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沛
为什么数学文化类课程能够“一呼而起 久盛不衰”——在第三届数学文化课程建设会议闭幕式上的小结
顾 沛
(南开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天津 300071)
很高兴,“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主题,让我们相聚一堂.刚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陈希副教授、河北联合大学刘春凤教授作为与会代表,分别谈了他们的收获和感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又作了重要的讲话,阐述了数学文化课程在育人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即将闭幕的时候,我谈下面几点感想、体会.
本次会议充分体现了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兴旺发达.
我在开幕致辞中已经说到了这一点;而两天的会议上众多高校代表的发言,又使它更加具体化了.会议的“日程表”中展现的28个既围绕主题又内容各异的报告题目,以及报告的丰富细节,让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看到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兴旺发达.
(1)数学文化类课程正在多领域、多层次的高校,以多种形式发展壮大.
所谓“多领域”,是指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广播电视大学等多种高校,都纷纷开设了数学文化类课程.
所谓“多层次”,是指“985”高校、“211高校”、一般院校等多层次的高校,许多都开设了数学文化类课程.
所谓“以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是指代表们的发言内容中,既有数学文化课程教学的新鲜经验,也有数学文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多种活动;既有数学文化的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也有某一具体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文化”专业必修课;既有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文化,以文化育人的实例,也有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走进社区的例子;既有数学文化节的介绍,也有数学文化歌曲、数学文化话剧的介绍;既有数学文化融入教材的例子,也有用数学文化的精神讲解“格林公式”、“高斯公式”的例子;既有从数学文化中感悟人生哲理的,也有因讲授数学文化类课程“陶冶了我这个人”,从而推动青年教师成长的例子.特别是,本届研讨会不但有大量的数学教师参加会议和发言,还有几位高层次的数学家来参加会议,有些还做了大会发言,例如谈“几何学中的数学文化”.
(2)本届研讨会规模大、规格高.
本次会议有近四百人参会,其中包括4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约四十位系主任、院长以上的领导,以及刚才提及的几位高层次的数学家;有28位学者做大会报告、大会发言,其中包括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先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书面发言)、南开大学原校长侯自新教授、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
研讨会的各个主办单位也有高层领导与会,并且在开幕式上致辞.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欧阳康教授,在致辞中首先指出:数学文化课程是在文化素质教育走进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拓展和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会议成为了“教指委”纪念全国文化素质教育20周年系列活动的内在组成部分.然后他以一位哲学家的眼光,独到地诠释了“数学”和“数学文化”.他说,从哲学的角度看,作为一种能力,计数能力与人的智慧相伴相生,数学运算对于人类精准地把握世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础;作为一个学科,数学成为科学体系的皇冠,对于理解哲学在神学与科学之间的定位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素养,数学与音乐和哲学一道,对人类超越生活中的有限性,探索和追寻无限发挥着积极作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林金安,在致辞中回顾并肯定了前两届“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的重大作用,介绍了开放课程建设的现状,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出版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实践.
特别是远清老部长、杨叔子院士等高层专家的报告,站的高,看得远,思想深刻,理论性强,又接地气,对素质教育的思想阐述得十分清晰,对数学文化课程的理念和功能分析得入木三分,会议代表感到受益良多.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或通识课程的研讨会,有这么多位高层领导和专家参加并作报告,是很少见的.
所以,本届研讨会不但规模大,而且规格高.
(3)会议发言中呈现的大量例子,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我们不但看到了大量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看到了研究型教学、讨论式教学、分层次教学,特别是还看到了王维克教授、李尚志教授介绍的“慕课”,以及汤涛教授用那支神奇的“笔”现场演示介绍的“微课”.我们还看到了多个高校数学文化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学生课堂演讲等.
会议的广泛交流使与会者吸取了大量的营养,将导致我们的数学文化类课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过去的两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使许多高校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从认识、了解数学文化课到开设该课程,再到互相交流经验,建设受学生欢迎的数学文化课程.
2008年7月的第一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就好像把数学文化课的火种撒向中国大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台湾《通识在线》杂志副总主编林孝信先生参加了第一届研讨会,他很惊讶的是,仅仅一门课程的研讨会,竟然有这么多老师参加,这么多老师发言.之后他在《通识在线》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两页的文章,题目是“为一门通识课举行的研讨会:数学文化课程的建设”.
2011年7月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参加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发言的水平更高;已经看出,数学文化课程的种子在中国许多高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林孝信先生参加第二届研讨会后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第二届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数学文化教育三年有成”.林先生是从他自己参加的两届研讨会相距3年的角度抒发感想,其实如果从南开大学2001年2月起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算起,到2011年7月已经超过10年了.
对于即将闭幕的第三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前面我已经说过,她反映了数学文化类课程正在多领域、多层次的高校,以多种形式发展壮大.一个数学文化类课程“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繁荣昌盛的局面正在到来!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育人为本,进一步提高数学文化类课程的质量”,这表明我们对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关注重点,已经从“量”的方面,逐渐发展到“质”的方面.
其实我们这3届研讨会,每一届会议的发言内容,都代表了我国当时数学文化类课程的最高水平.这两天听到许多老师说,“从每一届这样的研讨会我们都学到很多,借鉴到自己的数学文化课中去”.这也表明,我们举办的这些研讨会,每一届都是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经验交流的大餐,每一届的内容都是有真材实料的,是有丰富营养的,所以才被大家普遍认可.
远清老部长昨天的发言中用一个精彩、准确的短语——“一呼而起,久盛不衰”,来描述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兴旺局面;我觉得,这一短语用来描述我国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兴起和发展,也是恰到好处的.并且,数学文化课程就是在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大旗下诞生和成长的;而她作为科学教育类通识课程的一个亮点,提倡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又正如远清老部长昨天说到的,“体现和反映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深化”.
