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希 敏
(枣强县董子文化研究会,河北 枣强 053100)
笔者几十年来查阅大量有关史料,深入现场调查、座谈,实证考察,挖掘民风民俗反复论证,董仲舒家的老宅院董子庄园就在今枣强县前后王寿至后旧县村一带,证据资料今略举一二。
经查阅存世的所有《枣强县志》都把董仲舒作为枣强县历史人物第一名登录,每部县志中都有多处歌颂、介绍董仲舒的功德文章、建筑、纪念物等。如:
民国(1932年)《枣强县志》卷十六人物篇曰:“枣强人文以董子为首,出由汉迄宋光于史册者凡四姓,明以前见诸方志者其行谊难多失考,而职官科目可知者将三十人。明以上有考之荐绅表:汉董仲舒孝景时博士,武帝以贤良对策为江都相又为胶西王相。孟坦以易太子门大夫均见汉书列传。”
卷四古迹篇:“《董子祠》任志据单志云:旧县村即隋城西有董子祠石像也,相传所建祠自西山制石像至村西忽重不可举置之于其地建祠以为故里之验说近神怪而……而祠乃实有今仍标《董子祠》从其质也。”
卷十九人物篇,文林列传、朴学文苑曰:“汉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在汉儒中闳识伟论得未曾有,武帝之表章六经罢黜黄老实自仲舒发之。”
卷二十五金石篇上,《大原书院记》嘉靖三十年知县罗廷唯撰:“枣强古棘津地,按《史记·游侠传》曰:吕尚困于棘津。徐广注云:棘津在广川。后汉《地志》亦云:广川旧属信都,有棘津城,今县北十里许李仓口,即古之棘津。《春秋传》所谓,晋荀帅师涉自棘津者是也。在秦属钜鹿郡。汉高帝初置广川县于此,属信都国。……武帝至宣帝甘露四年广川国除复广川为枣强属信都国,而后汉则又复枣强为广川属清河国是则,终两汉之世,广川枣强本为一也,离合废置有不同焉耳。”
卷二十七金石篇下,《正谊讲舍记》,同治十二年,知县方宗诚撰:“枣强古广川地,大儒董子实生是邦,予时为诸生诵董子之言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为学之正轨也,今因取正谊二字以名,斯舍愿学者时思其意……。”
卷二十七金石篇下,《创建敬义书院记》,同治十三年,知县方宗诚撰:“枣强汉属清河郡广川县。今猶称古广川,大儒董子盖生是邦,今县城中有董子祠、旧县村、王善友村多姓董氏者,亦有董子祠三焉。”
卷二十五金石篇上,汉至明。《董子祠记》,万历二十九年,何尔健撰:“枣强在汉为广川郡,乃董子故里。旧有书院奉祀事,久之废为公署,而移祠于城之西南隅,湫隘殊甚。”
嘉庆八年癸亥《枣强县志》阳湖杨元锡,萧县任衔蕙(枣强知县)同纂。卷第四,沿革表。详细列出了从虞、夏、商、周、秦、汉、魏、晋至明清(卷三有枣强县境全图东西广四十五里,南北袤九十里,凡大小五百九十二村庄。)枣强县名的沿变转换。分别列出了朝代、统部、州郡、县名,今选汉、魏依次顺序原文录之:“汉,冀州、清河郡、枣强县;汉,冀州、信都国、广川县;东汉,冀州、清河国、广川县;魏,冀州、清河国、广川县。”从以上汉至魏的枣强县名沿革表可清楚看到,汉广川乃今枣强。
卷第七地理志:“董子故里(胡志)广川旧城东即董子下帷讲诵处,明,知县罗廷唯考曰:汉世广川枣强本为一也,离合发置有不同焉耳,董子生于文景之间实此邦之产,故汉儒序《董子集》曰:清河广川人,则董子所生之地,即属清河之广川,而未曾属于他郡尤为确证矣。”
卷第八建置志:“董子祠在县治西,案顺治十七年,知县何之图置祭田六十亩,乾隆十一年,知县赵杲重修……。嘉庆八年,知县任衔蕙即旧址重建。”
卷第十学校志:“先儒董仲舒广川人汉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为江都相……。元至顺元年从祀,明成化二年追封广川伯,嘉靖九年改称先儒。”
卷第十三史传,《汉书董仲舒传》曰:“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共17页3 900 多字的记述。
卷第十四列传:“先儒汉董仲舒见史传。”
卷第十八艺文录上制铭。《董子祠记》:“万历二十九年,何尔健撰。枣强在汉为广川郡,乃董子故里。旧有书院奉祀,事久之废为公署,而移祠于城之西南隅。”
卷第十九艺文録下有赞,宋,刘厰的《董子赞》文;明,胡翰的《吊董子文》来纪念董仲舒。
光绪二年正月出版的枣强县志補正卷五,知县方宗诚正谊讲舍记中曰:“枣强古广川地,汉大儒董子实生是邦,正谊明道,不谋利,不计功,深通乎道之大原,实足为后世师表。旧有大原书院。”
后经翻阅乾隆、康熙县志有关董仲舒的记述与以上两志相同。乾隆县志卷之七艺文,载有康熙三年至七年(1664-1668)枣强知县胡梦龍(贡生,江南宣城人)以《董子故里》为题写的一首五言古诗216 字:“自有生民来,至圣惟孔子。二百四十年,千古成信史。世道不可极,倏焉七雄峙。郡县祖龙兴,诗书一炬死。帝王自由真,丰沛汉高起。铁马耀金戈,治术非尽美。萧曹任刀笔,良平用奇诡。惠文迄景武,微言安所倚。天未丧斯文,先生振萎靡。贤良策尔咨,阐发天人旨。反复数千言,匡君致上理。公孙尚曲学,远做江都使。寓意托繁露,虽工不吾以。抱志郁郁终,千秋存庙祀。巍巍恒山颠,悠悠滹沱水。徘徊山水间,感遇何时已。余也宛陵客,吏积基于此。登堂拜遗像,向往思仰止。”还有编修陈孚以《董子故里》为题写的两首七言绝句:“俯窥人情仰宪天,素王心事第三篇。大夫不向江都死,换尽炎刘四百年。”“义利从来界限殊,大夫一语破昏愚。平生最笑秋风客,只爱黄金灶鬼书。”来颂扬先儒董仲舒。因老县志都是按上届原县志史料传续,故不再重述。
