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究

2014-04-09 01:14季晓菁
关键词:中华师生传统

季晓菁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0 引言

泱泱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深远、形态万千,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无尽的正能量,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应积极引导大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不仅是思想文化研究的聚集地,同时也肩负着培育社会栋梁之才的使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研究有其主客观的要求。

1.1 当今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碰撞融合,社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一国的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一直都是我国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当前一些消极思潮的侵蚀,特别是外来错误意识的入侵,如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泛滥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导致了部分道德领域失守、诚信缺失等,都直接冲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维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用文化引领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目前社会的形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文化层出不穷,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创新文化不可或缺的动力,推动着现代文化的改革与进步。在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应在当今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2 高校学生发展的主观要求

高校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文化新人的功能。但目前高校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率不高,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意识不强,高校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还不够浓烈。

第一,西方不利思潮的影响。高校学生是最易接受新思想的人群,西方个别意识形态诱导大学生形成了错误的“三观”,部分学生认为我国的文化发展程度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过于崇洋媚外,产生形式主义、个人主义、奢靡之风、急功近利等消极思想。

第二,社会快速发展的冲击。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导致学生过分看重个人利益,产生诚信危机;网络环境的蓬勃扩张造成学生责任意识薄弱、自由主义思潮涌现。

第三,课堂教学内容的缺失。高校教学计划安排以提升就业率为主要依据,将学生的专业课程比例设置较大,追求学生的技能发展,注重应试教育,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素质教育,缺少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缺乏社会理想信念的培养,即便有少部分文化课程,也仅作为选修课设置,且对该课程的教学与考核重视程度不够。

第四,家庭环境教育的失衡。部分家长一方面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了解较少,对孩子的教育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家长受就业及考研等思想的影响,认为英语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对孩子从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不足。

2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深远的精神追求,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立足学校实际,从学校功能及学生需求着手,根据新时期的特点,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教育活动,主要内容有:

2.1 以“国学文化”教育为主题,着力提升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

当今国学文化在大学生的文化传播中影响较小,一些被外国学者研究多年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不为我国学生所熟悉。因此,高校一方面要积极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发挥大学课堂的教育作用。在全校性学生素质课程选修课中开设古典诗词鉴赏、戏剧文化、戏曲鉴赏、文化评议等传统文化课程,进行通识教育。另一方面,开展以“国学文化”为主题的人文讲座,促进学术交流、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学术视野,鼓励学生以此为契机,潜心学习中国文化,于聆听中思考、于思考中求索、于求索中前进。由此,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学会辩证看待中国的发展,客观评价中外的成果,不再盲目地崇洋媚外。

2.2 以“民族精神”教育为主题,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自古就有屈原、范仲淹、顾炎武等一代代爱国人士呐喊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豪言壮志,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民族自信心。高校可利用地区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观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题材的宣传板、举办以爱国主义为内容的文娱汇演、走访当地革命老红军等形式,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民族精神的感染力,体味独特的爱国主义情怀。此外,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要充分结合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动员学生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做好关爱帮扶的工作,普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3 以“修身立德”教育为主题,着力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礼记·大学》中指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意在通过个人修养的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应从各个层次的道德内容入手,提升学生的自我素养。一是通过“仪”的相应举措,提升学生素质修养。《论语·季氏》中指出:“不学礼,无以立。”[2]176高校应定期开展礼仪培训,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同时,还可通过制作中华传统佳节展板,介绍我国民族节日的习俗礼仪。二是通过“德”的系列活动,加强学生德育建设。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11-12德才兼备、以德统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取向,高校应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道德育人氛围。三是通过“孝”的文化理念,加深学生感恩体验。《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3]“孝”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美德。高校要组织学生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实践活动,并依托父亲节、母亲节,引导学生孝敬父母的行为,丰富儒家“孝”文化的深刻意蕴。

2.4 以“勤俭自强”教育为主题,着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一直以来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在廉洁的清风吹遍神州大地之时,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人翁的价值观,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反对浪费等勤俭的举措,并引导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培养勤俭朴素的优秀品质,使勤廉之风渗透到青年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高校还可通过选树“勤俭自强”的优秀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他们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有利于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

3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探究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创新工作方式、研探工作手段,以此提升教育的层次和水平。

3.1 以学生技能培养为依托,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用性与实效性

语言文字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技能,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量内容和精神实质存在于以中国语言文字为主体的文学、艺术之中。通过进行“钢笔字、毛笔字”技能竞赛、“音诗画”朗诵比赛和书法比赛等活动,在加深同学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普通话、书法等技能水平;鼓励学生自主创办文学刊物,并开设传统文化专栏,为广大传统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这一系列举措对提升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推动作用。

3.2 以青年自组织为依托,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广泛性

传统文化教育力戒空谈说教,讲求以“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为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均是青年自组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使活动更贴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研究,将其所接受的外在文化教育转变为自身自觉的文化能动性,将内在的传统文化知识外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有利于提高活动的参与度、扩大活动的覆盖度,进而创新校园文化精神、增强校园文化底蕴,这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与创新力

在信息迅速发展的当下,我们要顺应时代的需求,以融入时尚文化和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高校学生参与到学习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新兴媒体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要充分利用飞信和QQ群传播信息的快捷性、人人网发布信息的及时性、校园广播台与电视台实时播报等特点,将传统文化与先进技术相结合,以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此外,还应探索打造新的交流平台,开通官方微博、微信,直接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用微电影记录传统文化故事,展现传统文化精髓,使传统文化富有时代气息,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燃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容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为民主的办学理念得到贯彻落实,学校的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师生之间能够诚实守信、平等互助、融洽相处,校园秩序平稳有序,学校各方利益、关系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观念、“民本”等理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4.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观念,为和谐校园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精神

中国古代“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正是建立在和谐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自古圣哲就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140;“和为贵”[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4]76;“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5]等,旨在强调人与人关系的和睦,人自身内外心性的协调,人与自然相处的平衡。

在高校的建设中,用“和”的思想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十分重要,它有利于团结一切力量,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华传统儒家文化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有利于“和”的道德要求,对营造宽容、规范、融洽的校园氛围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它提倡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友爱互助的和谐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学生因年轻气盛而产生过激行为,从而维护校园稳定、促进人际关系和睦。

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理念,是和谐校园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体现

“民本”思想理念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6]的观点;后儒家伦理学著作《孝经》“天地之性,人为贵”[7];《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324;《荀子》亦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8]的民本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和会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高校就是以师生为本,实质就是要发展师生、尊重师生、理解师生、服务师生、温暖师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理念融入现代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十分必要:第一,有利于高校发展人文关怀,儒家孔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14的这种仁爱思想,对教师则要求师德教育,对学生则是日常品行的规范,进而营造互助友爱的道德氛围。第二,有利于高校牢固树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师生的个性教育,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创造力,校园生活才能永远充满活力。第三,有利于高校以服务师生为中心,解决师生困难、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一切从为师生出发,校园环境才能更加安定有序。

[1] 张文修编.礼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436.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宫晓卫.孝经·人伦的至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

[4] 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大学·中庸[M].王国轩,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46.

[6] 十三经译注·尚书译注[M].李民,王健,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3.

[7] 孝经[M].胡平生,陈美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248.

[8] 荀子[M].安小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77.

猜你喜欢
中华师生传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