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用好综合性资源 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2014-04-08 21:09李先容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26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素养

李先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外,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把“综合性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提出来,强调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其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复杂的、整合的过程。学生不是把听、说、读、写、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知识和能力分门别类地书架式摆放,而是将其进行整合应用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这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是新型的教学形态。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实实在在的新课题。笔者认为用好语文教材增设的思考?练习选做题和基础训练“实践活动”等资源,创设宽松、融洽、和谐的场景,是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好办法。

一、创设课外阅读情境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用足用好语文教材增设的思考?练习选做题和基础训练“实践活动”等资源。如学习《菩萨蛮?大柏地》后,让学生选读毛泽东的诗词,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让学生搜集关于李大钊的故事,互相交流;《为人民服务》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比鴻毛还轻;《夜莺之歌》《将相和》练习改编课本剧;学习了《詹天佑》,让学生试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开凿方法的示意图,并加以说明;在授《月光曲》时师生一听《月光曲》,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穷人》要求学生想象一下桑娜一家收留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发生的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然而,很多教师认为这些是选做题,可做可不做,在教学中把这类“实践活动”题一味干巴巴的讲解或下命令式的说教,有的干脆舍去不做了,却去进行一些抄抄写写的训练,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动机的激发,造成了语文教学沉闷压抑、万马齐喑的局面。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扭曲了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走进了死胡同。如果不改变这种局面,不仅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且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会落空。而事实上,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以及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都得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实践、感悟、体验、内化。如让学生围绕这些主题,自带书籍(作文选、童话、历史故事、寓言故事、人物传记、科幻的、天文的、地理的、自然的、社会的、祖国的、世界的等等)进课堂,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创造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多买书,多订书、多藏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借阅,相互交流自己看书的感受。还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如举行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知识抢答赛、撰写研究报告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只要坚持这样营造读书情景,学生在课外也会自觉地看书学习了,读书学习逐渐从课内走向课外,不知不觉中形成学生的习惯。只要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视野放宽到教材外的优秀读物上,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是非常有效的。

二、创设辩论情境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无论是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的发展,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所以,根据教材课后思考?练习创设实践情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比如一位教师在上《景阳岗》一文时,就利用了文后的讨论题,“现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不应该再读武松打虎这样的文章,你怎么看?”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在课堂上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论。由于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到图书馆搜集资料;上网查找有关内容,上影视厅租《水浒》录像带、影碟,并咨询大人等。然后整理资料。在辩论中,正方学生找到了在古时候,人还不能主宰自然,老虎等猛兽常常伤人性命,人为了自卫,只能打虎。我们学习武松打虎,并不是要学武松也去打老虎,而是要学武松勇敢无畏的精神。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反方学生认为老虎是一级保护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由此,我们认为武松的行为不是英雄行为,而应该负法律责任。反方还认为,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伤害熊,就是因为读这样的文章受到影响。武松不听店家劝告的固执行为,不值得倡导。用哨棒从半空中打下来,把树枝打断了,破坏了生态环境。景阳岗现已经成了光秃秃的山,沙尘暴不正是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吗?而正方却认为我们主要是学武松的精神,而不是叫你去打老虎.…….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没有另起炉灶,就是根据主题创设辩论这一情境舞台,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不仅学到了法律的、历史的、地理的、生态环保、时事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道德品德得到了熏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高涨。

三、创设剧本情境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曾有一位教师让学生根据基础训练“实践活动”题 “自演小品”,使主题内容立体化。演出开始了,几个“工程师”正紧皱双眉看图纸,因为有一棵大树挡住了一条计划中的路应该延伸的地方。当他们向大树挥动起锋利的斧子时,“当地的市民”纷纷跑来,指责他们的行为,说“砍树容易栽树难”,请他们放下斧子,而“工程师”则说路能够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富裕,不能修改计划。正在他们僵持不下的时候,老师叫“停”,演出嘎然而止,接着提出了一个问题:“要路还是要树?如果你就在那里,你支持哪一方呢?”这一下教室里热闹起来了,同学们各抒己见,“我要树!”“我要路!”“现在老师来统计一下,要树的请举手!”教室里的气氛更热烈了,大概有十几个孩子举起了他们的小手。“要树的同学在哪里,让老师看一看!”下面又是一双不甘示弱的小手。这样吵下去,问题还是解决不了。这样吧,大家在这个周末查一查各种资料,找到能有力说服对方的依据,下周我们来进行一场辩论赛,好不好?”通过这一情境创设,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可谓一举多得。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完成好各册中的“观察、演课本剧、讨论、辩论、调查、续写”等“实践活动”题,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眼前有活生生的情境,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就会有表达的欲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主动参与和探求,动手实践能。真正让综合性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素养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