形成的区域地理背景和区域差异,有利于学生综合认识我国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分布.在旅游地理学者众多中国旅游分区方案中,比较典型的方案是按照旅游资源自然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和文化、民俗风情的近似一致性,将我国34个省划分为11个旅游大区.

2.6 解释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显著区域差异的地理原因

民居及其承载的文化是旅游资源.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北京以及华北民居是四合院,四面围墙、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这是因为北京冬季寒冷多风,春季风沙肆虐.北京以南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建成南北窄长[5]. 西北风沙大,院墙就加高;去周庄、西塘等古镇江南民居在河两岸建筑,多为砖瓦结构,房屋前后开窗,房屋前后都有门,院落中多设天井,墙壁和屋顶较薄.这些特点统统因为当地炎热而又多雨,湿气大.吐鲁番盆地维吾尔族住宅屋顶上经常铺很厚芦苇、稻草和黄土,庭院中遍植葡萄,是为适应极端干旱气候.

2.7 从旅游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把握本地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特色

湖北、湖南、重庆和四川共同归为华中旅游大区,老师先分析本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本区域四个省份位于中国中部,正好处于我国地貌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梯交接地带,大河的冲刷多形成两山夹峙、江水中流、谷窄湍急的峡谷风景,并且水利资源丰富多著名水利工程,同时本区域地形复杂,如大巴山、四川盆地、两湖平原、湘西丘陵.这些自然条件背景下依次分布有武当山、神农架、巫山、长江三峡、缙云山、都江堰、三峡大坝、葛洲坝、南岳衡山、岳麓山、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区.本区域的气候属于夏热而长、冬寒而短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又处于南北东西交接地带,所以动植物资源具有过渡性特征,珍藏不少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和植物,因而有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在我国四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中,本区域就有3个:九寨沟、黄龙和武陵源.

2.8 从旅游区人文地理环境特点把握本地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特色

在华中旅游区,大河随地势起伏侵蚀切割,河流峡谷地带的世居人民,从这山到那山看着近,过去却得过河翻山,为了对话,于是这里的山区人民大多能吼一嗓子,于是慢慢形成爱唱会唱山歌的特性.两湖平原是鱼米之乡,从古至今农业发达、商业繁荣,这里孕育了特色鲜明的楚文化,如屈原的楚辞、楚国的编钟乐舞、楚国的青铜冶炼技艺和青铜器等等.同时该区域由于地理位置战略的重要性,这里也是历史上三国必争之地,集中了三国的名胜和遗迹.

3 《旅游地理》课程的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旅游地理课程是一门具有显著地理特征的课程,它不同于导游基础知识等描述性识记性课程,它不仅让学生知道“哪里有什么”,更要通过现象分析“为什么该地有这样的旅游资源”.

3.1 不出家门,走遍全国

中国地域辽阔,行走全国各大旅游城市都得花去数年的时间.学习中国旅游地理,学生可以熟悉我国各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核心特色,这也是旅游目的吸引力所在.此外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对祖国热爱之情和自豪感.

3.2 认识到旅游资源的生态整体性并运用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各种自然条件巧妙组合而产生的,缺一不可.广西当地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体现在丰富的降水,同时地质沉积形成了当地石灰岩底层,长久以来石灰岩被溶蚀雕刻成形态独特的山峰和轮廓,雨水滋润下有着丰富的绿色植被,它们为山峰披上了青色的纱衣,带来了生命的活力.穿行于山峰之间的漓江水碧绿清澈,又增添了风景的灵动与秀美[5].西双版纳是充满傣族文化的竹楼、泼水节、服饰、音乐、舞蹈以及生活饮食构成的整体少数民族风情,当地的孔雀、大象也融入了西双版纳风情.学生藉此,实训课题可以尝试思考湖北省各旅游资源的生态整体性是如何体现的.

3.3 分析家乡坐在城市地理环境和当地旅游资源的关系

在三峡旅游,“朝云暮雨”是不可不看的巫山大景观之一,为什么这里形成巫山云雨的标志性景观呢?巫山峡谷幽深曲折,山高入云,海拔平均1000米,例如主峰乌云顶海拔2400米、神女峰海拔1020米,这样的地理环境导致巫峡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加上传说故事和《高唐赋》等文学烘托,就形成了著名的巫山云雨旅游资源.教师可以布置实训课题,即让学生通过查看地图,查找资料和思考,来分析自己家乡坐在城市的地理环境与本地旅游资源的关系,锻炼学生将地理技能运用到实际,从而对旅游资源的考察多了一个分析角度.

参考文献:

[1] 张 林.旅游地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振礼.新编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3] 李悦铮.旅游地理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

[4] 罗兹柏.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5] 梁朝信.中国旅游地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旅游地理旅游资源
中等职业学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研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探究新时代有效开展旅游地理教学的途径
资源回收
旅游地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试论职业能力取向的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