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俊侠
(西安文理学院 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安 710065)
“钧台”、“ 黄台之丘”地望与启都阳翟关系考
贾俊侠
(西安文理学院 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安 710065)
启即位后都于何处?学者虽然从不同角度做过各种有价值的探讨,但由于先夏及夏初资料的极度匮乏及田野考古资料的复杂性,存在的问题仍有不少。依据相关文献和考古学材料,结合启活动的“钧台”、“大隗之野”、“黄台之丘”地望与阳翟的关系,以及禹州瓦店遗址的年代与遗存特征,认为启都阳翟在今河南禹州境内更合乎史实。
钧台;黄台之丘;阳翟;瓦店遗址
《史记·夏本纪》记载:“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故诸侯皆弃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 是为夏后帝启 。 ”[1]启即位后以何 处为都? 学 术界仁智各 见 ,有启都禹州阳翟说,①孙华:《夏代都邑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 年第 1 期,第 77~82 页;方燕明,韩朝会:《河南禹州市瓦店龙山文化遗址 1997 年的发掘》,《考古》2000 年第 2 期,第 16~39 页;周书灿:《〈穆天子传〉“启居黄台之丘”考——兼论周穆王东巡的地理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 年第 2 期,第 126~134 页;《新砦城址非“启都”新论》,“第八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网”,2014-04-02,等。有都新密、新郑间说,②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中央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本,1935 年;郑杰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 社 1988 年 ,第 15 页;史 念海:《中国 古都和 文化 》,中华 书局 1998 年版 ,第 43、53 页 ,等 。有都新密新砦 说,③张国硕:《夏纪年与夏文化遗存刍议》,中国文物报,2001-06-20;许顺湛:《寻找夏启之居》,《中原文物》2004 年第 4 期,第 46~50 页;赵春青:《新密新砦城址与夏启之居》,《中原文物》2004 年第 3 期,第 12~16 页。 程平山:《新砦古城性质与启时期的夏文化》,《考古与文物》2007 年第 3 期,第 59~63 页;顾万发:《启居黄台之丘及相关问题考证》,《东南文化》2004 年第 6 期,第 49~51 页,等。也有阳翟 、新砦二都说。[2]笔者在学术 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 《史记》《汉书》《后汉书》《淮南子》《水经注》《吴越春秋》 等传统文献为基本依据,结合近几十年来考古发掘新成果,尤其是征引 《山海经》《竹书纪年》《归藏》《连山》《帝王世纪》等古文献资料,对启所都地望进行翔实论证,认为“启都阳翟”(今河南禹州)更合乎情理。 如《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记载:“启遂即天子位, 治国于夏。”此“夏”所在,即夏后氏之地,亦即阳翟。《史记集解 》引徐广曰:“夏居阳城 。 初 在 阳 城 ,后 在 阳翟。”[1]“初在阳城”应指禹都阳城,“后在阳翟”应指启都阳翟,此说与《史记·夏本纪》“禹居阳城,启都阳翟”可互证。 结合启与钧台、大隗山、黄台之丘等几条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考察,以期为启都阳翟之说提供佐证。
1.启有“钧台之享”
钧台是夏启祀天享神及政治盟享之地。《竹书纪年》载:夏启承袭帝位后,“大飨诸侯于钧台”,即召集众部落酋长在钧台举行大宴会,表示自己正式继位、新王朝建立,此事史称“钧台之享”。 《左传·昭公四年》也有“夏启有钧台之享”的记载。 杜预注:“启,禹子也。 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盖启享诸侯于此。”[3]《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帝启”条引《归藏》云:“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又“昔者夏后启筮享神于晋之墟,作为濬
