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华 李亚
(1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2中共泾川县委党校 甘肃 平凉 744000)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
姜英华1李亚2
(1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2中共泾川县委党校 甘肃 平凉 744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作为发展道路的选择和探索,它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丰富广泛的而不是单一狭隘的,是摸索总结中的而不是既定模式下的,具有自身的独特特征。本文试从七个方面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历史发展的继承性与价值选择的前瞻性相伴随;基本原则的科学性与具体特征的探索性相统一;根本方向的坚定性与具体道路的调整性相结合;宏观方针的主导性与地方执行的互动性相呼应;经济改革的引领性和其他改革的跟从性相配合;国内发展的自主性与国际环境的适应性相融合;区域结构的差异性与发展规划的整体性相促进。
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P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资本主义道路的固化藩篱,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选择性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在文化碰撞中澄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本真面目,在道路选择上明确了社会主义的真正含义,在风险考验面前加强了自身的全面建设,在发展的关键时刻明晰了社会主义的内涵范式。因此,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动态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和变化,就要准确把握其基本特征。
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受到前一阶段发展道路和成果的约束和规定。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决不会因为个人的主观美好愿望而产生或灭亡,只有当具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时,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才会在旧的生产关系成熟的基础上孕育和产生。从历史积淀中生发出的合理的理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在具体的历史中得以实现。在历史中孕育的任何一种社会道路,都将在历史中逐渐生成,经过历史的发展,接受历史的批判和考验,最终在历史中逐渐成熟和完善。与其他发展道路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重视历史以及对历史发展的继承和借鉴。
在对待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态度上,我们的立场是向前的而不是向后的,站在文明向前的道路上,而绝不能退回到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发展的静止状态或野蛮之中。尽管发达国家现代化道路上的战争和掠夺的价值属性备受批判,但是不可否认这种道路为社会主义道路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条道路在短短的历史发展中变革了落后的生产关系,创新了现代化的工具设备,释放了被禁足的生产力,将古代的阡陌小路变成现代交通,将封建的人身依附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将潜藏的生产力挖掘出来,它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历史成绩。然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痼疾无法在自身的范围内得到根治,于是,生产力积累的成果就为社会主义这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的出现作了前提准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最有生命力的新生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吸收了以往社会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同时历史发展空间并存性又有助于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从而减轻和缩短追赶过程中产生的阵痛,最终在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具的魅力和优越性。
事实上,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也倡导自身的价值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它将产生于自身这个特定时代的价值标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自由、平等、博爱,却将其价值产生的土壤和阶级背景遮蔽起来。事实证明,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社会标榜的自由只是指资本增值和扩张的自由,是贸易的自由,是对内剥削工人阶级和对殖民地侵略扩张的自由,这种自由的代价是多数人的不自由。历史上资本主义社会标榜的平等,只存在于流通领域内资本与劳动力的等价交换,这种平等的前提是资本家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劳动者别无长物,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历史上资产阶级自以为傲的博爱,不过是为了把工人当做维持自己发财致富的工具和机器运转的牲畜而不得不为之上润滑剂和添加草料而已。资本主义社会以资为本的本质决定了发展的成果无法由社会上大多数创造者共享,这样的发展是断代式的,是缺乏永久性活力的,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性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不同于抽象的资本主义价值,它主动选择符合全人类的价值目标,同时又将普遍的价值诉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相结合,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自觉与自信,进而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考量下,将普遍与特殊、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权利和义务有机统一起来,构筑得到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包容性价值。
基本原则揭示事物“是其所是”的内在根据和理由。作为剥离于具体实证性结论的总体规定,基本原则向人们昭示了事物发展确定的约束性目标和始终不渝的方向,涵盖了事物的发展目标、内容、途径、特质等在内的体系结构。基本原则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和实质性,是道路科学性的重要保障。正因如此,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规定了社会主义“是其所是”的根本维度:一是“是其所当是”的未来指向性维度,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二是“是其所能是”的现实可能性维度,分析了科学社会主义在现实“此在”约束下的具体实现状况。立足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张力结构保证了基本原则的科学性。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作为批判和解构现实的分析工具,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而又指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未来,据此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由理想变为现实。科学社会主义告诉我们:历史唯物主义是立足基石,共产主义是最高理想,无产阶级政党是领导核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分工消失和交往扩大是重要表征,私有制消亡和财富充分涌流是重要保障,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生产力是本质诉求,有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有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不懈奋斗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不断践履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经确定,下一步就是制定通达原则规定性的具体途径。原则是根本性的准则,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指导性。途径是手段、方式和方法,因而具有具体性和多元性。列宁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2](P777)根据生动的变动不居的现实条件,同一原则指导下的具体社会实践可能呈现出成千上万的不同特征,两者是一对多的关系。因此,在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展现出不同的具体特征。