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纲

2014-04-09 08:44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陈云政治思想

朱 磊

(湖北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遵循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统一、动态与静态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原则,选取中国共产党内卓越领导人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来源、产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进程,探讨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和在实践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总结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分析其运行的机制问题,最后对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作客观评价并指出对当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价值。关于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涉及到历史、现实的方方面面,内容较为庞大,甚至还关涉到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无意创建出一个完整而详尽的理论体系,着重选取直接关涉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作为立论依据,并以此展开研究,试图向学界展示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独特一面,以期抛砖引玉,引发学界对中共党史重要人物思想的广泛而热烈的探讨。

基于上述思考,本论题选取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的一个具体的命题展开研究,当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也不是单纯出于对某个党史人物的偏好,其根本目的在于重铸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元核,避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过于偏向纯理论演绎的倾向,旨在展示党史资政育人的强大功能。基于此,本研究在框架结构上计划安排包括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互联系的四个命题。

一、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背景的考察是本研究的立足点也是基本方法之一。首先把研究的视角投放到陈云所生活的时代。众所周知,陈云1905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贫苦人家,那时正值《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整个中国外有强权侵略,内有反动的封建压迫,年幼的陈云目睹了积贫积弱的国家所遭受的一系列战火不断的所有境遇。可以说,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整个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和血泪史。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考中国自强的方法,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维新变法渴望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其结局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一系列的失败促使先进的中国人思考,中国图强之路到底在何方?是器物层面上的原因还是制度上的原因?1910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当时中国大地上正激荡着新旧文化的“主义之争”,以陈独秀、胡适等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国的大地上高扬“民主、科学”的旗帜,这也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社会舆论的心理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陈云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期间,陈云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逐步产生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一直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在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期间,陈云历经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细致考察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更深刻理解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精髓。之后,又详细考察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渊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涵育的真善美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是其主要理论来源,陈云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是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的实践条件。最后,试图概括出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认为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渗透、灌输性与渗透性相协调、务实性与前瞻性相伴生是其基本特征。

二、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理论形态

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理论形态主要探讨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内容、原则、主要方法和运行机制等问题。陈云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曾经提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重要问题,要经常拿到部务会议上讨论。”[1]33“我希望每个亲爱的商务职工,参加讨论,坚决地破除往昔中国人民普遍‘不谈政治’的现象。”[2]1他在1957年1月9日中共商业部党组会议上指出:“商务部门的同志,一天到晚忙于非常具体的经济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注意不够,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事务主义。如果不注意扭转,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这件事,值得我们警惕。”[1]371983年,陈云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严厉批评了一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悲观失望的现象。他说:“有些人看见外国的摩天大楼、高速公路等等,以为中国就不如外国,社会主义就不如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就不灵了。对于这些人,我们要进行批评教育;对其中做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经过教育不改的,要调动他们的工作”[1]295。“这些问题的发生,同我们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削弱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作用和权威有关,应引为教训。”[1]306因此,“我们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只要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看到这些现象,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些消极方面是可以受到一定限制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永远要坚持的奋斗方向。”[2]299-300这些重要论述表明了陈云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态度和坚定立场。

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纪律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陈云一再强调要将“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这种宣传教育不能有丝毫减弱,还要大大加强。”[3]陈云认为,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在于有铁的纪律,没有严格的纪律作为保证,我们的革命根本不可能取得胜利。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则有助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正确性,避免工作的盲目性。革命优良传统教育有助于年轻一代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历史传统继承和弘扬下去,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明确了陈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之后,那么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实施,这是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形态的关键问题。概括起来,陈云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主要有坚持服从大局和服务大局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发扬民主与坚持集中相结合的原则。需要指出的是,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三条原则并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相互融合交叉在一起的,共同构成了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原则体系。

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包括细致扎实的调查研究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解决问题方法,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方法和典型教育方法。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陈云不仅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十分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他曾经提出“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的重要论断。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根据党的宗旨和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创造性运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保证了党在各个时期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陈云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形成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中,根本方法主要包括关心群众利益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方法,抓住中心、防止事务主义方法,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方法,典型教育法。这些方法相互交叉运用,使陈云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部分最后探讨陈云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需要设定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正确的原则、途径和方法,而且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陈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运行机制,它包括科学的领导机制、规范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其中,科学的领导机制主要包括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各级党委和纪委要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范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建立精神产品生产的严格管理制度,维护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和法律法规约束机制。这些机制确保了陈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陈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多领域透视

