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应对策略

2014-04-09 00:43吕立杰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有效性评价

石 利,吕立杰

(1.齐齐哈尔大学 教育与传媒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2.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2000)

提高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应对策略

石 利1,吕立杰2

(1.齐齐哈尔大学 教育与传媒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2.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2000)

探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寻其中原因,提出应对策略: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转变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和增加专业认同感;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学校实行样本课程、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健全和改革学生和教师评价制度等。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目前,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普遍较低,已严重影响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也从根本上影响了高等人才的质量和国家发展的后劲。因此,探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此为论题,在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反思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应对策略,以期能对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有所裨益。

1 提高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其核心应是课堂教学改革,也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以及学校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高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从而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探究、勤于思考、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过程,只有这样,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高效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体验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教师充满尊敬和敬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学校而言,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工作重心。高效的课堂教学既是学校管理的要求所在,更是学校管理科学有效的体现。所以,学校要培养出高质量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

2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学生方面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管理能力差。高等学校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表现为只重视应试学科,忽视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有关学生自我管理、个性发展的内容,导致学生多数只有知识,没有能力,缺乏应有的个性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方面表现为被动地接受灌输,跟着老师亦步亦趋,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所以,到大学之后,由于大学的管理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变,师生关系呈现的新形态,使大学生像是从牢笼中挣脱的小鸟,一下子找不到方向,开始放纵自己。表现为无节制地上网、聚餐、逛街,学习似乎只是准时上课,至于像中学时的复习和预习、课后作业好像已与他们无关,在此基础上,要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就显得勉为其难。

2)学习方法没有及时转变。由于中学的应试教育,学生成为教师灌输的对象,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只要学生掌握考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无需学生考虑学习的方法和策略,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被动学习,被动接受,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到了大学之后,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面对这一新的变化,大多数学生感到难以适从,却又无力解决,只能按照原来的方法机械地听课,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在此情况下,要想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就显得强人所难。

3)学习目的过于功利。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72%的同学认为,学习不是为了丰富知识、提高修养、开阔眼界,而只是为找到理想的工作。这种功利的学习目的导致学习态度发生根本的变化。认为对将来工作有用的学科就认真学习,努力钻研;反之,就应付了事,得过且过。这种功利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必然使一些课堂教学变得毫无生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4)对所学专业不认同。由于我国高考填报志愿的局限性及就业指导培训的相对缺乏,使得一部分学生学习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的真正意愿,相关调查显示,35%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其中,20%的学生是无奈被调剂到所学专业。由于对所学专业的不满意,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不听课、开小差,甚至逃课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他们参与课堂教学,实现与教师的良性互动,就只能成为一种理想了。

2.2 教师方面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因此,教师教学态度好坏、教学能力高低、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等都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前高等学校教师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态度不积极。课堂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其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有研究结果显示,28%的学生因为教师的教学态度差而不愿意上课。通过对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一些教师的教学态度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对课堂纪律听之任之,导致课堂教学秩序混乱;对学生的听课情况熟视无睹,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咨询和求教敷衍了事,带来师生关系的疏离。教师这种消极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必然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多样。但在实际的高等学校课堂上,许多教师由于对学生学习背景不了解、对学科的任务理解片面、对教学方法掌握不透彻及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方法的使用过于单一、死板,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教师讲课味同嚼蜡,学生听课昏昏沉沉”的场面层出不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3)教学能力差。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日本学者小山悦司认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应从技术层面、人格层面进行。技术层面包括专业技能、智谋技能、交际技能;人格层面包括个性和动机。通过对高等学校课堂的观察发现,有些教师上课只读教材和PPT,不会将学习内容和社会生活有效结合;有些教师缺乏激励学生的方法,导致课堂教学氛围低迷;有些教师由于个性缺陷,导致师生关系冷淡。以上种种,反映出目前高等学校一部分教师教学能力还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些必然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 学校方面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工作重心。所以,要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加强管理。目前,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选用缺乏针对性。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所以,教材的质量和针对性对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等学校选用的教材多为学科名家所著、著名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虽在专业性、系统性、科学性等方面无需质疑,但在适用性和针对性方面与学校和学生的自身情况有一定差距,造成教学内容过难、过多,使一部分学生即使努力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应的内容,从而影响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2)教学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是保障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的物质基础。教学基础设施包含的内容很多,在这里主要谈一下班额大小和多媒体的配备问题。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师生比例。但实际情况是,班额一般都比较大,特别是公共课,一个教室常常要容纳六、七十人甚至上百人,这为课堂纪律的维持、课堂氛围的创设、师生的互动都带来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多媒体的使用一方面能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扩大知识的容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高等学校仍有很多教室没有多媒体设备,只有教师单纯的讲授,既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学生评价制度不健全。学生评价制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综合素质。目前,高等学校学生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评价目的注重甄别和选择,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主要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忽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内容;评价方法过于强调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评价主体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以上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到其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

4)教师评价制度不合理。教师评价制度对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有重大导向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有较大影响。目前,现行的高等学校教师评价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评价目的单一。重惩罚,轻培养。评价的目的不是促进教师完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自我,而是将评价结果与晋升、奖励直接挂钩,导致教师不安心教学,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第二,评价内容片面。重绩效而忽视师德,重科研而轻教学,使得教师忙于应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第三,评价主体单一。只注重学生和领导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忽视教师本身的发展过程,从而影响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第四,评价方式肤浅。只依据教师某一节课的表现、已发表的研究成果的数量和学科领导的初步印象来给教师打分,极易导致教师人浮于事,做面上功夫。

