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芳,齐敏,梁霞
(山东管理学院培训部,山东 济南 250100)
【工会理论研究】
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工会的定位、面临的挑战及作用
武玉芳,齐敏,梁霞
(山东管理学院培训部,山东 济南 250100)
“五位一体”是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新的全局性规划,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全新把握。工会是联系党和职工群众桥梁和纽带,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时也承担着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改革和建设,努力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任务。新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职工素质普遍提升及对工会的认同,都给工会发挥作用创造了机遇。但同时又面临着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劳动者利益诉求多元、思想状况日益复杂、价值取向多元和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等方面的挑战和压力。面对党、政府和职工对工会寄予的深切厚望,工会组织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从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工会干部整体素质、创新工会工作方式等方面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新时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中争取更大的作为。
五位一体;工会职能定位;职工利益;劳动关系;两步走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党在长期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个文明”、“四位一体”之后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的新的总体规划。“五位一体”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工会作为群众性组织,是联系党和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承担着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改革和建设,努力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工会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工会事业,为工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工会的领导,支持工会开展工作,为工会工作提供更多资源和手段,为工会履职创造更好条件。”[1]讲话高屋建瓴地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运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长期以来,为保证工会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出台政策、完善法律、充实资金、建设队伍等方面给予工会全方位的鼓励和支持。以山东省为例,2007年,我省工会接受中央财政帮扶工作专项资金820万元,2012年增加到近700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也
2由2007年的500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000万元;截止到2012年底,全省已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7.6万个,配备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16.6万人。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工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工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工会工作逐步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劳动者的信任和支持。截止到2013年6月底,工会会员总数达到了2.8亿人,全国基层工会组织总数275.3万个,中华全国总工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会组织。[2]
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的重大突破,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显著。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为新时期工会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支撑。
健全的劳动法律法规是工会维权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立法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工会工作法制化不断推进的过程。
1992年和2001年国家先后两次对《工会法》进行修改,明确了新时期工会的基本职责、活动准则和违反《工会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1994年新中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劳动法》颁布后,《安全生产法》、《工会法(修订)》、《集体合同规定》、《工资支付规定》、《劳动保险监察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等一系列完善劳动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初步实现了工会工作的“有法可依”。2008年以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制定和颁布使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日臻完善,广大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精神文化权益和社会权利进一步明确,工会组织和代表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维护职工和自身权益的内容、方式逐步实现制度化和法律化,这为新时期工会更加科学有效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三)新时期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普遍提升和对工会工作态度的转变,为新时期工会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深化,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各行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改善。山东省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全省职工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1.6%,比2007年降低0.6个百分点;初、高中(含中专、中技)文化程度者占51.2%,比2007年下降9.7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47.2%,比2007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1.7%,比2007年提高6.4个百分点。较高的职工队伍素质使他们在维权过程中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与资方对抗,增强了劳动者在劳资矛盾中平衡双方利益的筹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强劳弱”局面对工会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面对出现的劳资矛盾,越来越多的职工倾向于求助于工会组织,广大职工对工会工作的态度明显转变。据2012年山东省职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职工认为工会在提高职工工资、签订劳动合同、开展慰问、劳动竞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15.2%的职工选择找工会组织(找亲朋好友的占23.4%,找党组织的占7.5%,找政府(行政部门)的占8.4%);在发表意见或反映愿望的渠道上,有34.2%的职工选择“向单位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反映”,排在第二位;当与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39.4%的职工选择“依靠工会组织解决”是最有用的解决方式,选择的比例最高。对本单位工会发挥作用情况进行打分时,得分最高的前三项是“帮扶困难职工”、“维护职工社会保障权益”和“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在职工的意识中,与工会关系最密切的三个词语分别是“职工代表”、“涨工资”、“合同”。由此可见,广大职工对工会组织的认可度明显提升,对工会工作的信心明显增强。客观上为工会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新时期各级工会可以在劳动者维权和利益主张等方面争取更大的作为。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广泛展开,大量农民工进城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劳动关系呈现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协调劳动关系,保障职工权益难度加大,新时期的工会工作面临新一轮的压力和挑战。
(一)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工会协调劳动关系难度加大
新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进一步深入调整,国家在保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继续鼓励、引导、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存在和合理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截至“十一五”末,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已达3亿左右。[3]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使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劳动关系不复存在,劳动关系格局呈现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劳动争议频频发生,劳动关系协调难度加大。许多企业