台,于 水之阳”[4]。 秦简《归藏》也 云:“晋曰:昔者 夏后启卜 觞 帝 晋 之 墟 ,作 为□。”[5]这 几 则 文 献 内 容 近 乎相同,说的都是夏启在钧台进行祭祀天神的活动情况。 古代会盟诸侯时要行祭天神之礼,而且祭祀礼仪场所选在较高台地之上,以显示对天神的尊敬。而上述文献中 “晋之墟”、“濬台” 以及秦简脱落的“□”处,指的就是“钧台”。 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四《居处部·台》第六云:“其后夏有璿台、钧台。 ”注引《归藏》曰:“夏后启筮享神于晋之墟,为作璿台。”又 曰 : “享 神 于 大 陵 而 上 钧 台 。”[6]《 一 切 经 音 义 》卷四 :“古 文 璿 、 濬 二 字 , 今 作 浚 。”[7]《周易·恒 》:“浚恒”,郑玄释文作“濬”,可见,古时“璿、濬、浚”与“晋”、“均”音通。 另外,《离骚》中有“夏台”,为一地。《吕氏春秋》卷十三《有始》“中央曰钧天”[8],《淮 南子·天文训》解释“何为九野”时亦说“中央曰钧天”[9]。 古时“钧”与“均”同,《说文》有“均,平偏也”之解。 钧天是天上之中,钧台是天下四方之中。 《山海经·中山经》:“帝台之所以觞百神也。 ”天上天下正好对应。建钧台祭天,礼乐文明从此开始。
钧台在何地? 《水经》:“(颍水)又东南过阳翟县北。 ”注云:“颍水又迳上棘城西,又屈迳其城南”。《春秋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城上棘以涉颍者也。 县西有故堰,堰石崩褫,颓基尚存,旧遏颍水支流所出也。其故渎东南迳三封山北,今无水。渠中又有泉流出焉,时人谓之嵎水,东迳三封山东,东南历大陵西,《连山》亦曰启筮亭。 启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钧台也。《春秋左传》曰:夏启有钧台之飨是也。杜预曰:“河 南阳翟县南有 钧台。”[10]刘 庞生先生亦认 为今古 钧瓷之名,源自 钧台。[11]钧台 在 今禹州市,故 无异说,如 今禹州 城 内仍有 钧 台 亭故 迹。[12]《汉书·地理志》《帝王世纪》《水经注·颍水》《元和郡县志》也都记载钧台在阳翟境内。 《史记·夏本纪》:“(桀)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司马贞《索隐》云:“(夏台)狱名 ,夏 曰 钧 台。 ”皇 甫 谧云:“地在阳 翟 是也。”[1]东周时期的阳翟古城位于今禹州市北朱阁乡八里营村北侧 , 夯 筑 的 城 垣 遗 址 至 今 尚 可 辨 认 。[13]1959 年 ,徐旭生先生调查“夏墟”时,禹城县城内还有一个用砖砌筑的土台,正中镶嵌石板一块,上镌刻“古钧台”三 个字。[14]这个纪 念 性的建 筑 ,仍不 失 启居阳翟的一项重要物证。
2.启在钧台盗《九歌》《九辩》
启不只在钧台祀天享神,传说他在钧台有盗《九歌》《九辩》之疑,《山海经》《左传》《归藏》等许多文献都有记载。 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郑母经 》:“夏后启筮 ,御飞龙登于天 ,吉。 ”[15]关于夏后启乘龙宾天的神话,《山海经·大荒西经》 记载甚为翔实,其曰:“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宾)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 ,开(启 )焉得 始 歌《九 招 》。”[15]《太 平 御 览》卷八 十二 引 《 帝 王 世 纪 》: “ 启 升 后 十 年 ,舞 《 九 韶 》。”[4]《 九辩》《九歌》《九招》《九韶》,当为一事。 郭璞注曰:“(《九歌》《九辩》)皆天帝乐名也,开(启)登天而窃以下用也。”启何以“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这应与他是人神交配所生之子,本身具有神性相关。神话之外,史书相关史实多有记载。如《墨 子·非 乐 》[16]《离骚》[17]中对启窃 天 乐 《九 辩 》《九歌》以自娱自纵的行为给予刺讥。 在这里不讨论启窃天乐以助兴的事实本身,而启舞《九辩》《九歌》于“天穆之野”却尤为重要。 《大荒西经》提到的“天穆之野”,王念孙《读书杂志》校改作“大穆之野”,实际上依据其他经书内容应作“大隗之野”。 “天”、“大”古本一字,“隗”、“穆”形近易讹。 “大隗之野”的地名是对的,但《大荒西经》所述“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的方位以及“高二千仞”都是不对的。 大隗之野在今大隗山、大隗镇一带,下面将会讨论,此不详述。
