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熠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5)
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
彭熠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5)
汉语国际推广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为满足新时期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对外汉语传播的人才培养必须创新优化现有课程体系,以突出“双语双文化”的专业特色,提高以母语为汉语的学生使用英语(或其他语言)进行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能力。
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世界汉语热为我国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2005年起,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的人才由单一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扩展为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1]为适应这一发展战略,增强对外汉语专业人才进行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的水平,并提升他们将来在涉外部门、外企、文化传播等机构工作的竞争力,对外汉语专业必须紧紧围绕“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这一专业培养目标,创新优化现有课程体系,提高以母语为汉语的学生使用英语(或其他语言)传播汉语言文化知识的能力。
自1984年对外汉语专业开设以来,以吕必松为代表的一批语言学家归纳出“四大教学环节”的学科建设框架与总体设计的理论。[2]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部分开设此专业的高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三型一化”,[3]“2+X”,[4]“3+1”等多种培养模式,[5]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然而,从目前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研究情况看,对突出“双语言双文化”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研究不够深入,鲜有文章从第二语言习得角度探讨培养汉语国际推广人才用英语(或其他媒介语)进行汉语言文化传播能力的课程体系。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影响最大的输入假说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6]一是习得者必须接受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二是习得者在情感上必须对输入采取开放、接受的态度。[7]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而言,理想的汉语言文化输入应该具备可理解性、内容有趣且相关、输入量足够大等特点。[8]汉语国际推广人才能否用外国学生(尤其是汉语初级水平的学生)可以理解的媒介语组织课堂教学,并有效输入大量可理解的、有趣且相关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对提高汉语言文化学习效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汉语国际传播人才除了要具备全面的汉语言文化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传播能力。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观,正确使用媒介语进行汉语言文化传播的能力又可细化为三种能力:对汉语言文化基本知识的解释能力、用英语与外国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以及汉外语言比较能力。因此,要突出“双语双文化”的专业特色,就必须创新性地重构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将双语教学引入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将原有的汉语言文化模块与英语言文化模块的课程重新整合,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和教法上实现全面深入的融合。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教育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法,了解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行动研究法,探索并实践以课程整合为重点的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了更好地达成研究目标,充分发挥研究团队的作用,真正体现以研带教,本研究精心设计了三个研究阶段,分别为前期问卷调查、中期重点课程的实践探索,以及后期的总结推广。首先,充分利用“汉语桥”在我院举办这一有利条件,对2010-2013年四届"汉语桥"选手汉语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本专业人才未来面对的教学对象进行了全面调研,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供第一手材料;接着,对专业实践课程“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进行改革探索,在培养学生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的同时,突出培养他们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最后,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在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改革,分设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基础英语+跨文化交际”、“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三个研究子课题,从教学、交流与对比三个角度对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与实践。
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我院在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整合的艰难发展过程,尤其在课程体系方面的改革帮助学生初步具备了从事汉语言文化推广工作所需的三种关键传播能力:对汉语言基本知识的解释能力、用英语进行课堂管理和与学生交流的能力、汉英语言文化比较能力,从专业课程的整合、“文化+语言”新课程的设置、实践性课程的强化三个方面创新汉语国际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整合专业课程,突出“双语双文化”的专业特点
由于汉语国际传播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向外国人传播汉语言与中国文化,因此在课程教学上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学观念,尤其是打破以往专业课程中英语与汉语两大语系课程之间的壁垒,将相关的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巧妙整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交际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语言采取中英双语,实现中外语言课程、语言与文化课程之间的学科贯连,突出汉语国际传播的“双语双文化”特点。
首先,精选课程内容,加强双语教学。根据新时期下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精心选择有利于汉语言和文化传播的课程内容(如中国文化、现代汉语),旨在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化基本知识的解释能力。教学内容的重点应为本专业学生以后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可能讲授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如汉语语音、汉字、词汇、语法、成语、民俗、节日、美食等。由于这些知识的理解性输入对于第二语言习得十分重要,因此在用汉语进行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解释相关教学内容,如四声、笔划、汉字的形成、节气、成语故事等。
其次,整合专业课程,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相关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设计上进行整合,相关课程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围绕汉语言文化推广工作所需的三种关键传播能力共同研究课程之间的贯连。如将旨在培养汉英语言文化比较能力的“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课程与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跨文化交际”课程进行整合,将跨文化交际与双语对比翻译的课程内容分为若干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下设立3~5个任务,将以往占大量课时的理论知识整合到各项任务中,采取双语教学方式,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从“做中学,学中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交际与翻译任务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比较翻译能力。再如将旨在培养学生与外国学生进行日常交际能力的相关课程(如基础英语、跨文化交际)内容通过模拟课堂教学的形式,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课堂管理和与外国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设置“文化+语言”课程,满足汉语国际推广的现实需要