例如,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转化为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体现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和效率公平并重的分配制度;对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转变为现阶段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发展水平提升的重大任务,社会财富充裕体现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现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是由根本道路和诸多具体道路构成的,总的道路表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而具体道路乃是涉及到操作层面的具体方法和路径,两者也是一对多的关系。根本制度是关乎前途和命运的决定性原则,在坚持根本准则的前提下,对大的方向没有影响的问题可以调整,这就是根本方向的不变性与现实环境的灵活性相融合的智慧。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作为中国人民艰苦求索的伟大成果,我们要坚决坚持而不能轻易移易。鸦片战争以后,在内忧外患的条件下,苦难的中国人前赴后继、上下求索,尝试走过各种非社会主义道路。从以“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和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开始,经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再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最终到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沉重的代价告诉我们:资本主义道路救不了中国。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送来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冲破国际阻力、克服国内困难才最终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性和价值目的性,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则,各个国家都是相同的。但是在小的原则和基本原则的表现形式方面是有不同的。”[3](P76)在坚持根本原则和道路方向的前提下,中国走出了一条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有别于苏联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在革命的特殊时期,中国社会既没有民主的传统,也没有实现和平过渡的条件,更没有俄国工人广泛占据城市的优势。毛泽东在对国内政治和社会各阶级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红色政权在中国发生和存在的原因,强调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核心地位,通过与各种错误观点和道路的艰苦斗争,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建立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在全面建设的关键时期,苏联为中国树立了成功的范例和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中共八大对主要矛盾变化的阐述,《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勾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两种矛盾的区别分析,为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奠定了基础。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以其韬光养晦的睿智和改革开放的魄力,结束了阶级斗争为纲带来的偏离和徘徊,快步踏上了经济建设的正确跑道,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克服金融危机的成功,抗击自然灾害的胜利,正是因为中国在坚定根本方向的同时根据具体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灵活调整,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由于国家是一个通过它自身并为了它自身而建立的有机的组织,因此,它只有使各部分协调到整体的观念上才能成为现实。”[4](P44)并且只有使整体含摄各个部分才能称其为完整。在充分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有别于西方自下而上单向度发展的完整的双向互动的道路,是一条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结合的发展道路。中央全面掌握各种信息,准确定位改革方向,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预测风险和应对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科学分析形势、积极治理环境、及时整顿秩序,宏观综合管理。明确权利和责任,降低制度安排和运作的成本,提高道路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能够充分发挥中央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将优势资源和优势资本投放到重点建设工程上,保障各项事业顺利进行。地方在遵循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地区本行业具体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将局部特殊情况反映给中央,以便归纳总结地方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新政策的调整和出台。概而言之包括:政府主导与企业互动的自主创新道路、政府主导与农民互动的新型农业化道路、政府主导与企业互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政府主导与城镇互动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些道路涵盖国家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方面面,涉及农民、企业、乡村、城镇等多个利益主体和整体布局,只有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将中央宏观方针与地方贯彻执行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实行。离开科学宏观的指导,各条道路就会失去方向;失去地方有力的配合,中央的政策就会流于形式,收不到成效。只有中央科学有力的宏观指导加之地方卓有成效的配合落实,才能在坚持原则方针的正确指导和发挥贯彻执行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收到显著的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来重视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始终坚持把“顶层设计”与“基层互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断强调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作为总的原则性问题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我们国家领土面积大、人口多,地区差异性、社会多样性、思想异质性、利益多元性特征明显,情况复杂。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允许地方因地制宜地发挥作用和履行职责,有利于增强经济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全国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央根据全局制定和出台的方针和政策能够维护全国的统一和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健康良好的运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开辟以来,始终坚持强有力的中央领导,利用强大的政策优势推动全局发展,实施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改革。同时兼顾调动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拓宽发展渠道,激发发展活力,促进中央与地方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府与人民的合作共赢,在新的历史挑战和境遇面前,不断地打开工作新局面,取得工作新成绩。
