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强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史志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6)
·教育改革论坛·
教育改革深化与教育科研追寻
胡国强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史志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新的挑战摆在教育科研面前。要在进一步认清教育科研内涵和功能的前提下,认真观照教育科研现状,明确深化教育改革对教育科研的新要求,提高教育科研认识,强化教育科研意识,优化教育科研运行机制,加强教育科研技能训练,完善教育科研保障体系。
教育改革;教育科研;运行机制;技能训练;保障体系
随着全面改革的强力推进,教育改革也步入深水区。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改革正大踏步向前深入。深化教育改革的每一次出发,都迸发着教育发展的希望之光,也都记载着教育科研的汗马功劳。
一位教育大员曾精辟地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兴科研。一位教育行家也曾深刻地论定: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的第一生产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直接把教育科研这一话题呈现在教育界与科学界面前,引发对教育科研上搜下拓、内溯外延的新一轮追寻。
(一)教育科研的内涵
学术地说,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它包括属于基础学科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属于基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教学原理、教育管理学原理,属于分类学科的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比较教育学、职业教育学,属于交叉学科的教育人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社会学等,属于应用学科的各科教学论等。
通俗地讲,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形态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或者说,就是对教育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理性研究,透过表面的、零散的问题,从中找到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并把这些研究结果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检验,再又用以指导教育活动的下意识过程。
显然,仅从教育科研的内涵看,正在探索前行的教育改革亟需教育科研的鼎力相助。教育科研也亟待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大显身手。
(二)教育科研的功能
可以说一个不搞教育科研的教师,成不了一流的教师。那么,也可以说没有教育科研为依托的教育改革,不会是彻底的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对于深化教育改革“第一生产力”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育科研在深化教育改革中的决策功能
随着教育改革渐次步入深水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这就需要对一系列复杂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科学决策打下必要基础。目前,一些部门和单位对一些重大教育问题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习惯于粗放式决策,直接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深化。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把教育科研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真正认识教育科研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战略地位。在对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决策时,特别是出台重大教育改革政策,各级教育部门通过组织相关专家及教育科研人员进行研究与论证,或作为专门课题进行研究,通过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提供优质数据和正确思路,从而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教育科研在深化教育改革中的创新功能
教育要改革,根本靠创新,教育创新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金钥匙。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强力推手,是撬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杠杆。教育科研能够盯紧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围绕深化教育改革主题主线,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及时推出教育创新成果,引领和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教育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教育品质提供优质高效的创新服务。
3.教育科研在深化教育改革中的导引功能
深化教育改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转变观念,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真正走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大问题。教育科研针对教育教学面对的这些问题,通过深入的研究探寻,一方面海量搜索问题的范畴、内容、性质和状态,扩大涵盖面;一方面给出系统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增强穿透力。通过教育科研的导引,选择正确的办学模式,建立科学的管理方式与教育质量评价程式,不断提升办学理念、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
4.教育科研在深化教育改革中的支撑功能
教育科研是认识教育规律的重要工具。各级教育工作者通过扎扎实实开展教育科研,学会运用教育科研的方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索教育规律,切实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创建富有本土特色的教改理论、教改经验与教改方法。同时大力培育和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为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供智力支撑。
(一)深化教育改革对教育科研的挑战
1.深化教育改革,需要新的兴教思路
教育改革的深化触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也把方方面面的考题推向教育科研。
在宏观上,如何实现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首先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其次是培养人才,再次是培养精英?教育改革应怎样才能拥有教育之本——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考题?学校教育是培养自然人,还是培养社会人?区别教育如何体现在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应当注重全面素质教育,如何对所有学科一视同仁、全面要求,基础教育又当如何予以注重?学校教育系统化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如何与其他教育途径获得的碎片化的知识、生活常识以及社会经验互补?国家在进行教育改革和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如何促进社会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使学有所用?智力要集中,科研才有效,教育科研怎样才能发挥服务深化教育改革的作用?教育科研从哪些角度深入教育改革的注重点?国家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双重标准,国家重理论,所以学历很重要;企业重实用,所以技能很重要——教育如何应对这种状态?时代变迁,读书观在转变,以前读书要符合国家的评价,读书要符合企业的评价,未来读书要符合社会的评价。深化中的教育改革将对此怎样综而合之?等等。
在微观上,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精神内核,已基本获得广大教师的认同与理解,但新的困惑和问题逐渐浮现:学生“自主”带给教师更多的是“轻松”还是“挑战”?面对学生“自主”后充满挑战性、开放性的多样化思维,教师如何导引?“讨论”就是“合作”吗?怎样创设并促进学生的有效“合作学习”?“动手做”就是“探究”吗?如何解决动手“探究”与有限的“40分钟”之间的矛盾冲突?无疑,深化教育改革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那么教师如何充实跨学科的知识,驾驭多种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风格?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课堂气氛活跃了,怎样才能活而不乱?在考试不曾取消的情况下,该注重过程还是结果?对教师的教学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才合理?等等。
2.深化教育改革,要求新的角色意识
教育改革越来越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角色将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间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怎样在积极“旁观”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怎样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3.深化教育改革,需要新的工作方式
