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行为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课堂学习动机的影响

2014-04-09 04:19:47翁洁静
航海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听力

翁洁静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100)

一、大学英语听力课堂的现状

如何培养和加强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已显得异常重要,引起师生的广泛关注。据估计,在整个英语交流过程中,听的时间占据45%以上,而说的时间则占了30%。正如Krashen (1985)在输入假设理论中所说:“人类习得语言主要是通过理解信息或接收‘可理解输入’这一途径来实现”。[1]也就是说,语言习得取决于能否试图理解他人话语,因此,在语言使用中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成为语言习得的首要方式。在中国,无论是教师还是学者都已将发展学生的听力技能放在重要位置上。然而事实上,尽管大学英语教学已取得了巨大成效,在英语听力课堂上的教与学状况却不尽如人意:有资料显示,认真听讲的学生仅占整个课堂人数的10%,且学生主要分布在前排,坐在中间的20%学生忙于做其他课程的作业,剩余的60%学生或是玩弄手机或是聊天或是昏昏欲睡。而在教法上教师则着重对学生进行听力练习的强化训练、校对和讲解答案,却少有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听力技能。而据教师回忆,在学期刚开始时,多数学生对听力课程的学习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已被激发,但几周后特别是在到了期中以后,他们便迅速失去了学习热情和学习自主性,至少有1/3 的学生选择了在课堂上睡觉而另外1/3 的学生则思想不够集中。学生的学习动力显然是不足的。这个严峻的现实问题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学习的效果,对高职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必然产生负面的影响。同时这一现象使很多任课教师开始反思教学:是否应改善课堂行为,开展多样的课堂活动,从而推动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学习。

二、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大多数人认同的一种观点是:学习最有可能发生在人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激发、主动要求学习时。对于学生而言,如果他们没有学习的欲望和要求,不想学习,疲于学习,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无济于事。为此,教师普遍认为,学习动机是否被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最能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好坏。

1.学习动机

动机概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包含很多因素,如兴趣、好奇心及想要取得较好成绩的愿望等。它还同时受到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父母、老师、考试等。所谓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就是指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学习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2]Doryine 认为,在动机性心理学上有三个重要的动机理论呈现:期待—价值理论、目标(的)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这三个动机理论中,在过去的40年中最具有概念性影响力的是期待—价值理论。它的组成是:个人在给定任务中对成功的期待;成功完成任务所赋予个人的价值。这也就是说如果达到目标(的)的可能性越大、目标(的)的价值越大,那么个人的动机程度也就越高。相反地,如果上面的两个因素缺少任何一个,个人的动机就不可能被激发。[3]自我决定这一理论重要的贡献是它提出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理论。此理论指出了人的三种动机表现:(1)经验愉快和自我满足,比如享受一定的快乐和满足自己的好奇;(2)到达目的的行为表现的方式,比如接受外在的奖励或避免惩罚;(3)缺乏动机。[4]对于外在动机,传统的观点认为它会在某种情况下破坏内在动机,比如说学校给学生布置的强迫性阅读练习等。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内在和外在动机之间并不存在负面的影响。Deci 和Ryan 在他们的“自我决定理论”中表明:如果人们有足够的自我决定和内化,外在的奖励可以与内在动机结合,甚至导致内在动机的激发。他们发现在有机会经历以下三种情况时,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在表现某种行为时会更加趋向自我决定。三种情况是:自治(经历自我是自身行为的根源);能力(感觉效果和具备取得成功的感觉);相关(感觉和别人接近和有联系)。[5]

2.教师行为

教师处于教和学的中心。教师行为和他们的教学热情、教学评论、教师语言和动作与教学策略一样,是最能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同时又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Wubbels et al (1992)将教师行为做了区分:一是教师行为的指导性—方法性方面;二是内化的教师行为。教师行为的指导性—方法性方面指的是对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及一定形式的评估;内化的教师行为指的是教师行为的社会性和情感性,包括建立和维持一个温馨的有利于学习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反映了他们对于某个问题的了解和信仰,因此,教师必须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受信仰支配的。[6]

三、影响学生学习的教师行为的问卷调查

为了研究教师行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由此归纳了10 种在听力课堂上教师采用的课堂行为,以期发现何种教师行为被学生所认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哪一类教师行为在学生眼中是不易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