3在用工制度、签订劳动合同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引发劳动争议的主要原因。
第一,多元化的用工形式使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矛盾重重,关系紧张。人才租赁、劳务派遣、季节性用工等多种用工形式被广泛应用,山东省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实现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很多企业,包括石油、银行、通信等大型国有垄断行业企业,不按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且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在很多国有企业实行歧视性的用工管理办法,将企业职工分为正式工、临时工、农民工、下岗工等身份,并实行差别待遇,导致劳动关系紧张。
第二,劳动合同存在签订率低、短期化和内容不规范现象。城镇私营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劳动合同不规范或不履行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中小企业、非公企业特别是一些服务性的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有些企业以季节工或临时用工为借口,大量使用农民工且不签订用工合同;少数用工单位为逃避合同约束,违规延长试用期;部分企业劳动合同一年一签,甚至半年一签,严重影响职工的职业安全感;有的用人单位不与符合条件的职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种种理由规避法律责任。不少劳动合同文本多由企业单方制定,对实质性问题故意规避或模糊不清,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险福利等没有明确的约束条款。
第三,伴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呈现多变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劳动者在各企业间的流动性越来越频繁,许多劳动者甚至和多个企业同时建立了多层劳动关系,这给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增加了新的难度。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导致的欠薪、断保甚至欠薪逃匿等侵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的问题和社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给各级工会组织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劳资关系和谐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劳动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对新时期工会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职工对与自身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越来越关心,知法、懂法和依法维权的意识普遍提高。2012年山东省职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与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近六成职工认为“依靠工会组织解决”(39.4%)、“向单位或地方劳动争议调节机构申请调解”(10.9%)和“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7.9%)等渠道是最有用的解决方式。尤其是近年来,“85”后和“90”后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外出农民工主体,他们与传统农民工相比受教育程度较高,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较强。据调查,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新生代农民工中因为怕被报复而不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只有6.5%,仅是传统农民工的一半;采取投诉行为时,以集体投诉方式进行的(几个人一起去投诉),新生代农民工为45.5%,高出传统农民工17.6个百分点。[4]从维权能力看,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行动能力日益增强,他们通过QQ群、论坛等网络工具进行联络组织,在通过正常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受阻后,极易引发职工群体性事件。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部分职工正逐步向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型转变。“看电视”、“做家务辅导孩子学习”、“上网”、“读书看报”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力军”,传统的文化消费(电视、书籍)在职工日常生活中的优势地位仍然明显,新兴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教育(督促孩子学习、参加培训班等)越来越受到职工重视。职工主动接受技术技能培训的意愿比较强,绝大多数职工愿意占用下班后时间接受培训或进修。
由此可见,新形势下职工维权意识不断增强,除了经济权利之外,更加重视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权利。
(三)劳动者队伍思想状况日益复杂,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劳动者队伍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据2012年山东省职工思想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当前职工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总体上呈现出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势。大多数职工认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认同感较强,认为在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中追寻自身幸福生活是基本的价值取向,具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崇尚英模等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调查中,83.21%的职工认为“发扬劳模精神”“非常必要”和“很有必要”,有57.98%的人很想当劳模。
但是随着职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内部结构显著变化,思想状况也日趋复杂,价值观念呈多元化趋势,职工队伍稳定性日益严峻。一方面,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凸显,利益差异加剧,职工思想波动性增大,不平衡心理加重。另一方面,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职工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呈现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多元化、复杂化、个性化的特点。与此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手机短信、微博等正成为职工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网络文化,已成为职工群众尤其是青年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给职工的思想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四)劳动者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劳资群体性事件呈集中爆发趋势。
近年来,一些企业适应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意识增强的新情况,建立了职代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但是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运作不规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等问题。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缺失和表达渠道的狭窄导致其合法权益得不到合理、有效主张和维护,进而与企业产生利益冲突或劳动纠纷。
当职工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依然是劳资矛盾中的弱势力量,职工无论从精力还是从财力上都无法与企业抗衡,多数职工选择能忍则忍,或是辞职走人。当矛盾激发到一定程度时,群体性事件便成了劳动者最常用的利益表达方式。据统计,2012年1-8月,全国共发生围绕工资纠纷的规模在百人以上的集体停工事件120多起,发生在19个省、规模在30人以上的270多起。[5]劳资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整体上呈集中爆发的趋势,给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秩序带来直接冲击,给基层社会秩序造成不稳定与混乱,给工会组织和政府带来巨大压力。
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各级工会必须积极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着眼于工会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的理论探索,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以面向职工,服务职工为出发点,全面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近年来,我国各级工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把握形势,通过党工共建、政策支持、强化领导,不断推动工会组织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工会服务大局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但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工会组建任务还很重。山东省非公企业法人数据库显示,到2012年11月30日,全省企业建会率达到88.2%,各市企业建会率高的达到90%以上,低的只有50%多;就企业类型来看,私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建会率比例低;组建行业工会联合会和聘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工作在部分地方还没有开展。全省企业职工入会率达到80.2%,各市企业职工入会率最高的达到90%以上,低的不到50%。因此,工会组织覆盖面还需进一步扩大,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工会组织体系。
