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实践与思考

2014-04-09 04:19王振兴
航海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命题考试

王振兴

(大连海事大学 教务处,辽宁 大连 116026)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数量骤增,就业问题凸显。为了增强大连海事大学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探索修订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等相关文件,在师资、设备、教材、资金等方面大力投入,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培养出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规定、综合素质好、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级航运人才及其他专门人才。从社会需求来看,复合型人才最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创新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暴露的弱点是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足,从而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关注课程考试的研究与改革,将直接促进教学理念的提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最终实现。本文结合大连海事大学课程考试改革实践,就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主要环节进行初步探讨。

二、课程考核新要求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过程的衡器。考试不仅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还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同时还是学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考试具有“指挥棒”作用,它引导着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创新研究,引导着教师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探索知识前沿。然而,传统考试却未完全发挥出考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传统考试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传统考试完全是凭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这种考试模式导致学生不能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学生往往在考试前突击复习所学课程,完全为了应付考试,对所学知识不能深刻理解,这不利于真正掌握知识。传统考试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含实验课或可进行设计、创新之类的课程,完全凭试卷考核不能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无法考核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考试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客观上为考试作弊提供便利,而考风则对学校学风、教风的建设有直接的影响。传统考试中试题类型多为客观题,而凭一次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考核方式,更促使部分学生利用了这种考试形式的便利,为追求及格或高分数而作弊。长此下去,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考风和学风,进而使教学质量下降。

只有对传统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考试结构进行改革,才能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进而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培养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高级人才,满足社会用人需要,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考风、学风、教风建设,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大连海事大学于2011年6月重新修订了《大连海事大学课程考核工作管理规定》,《规定》对试卷命题原则、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做了详细的要求,与传统考试相比,新的课程考核工作管理规定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过程考核

考虑到传统考试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从而导致学生忽视日常学习的情况,新规定要求课程考核必须有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按照课程考核性质区分为:对于考查课,其总评成绩应根据学生上课表现、完成作业及课堂讨论、实验或测验等平时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考查课成绩应以平时成绩考核为主,一般平时成绩应占60%左右,结束考核应占40%左右。对于考试课,总评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一般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左右,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 左右。平时成绩包括平时测验、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平时学习态度、平时参加实验实训情况等。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技能考核时,其实验、实训部分的考核成绩应占平时成绩的40%~60%。新规定实施后,保证了学生的出勤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了学习风气。

2.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传统考试往往是以考代评,各类课程都是通过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无法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新规定对命题原则进行了要求,并细化了试题的审批手续。命题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命题,注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课程考核应该有评估、有考试,评考结合,并且评估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通过实操评估,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发明的意识。

3.考试方式多样化

传统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出题的范围、内容和难易程度等,进而限制了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新思路,表达新想法。新规定明确提出课程考核方式可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由任课教师与教学系主任共同决定,可采用开卷或闭卷笔试、口试、答辩、操作、机考、设计、论文等形式进行。新规定提出了适合课程性质和特点的考核方式,这就打破了传统考试在方式上的限制,考核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同时对于学生针对课程性质特点进行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提高技能本领有重要意义。

4.实行教考分离

“谁授课谁命题”是传统考试的一大特点,这种命题原则放大了授课教师的权力。由于命题范围、难易程度均由授课教师决定,课程的考核结果就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实际问题,对数据分析、结论的得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授课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往往会降低试题难度,透露考核范围,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十分不利。对于专业年级相同、课程相同、授课教师不同的学生而言,不同的试卷会影响学生专业排名的公正、公平。因此,新规定明确提出对于有条件教考分离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行教考分离。

教考分离即授课教师不参与命题。授课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命题教师也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命题组卷。教考分离主要有三种形式:试题库、试卷库、小组命题。这样就避免了传统命题方式的弊端,授课教师会尽心尽力地完成授课任务,努力把知识讲全、讲透,学生也会端正学习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落实课程考试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学校课程考试改革实施以后,学校教学督导组以日常听课、考场巡视、试卷抽查等一系列督导教学方式,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状况进行总体考察,反馈的结果是,学校的考风、教风、学风持续改善,整体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但是在落实课程考试改革过程中,也发现如下应注意的问题。

1.考核目的应明确

课程考核目的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课程考核,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考试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考查,因此授课教师、命题教师应该从课程考核目的出发,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式考核,同时在落实新规定的过程中,适当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发挥过程考核的积极作用,达到预期的课程考核目的。

2.注重师生互动

课程考核虽然是对学生的考核,但是学生的新思维、新创意也会影响任课教师的教学,师生应该加强互动,共同学习提高。教学互动除了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外,课后的师生互动也至关重要。对于学生的平时作业,任课教师批改后,一定要将批改意见反馈给学生。而现在的教学情况是,作业批改没有反馈,学生不清楚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否正确,从而使学习停滞在初学阶段,不能继续学习研究。

3.平时考核的内容应充实

部分教师只把上课出勤作为平时成绩,这违背了过程考核的初衷。任课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日常考核,并有充分的材料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判依据,真正考查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保证平时成绩的公正性和真实性,促进学生养成每日学习的良好风气。

4.建立课程考核评估标准

对于考核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发明创新能力的实际操作,应该建立相应的课程考核评估标准和评分细则,这不但可以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评估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而且也方便任课教师进行评分指导,让实操评分有依有据,更有公信力。

5.理性看待学生评教

学生评教关乎教师的职称评审、年底考核等一系列问题,未实行教考分离课程的个别任课教师存在迎合学生、故意降低考核难度、提高学生考核成绩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培养,也不利于教师业务提高,更不利于学校健康发展。因此高校管理者应正确看待学生评教,正确引导学生评教,正确管理学生评教,使学生能够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师能够大胆地认真教学。

6.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培养符合国家规定、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是改革的主力军,只有让教师积极开展工作,才能实现培养高级人才的目标。这需要学校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切实可行的办法,发挥政策“指挥棒”的作用,量化课程考试改革的工作量,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教师最大的支持,以保证教师改革的动力,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7.加强监督管理

学校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教学的监督管理。通过例行检查、抽查等方式对课程考核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对营私舞弊者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杜绝出现虚假分、人情分等不良现象,保证教学的公正、公平。

四、结语

考试是课程教学全过程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结构等方面的改革,将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发明研究,引导教师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探索知识前沿。实践证明,考试改革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良好校风的养成;同时教师也积极主动进行考试改革,探索适合课程性质的考试方式,丰富考核内容,教学风气持续改善。

考试改革应坚持执行、妥善落实。今后课程的考核将更加注重平时考核,同时在制度完善、机制健全、软硬件设施完备的条件下,遵循学科特点,结合知识前沿,考核学生理论转化为实践、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等切实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的策略将逐步融入日常课程考核中。

[1]周伟国,丁金昌.高校考试改革: 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03(3).

[2]陈绪赣,赵 晴.理工科本科课程考试改革基本思路与实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3).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命题考试
关于工科专业课平时成绩的思考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