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史学问题研究综述

2014-04-09 12:36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斯宾诺莎神学圣经

高 壮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斯宾诺莎(1632-1677),荷兰著名的哲学家,主要代表作有《神学政治论》(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伦理学》(Ethica ordine geometrico)、《神、人及其幸福简论》(Korte Verhandeling van God,de Mensch,en deszelfs Welstand)、《知性改进论》(Tractatus de intellectus emendatione)、《笛卡尔哲学原理附形而上学思想》(Renati des Cartes Principia Philosophiae,accesserunt eiusdem Cogitata Metaphysica)、《希伯来简明 语 法》(Compendium Grammatices Linguae Hebraeae)等。斯氏通信集现在也已经整理出版。就著作集而言,国外最早对斯宾诺莎作品整理出版是在1677年和1678年,1677年《遗著集》拉丁文出版,1688年荷兰文版出版。直至19世纪才有新的版本,且版本较多,有德文版、英译本、法译本等。①斯宾诺莎的著作中多涉及史学问题,现把国内外学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一、国外研究现状

总的来说,学界对斯宾诺莎的研究自17世纪《神学政治论》问世以来,大致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经历两个阶段②。但是对于斯宾诺莎这位百科全书式人物史学意蕴的探究则显得不足和薄弱,现将具体情况分述如下:

(一)斯宾诺莎传记研究 关于斯宾诺莎传记,西方国家对于斯宾诺莎的研究是有一定成果的,也是学者们研究斯宾诺莎思想的基础资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传记有:Steven Nadler著Spinoza a life③,这本书以详尽的档案为基础而撰写,在其出版说明中是这样描述的: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斯宾诺莎传记,本书不但可以了解斯宾诺莎的生平事迹,而且可以了解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以及荷兰共和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Leon Roth的著作Spionza④,不但是一部人物传记,还有对斯宾诺莎著作的评价,有助于后世学者参考借鉴。这些传记的发表内容较为全面,包含斯氏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等方面,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把握斯宾诺莎的思想,对其史学思想研究亦能予以启发。

(二)历史观 斯宾诺莎对于历史认识有自己见解,“所以在历史记载中,人是叙述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叙述实在的事物。因此,在两个意见不同的人叙述同一事物就大有不同,好像截然是两件事。而且,在史记的记载中,很容易推察出史家个人的意见来。”[1](P101)后世学者关注到斯宾诺莎的历史观,角度不一。Louis Althusser认为斯宾诺莎主张人类关系就应该被作为自然的事情进行对待。[2](P18)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就从历史解释角度指出斯宾诺莎的《圣经批判》基于自然解释的《圣经》解释方法,从历史资料推出作者的意思,用自然理性推测的原则推测出来。[3](P261)伽达默尔在另外一本书中又描述道:“斯宾诺莎的著作清楚地表明,历史理解的方法不可避免的是一种迂回,当我们在理解时对传统中所说的东西不能产生直接的认识时,就必然会采取这种方法。以一种传统的历史情景为基础来解释这种传统观点的发生的研究,只有在理性的反对使得我们不能直接在所说的东西中认识到真理时才发生。”[4](P47)

(三)历史考据学 斯宾诺莎历史考据学的思想主要集中在《神学政治论》一书中,引用大量历史事实对《圣经》进行考证和解读。柯林武德说斯宾诺莎的辉煌著作使他成为圣经考据的奠基人[5](P164),17世纪,科学的跨越式进步所产生的影响,不只人们生活上的变化,更是精神观念上的改变。“理性主义的起源是在17世纪的物理学和数学的发展中出现的。伽利略和牛顿把人们的思想革命化了,几何学成了科学之王,严密性和可证实性成了思想的最高准则。”[6](P79)斯宾诺莎的上帝是在笛卡尔和牛顿那里所发现的新的上帝概念。斯氏的考据法的根本指导原则就是运用科学指导,“斯宾诺莎的上帝是根据17世纪科学加以修改过的中世纪神学的上帝”。[7](P8)J.Samuel Preus指出作为一名卓越的圣经学者,斯宾诺莎最具原创性的贡献,并不在于其探求真理所坚持的理性主义标准,而在于对圣经文本自身及其内容所进行的历史理解。[8](P10)