陈云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和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宝库。同时,他也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带头践行自己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在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战线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军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财经建设等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在党内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陈云紧紧围绕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坚持民主集中制、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做了大量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陈云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到尊重和团结党外人士的政策中,运用到知识分子的改造和教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统一战线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反映在团结和教育党外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寻求国共合作,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方面。军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陈云在长征时期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陈云赴新疆接应西路军余部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陈云在东北解放战场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工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陈云强调指出“工人阶级要提高政治觉悟”,工人“要把争取日常利益的斗争和争取革命完全胜利的斗争最密切地联系起来”,“党和工会要加强对工人的领导”,这些主张从根本上说,要提高工人对本阶级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责任意识和认识水平,要经常对工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教育他们把争取自己的利益和国家、民族的振兴富强结合起来,以最大的劳动热情对待工厂生产和管理。陈云在高度重视对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他曾经在大革命失败后担任过江苏省委候补常委并长期兼任农委书记。陈云认为农民是中国民族运动的主力,没有强有力的有组织的下层民众——工农参加,革命是难以成功的。“农民不参加运动,中国革命鲜有希望。”[2]2另外,农民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要对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如何把成千成万的农民组织起来,又如何训练已组织起来的农民,把他们引向正规,使之和全国的工人、学生、小商人及一切革命分子,同在反帝国主义的旗帜下面做民族运动的工作,这是中国很急迫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4]在对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时主要采取典型示范和说服教育的方法,使广大农民克服小农意识的束缚,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在经济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陈云强调要加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教育,要抓住中心,克服事务主义倾向,严肃财经纪律,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主张。同时,陈云提出“七分经济,三分政治”,“中央的政治权威,要由中央的经济权威作基础”,“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可以引起政治形势的不稳定”等重要论断对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四、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意义

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反复证明的科学理论。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调动一切积极有利因素,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完成党在各个时期的总任务,保证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研究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对于改善和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和执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1.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返本以开新”提供可资选择的路径之一。新时期,如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反复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创新的有效路径在哪里?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中,由‘返本’而‘开新’,当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所在”[3]。所谓“返本开新”的“返本”之一就在于返回到经典著作之中。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应该成为我们首要精研的着力点之一。“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经典穿透时空的持久吸引力,在于常议常新、常论常需的理论超越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的“经典”。陈云经典著作如同毛泽东、邓小平等领袖人物的经典著作一样,在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同样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陈云历经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这些经验是被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理论之源。比如,他在大革命失败后提出的“党的农民运动的路线和策略,要经过党团去宣传、组织实现。地方党部要加强对党团的指导,以巩固无产阶级对农民的政治领导”[2]7。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提出的“上级领导人对下级的批评,务必要适当和正确,千万不要戴大帽子”[2]52,“一个革命队伍必须要有铁的纪律,来保障完成革命的任务”[2]57, “技术、经济、事务工作有其政治意义,政治工作也会带有技术、经济、事务性。单纯的政治工作,是没有的”[4]256。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生活。”[2]242陈云又提出“各级党组织都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认真抓好,都要积极维护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5]352这些论断时至今日仍振聋发聩,令人深思。这些论断准确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深刻把握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化的规律和精髓。因此,精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系统梳理党的无产阶级老一辈革命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论述,借经典著作之智慧,发挥其资政育人之功效,对于时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返本而开新”,同时增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无疑是值得广大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方向之一。

2.推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进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发展过程,其实质上是指按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办事[6]29。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既是一个老课题,又是一个新课题。之所以是一个老课题是因为早在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就已经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化”和“科学化”问题。之所以又是一个新课题是因为学术界真正开始讨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直至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研究和讨论仍方兴未艾,蔚为壮观。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自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如果抛弃客观规律,单凭一时的热情想当然地冲动蛮干,其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万能论”和“无用论”正是无视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真实表现,也是肆意歪解扭曲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的例证。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而不能任意决定它。研究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其研究旨趣之一就在于揭示陈云思想政治教育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然后逐渐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客观规律。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撰文所指出的那样:“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规范和方法去认识、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7]综观陈云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我们就会发现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的东西俯首皆是。历史是一面镜子,把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努力揭示出蕴含其中的规律,以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完善和发展,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试想,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规律,那么,无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丰富完善而言,还是对于应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而言都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与此相应,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根基不但具有深沉的历史厚重感,而且其理论创新就会奠定在更加坚实的历史基础之上,从而增强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3.促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急速变化新形势的需要。如上所论,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遵循了客观规律的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根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主观认识的成果。“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8]374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表现。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9]“四个更加”清晰勾画了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复杂形势。陈云作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例如,陈云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抓住中心,防止事务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相信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坚持真理,纠正谬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坚持民主,不搞‘一言堂’”“坚持原则,分清是非,不做老好人”等方针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的这些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宝库,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今天的时代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陈云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仍然没有过时。研究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可以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突发问题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事实上,陈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论断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言警句。一句话,陈云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仍然对指导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云文选(1956—198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陈云文选(1926—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沈壮海.返本开新:思政研究的创新路径[N].中国教育报,2009-08-25(003).

[4]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J].教学与研究,2011(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11-10-19(01).

猜你喜欢
陈云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My plan for new term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