工会要积极适应职工队伍构成和企业用工方式的变化,不断创新建会思路和模式,广泛开展中小微企业建会集中行动,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积极探索和推进县以下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进一步扩大“双亮”实施范围,不断增强基层工会活力。针对农民工和劳务派遣工数量不断增多的现象,要坚持“源头入会、委托管理、双向维权”,推动劳务派遣企业建会和组织劳务派遣工入会工作,推动劳务派遣工集中的产业行业劳动者加入工会。
(二)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工会干部整体素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国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利益诉求日益多元,这对新时期工会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会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作用,要求工会干部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要求工会干部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工会干部具备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把握规律的能力、服务大局的能力、科学维权的能力。但是,许多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工会工作的发展需求,工会工作基础薄弱。
主要表现为:一是工会干部兼职现象较为严重。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减少或者取消了工会专职干部的编制,工会专职干部大幅减少,据山东省2012年全省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全省68.1%的工会主席是本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工会干部兼职化倾向较为严重。二是工会干部的业务知识缺乏。相当一部分工会干部初涉工会工作,对法律法规、政策理论、经济管理等相关理论和业务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在开展工会组建中,办法不够多,质量不够高,效果不够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会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工会干部流动性大,随意变动现象严重。工会干部大多都是新手上路,对工会业务和工会知识了解甚少,严重影响工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打造一支知识型、专家型、活动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应进一步拓宽工会干部来源渠道,大力推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改进和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强化对基层工会干部的业务素质培训,让其熟练掌握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熟悉工会工作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工会干部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迅速转变工作思路,积极创新工会工作方式
工会应根据自身承担任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调配工作力量,根据不同类型企业工会工作的差异性和阶段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目标、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创新工作载体,打造工作品牌,体现工作特色。坚持群众化工作特点,实现工会活动向基层为主、职工自主、业余为主转变。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加强网络舆情研究,加强工会信息化建设,创新工会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会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推进工会企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增强工会的经济实力。深入研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给工会工作带来的影响,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创新载体、创新方式,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展现工会组织新作为。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落脚在全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体现了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与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核心职能完全契合,并且为工会组织更好的发挥在促进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和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优势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新时期工会工作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必定大有可为。
(一)充分激发劳动者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党的十八大中央提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最终还要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工会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挥群众性组织优势,大力倡导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在全社会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交流、技能培训,踊跃参加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着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队伍,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争作贡献。
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要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主要载体,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劳动竞赛,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引领带动全社会,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把职工群众的创造性劳动同劳动模范的先进性引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投身改革和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与创造活力,更加自主、自觉、自愿地为“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自身力量。
(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创新基层民主管理形式,保障职工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企事业单位中“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6]是“五位一体”总布局对新时期工会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
工人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坚强柱石,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能否体现,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之一就是加强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企事业单位中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将广大职工群众关心的企业改革和发展方面的重点问题、事关其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以及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难点问题等,纳入到民主管理之中,易于被广大职工群众所接受、认可;有利于培养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大局观念,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因此,推动以职代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是基层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直接实践。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职工,推动先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工会组织要着眼于当前经济社会深刻变革背景下职工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实际,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在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一是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激励职工努力做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楷模。二是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把党和国家关于企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渗透到具体的企业管理理念之中,让广大职工在积极参与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为企业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三是依托现代传媒,更新教育手段。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作用,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为标志的新兴媒体的独特优势,大力开发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资源,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和覆盖面,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时代新风,弘扬社会正气。四是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积极帮助职工解决思想困惑与矛盾,疏导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要重视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思想情绪和心理需求,建立适应新时期要求、体现人文关怀的管理机制,营造一个体现人文关怀的良好企业氛围。