人们在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结成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地位的优先性上,生产力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制约着包括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内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经济活动构成社会存在和社会运转的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要求,经济领域首先要发生变革。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格局的基本依据,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矛盾已经由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转变为更广泛、更高层次的发展要求,要满足这种发展变化,社会改革要以经济改革为中轴,依靠经济改革解放禁足的生产力、发展崭新的生产力、创造未来的生产力,保持经济存量,扩大经济增量,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变革。只有经济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政治体制改革才有前提,文化体制改革才有基础,社会治理改革才有依凭,生态制度建设才有可能提上历史的议事日程,否则贫穷的普遍化和均平化无法支撑社会发展的要求。可见,经济改革对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具有决定和联动作用,随着经济改革深入到一定的程度,牵引力使其他领域也随之发生跟从性的改革,这时就迎来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致力于全体人民和整个国家民族的现代化事业,因而是一条既以经济改革为核心同时又兼顾全局的发展之路。只有以经济改革为中心,才能利用经济改革的重点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寻找突破口,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坚持从经济领域着手,坚持用经济改革牵引整个社会改革。发展和不发展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发展后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更棘手,更需要在发挥经济改革的统帅作用的前提下,系统推进民主法治、先进文化、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建设;更需要坚定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同时带动其他领域的配套改革,形成促进改革创新的协同合力;更需要依靠经济改革促使其他领域迸发改革活力,形成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改革局面,只有这样,小康社会才是真正而全面的。
根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国内发展的自主性与国际环境的适应性的统一,从而获得了国内发展和国际认同的双赢,而且开启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格局,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超越了计划与市场的二元对立,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既巩固公有制经济发展,又壮大了其他非公有制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人民当家做主为旨归,依法治国为手段的有机统一,倡导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战略,坚持民主集中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及多元参与的民主协商和区域自治制度,从而实现了一体与多元、互补与共生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国家建设的顶层设计,让生态因素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之中,强调生态价值是发展现阶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思想的整合功能,将生态价值整合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环节和发展的各个阶段,贯彻了一种以生态价值和生态文明为导向的生态人文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吸收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形成以中华文化为主体,以其他文明为补充——“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文化格局,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构建一种独具魅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适应性体现在“中国模式”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其中“可普世”的因素逐渐被其他国家借鉴,体现在:从发展模式来看,在多元化、开放化而又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无疑是“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创新、敢于实验,利用创新的方法纠正实践中出现的偏差,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而又与国际秩序接轨的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崛起的中国不仅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范式,而且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和平支撑力量。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确立,江泽民关于世界和平、共同繁荣的外交理念的强调,以及胡锦涛关于维护世界和平“四不”的新的外交原则的阐述,印证了中国对世界和平稳定的庄严承诺。不仅如此,中国一直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上正在寻找保护自身生活方式和捍卫本国政治选择的其他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巨大的勇气,壮大了不对称力量,验证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和平崛起对于世界的巨大贡献。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国际扩展,逐渐具有国际影响力,这个过程是一个双方面双向认同的过程,我们坚信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无法迎接全球化的未来,我们期盼全球社会和全人类共同营造一个崭新的和平安定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
事物发展的动力源于差异性,事物发展的力量源于整体性,有鉴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寻求符合区域结构特征的发展道路,同时注重区域结构和结构内部关系之间的均衡协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全面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改革开放进程。面对地域广阔,总体发展水平低下,不能同时起跑的困境,邓小平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梯次推进的发展思路。依靠科学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全国人民坚持不懈的接续努力,东部沿海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之后,面对东、中、西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情况,尤其是西部发展水平低下、东北更新速度迟缓、中部发展动力不足的差异,分别实施了潜力开发西部、重点振兴东北、主要崛起中部的正确决策,开发了西部蕴藏丰富的资源,焕发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机,发掘了中部地区的潜力,缩小了东、中、西的地区差距。
除了区域结构呈现的差异性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总体布局也经历了“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等不同的孕育和发展阶段。在探索阶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和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阐明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形成阶段,经历了党的十三大到十六大的发展,文化建设的意义得以凸显,并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一起构成这一时期发展的布局,刷新了人民对于总体布局的认识。在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适时地廓清了人民对于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确立了“四位一体”的崭新目标,社会建设的价值越来越引起普遍重视。在完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付出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在明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制度建设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不断回应和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坚持与调整的具体实践中,逐渐拓宽了人类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途径和空间,揭示这条道路的基本特征对于未来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编辑:洪美云
D616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