(四)历史研究方法 在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中,有单独一章节是描述《圣经》解释方法的,他的方法更多是在历史的框架内进行的,即历史的怀疑主义,如《历史的怀疑主义——从洛拉到贝尔》主要描述斯宾诺莎对宗教的怀疑,用理性主义眼光代替《圣经》神学研究的权威。历史的理性主义观念。[9](P239)斯宾诺莎的自然主义让其理性主义观念灌注到他的研究中,Richard Mason阐述“17世纪是很难想象世俗化的,但是一个自然主义者是减少宗教世俗化的前提”[10](P163)在《理性主义者: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中描述斯宾诺莎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看待宗教或者上帝,并阐述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实体观念关系和对比。[11](P80)历史的批判主义观念。在上文提到的《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论集》其中一节以反叛的斯宾诺莎批评主义为题,从整体上概述了斯宾诺莎批判主义的内容。[12](P168)在《斯宾诺莎和圣经历史批判兴起》中阐述斯宾诺莎是对《圣经》采用历史批判的先驱。[13](P1)Roy A.Harrisville 和Walter Sundberg描述此著由于热衷于思想与自由的表达,在圣经批判的历史上,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使斯宾诺莎成为对圣经进行历史批判的先行者。[14](P44)罗素也认为斯宾诺莎在圣经批评方面,特别在给《旧约》各卷所定的写定时期比传统说法定的时期远为靠后这一点上,斯宾诺莎开了一部分现代意见的先河。[15](P100)

二、国内大陆研究现状

中国大陆学术界对于斯宾诺莎史学意蕴的探讨相对薄弱,且难以归纳,尝试概述如下。

(一)斯宾诺莎的历史诠释学理论 洪汉鼎先生在《语言与真理一试论斯宾诺莎的语言观》[16]中,对斯宾诺莎的语言和观念之间关系的探讨和认识,其中就有介绍斯宾诺莎认为语言和文字似乎不仅不能正确表达思想和意义,而且还是思想和意义的阻挠。这在历史叙述学中也是可以进行再诠释的等。洪先生在《斯宾诺莎哲学研究》中也有一节《语言和理性》的叙述,作者认为斯宾诺莎认为语言表达的真理,那也是不正确的表达。[17](P563)崔永杰的《论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方法》[18]和崔永杰、苏虹蕾《用<圣经>解释<圣经>是唯一正确的方式——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理论》[19]、以及崔永杰、崔若椈《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方法》[20]中,以“据圣经的历史以研究圣经”为依据,重点阐述关于圣经文本在斯氏诠释中的不同——即所谓对历史文本的解释不同。《圣经》一直作为神学经典著作而进行的解释也是在神学的框架内进行的,在斯氏眼中《圣经》只是单纯的文本,依靠理性之光来解读才是唯一的方法。崔先生的这篇文章并没有正式提出斯氏是将《圣经》作为历史文本进行解读,但也有史学研究的视角在其中。田海华在《斯宾诺莎对圣经的历史批判与诠释》[21]中指出斯氏在圣经研究中所使用的历史批判方法,没有人像斯宾诺莎那样毫不含糊地冲击圣经的权威,对圣经的起源与内容进行历史的诠释。

(二)斯宾诺莎的社会历史观 陈耀彬、杜志清所著《西方历史社会观》中将斯氏的《伦理学》作为标本,阐述斯氏的社会历史观,描述斯宾诺莎的社会观念即主张人性自由,思想自由,符合当时资产阶级的要求。[22](P174)维之著《因果关系研究》中,有斯氏历史决定论的影子。文章指出斯宾诺莎强调物质世界解释物质世界,自然被实体唯一决定,而实体依据其本性而进行行动,那么一个决定论的世界就诞生了。[23](P39-45)何怀远著《欧洲社会历史观:从古希腊到马克思》中,将斯宾诺莎的社会历史观概述为主观理性史观,发展了格劳修斯的将人看作理性的动物,完全否认人非理性方面的学说。[24](P176-182)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对斯宾诺莎的思想影响。代表著作就是郑汉根编著《东方有圣人:中国文化影响欧洲思想》,作者认为斯宾诺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引用康德的观点认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受到中国老子的影响,为佐证这个观点,作者以深受中国影响的莱布尼茨与斯宾诺莎之间的影响以及一封老师与学生的信推断出中国精神的所在,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现中也体现出中国精神的味道。[25](P121-130)

