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的善意与建构性文学批评

2014-04-08 23:55
关键词:鲁迅文学院知性当代文学

郭 艳

(鲁迅文学院 教学部, 北京 100025)

对生活的善意与建构性文学批评

郭 艳

(鲁迅文学院 教学部, 北京 100025)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而文学批评往往都是为了构建同时代的文学身份认同。当代文学批评和当代文学创作同步,因而文学身份认同又成为一个时代某种价值判断和共识的基础。我们每个人都并非完美,都要在生活中经历挣扎、犹豫、痛苦,并在这一过程中思考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80后”文学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个符号,已经完成了自身的文学叙事。“80后”作家注重个体自我和城市个体经验的表达,这也代表着当下青年写作的一种方式。当“80后”作家写作日益分化的同时,“70后”作家创作又成为研究的一个焦点。“70后”作家的写作追求相对比较纯粹,他们试图用个人精神体验穿透整体性社会经验,并以个人化经验和精神力量重新构建文学世界。作为文学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代际与断裂之分的,代际写作反映了当下中国现代个体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和对于文化认同的异质性。对于当下的中国文学来说,更加缺乏的是作家的职业意识与纯粹的写作姿态。

中国高度成熟和繁盛的传统文化精髓一直以来被近百年中国社会峻急的社会变革所遮蔽,从政治经济的所谓进步性角度一并否定了曾经繁盛的传统文化,也远离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真正属于世界性的人文意识与关怀。同样,我们在谈论文艺复兴和西方民主自由和科学理性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和这些文明一起存在的西方封建贵族和教会对于农民的剥削和奴役,工业革命乃至19世纪20、30年代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悲惨的生存状况,更遑论西方资本对于前现代国家的侵入与掠夺。于是,作为一种常识性判断,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并非即是中国文学传统,西方文学传统仅仅作为异质他者存在,是强大的参照系和对应物,而并不具备解决中国本土文化自身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对当下大量文学写作的阅读与了解中,可以看出中国现当代文学诸多的文学气质与品性依然和中国古代的最为经典的人文传统相去甚远。中国古代文人似乎是将人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学而优则仕的入世与为人,一部分是思想、艺术和情感的“魂行”,在想象的国度中,中国古代的诗歌曾经体现出了一个民族的知性、优雅与情怀。或许,这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能够替代宗教信仰给中华文明以旧邦维新的神秘力量所在。

在当下复杂的文化情境中,小说成为一种繁盛的文体,如何面对这种文体,如何和中国本土的语言结合,尤其是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传统产生勾连,体现出中国现当代小说应有的知性、优雅与情怀,从现代性的角度映射出我们曾经繁盛的人文传统,体现当下中国人对于现代生存的知性考量与审美探求。

无论是文学批评,还是写作,我都希望构筑对生活的善意理解。我相信这个时代的多数人,都是善意的。表达善意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的确希望更多的人表达更多不同方式的对于人和生活的善意与尊敬。用小说重构世界精神图景,并在文学批评中建构时代的精神谱系。这两件事是很难的,但却是我一直用心去做的两件事情。

I206.7

A

1007-8444(2014)06-0794-01

2014-10-25

郭艳(1971-),鲁迅文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当代文学批评研究。

猜你喜欢
鲁迅文学院知性当代文学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荀子知性思想初探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精彩描绘改革开放时代风貌
鲁迅文学院河北青年作家高研班举办
知性优雅
当代文学授课经验初探
本期推荐
露也露的知性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