基于汉语国际传播人才的“国际传播”特性,该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进行语言文化传播的能力,这也是新时期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打破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两类传统课程设置之间的隔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各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在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也能比较深入地将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文化介绍给感兴趣的外国人。
因此,在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其专业英语教学势必要担当起加大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的任务。经过深入调研和认真研究,我院现代传播专业决定新开设“文化传播英语”课程。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辩证性看待多元文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交流意识,让他们在对外交往中积极地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在教学方法方面,该课程的教学注重课堂讨论与课外文化体验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课堂讲授和辅导,并阶段性地开展研讨活动,同时以汇报演示等形式组织课堂交流。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职业性特征
作为湖南省高职院校中唯一开设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专业的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打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紧紧抓住“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这一高职人才培养原则,建立适合汉语国际推广需要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强化实训环节,将课堂教学、作业安排与该课程的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设计充分结合起来。
首先,规范教学实践课程管理。如“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进行教学实践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对外汉语教学岗位做好准备。因此,课程设计中将实训融入到每个教学模块中。从编制实习实训计划、学生分组、联系并了解外国学生,到探讨并选定教学内容、制定单元设计,撰写个人教案,直至试讲、正式实训和毕业作品,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分为四大模块五个步骤,学生通过编写个人教案、进行真枪实弹的课堂教学、多次教学观摩、以及撰写课堂教学体会等系列实践活动,切实体会从备课、上课到课后反馈的整个教学环节;通过任务式教学法进行实践性教学,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加深了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应用英语进行中文教学与中国文化的传播能力,增强职业竞争能力。
其次,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紧紧抓住“必须、够用、实用”这一高职教育原则,打破以知识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式教学模式。如“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课程根据高职英汉翻译与对比课程内容涵盖面广、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汉语言文化知识以及英汉翻译理论和实践等特点,结合未来社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通过分析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对高职英汉翻译与对比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通过语言比较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
最后,创新实践性教学的渠道与方式。通过英语角、与美国友好校的学生建立笔友联系、视频教学、教学观摩、教学实习、微格教学、网络课堂、毕业作品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性教学,努力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对象与教学场景,使知识输入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汉语国际推广人才的职业能力。
作为具有传媒特色的高职院校,不断创新研究与实践课程体系,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本研究项目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根据汉语言文化推广所需的三大关键能力要求,创新性地重构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将双语教学引入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将原有的汉语言文化模块与英语言文化模块的课程重新整合,优化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以突出“双语双文化”的专业特色。此项目既是研究探索,也是教学实践。通过“教育行动研究”方法,把研究成果放在相关的课程教学与实习实训环节予以检验与改进。从08级学生的实训与毕业设计开始,本研究至今已实施三年,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能力。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许多学生走上了对外汉语、中小学英语与汉语教学、文化策划与推广等岗位,每年都有学生出国任教,为国家汉语言文化推广事业与我省文化强省战略的实现培养了人才。其次,作为湖南省唯一一所承担高职层次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的高校,本研究对于开发相关课程教材、提高对外汉语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湖南基地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研究内容涵盖语言学、教学法、跨文化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本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水平,为该专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 远 扬)
[1] 许琳.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式和任务[J].世界汉语教学,2007(2):106-110.
[2]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96-98.
[3] 熊家良,黄高飞.对外汉语专业“三型一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例[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5):171-176.
[4] 何华珍,孙德平.对外汉语专业“2+X”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J].汉字文化,2010(3):54-58.
[5] 黄桂凤.对外汉语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玉桂师范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为例[J].玉桂师范学院学报,2010(1):133-136.
[6] Krashen,Stephen.“The input hypothesis and its rivals”.In Ellis,Nick.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of Languages[M].London:Academic Press,1994:45-77.
[7] Anjum P,Saleemi,金木.第二语言习得之输入[J].国外外语教学,1990(04):49-55.
[8] 刘宏刚.《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评介[J].中国外语教育,2008(4):69-72.
[9] 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nd e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32-37.
G642.3
A
1671-5454(2014)06-0042-04
2014-10-03
彭熠(1975-),女,湖南长沙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传播系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应用语言学。
本文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院级课题“基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编号:11YJ18)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