斯宾诺莎的学术研究的相关问题是有争议的,其中有些主要问题与斯宾诺莎的历史观念是相呼应的:

1.斯宾诺莎是无神论还是泛神论。吕大吉在《从哲学到宗教学——吕大吉学术论文选集》[26](P227-257),就以斯宾诺莎的无神论思想为题,进行一篇文章的探讨,指出“斯宾诺莎的无神论思想,表现为泛神论的理论形式”。愚夫在《斯宾诺莎无神论思想述评》[27]中也指出“斯宾诺莎以优于其他思想家的睿智目光,识破了神秘氛围下的宗教本质,即揭示了宗教与理性和科学相对立的真谛……这个深刻而具有震慑力的思想,自然是对神学的一个沉重打击,为他的无神论体系增添了异彩。”“他的无神论思想发展了培根以来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学说,在世界无神论发展史上,形成了被人们称为‘自然神论’的学派。”姚大志则在《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新考》[28]指出为了公正地评价哲学家在历史上的应有地位,为了弄清斯宾诺莎哲学的真相以便更好地继承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思想,我们认为斯宾诺莎哲学不应该也不能被称为“泛神论”。在哲学上,他是彻底的一元论唯物主义,在对宗教神学的态度上,他是毫不含糊的无神论。而李毓章《德国近代泛神论繁荣的精神缘由——以埃克哈特与斯宾诺莎为中心》[29]则认为“斯宾诺莎是使近代泛神论成为体系的第一人。”“应该说,就斯宾诺莎的神不是超越世界的神,从而否定了传统宗教的人格神而言,指责或赞赏他的无神论并没有什么错。问题是他明白无误地肯定了神,神是他的哲学体系的核心。那些笼统地或没有限定地指责或赞赏这种无神论的说法似乎缺少点什么”。马林韬在《“第一周波”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对旧神学批判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中指出斯宾诺莎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和泛神论的。他正是以泛神论的思想批判了旧宗教的神学观念,坚持从自然本身出发来认识自然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以获得关于真理的知识——这就是斯宾诺莎著名的“自因论”。[30](P245)谭鑫田教授《论斯宾诺莎的“神或自然”》[31]也认为斯宾诺莎在其著作《神、人及其幸福简论》、《神学政治论》和《伦理学》中多次使用的“神或自然”,在西方哲学史上是非常著名的,它集中体现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

2.斯宾诺莎主张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通常学者都认为斯宾诺莎主张是一元论,然而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有人也提出异议,代表性人物就是蓝铁年,其在《世界动态月刊》第2期《斯宾诺莎本体学说述评》[32]中描述,对于斯宾诺莎的本体论的再阐释,且批评斯宾诺莎所使用的数学法——几何法不能用之哲学,对斯宾诺莎的一体两面学说也提出批评,称其本质上与笛卡尔的两体论是一致的。

三、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的课题

斯宾诺莎的研究已经持续300余年,对斯宾诺莎的史学意蕴的研究,在20世纪之后,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家,一直在不断深化之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斯宾诺莎史学意蕴的探讨和挖掘是相对缺乏的。虽然学界对斯宾诺莎历史思想相关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研究,但对于17世纪史学中的笛卡尔学派的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贝尔等人而言,学术界还是很薄弱的,斯宾诺莎较之学派的其他人而言,显得更为研究乏力。至今未见一部从史学的角度来谈斯宾诺莎思想的专著,而且在西方史学史等相关通史性著作中更难得寻见一词。如比较笛卡尔学派的三位重要代表人物,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对于斯宾诺莎的史学地位是最为忽视的,在《历史著作史》中,有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篇章阐述,但仅有两处共两句描写斯宾诺莎。在《多面的历史》中甚至没有提到斯宾诺莎的史学,但都有笛卡尔与莱布尼茨的相关描述。