为什么数学文化类课程能够“一呼而起,久盛不衰”?我想有3个原因,一是她顺应了素质教育的潮流,顺应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潮流,二是她“文理交融”的特色,正好弥补和克服了我国从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文理分家”的时弊,三是她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素养,涉及“全面育人”的重大主题.因此,我们现在在座的这些人,作为数学文化类课程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心里一定要明白,数学文化类课程的久盛不衰,不是仅仅依靠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力量造就的,而是时代的潮流、素质教育的潮流造就的;今后数学文化类课程的发展,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如何百花齐放,也一定要坚持“素质教育”、“文理交融”、“全面育人”这3个共同的要点.
王义遒常务副校长在报告中说:“在大学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中,数学起到了领头作用,对其他学科发挥了榜样作用,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也会有重要影响.”这是对数学文化课程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数学文化课程教师的极大鞭策.
在数学文化类课程在我国高校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反思,改进我们的工作.
第一点反思,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数学文化类课程,课程目标如何定位,教学质量如何提高.
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的高校,有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广播电视大学等不同种类的高校;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的方式,也有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等不同类型.特别是关于“数学文化专业必修课”,我们过去知道的,只有在数学专业和外语类专业中出现过;这届研讨会的大会发言里,又出现了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文化必修课的新鲜经验.南开大学原校长侯自新教授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如果大批小学教师都提高了数学素养,那么他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仅仅数学教学中),理念、思路、做法都会大大改进,这将惠及整整一代甚至几代儿童,以至将惠及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业.
这样一些不同类型的数学文化类课程,课程目标分别应该如何定位,教学质量又如何提高,是开课高校各自应该关注和研究的.
第二点反思,数学文化类课程的课内与课外如何互相配合,数学文化如何融入大学文化,数学文化又如何进入社会,发展为数学科普.
本届研讨会中,不少发言谈到了数学文化节、数学话剧等课外活动.那么,这些活动又怎样反过来,配合课内的数学文化教学,也是我们应该关注和研究的.我想,这些课外活动需要热热闹闹,但不能仅仅满足于热热闹闹.为了使课外活动能够配合课内的数学文化教学,我们应该在指导组织这类课外活动时,注意以下3点“数学特色”:涉及和揭示数学的本质;促进和改善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和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杨叔子院士、侯自新校长和王义遒常务副校长在发言中都谈到数学文化如何融入大学文化的问题;但是我们这些数学文化类课程的教师往往缺乏从“大文化”看问题的理论高度,所以这也是需要我们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关于数学科普,侯自新校长在报告中给我们介绍了陈省身先生创意、设计和制作数学挂历的事例;作为一位数学大师,陈先生亲历亲为把数学文化发展为数学科普,给我们做出榜样.这次也有会议代表在发言中谈及部分公民数学素养较差,非常需要数学科普,所举的例子,是有人以早就被证明是“不可能”的“用圆规直尺三等分任意角”的成果去申请国家科技进步奖.我也亲自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在我担任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的期间,曾经有人以自己的论文“用圆规直尺三等分任意角”来要求支持,我当即回答他“这篇论文是错误的”.但是他又辗转托人,托到了一位领导来说情,并且语气还颇为强硬,说“你们为什么连论文也不看,就说他是错误的?”我说,“依靠伽罗瓦理论可以证明,用圆规直尺三等分任意角是做不到的”.那位领导问“伽罗瓦是谁?”,我答“是一位法国数学家”.那位领导居然说:“为什么外国人做不到的事情,中国人就一定也做不到?”让人哭笑不得.我们的有些领导,对于逻辑推理在数学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竟然也如此无知,数学素养竟然也如此之差,这更加让我们感觉到数学科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点反思,数学文化课中形成的教改理念、做法,如何融入和反哺一般的数学课程,使大量的数学课程更加揭示数学本质,更加注重数学思想,更加突出育人效果.
周远清先生在昨天的大会报告中,谈到他历来支持数学文化课程的建设,赞赏数学文化课程的理念和做法,也期盼数学文化课程有更大的发展,有更好的育人效果.
杨叔子院士的书面发言中不但赞赏文理交融的数学文化课程,而且还进一步说:“过去,我们提倡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今天,数学文化课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要用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改造我们的专业课教学,使得专业课程教学不只是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不是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割裂开来.我想,这是不是今后数学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其他学科课程是不是也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这是值得广大教师探索的问题.”
瞿振元先生在刚才的讲话中,也表扬“数学文化课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是带头的”,指出数学文化课程建设今后的方向,一是“推广”,二是“提高质量”.在讲到提高质量时,也强调了“育人为本”.
王义遒先生在报告中希望将“数学文化”进一步拓宽,将数学文化与整个文化对接,使之也成为造就“人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发挥作用.这是对数学文化课程和数学文化传播提出的更高要求,也与我此点“反思”中表述的“突出育人效果”相吻合.
我们这些教师,不但教数学文化类课程,也在讲授其他数学课程.在实践中我们都体会到,数学文化课程中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做法,也影响和提升了我们教授其他数学课程的效果.这次研讨会有这么多人参加,其中又有大量的系主任和院长,如果通过我们共同的推动,数学文化课中形成的教改理念、做法,能够反哺一般的数学课程,带动起一大批数学课程的教学都更加揭示数学本质,更加注重数学思想,更加突出育人效果,数学文化课程对素质教育的贡献也就更大了.
本届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即将闭幕,会议闭幕后,希望我们继续保持联系,互相交流,共同为数学文化类课程的进一步繁荣昌盛、兴旺发达而努力!
谢谢大家!
顾沛2014-08-28于大连
2014–09–23
G40–055
A
1004–9894(2014)06–0017–03
[责任编校:周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