过去教师职业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孤军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的所有问题。而教育改革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教育改革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变化,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比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就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就得具有团队精神。又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与学科界限,需要多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显得尤为重要。再如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科书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那么,多种途径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4.深化教育改革,需要新的教育技能
长期以来,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再比如,过去教师都是单科教学,教育技能单一,教育改革后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就要求教师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5.深化教育改革,需要新的学习方式
教育改革深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求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过去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学习方式机械、呆板,明显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对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改变,自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甚至可以说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比如研究性学习,学生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而这一点恰恰大多数教师的弱项。
6.深化教育改革,需要新的教学策略
显然,教育改革深化的趋势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重新评估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策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开展教育科研,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以适应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
毫无疑义,深化教育改革给教育科研带来的上述挑战,既是一种不容轻看的压力,也是一座令人欣喜的学术富矿。
(二)教育科研自身的误区
尽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成为教育科研的直接参与者,但当前实际情况并不理想。教育科研并没有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成效仍然比较低下,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第一生产力”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无关说。长期以来,我国无论是教育理论还是教育实践,都把学校教育定义为“教书育人”,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至于怎样更好地传道授业,最佳地完成教书育人任务,那是教育科研的事,而教育科研则是专门单位和专门人员的事。许多教育工作者受这种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和认识的影响,认为教育科研与自己无关。既然“事不关己”,那就“高高挂起”。
2.无力说。一方面,大多数一线教师虽然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理论功底比较薄弱,参加教育科研往往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这种状况更加导致人们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认为教育科研高深莫测,只有专家和科学家才能进行,才能有所创造和发明,而自己则无力介入。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非正常竞争相当激烈,教师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本应是教育科研主力的教师把教育科研看成无力承受的额外负担。此外,部分教师片面夸大和强调教育科研的物质条件,每每把眼睛盯在研究经费、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客观条件上,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缺乏这些条件,无力从事教育科研。
3.无用说。一方面,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并不曾完全同步。实践中的经验往往缺乏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因而科学性和有效性不高;而一些所谓理论则流于闭门造车,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撑,对教育教学实践毫无指导作用可言。这种脱节的伪科研现象释放出一种消极幻象,仿佛教育科研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只是一种“花样”。
4.无标说。教育科研没有标的,随意性大,甚至追求形式化,歪曲了教育科研的价值,离教育科研的本源越来越远。
5.无序说。缺乏教育科研的正常秩序和常规顺序,研究过程出现“跟风”现象。昨天跟这个新鲜理论,今天跟那个先进经验,明天又跟某个紧俏项目,忙着跟来跟去,少有自己的东西,没有自己的特色。
应当说,以上认识上的“误区”是造成当前部分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意识不强、教育科研能力不高和学校教育科研状态不佳的思想根源。如此,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克服以上认识误区,就成为当前教育科研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不必讳言,教育改革的深化对于教育科研既是压力,又是动力。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教育科研应当闻“机”起舞,采取措施,搏得为深化教育改革助阵的用武之地。当前,教育科研切入教育改革的有效举措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提高教育科研认识
教育科研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系统提出了新世纪教师的必备素质,强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把参与教育科研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必要内容提出来,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是由时代要求所决定的。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指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要有独特的品格和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在这其中,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又是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力保证。
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不仅需要教育的智慧,更需要对学生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研究。这样,才能不断突破别人和自己的经验,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因材施教。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的质量观也不断变化。在现代社会,有特点才有质量,没有特点就没有质量。如何根据教育对象、教育要求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需要认真探索、精心研究。教育工作充满了复杂性和丰富性,一位教育工作者有没有自己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有没有自己对教育的个人见解,有没有自己对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孜孜追求,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也就是说,有没有认真、深刻、卓有成效的教育科研,是区分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分水岭。
(二)强化教育科研意识
教育科研意识是指教师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探索和革新,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性,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它既表现为行为主体对教育环境的主动适应,也表现为行为主体对教育环境的积极影响与改造。教育改革要不断深化,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优化教育科研意识,通过教育科研活动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培养出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强化教育科研意识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是理顺教研关系。教育是中心,科研是保障,两者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教育工作者应端正思想,明确认识,有意识地将科研方法运用于教育,让科研为教育服务,并在不断的教育改革尝试中寻找科研突破口,以教育促进科研,以科研带动教育。
