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荣 卢媛媛
(1中共伊犁州委党校 新疆 伊宁市 835000;2中共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委党校 新疆 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 83530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和永不衰竭的动力。249年来锡伯民族之所以能够完成西迁历史壮举,创造出人间奇迹,是因为锡伯民族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创先赶超的精神状态,始终弘扬创新的西迁精神,可以说,创新是锡伯民族“西迁精神”的灵魂。
1.创新是锡伯民族“西迁精神”的基础。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乾隆年间,为加强西北边防,清政府针对伊犁人烟稀少、防务空虚、外国侵略势力不断向东扩张的情况,于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10月设置伊犁将军“统理诸务”,开始移民戍边,垦荒造田。清政府先后从黑龙江、张家口、热河等处调遣官兵驻防伊犁,又调遣绿营兵(由汉人编成的分驻在地方的武装力量)进驻伊犁。但伊犁将军明瑞深感伊犁现有驻防官兵不敷调用,乃向清廷请示增派官兵,清政府应其所请,决定从盛京的沈阳、开原、义州、风城、熊岳、复州、金州、锦州、岫岩、广宁、盖州、兴京、牛庄、海城、抚顺、松岭子等17个城乡里抽调锡伯族官兵1 020名,连同家属、以及未注册跟随而来的闲散亲属和路途中出生的小孩共计5 050人,迁移到新疆伊犁河谷驻防,以增强大西北的防务。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旧历四月十八这天,人们从各地汇集到盛京锡伯家庙——太平寺,为准备西迁的亲人饯行。他们杀牲祭祀祖先,焚香祈祷一路平安,共食离别饭,共饮送别酒,洒泪话别。四月十九日西迁的锡伯官兵扶老携幼,赶着牛车,拉着行装,在清兵护送下走出彰武台边门,离开盛京,离开家乡,踏上西迁的漫漫征程。当队伍走到科布多一带,正值阿尔泰山积雪融化,数河俱溢,水深流急,不能行进,连日等待。水退无期,只好取道绕科齐斯山而行,这时口粮已所剩无几。马、驼倒毙甚多。在粮食缺少、畜力不足、道路艰险、行军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管带协领阿木胡郎等一面咨文伊犁将军请示派人前来接济,一面带领官兵及眷属采集野菜充饥,继续前进。六月十二、十五、二十四、二十六日,两队与前来接济的人相遇,领取到接济物资后继续赶程,终于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七月二十、二十二日,先后抵达伊犁,胜利完成西迁的伟大历程。锡伯民族的西迁,是在交通工具非常落后,道路险阻、气候多变的情况下进行的。锡伯民族一路上冒酷暑,顶严寒,风餐露宿,以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忍受着长途跋涉中的艰难困苦,日夜兼程,披荆斩棘,经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其中包括在乌里雅苏台休整7个月),行程万余里,提前到达祖国西北边陲伊犁河畔,担负起保家卫国、固守边防的神圣职责。
2.创新是锡伯民族“西迁精神”的灵魂。锡伯民族西迁不仅仅是一个不断向自然环境索取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人类精神文化生态的问题,关系到人们如何与自然环境相处的问题。249年前,锡伯民族由东北迁至西北,由游猎民族变为农耕民族,面对的是伊犁河南岸的一片荒野,仅在霍集格尔布拉克和海努克等地水溪旁边,有准噶尔时代的庙宇、宫殿废墟和少部分塔兰奇垦种的耕地遗迹。为了民族的继续生存和永远保卫祖国的神圣边疆,从长远利益着眼,他们在伊犁河南岸疏浚了准噶尔时代的一条东西长达180余里的大渠,即绰合尔渠,或叫绰豁罗渠,引水灌田。因为沿渠的大片地是“渠北地隘,虑在无田;渠南阻崖,患在无水”(见徐松著《西域水道记》),故只开万亩土地。而这时,锡伯营人口已繁衍至7 000余人,万余亩土地已经不能满足口粮的需要。摆在锡伯族官兵面前惟一的一条路就是另行开渠,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以维持本民族的生计。当时锡伯营总管图伯特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观察当时的形势,又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和研究伊犁河以南的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他打破传统习惯思维,力排异议,最后下定决心,并以九族担保,兴修水利,垦荒种田,以造福于后代。1802年(嘉庆七年),即锡伯族西迁到伊犁以后的第37年,农历十月察布查尔大渠正式兴工开挖。察布查尔大渠凿于察布查尔山口,南引伊犁河水,图伯特总管根据工程艰巨,劳动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决定将8个牛录的400个劳动力分编成两个大队,春秋两季分期换工,采取边挖渠、边种地的办法,开一段就引一段水进行耕种,力求当年动工,当年受益。他这样做不仅解决渠道的试水问题,也解决劳动力的口粮问题。挖渠工程开始之后,图伯特亲自来到工地上。他白天指挥劳动,夜晚则率领部分办事人员,用香火测量地形,钉桩,标明翌日开挖渠道的路线,不分昼夜、不知疲劳地和大家共同战斗。锡伯民族目睹图伯特公而忘私、不辞辛劳、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情景,更是干劲倍增,齐心协力,终于在1808年(嘉庆十三年),挖成深一丈,渠底宽一丈二寸,渠面宽三丈,东西长达二百余里的察布查尔大渠,开垦出78 704亩土地,以后又逐年增多,及至今日已开垦20余万亩农田。从此,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原野上,出现村落相望、阡陌相连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察布查尔大渠也从此成为新疆锡伯族人民的生命线。锡伯族人民赞美它,歌颂它,把它比作自己的母亲。由此我们看到察布查尔大渠的成功开凿是不以损害自然资源和环境为目的,而是要让人的目的服从整个自然环境和谐需求,用创新思维和科技去解决人与自然非和谐问题,用一个民族精神创造性地去解决未来选择问题。这标志着西迁后的锡伯民族强烈的责任精神和创新精神,也同时标志着锡伯民族精神文化为国家贡献传统文化力量,这是锡伯民族西迁文化灵魂的象征。
面对新的伟大事业,西迁伊犁的锡伯民族应进一步弘扬创新精神,为推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聪明才智。
1.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运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水平。创新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学习是创新的源头,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为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锡伯民族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运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水平,为创新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2.进一步创新思维,确立系统性、开放性、逆向性的辩证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如果思维方式上做不到破旧立新,创新就是一句空话。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日趋激烈的各种竞争,锡伯民族必须进一步摆脱传统思维、惯性思维的束缚,进一步创新思维,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
3.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在借鉴中开拓创新,在开拓创新中谋求发展。推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跨越式发展,借鉴外地的有益经验,引进外地的一些先进技术是必要的,但从长远看,推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跨越式发展,从根本上说必须依靠锡伯民族的创新能力。应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把借鉴和自主创新有机相结合,善于在借鉴中开拓创新,在开拓创新中谋求发展。
4.进一步完善创新体制,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氛围。推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跨越式发展,有赖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创新体制,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创新的方针政策,形成推广创新成果、重用创新人才的机制,为各类创新活动、创新人才和创新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氛围。
[1]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志[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2]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志[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