3.钧台与“大隗之野”地望
启不仅在钧台上进行政治及祭祀天神的宗教活动,而且所居之地也在钧台之北的地区。
《山海经》中有启“舞于大隗之野”的记载,“大隗之野”的地望正在钧台之北。 《海外西经》曰:“大运(運)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 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 在大运(運)山北。 一曰大遗之野。”[15]按“大运山”即“均(钧)台之丘”,“均”、“钧”皆以“匀”为声符;“運”以“軍”为声,而“軍”亦以“匀(去掉两点)”为声。 且云“山”,但只有三百仞,不到五百米的山,也只能称之为“丘”。 因不算太高,故一般称之为“钧台”。“大乐之野”即“大栎野”。钧台之北有“栎”,西周称“历”,春秋时称“栎”。 “乐”是“历”的音变,春秋时可称“栎”。 “大遗之野”,应是以“騩山”而命名的,古时“遗”、“騩”二音常通用。 “大隗山”在古文献中出现的次数不少。 如《山海经·中次七经》:“苦山之 首……又东 三 十里,曰 大隗 之 山 。”[15]郭 璞注 :“今荥阳密县有大隗山。”毕沅《山海经集解》云:“《说文》作 大 隗山,在 今河南 新 郑 县 西 南 四十 里 。”[18]今在 河南省密县之东南有“大隗镇”,原是“大遗之野”命名之处。
4.大隗(騩)山即具茨山
《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密县” 下班固自注云 : “有 大 騩山 ,瀵 水 所 出 。”[19]《 水 经 》 有 “ 瀵 水 出 河南密县大騩山”。 郦道元注:“大騩即具茨山也,黄帝 登 具 茨 之 山 …… 即 是 山 也 。”[20]《 庄 子·徐 无 鬼 》云 : “黄帝 将 见大隗 于 具 茨之 山 。”[21]唐 李 吉 甫 《 元 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一》:“大隗山在县(密县)东南五十里,本具茨山,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故亦谓大騩 山 ,潩 水 出 于此。”[22]“潩 ”与“瀵 ”在《说 文 》中 二 字并存。 而位于禹州之西北部、北部、东北部,新密之南部、东南部及新郑西部、西南部的具茨山,古称大隗山,是没有歧义的。 明代天顺五年李贤《大明一统志·山川》:“具茨山,在新郑县西南四十里,又名大隗山。”[23]王先 谦 《庄子集解》注:“司马云:‘具 茨在荥阳密县东, 今名泰隗山。’”《开封府志》:“大隗山在禹州北四十里,接密县东界、新郑县西南界。”由此可以证明夏启“舞于大隗之野”、“舞于大遗之野”的地方,在今河南禹州北四十里,密县东南四十余里,新郑县西南四十里处,离夏代钧台故迹也不远。
依据“钧台”、“大隗之野”的地望,结合文献中所记启在“钧台”、“大隗之野”的一系列活动,可以推测启都阳翟当在“钧台”附近,即河南禹州境内。
1.“有夏之居”即阳翟
《逸周书·度邑》记载:“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易)毋固,其有夏之居。”又曰:“武王问太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南望于三涂,北瞻望于有河,有夏之居,即河南也。’”黄怀信先生《逸周书汇校》引《史记集 解 》徐 广 语 :“夏 居 河南 ,初居阳 城 , 后 居 阳 翟。”[24]意思是说河南的阳城、阳翟,都是夏居之地。《水经注·颍水》亦云:“颍水自堨东迳阳翟县故城北。 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 故武王至周曰:‘吾其有夏之居乎。遂营洛邑 。’”[10]由此说明 ,禹都阳城、启 都 阳翟与东都洛邑相距不远,阳城与阳翟也相距较近。 阳翟在春秋时期称“栎”,属郑,常见于先秦秦汉文献之中。 《穆天子传》卷五谓周穆王有十虞,其中“西虞曰栎丘”。 晋郭 璞注曰:“栎,今 河南阳翟县。”[25]阳翟西周时作“历”,《国语·郑语》中郑武公所取新郑十邑中有“历”(今河南禹州市),《逸周书·世俘》记武王克商后所伐有“磿”国,即“历”国。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 1 册记 载“宗周、成周 附近”就有“历 ”。[12]可知西周称“历”,春秋称“栎”,战国时称“阳翟”,均为一语之音变。 《水经注·颍水》云:“《春秋经》书:秋,郑伯突入于栎……服虔曰:檀伯,郑守栎大夫。 栎,郑之大都。 宋衷曰:今阳翟也,周末韩景侯自新郑徙都之。 王隐 曰:阳翟,本栎 也,故颍川郡 治 也。”[10]从《春秋经传》《逸周书》《国语》《水经注》 等文献记载看,周武王所选的“有夏之居”应该是阳翟。