3 提高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要提高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3.1 学生方面

1)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可见,要提高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讲座、研讨、作报告、开展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习与自身未来发展的关系,从而逐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其次,要完善相应的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对有关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切实管理,从而在制度上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后,要实现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在发挥结果评价功能的前提下,要加大过程评价的力度,保证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真正有所改变。

2)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促使学习行为发生、发展的动力,其核心要素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就应在教学各个环节,利用各种条件来激发其求知欲和好奇心。比如: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设计新颖的导入环节、呈现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运用鼓励性的课堂评语、开展适当的课堂竞赛等,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中、不断地参与中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态度。

3)增强专业认同感。专业认同感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所以,应针对学生专业认同感不足的问题,采取各种方法来增强其专业认同感。比如:专业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多对本专业进行一些积极的介绍;心理辅导教师要加强学生学习和职业方面的心理辅导;就业指导中心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专业和职业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实习及就业方面的问题,从各方面来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4)发挥学习的主体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所以,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还学生主体性地位。为此,教师应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改变行为。不再将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再将自己视为知识的化身,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由学生的管理者成为学生的知心人,表现在教学的设计与组织上为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思考和展示的余地,在教学评价上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鼓励和肯定,使学生逐步树立学习主人翁的精神,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3.2 教师方面

1)转变教学态度。众所周知,人的情感态度是有感染性的。所以,教师的教学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比如,要努力维护课堂教学秩序,积极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认真对待学生的求教和质疑等,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重视、关心和鼓励,才会使其学习态度得到根本的改变。

2)丰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的。所以,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比如,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要想化枯燥为有趣,就必须将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有机结合;针对思维较活跃、视野较开阔的学生,就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通过讨论、学生展示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面对较大班额的班级,要想收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将多种教学和管理办法并用。只有如此,方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提高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学生的质量。所以,作为教师,除了要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任务、改进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此,首先要完善知识结构。不仅要随时搜集本专业最前沿的信息,不断丰富专业知识结构;还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相应的文化基础知识。其次,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不仅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教训,更要虚心向同伴和专家学习、向教学理论学习。最后,要完善自己的人格。要学会沟通交流、赞美欣赏学生、有效管理课堂纪律,从而为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

3.3 学校方面

1)开发校本课程。针对国家级课程与地方高等学校实际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学校应以国家级课程为蓝本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为宗旨,建立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包括详细的开发原则、评价标准和专门的管理人员,以保证校本课程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操作性,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打下坚实基础。

2)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教学基础设施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要改进课堂教学,就必须完善相应的教学基础设施。在班额设置上,尽量以小班教学为主。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课堂纪律的维持,为有效教学提供环境保障;另一方面有利于师生互动、增进感情。为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相应的发挥提供条件。在多媒体使用上,首先要增加使用率,其次要放权给教师。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保持学习兴趣、增加知识容量,又可以使教师灵活地使用多媒体,从而克服一味放多媒体带来的视觉和大脑的疲惫。

3)改革学生评价制度。现有的学生评价制度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影响其学习积极性,所以,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就必须完善学生评价制度。首先,改革评价目的。由重选拔、奖惩,改为促进学生的发展。 通过评价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加以解决;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特质和潜力,以利于其更好地有个性地发展。还要通过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从而鼓舞其学习的信心。其次,丰富评价内容。由重智育,改为全面发展。不仅要评价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动态,以利于全面发展。第三,改变评价方式方法,将质的评价和量的评价有机结合,实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综合运用,从而全面、立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为其个性化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最后,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实现教师、学校、学生同伴、学生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格局。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得到更客观全面的评价,更有效的监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我反思,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的根本目的应是促进教师的发展。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完善教师评价制度。首先,改革评价目的,使对教师的评价由注重甄别和选拔,改为对教师的关心和培养,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其次,丰富评价内容。对教师的评价不仅要包括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还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行为,这样才能给教师以正确的导向,从而端正教学态度,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实行民主的评价方式。对教师的评价应该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遵循民主、公正和友善的原则,排除一切偏见和自私成分,树立良好的评价风气,从而让教师心悦诚服,愉快地接受评价,并积极地对待评价。

综上所述,影响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元的,所以,改进和提高的策略也应该是多样的。为此,应多管齐下,通力配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吕立杰,马云鹏.新课程背景下的两个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2(32):34-36.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石利.提高高师“教育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0(3).

[4]潘玉驹,陈文远.高等学校学生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17):78-82.

[5]吕立杰.教师课堂控制和教学效率的提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1):17-19.

[6]刘黎清.论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57(5).

The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higher institutions

SHI Li1,LU Li-jie2

(1.School of Education and Media,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0,China;2.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2000,China)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higher institut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It seems important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seek the reasons and put forward the coping strategies.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can be improved from three aspects.Students shall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elf management,change study method,clear learning goals and increase professional identity; teachers shall correct the teaching attitude,change teaching methods,and improve teaching ability; schools shall implement the demo curriculum,perfect teaching infrastructure,improve and reform the students’ evaluation system and teachers’ evaluation system,etc.

higher institution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iveness;strategy

2014-08-21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扶持共建项目 (12E113)

石 利(1966-),女,副教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G424

A

1671-4679(2014)06-0061-05

郝丽英]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有效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