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林,方立琴
(安徽农业大学a.理学院;b.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信息内容与数量异常丰富,以流动,瞬时,扁平化的方式传播。[1]微时代以迅速多样化的形式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现在学生获取信息只需要移动鼠标或按下手机按键就能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信息传递方式也从书信、邮件、广播等媒体发展到更为便捷、灵活、迅速的微博、微信等方式。
微时代促使网络微群体的出现,并且形成活跃持久的亚文化集合。一些具有共同爱好的好友形成微群,这样的团体集合具有独立性,形成自己的表达沟通方式和分享各种信息的平台。一个人分享了另一个人的观点,更多的人看到之后继续分享给其他人。通过这样不断地分享,就可以实现群体决定,形成一种特色的微文化群体[1]。
微博的出现是微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它打通了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限制,使信息传播速度更便捷更迅速,传播方式具有互动性,聚合了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等形式,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传播,通过链接,其内容都可以有丰富的延伸,给使用者简便阅读体验和自由度,同时提供多元、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扩展性能[2]。
微博突破了QQ、飞信、短信平台、邮件等方式在人数、网络平台、时效性等方面的限制,能向学生及时有效全面地提供就业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果。另外,通过就业微博,学生可以与教师、用人单位进行实时性、互动性交流,就业微博能提供就业政策、供需信息、就业评论、新闻,表达就业见解,就业主客体之间交流,还是进行就业思想教育的新平台[3]。
2011年以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发出了新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就业 e图”[4],2013年北京邮电大学就业工作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简化了毕业生就业流程,完成了“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深受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欢迎[5]。微时代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个性化的服务,提供立体化指导和就业服务,信息的传递应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就业方向进行分类,以免学生盲目地接受;同时,以学生喜欢的交流平台传递就业信息,使学生能随时随地查询到就业信息、就业指导,解决就业疑惑,分享就业经验,形成随时教育及时反馈的动态体系。
微观模式的改变如能贯穿就业教育的每一阶段,就能够在学生毕业时凸显出效果,促进学生就业,这既需要宏观的“大革命”也需要“微革命”,由“微信息”“微交流”和“微体系”共同推动“微革命”。国外一些大学从学生学习微观设计到微个体全员参与共同推动了学生就业的“微革命”。一些微观制度的改变和细化程度是值得借鉴的。
美国大学生在大一年级就开始接受职业教育,了解就业状况;大二开始结合性格、兴趣和专长选择专业;大三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招聘会;大四写求职信,学习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政府、学校、社会团体、用人单位和大学教授也大力参与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6]。
法国多数高校安排的实习时间为6个月,甚至达9个多月。有一种“带薪大学生”,他们只要按照课程要求拿足学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兼职。这类大学生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工作[6]。
加拿大“合作教育课程”是高等院校普遍实行的一种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它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相互促进,为用人单位创造了提前发现和培养适合本单位所需人才的机会,也为能力出众的学生打造了就业的“直通车”[6]。
俄罗斯公司与大学合作直接从学校选拔人才,让大学高年级学生到公司实习,进行双向选择。大公司挑选人才主要通过:一是直接挑选,约见面谈;二是向高年级学生提供通常是几个月到一年的实习机会;三是采取“优中选优”的方式,搞一些竞赛活动,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6]。
微时代为就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也提示高校应更加细化、更为系统地指导学生,从细微着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就业教育不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高校、政府和企业应更加注重合作互通,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达到共赢的目的。高校学生就业教育是每个“微”单元在长期的努力中形成合力的过程,学生“微个体”在“微动力”长期作用下,才会在毕业时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微时代信息传递模式的改变促使了微群体的产生。在微群体中,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为纽带,形成一个立体的“微系统”。这样的小群体分享某种信息的速度要比在其他群体中快,也更容易被接受。因为他们有着某种共同点,存在交流和认同的基础,有共同认同感的信息或价值观念是微系统内成员交流的工具载体,又是促进该群体内成员发生内在认知变化的结构基础,这些信息的传递和认同是维系微系统的纽带。微系统内,学生以共同或相似的学习生活环境、价值观念、职业规划或兴趣爱好,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信息、技能及价值观的交流,相互影响。
微时代为利用微群体进行个性化就业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以微群体为单元建立有效、及时、畅通、立体、真实连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平台,形成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持续的、有机的、有针对性的立体化就业教育信息系统,让学生能在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职业、就业、择业教育,接受技能、专业、技巧、技术的学习与训练,了解外界信息,在信息的流动与变化中与外界不断产生碰撞和互换,反馈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这样的教育方法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型”向多维的“探究型”转变[7],形成以“自主学习”为主,能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动力的微生态环境,从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就业观。
微时代针对微群体开展就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弥补宏观政策的不足。政策和导向是面向全体毕业生的,具有共性,也比较宽泛。不同学生学习轨迹不同,就业特质也不同,只有在宏观政策下对个体进行就业教育,才能保证就业教育的微观效果。微群体的划分能使教育指导具体化,能明确实际问题和需求,提出有针对性、有效性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宏观指导在微观系统内的有效实施,弥补宏观教育的不足。
