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欣 秦宏毅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舆情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舆情是指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简而言之,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1]广义的舆情通俗讲就是社情民意,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看法、意见和行为倾向。[2]笔者从广义和狭义上认同舆情的静态含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舆情瞬息万变,呈现出一种动态地、不断变化地过程。因此,笔者认为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时间和空间内,多数民众通过网络等媒介,随着某一特定事件或人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在不同阶段产生和持有不同的态度和观念,发表带有一定倾向性、影响力的言论。而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师生通过校内外网络平台接收信息,并且运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信息进行较为集中的反映,对高校各方面产生动态地、不断变化地影响。
高校网民群体以学生为主,教职工为辅,高校网络舆情除了具有网络舆情的共性外,还有自身的群体特点。第一,主体可控性。高校网络舆情的生力军以学生为主,高学历,高智商,年轻富有活力,充满个性,网络载体运用熟练,上网时间长,参与性强,好奇心重,认知能力有限,可塑性强。在铁打的学校,流水般的学生中,由于主体的定性不强,关注焦点的热情持续程度容易随着新热点而逐渐褪化,可控性相对而言较强。第二,客体校园性。客体内容主要集中在关注时事政治、社会民生等热点问题;有关师资、教学、教育、校园文体娱乐活动、校园安全和突发事件等学校动态;以及自身学习和特定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问题。第三,载体DIY性。师生通过微媒体、手机媒体等移动网络设备参与舆论,在网络空间“DIY”式的“自编自导自演”——既可以扮演舆情的制造者发布信息,又可以成为“舆情领袖”,带领其他师生共同参与舆论,传播信息。
高校网络舆情生成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在产生发展的演化生命周期中逐渐形成一种模式,催化网络舆情走向恶性循环。
话题是网络舆情产生的最基本要素。一个普通的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通过网络“一传十,十传百”,每天在网上不停的被提及,在传媒和公众持续关注度中,最终演变为网络舆情事件的话题。高校师生会针对话题引申出来的各种寓意,激发自身兴趣,由此及彼地联系自身利益,在某种心理暗示下,不断地跟贴或者转帖,该话题就把网络舆情从无到有,在不知不觉中就生成了。师生由于长期处于校园之中,接触群体比较固定单一,对看似平常而飞速传播的话题缺乏一种危机意识,没有意料到事态发展的严重性。此时,高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处于干预意识尚未觉醒状态,难以预料事态的发展和如何进行监控。
随着校园热议话题的讨论不断深入,在师生发表自己意见的互动过程中,慢慢出现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凭借自身优势和观点突出,成为“舆情领袖”,给更多人“洗脑”,不停地“发帖—灌水—加精—置顶—跟帖—回帖—点击看帖(网络用语)”。由于部分师生对话题缺乏理性认识,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感性认识处于支配地位。加之传媒的有意介入,凭借专业能力和资源,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和部分执着于真相的网民一起“福尔摩斯”。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追踪,使网络舆情“二次事态”扩大化,每个人都像拿着一把放大镜。此时,这些“领袖团体”异常活跃,成为校园论坛上的精英,代表着校园网络空间的最强音。当少数正能量无法挽救局面的时候,认知能力较弱的师生容易跟随“舆情领袖”,做出非理性的冲动行为,甚至有可能发展为突发性伤害事件。因此,也有学者形象的将该模式比喻为“爆米花模式”——“玉米在逐渐高温下内部结构承载巨大的压力,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便从里到外改变了形状,内部的实心状态被催发为白色花瓣,反应了事务的突变形态。”[3]在舆情危机中,高校管理员大部分属于非专业人员,无法及时快速地进行管理和控制,监督干预失效,强行制压失灵,无法稳定局面,致使网络舆情破坏力达到最高。这是容易出现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管理盲点。
随着事件真相的不断明朗化,相关部门出面调解,高校舆论压力逐渐减小,师生逐渐恢复平静和理智,参与网络舆论的热情开始淡化,直至被新的话题吸引,周而复始的开始下一轮网络舆情的生成。这种“网上网下”的网络舆情规律,循环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中,师生的情绪此起彼伏,就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可能爆发新一轮的舆论风暴,留下后遗症。而高校的干预系统在整个网络舆情生成过程中,没有发挥自身的功效作用,在随着事态周期性的消失后,没有及时调整改进干预机制,防患于未然,进行未雨绸缪。这种疏忽就会在下一轮的网络舆情生成中继续失效,最后产生疲惫效应,任由校园舆情的恶性发展。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网络舆情重在形成之初就开始防患于未然,若是待舆情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再采取应对补救措施就得不偿失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强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网络舆情也应该以干预为主,补救为辅,树立良好的干预意识,完善干预系统,健全干预机制,促使网络舆情走势文明化、理智化、健康化,从而促进网络舆情的生态良性发展。
在现代网络舆情错综复杂的局面下,高校亟待增强校园网络舆情干预意识,建立适应本校网络舆情干预的法制法规,培养一批专业的校园舆情管理人员,鼓励师生根据专业能力和本校舆情特点自主研发校园舆情监测技术和预警系统。实行实名制网民登记,建立舆情监控队伍,及时汇集分析信息,提高舆情敏感性,正确评估预测发展态势、动向、结果,对有倾向负面发展的苗头问题,利用校内官网,发布权威新闻,马上正面予以澄清和克制。用户进行实名追踪,责任追究,特别是对“舆情领袖”的监控追踪,安抚师生情绪,维护网上秩序,避免事态恶化,稳定校园正常秩序和安全,维护学校声誉和师生权益。高层管理者把校园舆情资源的建立与维护、生态效益、影响危害纳入学校发展评估体系,建立体现网络舆情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师生认知辨析能力,自觉防御能力,维护和谐稳定能力,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文明风尚,营造爱护校园网络环境的良好风气。
