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荒原》中的女性世界
刘伟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艾略特名篇长诗《荒原》通过历史典故和现实生活中的几组典型女性形象,展现出女性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出当时欧洲社会严重的精神信仰危机造就了一片爱情与婚姻的荒原,女性精神世界的荒原,至今仍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女性形象;爱情与婚姻;《荒原》
托·斯·艾略特作为时代代言人,是二十世纪前半叶英美文坛毫无争议的泰斗。著名长诗《荒原》是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经典之作。曾为艾略特校订诗稿的庞德称《荒原》是英诗中最重要的19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人们在追寻宗教信仰的过程中迷失、困惑、无助最后导致精神危机与崩溃。这是《荒原》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
通过研究,笔者把《荒原》中的女性形象分为对比鲜明的两组:历史典故上的女性和现实中的女性。
1、三位来自历史典故的女性西比尔、玛丽和菲勒美拉
“因为我在古米亲眼看见西比尔吊在笼子里。孩子们问她:你要什么,西比尔?她回答道:我要死。长诗前导言中老妪西比尔(Sybil)是希腊神话中的预言家,她的最大愿望就是死亡,诗人在诗歌的最前面借她之口说出了荒原人的心愿—死亡。读者在诗歌的第一节会结识玛丽(Marie),历史上是匈牙利女王的侄女,德国人的后裔,生活漂泊不定,毫无安全感;诗歌中是一个没有祖国和家乡、毫无精神追求、到处游荡、虚度光阴的上层妇女。她在诗中诉说“我不是俄国人,原籍立陶宛,是纯德国种。…风儿吹得清爽,吹向我的家乡,我的爱尔兰孩子,如今你在何方?…”。诗歌第一节提到了嚎哭的菲勒美拉(Philomela),她也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她的故事在诗歌中更是意义非凡。“这是美女菲勒美拉,岩石的女人,有多种遭遇的女人。”她是雅典国王潘底翁的女儿,姐姐普鲁丝妮嫁给了色雷斯国王泰诺斯,而姐夫对菲勒美拉起了歹意,最后姐妹复仇,众神将姐姐普鲁丝妮变为一只麻雀,将菲勒美拉变为一只夜莺,日夜啼哭。她的故事例证了兽性的性欲占有取代了无私给予的爱情。笔者由于熟悉这一神话,感到她凄厉的嚎叫一直贯穿在整首诗歌当中,为所有女性和她自己的悲惨命运哀鸣。
2、现实中的女性贵妇人、丽儿和女打字员
导言中提及的女性形象都集中在诗的前三节。在这三节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及人物精神状态的描述描绘了一副现代社会的荒原现象。女性形象也不尽相同,如同一幅荒原中的女性肖像图。诗歌中第二节的贵妇人,是上层妇女的代表,她的生活条件像埃及女王一样奢华,但她的精神世界一片空虚,仿佛被囚禁的菲勒美拉。最后一句话,点明了她的生活空洞乏味,她几近疯狂,只能等待死亡叩响她的门。
“她所坐的椅子,在大理石上象王座闪闪发光;……”。
“我今晚情绪不好。呵,很坏。……我要这样冲出去,在大街上走,披着头发,就这样。我们明天干什么?我们究竟干什么?我们将下一盘棋,……,听着叩门的一声。”
丽儿(Lil)遭受贫穷、愚昧、麻木堕胎、频繁生育带来的痛苦,还不得不迎合他退役的丈夫。诗歌中仿佛她女友的劝说:“艾伯特要回来了,你得打扮一下。……医生说就会好的,可是我大不如从前了。……快走吧,到时候了快走吧……亲爱的,晚安,晚安。”这一系列的晚安仿佛是在和生命告别,迎接死亡。诗人在第三节把女打字员被小职员诱奸的悲惨故事也被她们自己一一道来,他们都是现代都市少女的典型。“却看见打字员下班回到家,洗了……他来了,那满脸酒刺的年青人,……“那桩事总算完了……;”
通过研究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女性人物的悲惨命运跃然纸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女性成为不幸婚姻的受害者
《荒原》中的女性婚姻、性爱毫无爱情,展现出一片爱情、婚姻的荒原。诗歌中第二节的贵妇人是上层社会的代表,尽管物质生活优越,但她被幽禁闺中,饱受不幸婚姻的折磨。她们生活空虚像棋盘上的棋子毫无生气,期待着死神的叩门声。
第二、女性沦为生儿育女的工具
在诗歌第二节,主人公无意听到两个伦敦腔的妇女关于丽儿不幸婚姻的谈话。丽儿由于频繁生育而早衰,堕胎使她健康状况极差。退役后的丈夫不顾妻子的身体状况,一味追求肉体的快乐,而丽儿作为妻子为了维持夫妻关系应和丈夫,沦为频繁生儿育女的工具,夫妻关系毫无爱情可言,只是性关系。