(四)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广大职工根本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工会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把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协助党和政府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劳动关系和谐、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工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是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一是主动参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会政策研究拟定,从源头上影响相关社会政策的制定。二是以协调劳动关系为重点,建立健全劳动争议预防、预警和调处机制,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积极融入社会“大调解”格局,协助政府妥善解决和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矛盾。三是积极开展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要约行动”,帮助、指导企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大力推动建立完善职工工资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促进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与职工利益共享、和谐发展。
(五)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意识,引领企业与职工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情况下为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工会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寻求新的作为,主动引领企业和职工积极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手段。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简报、横幅、标语、宣传单、网络等媒介,对广大职工进行全方位、持久性宣传教育,积极倡导低碳的消费理念和绿色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职工低碳环保意识,使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深入人心。及时宣传报道生态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引领环保、现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努力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第二,发挥好工会“大学校”作用,开展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利用文化宫、业校、宣传栏等大力开展节能降耗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帮助职工学习掌握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增强职工节约环保能力。
第三,大力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结合企事业单位发展实际,紧紧围绕节能减排、创新创效,开展“增收节支、节能降耗”、“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五小”、“五比”(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比质量、比创新、比销售、比管理、比服务)等各类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鼓励职工改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创新操作法,大力创造和积极推广职工在节能降耗增效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进步推进资源节约。
第四,积极开展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达标竞赛活动。通过健全机制,落实责任,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形成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工会应准确把握发展新要求和职工新期待,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方式,加强源头参与,积极依法科学维权,努力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职工愿望的方针政策,将维护职工权益纳入到推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大局中去,充分激发广大劳动者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1]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 OL].新华网.2013-04-28.
[2]截止2013年6月底工会会员总数2.8亿人[EB/OL]人民网.2013-10-11.
[3]扎实做好新形势下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工作[N].中华工商时报,2012-8-15.
[4]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06-21.
[5]社会蓝皮书:每年各种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EB/ OL].http://society.people.com.cn,2012-12-18.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xj.xinhuanet. com,2012-11-19.
(责任编辑:张希宇)
On the Positioning,Challenges and Roles of the Unions in the“Five-in-one”Overall Layout
Wu Yufang,Qi Min&Liang Xia
“Five-in-one”is a new global plan,made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for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flecting the party's new grasp in socialist construction.the trade unions are bridges and links to contact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of workers, represent and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rkers,and bear such important tasks as mobilizing and organizing worker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making efforts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ic,political,cultural,social,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Party and countr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continuously introduced,the quality of workers are generally improved and trade unions get high approval,which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trade unions to play the role.But at the same time trade unions are facing such challenges and pressures as diverse and complex labor relations,diverse demands of workers’interests,increasingly complex ideas situation,diverse value interests,and unsmooth channels of expression.faced with the deepest hopes of the party,government and union workers,trade unions should consider reality,identify the location from strengthening the organization building and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rade union cadres,innovating working ways,etc,give full play to their strengths,and make efforts show greater acts in new perio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y,politics,culture, society,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ve-in-one;trade union functions positioning;workers'interests;labor relations;two-step strategy
本文为201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重点调研课题的部分成果,获山东省总工会暨山东工运研究会2013年全省工会理论政策研究成果一等奖。
D412.6
A
2095—7416(2014)01—0002—07
2013-12-28
武玉芳(1964-),女,山东沂水人,大学学历,山东管理学院培训部副主任、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齐敏(1979-),女,山东禹城人,硕士,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梁霞(1976-),女,山东泰安人,历史学硕士,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