(2)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助推学生个性化就业。微群体可以使就业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在大学就业教育绝大多数以集体上课培训为主,这样只能起到大方向的引导作用,不能解决个体的疑惑。微群体有着相同的爱好和动机,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能更有效,目的更明确,信息传递更快,操作起来更简单易行,资源利用更有效。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需求整合资源,突出就业特点和特质,培养特殊技能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的可靠性,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量身打造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就业指导。
(3)尊重个体差异性和特殊性。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为学生个性差异化的就业选择提供了保障。为实现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类,使学生根据家庭、社会、自我价值追求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途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共性,例如,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科研学术能力强的学生、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追求工作稳定的学生、有实习实践经验的学生等等。针对不同群体的特征结合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进行指导,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从而提高就业的质量和数量。
微时代信息传播的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信息传播更加便捷、高效、平民化。人人参与决策,并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使得传播的长尾效果更加明显。这些相对独立的交流空间如果不加以正确指导,就会成为某些学生逃避就业或孤立于群体之外的特例,相对独立的信息空间也容易造成垃圾信息的堆积,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盲目的自信和固步自封,难以获取其他有利的信息。
因此在尽可能规避这些弊端前提下,就业教育指导老师或班级辅导员应该对学生进行大致的分类,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就业指导,提供适合学生个人的就业套餐,这在班级或微群体中是可行的。就业教育应避免把工作精力主要放在“两头”,即较多关注品学兼优或学习拔尖的学生和问题学生,而极少关注中间的那部分;因为正是中间的那部分将来会成为就业的主力军[8]。
对微群体就业态势的把握和指导能帮助个体很快了解就业信息,分享就业经验,从而提高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以微群体为单位进行就业指导,根据个性化差异来决定就业指导的内容,这是取得较好成效的前提,也是宏观理论和政策在微观作用上的着力点。安徽农业大学的“青年农场主计划”“创新实践班”“生泰尔班”“科大讯飞创业项目”“卓越农艺师计划”和廊坊师范学院“信息技术提高班”等微群体个性化培养都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职业指导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平台。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更多微群体的需求,开展灵活多样,满足不同爱好者的创新创业类活动,在“授之以欲,授之以愉,授之以渔”的教育中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和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创建与自己兴趣爱好相结合的创业就业团队或新兴社团,关注“小众文化”,拓宽创业就业活动的参与面和受益面[8],把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双向提高转化为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目前,新浪微博大学生用户突破3 000万,高校日使用用户超过1 000万[9]。”以微博使用为主要特征的微时代不仅为高校就业教育提供了新渠道,也逐渐开始成为企业招聘“零成本”的新宠,“微招聘”“微简历”“微求职”等一系列新名词也盛行网络[10]。
微时代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更多的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对高校就业教育来说,也应从宏观相对粗放的模式化培养变革为微观特色人才培养,没有这些微观变化就没有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的保证。
微时代催生出很多新的就业途径和新职业,如“微博营销师”“微博运行员”“微博编辑”“网店策划”“色彩搭配师”“旅行体验师”等等[11-12],它们在不断改变着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就业方式,高校就业教育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另外,受教育者也是教育的主体,传统意义上绝对的主客体对立的关系在逐渐淡化,更多的是趋向统一,学生应能在不同的途径反馈这种主体需求,并得到满足[13]。对学生的就业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而应是多点互动,长期跟进,联合互助的模式,不能忽视任何微观因素的影响。
微时代不仅要求高校有就业教育微博平台和专职团队,而且要求高校更多地把“微”意识融入人才培养和就业教育中去。对企业要求、社会发展、学生特点等有详实的掌握,整合高校、政府和用人单位的教育资源,对就业教育有系统科学的设计和微观精细化的梳理[14],只有提供立体网络化的锻炼,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且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疏通高校人才培养“过剩”与企业需求“短缺”之间的瓶颈,从而提高人才竞争力。
[1] 微时代.[EB/OL].[2013 -07 -30].http://baike.baidu.com/
[2] 张 科.微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8):175.
[3] 刘 莹.就业微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中的二重性价值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7):27-31.
[4] 公晓红.上网,看地图,找工作——江苏扬州“就业e图”方便求职者?[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01-07.
[5] 王巧妹.北京邮电大学建立网络平台服务学生就业全过程,[EB/OL].[2013 -07 -10].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307/t20130701_543627.html
[6] 国外大学生就业打好“提前量”[EB/OL].[2011-11-06].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20316/t20120316_753738.shtml
[7] 安 然.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2009第八届教育国际论坛综述暨主题报告解读[J].开放教育研究,2009(5):33-36.
[8] 查星星.“长尾理论”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北方经济,2010(8):12-13.
[9] 赵剑影.大学生微博用户破3000万成新媒体应用主力军[N].工人日报,2013-08-20。
[10] 王麒凯.微博: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的新载体[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4):39-43.
[11] 老 兰.微博催生新职业[J].现代企业文化,2012(8):44.
[12] 方 童.众所不知的新兴职业[J].走向世界,2013(11):72-73.
[13] 杨 化.微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8-122.
[14] 魏振波.法学本科生精细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出国与就业,2011(1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