第三、少女成为被诱奸目标
对于花季少女来说,生活和爱情也不是一朵红红的玫瑰。诗歌中,风信子女孩丝毫没能体会到爱情的甜美滋味;女打字员在她家中狭窄的沙发为床的卧室里被小职员轻易地诱奸成功;在泰晤士河边,三位无名少女被诱奸失身。现代人抛弃了道德约束,放纵情欲。诱奸成为当时普通的社会现象。
女性形象的全景图对理解诗歌内容,诗人的写作手法都有积极的作用,反映在五个方面:
第一、深化诗歌主题,强调了现代生活精神的荒芜贫瘠。艾略特荒原形象化的比喻源自韦斯顿夫人(Miss Weston)的《从仪式到传奇》。诗人旨在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欧洲大陆文明退化,人们精神空虚,陷入了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诗人通过暴露西方文明的荒芜贫瘠,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崩溃和人们精神追求的幻灭与受挫。诗中三位算命人从这个侧面揭示了人们毫无精神信仰,迷信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
第二、女性人物的刻画对比鲜明
诗人将女性人物分为对比鲜明的两组,在描绘现代社会时,诗人用过去历史文明中的人物故事和现实作比,将富有的贵妇与贫穷的女人作比,将年老的女人与年轻的花季少女作比。艾略特是珍视古代文明的传统派,在诗中他厚古薄今,运用一系列典故赞扬过去的纯洁美好,鞭挞现实的丑陋肤浅。现实生活中的丑陋、肤浅、俗气与不堪与过去的纯真、美好、朴素形成鲜明地对比,体现了生与死、丰产与贫瘠、挚爱与淫欲、美与丑的对比。
第三、女性形象的刻画使诗歌主题具有普遍意义
1、诗歌中男性、女性两性在两性人Tiresias身上相遇,男性、女性成为一体,“我,提瑞西士,悸动在雌雄两种生命之间,一个有着干瘪的女性乳房的老头,……”提瑞西士自我的迷失代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状态。诗人用女性来影射男性,从而绘制了全体社会成员即整个人类社会的荒原全景图。
2、女性形象的依次出现展现了从古至今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
诗人《荒原》中的女性形象不是源自历史、典故,便是源自现实生活。从诗歌的开头到结尾,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女性形象将历史贯通。费拉麦拉(Philomela)的典故意义尤为重大,她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她的故事例证了性欲的兽性占有取代了无私给予的爱情,感觉她的嚎哭贯穿全诗,从古至今,为人类精神生活的荒原哭泣,为女性悲惨的命运哭泣。
3、女性人物的刻画使精神荒原的范围扩展到全世界
从分类可见诗歌中的女性人物来自世界不同的地区,伦敦在诗中体现得很明显,可是后来伦敦在诗歌描述中的地理位置逐渐模糊,逐渐国际化,仿佛世界的每一个大都市都沦为荒原,伦敦在诗歌最后成为最后一个末日大都市。诗人用上帝的视角俯瞰全世界,使精神的荒原遍及全世界。荒原意识国际化,读者也成为国际人,诗人也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英雄”,让读者赞叹艾略特广阔的文学创作视角。
女性是爱情和婚姻的主体,并且爱情与婚姻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常议常新。艾略特通过《荒原》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帮助读者了解诗人笔下的女性世界,感受诗歌中反映的当时欧洲社会精神信仰危机,这就是《荒原》的主题所在。
[1]常耀信.美国文学研究评论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2]郭群英.英美文学简史[M].香港: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3.
[3]托·斯·艾略特.李赋宁译.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马银华)
I561
A
2095—7416(2014)01—0126—02
2013-11-19
刘伟(1970-),女,山东乐陵人,英美文学硕士,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