2.思想材料不全。在对于从史学角度探讨的斯宾诺莎的论著角度,学者对斯宾诺莎的研究主要围绕其《神学政治论》展开,对斯宾诺莎的其他专著和论文集关注不够,尤其是对于斯宾诺莎的书信集的挖掘也不是不足够的。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学者们引用参考斯宾诺莎著作的相关文章中明显看到的。前文所提到的历史观,历史考据学,历史研究方法等内容几乎是出自《神学政治论》,但这并不表示其他论著中不含有斯宾诺莎思想的史学意蕴的其他方面。

注释:

①就所掌握材料和阅读能力的限制,主要参照的是英译本R.H.M.Elwes译的The Chief Works of Benedict de Spinoza,国内是参照商务印书馆汉译的斯宾诺莎相关著作。

②关于斯宾诺莎的探讨,在20世纪之前大多是集中于哲学范畴领域,但在20世纪之后,更多学者们开始关注斯宾诺莎包括哲学在内的政治学,心理学,诠释学等方面内容。

③此书由冯炳坤先生翻译,命名为《斯宾诺莎传》,由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

④此书由谭鑫田、傅友德先生翻译,命名为《斯宾诺莎》,由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1]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温锡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Louis Althusser.Politics and History:Montesquieu,Rousseau,Marx,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Ben Brewster,Verso edition,1982.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5]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下卷 第四分册[M].孙秉莹,谢德风译,李活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7]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J.Samuel Preus.Spinoza and the Irrelevance of Biblical Authorit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9]Richard H.Popkin.The history of scepticism from Savonarola to Bayl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0]Richard Mason.Spinoza:Logic,knowledge and Religion[M].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press,2007.

[11]Pauline Phemister.The rationalists:Descard,Spinoza and Leibniz,Polity Press,2006.

[12]Yitzhak Y.Melamed.Michael A.Rosenthal,Spinoza’s Theological-Political Treatise a critical[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13]Travis L.Frampton.Spinoza and the rise of historical criticism of the Bible[M].T&T clark press,2006.

[14]Roy A.Harrisville,Walter Sundberg.The Bible in Modern Culture:Theology and Historical-Critical Method f rom Spinoza to Kasemann William B[M].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Press 1995.

[15]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16]洪汉鼎.语言与真理一试论斯宾诺莎的语言观[J].北京社会科学,1991,(3).

[17]洪汉鼎.斯宾诺莎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8]崔永杰.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

[19]崔永杰,苏虹蕾.用《圣经》解释《圣经》是唯一正确的方式——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理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20]崔永杰,崔若椈.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方法[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21]田海华.斯宾诺莎对圣经的历史批判与诠释[J].宗教学研究,2008,(4).

[22]陈耀彬,杜志清.西方社会历史观[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23]维之.因果关系研究[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2.

[24]何怀远.欧洲社会历史观:从古希腊到马克思[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1.

[25]郑汉根.东方有圣人:中国文化影响欧洲思想[M].线装书局,2008.

[26]吕大吉.从哲学到宗教学——吕大吉学术论文选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27]愚夫.斯宾诺莎无神论思想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28]姚大志.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新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2).

[29]李毓章.德国近代泛神论繁荣的精神缘由——以埃克哈特与斯宾诺莎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0]马林韬.“第一周波”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对旧神学批判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

[31]谭鑫田.论斯宾诺莎的“神或自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32]蓝铁年.斯宾诺莎本体学说述评[J].世界动态月刊,1936,(2).

猜你喜欢
斯宾诺莎神学圣经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本雅明神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斐洛论犹太神学的合理性意义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斯宾诺莎对迈蒙尼德寓意解经法的批判及历史意义
青年施莱尔马赫的斯宾诺莎研究中的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