2.“黄台之丘”在“阳翟”东北
今本《穆天子传》卷五记载:“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室之 丘,以观夏后 启之所居,乃□于启室。”[25]丁山先生据《文选·雪赋》李善注,将穆天子所游的“黄□室之丘”定为“黄台之丘”,并引《水经注·洧水》“洧水又东南,赤涧水注之,水出武定冈东南,流迳皇台冈下”的记载,认为赤涧水旁的“皇台冈”就是“黄台之 丘”,推测夏后 启 所居之地在 洧 、黄间。[26]郑杰祥、史念海等先生也重视此说法。 随着新砦城址与城内建筑遗存的相继发现,有些学者直接将启都与今河南新密市新砦城址关联起来。周书灿先生不同意此说法,他从启的活动地域及《穆天子传》记载的东巡路线综合考察,把“启居黄台之丘”定位在今禹州境内 的“钧台”。[27]这些 观 点虽可言之 成 理,且在目前夏文化研究中备受关注,但仔细比照古文献与考古成果,仍有许多值得思考和商榷之处。
依据《水经注疏》所引《地形志》记载,在颍水、洧水流域有两处叫黄台岗的地名。 如 《水经注·洧水》杨守敬疏:“《地形志》,黄台县有黄台岗。 即《潩水》篇所谓皇台七女岗也。在今禹州东北。北黄台岗在今密县东,中隔洧水,判然各别,《一统志》混而一之,疏也。”这段史料表明,黄台岗在黄台县,又叫皇台七女岗,位置在禹州东北,与密县黄台岗显然不是一地。 《洧水注》引《太平寰宇记》曰:“黄台在阳翟县东北四十里。”这里的黄台县因黄台岗而得名。据《魏书》《太平寰宇记》《禹州志》等记载,禹州曾设过“黄台县”,附近又有“黄水”、“均台”等水名及地名。据道光《禹州·山川志·禹山》引《魏书·地理(形)志》云:“魏时分阳翟东北境置黄台县,则今之东北境为黄台地,今州西南境为魏阳翟地也。”又“皇台岗,《魏书·地形志》阳翟郡黄台有黄台岗”。 古时黄、皇通用,皇台岗即“黄台岗”,即指“黄台之丘”。 东魏时的黄台县、黄台岗在阳翟东北约四十里的地方,现禹州市东部偏北与许昌、长葛交界附近仍保留有黄台的地名。 而有些学者却把此“黄台岗”与密县“黄台岗”等同,并依据康熙《密县志》、雍正九年《河南通志·古迹下》,将位于密县东四十里被当地人称为“黄台岗”的“力 牧台”[28],误以为《穆天子 传》中的“黄台之丘”,实在是太牵强附会。 黄水在密县新郑之间
亦有,丁山先生把它与“黄泽”等同,作为考证“黄台之丘”地望的重要依据。 但据现代学者研究考证,汇入古洧水的黄水河原本是古溱水,西晋时才改名为黄水。 据此,因黄水、黄崖而得名的黄台,与周穆王曾游过的黄泽(或黄池)及“黄台之丘”关联并不是很大。 而文献中较早出现在禹县、长葛一带的地名“皇台岗”、“黄台(寨)”、“黄水”等,与前面所论述的启有“钧台之享”、“舞于大隗之野”等活动,在方位、地名、事件等方面多与《穆天子传》相吻合。
在今禹州市的颍水两岸,有多处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新砦期的文化遗存。新密市东南刘寨镇一带发现的新砦龙山城址、新砦二期文化及城址,填补了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期的研究空白,意义重大。 有不少学者依据《穆天子传》将新砦城址称为 夏 启之都或启 之 离宫别都。[29]也有学者从聚落性 质 分析,将其认 定为夏代启之 都城。[30]这与文献比照,有再商讨的余地。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之考古学年代、相关新 的14C 检测数据, 将 夏 王朝的 始 年定在 公 元 前2070 年。 又《新密新砦》公布夏文化分二期三段,夏前期禹、启二代当在新砦龙山文化一期早段,绝对年代为公元前 2030 年~公元前 2000 年。而龙山文化城址建于一期晚段即公元前 2000 年~公元前 1900 年,绝对年代下限为公元前 1880 年~公元前 1850 年。[31]按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夏禹在位 45 年(包括受禅前治水的 13 年),夏启在位 39 年(一说 29 年),太康在位 29 年, 三代君王在位时间加起来共计 98年。 