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上教师采用的10 种课堂行为:(1)在课堂上使用了有趣的辅助材料,比如观看英文影视作品、欣赏英文歌曲;(2)进行随堂测试;(3)课堂单词句子听写,布置家庭作业,并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严格批改;(4)反复强调大学英语考试的重要性,并做考试针对性的听力练习;(5)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播放美国之音新闻;(6)经常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听力内容进行复述;(7)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表扬和鼓励;(8)用全英授课,且语音清晰,发音标准;(9)教态自然,保持微笑,对学生有耐心;(10)充满活力,状态积极,教学热情。

调查发现,在学生眼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有趣的教辅材料,比如观看英文影视作品、欣赏英文歌曲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教态自然、保持微笑、有耐心则位居第二。另外,有39% 的学生认为反复强调大学英语考试的重要性,并做与考试针对性的听力练习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37%的学生认为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表扬和鼓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他们学习;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播放美国之音新闻位居第五;进行随堂测试位居第六;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听力内容的复述位居第七;听写单词、句子,布置家庭作业,并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严格检查位居第八;全英文授课、语音清晰、发音标准的位居第九;教学热情、充满活力则处于最后一名。

至于哪些教师行为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他们着重提到了5 种。有64%的学生对于教师进行随堂测试表现不满,位居首位;57%的学生认为老师总是进行课堂听写、布置家庭作业,并对他们上交的作业进行严格检查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动机的下降,位居第二;53%的学生厌倦了老师在课堂上指定学生回答特定问题和对某一听力内容进行复述,位居第三;另外有49%的学生不满于任课教师过分强调大学英语过级考试,在课堂上反复做与考试相关的听力练习;一些课堂活动,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播放美国之音新闻也被12%的学生认为是导致学习动机下降的主要因素。

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在这10 种教师行为中,部分学生认为某些教师行为对于激励他们在听力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毫无作用:31%的学生相信教师用英文授课清晰易懂无益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18%的学生感觉教师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行为未能影响学习主动性;16%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进行单词句子听写、布置作业,并严格批改事实上对他们的课堂听力学习没有促进作用。

这样的调查结果与授课教师所料想的结果大相径庭。因为教师或是根据他们以往的授课经验,或是根据他们过往的学习经历而总结出来,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的行为却成了学生眼中阻碍他们学习的“绊脚石”。比如,有老师回忆说,当他还是大学在校生时,老师经常进行随堂测试,带给他学习压力的同时无形中推动他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在课后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此外,该教师还认为听力课堂上老师标准的美式发音帮助他提高听力水平,同时他还有意识地去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而现今,教师用全英授课,语音清晰、发音标准的特质似乎对学生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另一个老师则认为,性格外向的他喜欢与他人交流想法,因此在课堂上他通过常向学生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互动。在他眼里,有效的课堂互动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经常进行课堂单词句子听写也能推动学生去掌握更多的词汇。然而,这两种教学行为却都未能得到学生的肯定和认同,不少性格内向的学生反映,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怕被老师提问,怕因回答不出问题而陷入尴尬境地。学生极不厚道地给老师贴上了“太过严肃,不苟言笑,没有亲和力”的标签。

四、结语

上述调查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上,学生趋向于将他们缺少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归于教师的原因,是教师的某些行为激发或阻碍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教师所认同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一些课堂行为却被学生认为对他们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或毫无作用。为此,教师应考虑学生的需求,解决师生之间观念上的不同,并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进行适时适度调整,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学习;反之,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时,教师的自信心和教学热情也会随之大大提升。(2)建立积极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当学生注意到任课教师在关心他们学习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得到激发,进行学习的愿望也愈发强烈。教师应设计一系列的课堂活动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同一课堂的学生听力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只有当教师提供符合他们能力水平的任务时,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发生。在现在的英语课堂上还是进行着大班教学,教师有必要认识到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另外,只有当老师关注到学生的不同兴趣时,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建立起来。教师可以在课堂外获悉学生的兴趣并参与到他们的课外活动中。这样,师生间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情感,在另一层面上潜移默化地推动了学生学习。

[1]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 : issue sand implications[M].London :Longman,1985:96.

[2]张亚玲.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0.

[3]DORNYEI,Z.TeachingandResearchingMotivation[M].Ber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4]金志军.论学习动机和对外汉语听力教材的编写[J].唐山学院学报,2011(5) :105.

[5]DECIE L.,RYANR.M.Intrinsicmotivation; Psychology Personality Philosophy[M].New York: Plenum press,1985:57-71.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动机听力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4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44
Units 7—8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1—2 听力练习
动机不纯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