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概述

2014-04-10 15:14严家丽
数学教育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华人教授

严家丽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近十多年,儒家文化圈、华人世界在TIMSS、PISA等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正在成为一种“显学”越来越引起各国政要、学术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21世纪初开始的中国大陆数学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产生了一系列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2014年5月21—24日,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旨在分享发展中的华人数学教育成果,凝聚华人数学教育力量,商讨华人数学教育发展事宜,激起世界性的关于数学教育的深度对话.大会的主题为——基于“国际视野”和“华人传统文化”双重背景下的华人数学教育:成就与挑战.

大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港澳台地区和内地的六百多名华人数学教育专家、学者以及教师.会议期间,一共安排了 9场大会报告、8个专题、68个主题报告.此外,大会还将参会学者的127篇高水平论文汇编成了《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论文集》,并特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新世纪小学数学》等多家媒体参与报道.

大会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授致辞,对来自各地的数学教育研究者表示热烈欢迎,并肯定了从“国际视野”和“华人传统文化”两个视角研究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尤其强调了基于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研究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数学素养的重要性.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司长强调,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仍然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数学教育的改革既要立足本土国情,更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尤其要立足实践.西南大学宋乃庆教授作为参会代表也进行了发言,展望了数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1 “9场报告”——聆听专家声音 开阔“数学教育”研究视野

2013年度“弗赖登塔尔”奖获得者,香港大学梁贯成教授在报告“从‘数学’与‘教育’到‘数学教育’:数学教育的理论建设及华人学者的角色”中指出,“数学教育”既是一个专业学科,也是一个学术领域.“数学教育”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出现较晚,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习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末至今,数学教育的理论慢慢从实证主义演变到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并开始以社会文化的理论作为数学教育问题的分析框架.梁教授同时对华人学者在未来数学教育的理论建设可扮演和应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讨.

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的报告“教育、数学、数学教育”,从对教育本质、数学本质的思考为起点,探讨了数学教育的功能和数学课程的设计.从教育本质出发,数学教育是“生存的教育”,需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满足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数学教育是“智慧的教育”,需展现数学思维和实践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经验,展现数学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和做事的能力;从数学的本质出发,数学教学要从理解走向思考、走向质疑,即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有背景,注重直观,让学生在经历归纳的过程中学习如何“看”出结果.这样才能不失数学的活力、直觉和创造力.

美国特拉华大学蔡金法教授在报告“改进学生之学习:20年来的探索与钻研”中回顾了自己20年所从事的相关研究,主要有4点体会:具备计算及解决常规问题的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解决非常规、创造性问题的能力;具备经验不能自动地形成概括性及概念性理解;问题导向的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数学态度及其学业成就具有积极影响;教师处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核心地位,但必须给予足够的支持.

台湾师范大学林福来教授的报告“数学教育走一回”,通过对一名典型英国中学生和一名典型台湾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策略,以及大学时期、工作时期的数学教育状况进行跟踪研究,发现数学教育之间存在的社会与文化差异,开阔了数学教育研究者的视野.

香港中文大学黄毅英教授的报告“香港数学教育研究:成就与问题、挑战与反思”,阐述了香港数学教育过去 30年间在学习、情感因素、信念、教学、信息技术、课程分析、评估、教师教育等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剖析了香港数学教育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学术气候的转移,并对中国数学教育做出了反思.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范良火教授的报告,基于国际视野,分析了目前数学课程发展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预测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等的报告“大陆地区义务教育数学学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对大陆地区义务教育数学学业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大陆地区义务教育数学学业水平达标程度较好,但存在较显著的地区差异.在学生层面,中小学都一致的表现出学校的人文因素(师生关系和学习者自信心)对学生数学成绩影响较大;在学校层面,中小学阶段“学校归属感”对学生成绩影响较大.

台北教育大学钟静教授的报告“台湾国民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之成功与挑战”聚焦台湾历次数学课程的发展和特色,探讨了落实课程改革的一些行政措施,并根据台湾课程与教学实施的现状,分析了台湾数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周新林教授的报告“脑认知与数学学习”探讨了运用脑科学方法在数学认知与数学学习中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数学学习和数学能力发展的认知基础、数学脑的基本构成、数学脑的可塑性等,对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 “8大专题”——交流与分享 展现华人“数学教育”智慧

美国特拉华大学蔡金法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佘伟忠教授等主持了“华人数学教育的研究成果与反思”专题.该专题回顾和审视了华人数学教育学术研究发展历程,主要基于数学教育的实践研究层面进行探讨,研究成果对教材的编写和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范良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等主持了“202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走向”专题.该专题主要探讨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走向,例如“数学课程标准应如何变化”,“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变化”,“数学教育研究者如何应对”等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北京教育学院张丹教授等主持了“1—6年级数学课程实践与反思”专题.该专题围绕数学课程在发展公民核心素养的责任与贡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和规律、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小学计算教学的适切性,总结与提炼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经验,并反思存在的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马复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刘晓玫教授等主持了“7—9年级数学课程实践与反思”专题.该专题围绕数学课程在发展公民核心素养的独特价值、初中数学课程的选择与组织、几何课程与教学的走向、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总结与提炼中国初中数学教育的经验,并反思存在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曹一鸣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吕世虎教授等主持了“10—12年级数学课程实践与反思”专题.该专题结合内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的实施情况进行交流与讨论,例如,高中数学课程如何为学生有个性、多样化发展服务?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应该如何修订?如何指导高中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专题研习?总结与提炼中国高中数学教育的经验,并反思存在的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张景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新林教授等主持了“脑、认知科学与数学学习”专题.该专题探讨了数学认知的脑科学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探讨了认知科学、脑科学研究对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以及对数学教育实践的启示.

东北师范大学孔凡哲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綦春霞教授等主持了“数学学习与教学评价”专题.该专题围绕中小学过程性评价、初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命题、高校招生改革等话题,开展专业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例如,如何看待华人数学学习成就?如何诊断与指导有数学潜能的学生和有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等等.

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代钦教授等主持了“民族地区数学教育”专题.该专题回顾并交流了民族地区数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涉及的内容有数学课程、教学、思维、文化,涉及新疆维吾尔族、藏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研究方式既有文献分析也有实证研究,开始更多地关注教科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3 “青年数学教育工作者论坛”——放飞“数学教育”明天的希望

这次大会特设“青年数学教育工作者”分论坛,参与对象主要是国内外各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在职青年教师、数学教育专业在读博士,旨在打造中国数学教育的“未来梯队”,建立青年学术共同体,为青年数学教育工作者引领职业发展.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黄嘉乐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第一,数学教育研究者要关注实践,走进课堂,并及时发现、记录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第二,数学教育研究的动力来自兴趣和追求真理的信念,而不是为了争取一个工作机会;第三,学好英语,多看一些国外原始文献资料,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刻理解.黄教授的一席话使参会的数学教育青年工作者受益良多.

综合此次大会来看,数学教育研究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视角之宽,使我们对中国数学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基于“国际视野”和“华人传统文化”的视角,我们既要看到华人数学教育的传统优势,也应恰当借鉴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与世界接轨,做一流的数学教育.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的召开!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华人教授
何为“华人”?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