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 or 旧常态

2014-04-10 08:33:00
中国船检 2014年11期
关键词:航运业船东运力

本刊记者 徐 华

2014年,航运业在经历了漫长的下行通道之后,迎来了些许曙光,各家航运公司的中期年报都或多或少有所转机。回顾近年来航运市场的周期变化,未来的航运市场是会继续延续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还是会迎来慢增长式的新常态?对此,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刘倩文进行了分析。

记 者:近期,航运市场渐有回暖的消息给业界注入了新的希望,然而,也有业内专家认为,港航企业在过冬,大家觉得在等春天,但那个春天已经不会再来了。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航运市场会进入一个新常态吗?

刘倩文:我完全赞成这一观点,每个人对春天的定义也许不同,但我认为,至少像2008年之前那样的春天应该不会再出现了。未来航运市场低收益、低回报的状态并不是一个新常态,而应该是一种旧常态,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航运周期的老航运人都知道,航运业一直都处于一种窄幅低位波动的状态,BDI指数在1000点以上,就是好年景了。而我们所熟悉的2004年到2008年的航运市场恰恰是一种非正常状态,是历史中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航运周期是需求供给的综合作用结构,2008年以前的市场大高峰是由迅猛增长的需求和滞后的供给创造的条件,之后的大低谷是延迟过来的订单和金融危机时期的弱需求造成的。需求和供给的时间与周期不同步,所以航运业的周期性是一个必然的、长期的状态。至于过山车似的行情,需要有“雷曼”前和“雷曼”后供需大比例失衡的市场背景,目前看,短期到中期市场都不太会出现这个状况,市场会处于调整适应过剩运力的状态。

记 者:从历史角度来看航运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您认为未来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刘倩文:从宏观角度看,货主对航运的需求基本依赖于总体经济增长,中国正在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型,对海运的需求增长不会像前些年那样快,增长幅度逐渐收窄。运力供给短期内可能受到政策、市场的影响比较大,但从长期来看,运力供给只服从于需求。所以我们经常把进入航运市场的资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来提供运输服务的,一类是来寻求资本升值的。每一个投资人都不同程度上同时拥有这两种属性。在船价低位区,入市投资相对较多,所以市场的回暖也是一场艰辛的持久战。

记 者:那么具体到三大主力船型,未来会有怎么样的趋势?

刘倩文:未来,集装箱市场中,各大船公司通过定大船来控制单项成本,这一现象在短期甚至是中期都不会消失,所以市场结构性运力过剩的现象也不会好转。德鲁里认为,在主干航线上,市场竞争将持续激烈,运价在低位徘徊,如果联盟的运作高效可靠,运价并有望小幅抬升。干散货市场,需求的增长相对健康,运力增长没有需求增长快,市场总体处于消耗过剩运力阶段,但是每个细分船型市场的状态也不尽相同。油轮市场,总体来说同样处于消耗过剩运力阶段,成品油市场的需求走势好于原油,运力增长也略快。

记 者:航运市场变幻莫测,作为国际航运业知名的咨询公司,德鲁里认为哪些因素会对行业趋势产生影响?

刘倩文:需求和供给是航运市场宏观与长线趋势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对充分竞争的市场例如干散货,需求对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供给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的,不同船型服务不同的商品就会有不同的周期。通常情况下,航运业是服务于贸易的,不会左右需求,运力供给是市场参与者重点博弈的对象。多重因素都在左右运力的供给。首先,国家政策,各式各样的政策出台都在微妙地影响着运力的变化,比如拆船补贴促进运力减少,造船补贴促进运力增加;其次,资产价格,船价吸引投机资本入市,也吸引船东在低位增加运力;第三,融资成本与渠道,航运是重资产行业,融资成本决定资产获得的难易;再有,市场的架构,充分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不同,决定了其价格竞争的市场状态。例如在集装箱运输市场,除了供需关系,市场的现有架构是有过多的参与者,造成了市场的价格战激烈,各班轮公司唯一的可控因素就自己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大船纷纷涌入市场的原因,这种情况导致了目前集装箱市场运力高启不下的不利局面。总之,任何影响供需,调整市场架构的因素都会左右航运市场走势。

记 者:在这种背景下,航运企业应该如何调整对策以应对新形势的变化?

刘倩文:我们总是听老航运人说,航运是长周期行业,但同时我们看到的数据显示航运周期却越来越短,从几年短到几个月。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市场,因为航运是重资产行业,是服务型行业,只有放眼长远,我们才能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市场。

记 者:那么,船东是否应该“重实用轻投资”?

刘倩文:航运业就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企业如何决策,具体要看其本身的定位,如果公司是以传统航运业为主体,那么,就应该从贸易运输的角度来做出规划和制定目标。目前来看,市场短期利润也许是有的,但已经很难把握,不会像2008年以前那么轻易获得。所以,以中国目前的企业情况来看,更应该踏踏实实地以服务贸易运输为基本,放眼长远。航运不是一个暴利行业。不去找暴利,风险也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规避。另外,现在有很多方法来规避风险,如利用FFA。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这是一种零和效应的体现,风险依然存在,只不过你的风险被转嫁到别人身上。也就是说,对于市场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潜在风险依然存在。

航运业作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性行业,要服务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因此,不可能像希腊船东那样,以投资为主要目的。这就不难理解,希腊船东为什么总能找到市场中的机会,而中国船东总是会受累于市场的波动,甚至有时会导致市场波动。有人说,只要中国船东进入的领域,就会引起过剩,引起市场下行。这并不是中国船东的投资眼光问题,而是因为我们以运输需求为出发点,而并没有以投资回报作为主要目标,同时,由于需求量很大,导致局部市场变化在所难免。

猜你喜欢
航运业船东运力
你应该知道的船东那些事儿
20世纪初香港轮船航运业的兴起与发展
近代史学刊(2019年1期)2019-08-24 08:03:22
梅炭运力为何紧张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03
全球航运业触礁 德系银行深度被套
小康(2016年19期)2016-09-10 07:22:44
一排11人
航空知识(2015年6期)2015-07-13 16:51:12
基于船东满意度的船舶售后服务探索
中国修船(2015年6期)2015-01-26 04:36:32
航运业趋势向好 联盟化成未来方向
中国水运(2014年10期)2014-10-24 09:46:20
塞斯潘成集装箱船新老大
广东造船(2014年4期)2014-05-30 11:47:57
欧盟征收航海碳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与对策
中国航海(2014年1期)2014-05-09 07:54:34
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发展趋势
集装箱化(2012年4期)2012-07-10 11: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