高校除了培养一批专业的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以人为本”的工作目标,培养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的骨干学生成为正能量型的“舆情领袖”,对抗专门散布负面舆情,煽动民意的“舆情领袖”。网络舆情生态文明,离不开法制的规范和网民的理性参与。高校充分发挥他们与其他同龄学生“习相近、性相吸”的特点,用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观、网络观影响广大学生,引导学生理性讨论问题,合理表达意见,加强网络伦理道德自律。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求同存异,集聚较高的认同度,巧妙淡化讨论焦点,影响舆情走向,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同时,要培养学生敢于承担责任的义务,除了表达权还要敢于对一些错误言论、思潮给予批评,及时纠正错误信息,为科学引领网络舆情奠定基调。
在干预的整个过程中,仅靠监测预警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通过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做好网上网下的宣传、疏导工作。开设“校园舆情”专栏,对国内、校园的相关舆情及时报道,链接国内专家评论网站,利用专家话语做正面宣传。邀请当地舆情监测管控机构的专业人员到校讲学,适时引入权威、客观、中立的第三方机构,弥补学校的非专业性质,加速校园网络负面舆情的消解。在校园心理健康中心,开设网上专栏和开通热线电话,从心理学角度开导师生,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面对校园舆情。利用手机媒体建立校园手机报,传播网络舆情防范知识。管理人员再依据订阅量的消长和定时回访,及时调整方案,完善内容,防范舆情危机。团学组织通过自身优势,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用正能量引导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高校还可以举办读书活动月,鼓励师生阅读有关网络舆情的书籍,例如《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这是互联网业界资深人士蒲红果撰写的国内第一本全面讲解互联网舆论形势和引导实务的综合性普及读本。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还可以动员周围的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与维护。
二级学院的辅导员也是最了解和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的,他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关注网络舆情,熟悉网络舆情,定期参加学校培训,学习管理经验,不定期给学院师生反馈和引导。同时,高校可以把网络舆情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校本教程,使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成立校园网络舆情模拟监测引导实验室,鼓励学生参加课程实验,进行现场校园网络舆情现状模拟,切身扮演管理者、发布者、疏导者、舆情领袖等角色,通过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使师生身如其境,从正反两面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处理网络舆情,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高校网络舆情干预除了网上干预还需更多的网下干预,否则容易“纸上谈兵”。要想师生更好地参与到高校网络舆情的干预中,就需要让师生走入社会,了解民生,体察民情,体验党政企事业团体的网络舆情动态,共同处理社会网络舆情。2013年1-2月,江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研究团队对全国12省48个城市的2436个网民就“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评价、对官方与非官方信息的信任程度、负面舆情信息下行为的理性程度”等问题展开了调查,了解网民参与舆情的行为,分析其理性程度,再提出切实可行的引导建议。如今,“美丽中国”、“中国梦”等宣传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高校可以在校园网设立专栏,还可以与当地基层政府建立实践基地,在开展党团活动中协助政府部门对门户网站进行舆情引导,正面宣传活动进展,允许网民网上留言,打造一个网络民情通道;协助政府管理人员搜集分析反馈舆情,及时解决当地民众反映的相关问题,疏导网民情绪,让师生切实成为政府的后备力量,把社会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给校园网络舆情提供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高校如果只在校园内部进行网络舆情干预工作,收效是有限的,若能借力助力,高校之间强强联合,对正面加强网络舆情的干预会事半功倍。另外,高校还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公安、网络管理、媒体等部门建立实时联动合作机制,共同打击校内外的负面网络舆情危机,共同抵御网络犯罪。例如,共同开设“网络社会责任论坛”,达成共识,遵守“七条原则”——(一)法律法规底线;(二)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国家利益底线;(四)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道德风尚底线;(七)信息真实性底线。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2003:32.
[2]中宣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工作概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6.
[3]刘建明,纪忠慧等.舆论学概论[M].中国传媒出版社,2009:60.
[4]杜坤林.高校网络舆情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7):102-104+60.
[5]刘京辉.校园网络舆情生成与应对机制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39-141.
[6]杜坤林.“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6):76-78.
[7]何碧如,何坚茹,孙福顺.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0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