按以上年代推算,夏启在位之年正好是在新砦一期的前段略晚,新砦龙山城址已进入太康时代,明显晚于启所处的时代。 因此,从城址的时代、文化属性、地望来看,新砦城址应与“启居阳翟”关联不大。 而禹州瓦店遗址从其年代和遗存特征看,与文献中有关夏启时期政治中心位于颍水上游地区以及启居(都)阳翟的记载正好相符合。 瓦店遗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火龙乡瓦店村东部和西北部,已探出面积达 20 万平方米,包含有龙山文化早、中、晚期遗存,以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为主。该遗址规模较大,遗物的规格、档次较高。[32]加 之,文献所记 启 所都阳翟地望在禹州,许多学者认为瓦店作为启时期政治中心的可能性很大。
笔者以为,目前即使难以确认禹州瓦店遗址就是阳翟故城,但将阳翟古城定位在今河南禹州市境内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战国阳翟,春秋为“栎”,有钧台。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 1 册记载“春秋郑宋卫”中“钧台”在栎南[12],与武王 所 见“宅 兹 中国 ”的 “有 夏 之 居 ” 是 同一地点。 从文献资料看,“钧台”既是夏代祀天享神卜筮盟诸侯的重要场所,也是最早的观天台。 《水经注·颍水》谓钧台又名“启筮亭”。 《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归藏》有启享神上钧台与“作璿(璇)台”之说。“璿台”,即“钧台”,“璿”盖即今文《尧典》“璿玑玉衡”之类。钧台或璿台应为观测天象台。童书业先生曾指出“钧台”即“天台”、“钧天之台”,并以为《山海经·大荒西经》《楚辞·天问》、古本《纪年》所说启上宾于天,窃 《九辩》《九歌 》以下等神话与 此有关。[33]笔者认为其说是可信的。 《吕氏春秋·有始览》与《淮南子·天文训》均有“中央曰钧天,其星角亢氐”之文。高诱注《有始览》曰:“钧,平也。 为四方主,故曰钧天。 角亢氐……韩郑分野。”[8]钧台 就 是地处 中 央 的“钧天”之台,它为“四方主”,故可祀天享神。 钧台春秋时期属郑,战国时属韩,与分野说也正好一致。 依此看,钧台就是一个最早的祀天测影观天象的天文台。 它的地理纬度约 34°05′,与《周礼·大司徒》所提供的“建王都”之“地中”纬度 34°04′一致,绝不是偶然的。也就是说,钧台北所在的阳翟就是西周何尊铭文所说武王“廷告于天”,并打算“宅兹中国”的地方。[34]这 也 符合中国古代 天子“择天下 之中为都”的观念。
除以上资料外,古阳翟境内的夏亭古城亦可作为一例。 《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夏亭古城在汝州郏城县东北五十四里,盖夏后启所封也。”[1]郏城即今郏县,在禹州西 南 ,其 东北正 在 古 阳翟境内。 范文澜先生曾经指出:“战国以前书,从不称夏禹,只称禹、大禹、帝禹;称启为夏启、夏后启。这种区别,还保存两人时代不同的意义,开始居大夏的是启 ,子孙虽然迁 居 ,夏的名称仍 相沿不改。”[35]以上证据说明夏启建都在阳翟 (今河南省禹州市)的论据是可信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考古发掘成果、出土文献以及传世文献,尤其是《山海经》《归藏》等古文献的比对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启出生于阳城,嵩山的启母石遗存可为据;启建立夏王朝后,都于阳翟,即河南禹州市境内;如今颍水两岸发现了多处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新砦期的文化遗存,古文献中所记载的 “钧台”(夏台)、“大隗之野”、“黄台之丘”、
“夏亭古城”等地望,都与启都阳翟不远;不仅如此,这里还是古代天文意义上的 “天下之中”,“有夏之居”曾是周武王打算“宅兹中国”的理想之地。 由此证明,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南,伊、洧之间,汝水、颍水流域以北的嵩山一带,既是先夏、夏初时夏人活动的主要地理空间和夏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早期国家政治组织形态形成并发展的源地。
[1][汉]司马 迁.史 记:卷二[M].北京:中华 书局 ,1959.