二是培养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个体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现实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体验。问题意识集聚着思维活动的巨大动力,驱使人们积极思维,质疑释疑,最终达到对事物认识的深化。教育工作者应培养较强的问题意识,善于实践反思,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格里菲斯和坦恩提出,反思性实践在个人理论(personal theory)和公共理论(public theory)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教育工作者应带着问题意识,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自己日常的教育与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求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工作。
三是掌握科研方法。教育科研是一门学问,教育工作者应掌握钻研这门学问的基本方法。应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日常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探求答案及解决方法。应认真学习教育科研的有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研究方法,为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优化专业知识。当今知识更新步伐不断加快,教育科研应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教育教学与科研发展的前列。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观察事物的洞察力。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优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才能为教育科研打下良好基础。
五是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事物发展规律,探索研究未来事物发展方向,从而推动事物实现新陈代谢的具有自觉性、创造性和超前性的心理及行为倾向。深化教育改革提倡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深化教育改革主力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必须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对教育科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善于发掘教育科研切入点,熟悉教育科研前沿情况,善于从中发现教育科研新话题并通过创新型的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
(三)优化教育科研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教育科研机构和队伍建设。首先是落实各级教育科研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教育科研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各级教科所要充实高层次研究人员,同时要提高任职的学历层次和研究能力。教育科研人员要真正做到专职专用。其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科研机构要积极组织教师对各种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规划研究,通过扎实研究与实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品质。
二是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加强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质量,保证立项课题选题科学,研究内容贴近教育教学实际,课题规划与研究过程合乎学术规范,避免粗放式研究。
三是促进科研信息双向发酵。各级可通过设立教师科研工作站、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网站等平台,以教育科研为中心,定期组织同类研究课题负责人进行访学、研修等活动,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得失成败,帮助他们梳理研究思路,指导他们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提升,从而促进教育科研信息双向发酵,形成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
四是定期结集出版教育科研成果。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定期审核、遴选和资助出版一批学术水平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
五是定期表彰激励,建立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制度。为了有效评价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的价值,充分发挥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设立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对本地教育科研成果定期进行评选与奖励。
(四)加强教育科研技能训练
教育科研技能是指教育工作者熟练、准确、快捷地选定科研课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手段,有效探索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教育同外部有关现象之间的变化与规律,并形成相应的科研成果的认知活动方式的总称。教育科研活动在整体进程上包括确定课题、制定假说、制定研究计划、选择变量与研究方法、搜集研究资料、实施研究(包括实验研究)、统计分析有关数据、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等活动。与此相对应,教育科研技能包括确定课题技能、搜集研究资料技能、选择变量技能、运用科研方法技能、统计分析研究数据技能及写作研究报告(或论文)技能等。
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科研技能训练,一是要通过训练,掌握相关科学研究技能的知识与理论,这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二是要通过训练掌握各项技能,并能熟练应用各项技能;三是要不断巩固、完善相关技能,形成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工作者进行科研技能训练,一是要树立和增强从事科研的意识和自觉性,二是要注重学习,勇于实践,三是要努力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四是要创设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
(五)完善教育科研的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教育科学领导机构。为了理顺教育科研的横向工作关系,各地应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建立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面的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履行各级各项教育科研规划的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鉴定、成果推广等职责。
二是增加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加大教育科研的经费投入,逐步形成稳定的教育科研经费拨付渠道,设立教育科研专项经费,确保教育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要逐步建立教育科研课题经费和各级教育科研重大获奖成果经费资助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每年要按一定的比例划拨教育科研专项经费,用于开展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业务进修和外出学习等教育科研活动。
三是开辟教育科研发表园地。除定期结集出版教育科研成果外,还应开办一定的教育科研刊物,以定期择优发表教育科研阶段性成果。
四是坚持教育科研督导评估。要把教育科研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硬性指标,逐步增大评估分值,以体现教育科研在深化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要对教育科研自身进行专项量化评估。坚持组织对各级教育科研工作进行定期量化考评,不断增强评估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强化量化评估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督促和导向作用。
教育科研是认识教育规律的重要工具,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我国教育科研取得长足进步,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实施提供了智力支撑。当前更要围绕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主线,着眼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为推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作贡献。
(责任编辑 陶新艳)
G40-03
A
1671-5454(2014)06-0102-06
2014-10-30
胡国强(19548-),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史志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史志与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