[2]张 国硕.夏王 朝都 城新探[J].东南 文化,2007(3):23~28.
[3][唐]孔颖 达疏.十三 经注疏·春秋左 传 正 义[M].北京:中 华书局,1980.
[4][宋 ]李 昉 著 .夏 剑 钦 校 点 .太 平 御 览 : 卷 一 [M].石 家 庄 :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5]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 概 述[M]//艾 兰 ,邢 文 编.新 出 简 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6][唐]徐坚.初学 记[M].北京 :中华书 局,1962.
[7][唐]释慧 琳.一 切经 音义[M].南 京:江苏 古籍出 版社 ,1988.
[8][秦]吕不韦撰.汉高诱注.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书店,1980.
[9][汉]刘安 撰.张 双棣 校释.淮南 子校释 (上 )[M].北 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7.
[10][北 魏]郦 道 元 注 .陈 桥 驿 校 释.水 经 注 校 释 [M].杭 州 :杭 州大学出版社,1999.
[11]刘 庞 生.阳 城 、阳翟 是 先 夏伯都 ,非早 夏 帝 都— ——〈全 夏都初 探 〉 之 一 [M].西 北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2001(4):73~77.
[12]谭 其 骧 .中 国 历 史 地 图 集 [M].北 京 :中 国 地 图 出 版 社 ,1985:9~10.
[13]国 家文物 局.中国文 物地 图集·河南 分册[M].北京:中国 地图出版社,1991:319.
[14]徐 旭 生 .1959 年 夏 豫 西 调 查 “ 夏 墟 ”的 初 步 报 告 [J].考 古 ,1959(11).
[15]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6:254,473.
[16]吴 毓江 撰.孙 启治 点 校.墨子 校 注 上:卷 八[M]//新 编 诸 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93.
[17]闻 一多.离骚 解诂[M].上海:上海 古籍 出版社 ,1985:31.
[18][清]毕沅.山海 经集 解[O].广益 书局.
[19][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 华书局 ,1962.
[20][北魏]郦 道 元 注.杨 守 敬 ,熊 会 贞 疏.水 经 注 疏 :卷 二 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1][清]王先 谦.庄 子集 解:卷六[M].北 京:中华 书局,1986.
[22][唐 ]李 吉 甫 撰.贺 次 君 点 校 .元 和 郡 县 图 志[M].北 京 :中 华书局,1983.
[23][明]李 贤 ,彭时 等 修.大明 一 统 志:卷 二 六[O].台湾影 印 本 ,1965.
[24]黄 怀信 ,张 懋镕,田 旭东,等注.逸 周 书汇校 集 注[M].上 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5]王 贻樑.穆天 子传 汇校集 释[M].上 海:华东师 范大 学出版社,1994.
[26]丁 山.由三代 都邑 论其民 族文 化[J].中 央研院 历史 语言研究所集刊,1935.
[27]周 书灿.〈穆天 子传〉“启 居黄台 之丘 ”考 ——兼 论周 穆王东 巡的 地 理问 题[J].中 国历史 地理 论丛,2005(2):126~134.
[28]马 世之.新砦 城址 与启都 夏邑 问题探 索[J].考 古与 文物,2007(3):54~58.
[29]程 平山.新砦 古城 性质与 启时 期的夏 文化[J].考古 与文物 ,2007(3):59~63.
[30]李龙.新砦城址的性质探析[J].中州学刊,2013(6):118~121.
[31]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新密新砦——1999 年~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32]方燕明,韩朝会.河南禹州市瓦店龙山文化遗 址 1997 年的 发掘[J].考古,2000(6):16~39.
[33]童 书 业 .春 秋 左 传 研 究 [M].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1980:22,295.
[34]王晖.周武王东都选址考辨[J].中国史研究,1998(1):14~24.
[35]范 文 澜.中 国 通 史 简 编 ( 修 订 本 )[M].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 ,1964:104.
(责任编辑 卞建宁)
K871.2
:A
:1671-9123(2014)04-0008-05
2014-10-23
贾俊侠(1963-),女,陕西扶风人,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秦汉文献与古都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