董仲舒里籍最早的记载见于司马迁著作《史记》,称“广川人也”。真定、冀州二县志俱记载汉广川废城即今之枣强故县村(今王均乡东西故县村处),而直书董子为枣强人。
据明嘉靖年间《枣强县邑略》记载,明嘉靖三十年,知县罗廷唯撰《大原书院记》曰:“汉高帝初置广川县于此,属信都国。景帝前二年始分广川置枣强县,属清河郡。……是则经两汉之世广川枣强本为一也,离合废置有不同焉耳。……董仲舒生于文景之间,仕于武帝之时,实此邦之产。故汉儒序董子集曰清河广川人,则董子所生之地即属清河之广川,而未尝属于他郡尤为确证。”譬如景县广川镇是在董仲舒去世后四百多年的晋所置,今广川镇何能与汉广川县相并论。质之史志,验之封疆皆明确无可疑者。(原载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版《枣强县邑略》)
罗廷唯,进士,四川永川县人。明嘉靖年间(1554-1557年)任枣强知县。此人学识渊博,尊崇儒学,敬仰董子,故建“大原书院”。撰文《大原书院记》,书院遗迹在今县城西街原政府旧址处。
“汉广川即今之枣强”,现老县城北口(因没北门只一出口)有“汉广川”之匾额,枣强县老百姓民间背的褡裢上皆有广川字样。枣强的文人政客,多书里籍为古广川。如直隶督军李景林(恩察镇西七吉村人)自称古广川人,蔡锷在书信中称国会议员贺培桐(新屯乡贺家屯村人)为古广川人。当代著名书画家周如谦先生(王均乡王均村人)、孟宪才先生(枣强镇大王村人)落款都写古广川人。当代著名武术家刘凤鸣先生(枣强镇前旸谷庄村人)自称古广川人。
史志验之封疆皆明确无疑。争议者主要是时代界限的错觉。董仲舒生于文景之际,仕于武帝之时,汉儒序《董子集》称董子为“清河广川人”。即董子存世之时,广川属清河郡(国)。属他郡(国)所辖之说,是以现名附会之谈,均非西汉董子时代之事。
譬如:1997年经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社会图册》28 页文化名人,在董仲舒像旁文字注述曰:“思想家董仲舒:董仲舒(公元前197-公元前104)河北枣强县人,西汉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潜心钻研孔子学说。”
1995年河北省教育委员会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组织撰写出版的《新编三字经》,以中小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在68 页,哲学家、董仲舒的像下文字注曰:“董仲舒,河北枣强人,西汉时的哲学家,潜心钻研孔子学说,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
《前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考证述曰:“董仲舒广川人也。臣召南按志,广川属信都国,今直隶枣强县即汉广川故县。”
《三教慧海》在阐道醇儒“董仲舒”171 页文曰:“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死于公元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枣强)人。”
1986年有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编写组、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54 页董仲舒(前197-前104)西汉思想家,广川(今河北枣强)人。
1997年版《辞海》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
枣强县前后王寿村是董仲舒嫡传后裔聚居地之一,世代居此无变。是董仲舒出仕、赴任时留在老家的一个儿子名叫符起,依靠挚友王善友教养。董符起为报答王善友教养之恩将村名定为王善友村(据《世说新语》),后来因村名的谐音演变,董氏后代中的哥俩又分为前王寿村、后王寿村,如今两村90 %以上的人为董氏同宗。
前后王寿村80 岁以上的老年人座谈家庙情况:昔日,前王寿村有董氏家庙及祠堂,位于村南,始建年代无考。占地20 亩左右,四周环以高墙,歇山大门,上刻“董子祠”三个大字。院内有前后殿两座,前殿三间,灰瓦覆顶,饰有脊兽,前出报厦,花棂门窗。二柱书对联“书受秦烧十三经重阐奥义,策承汉诏四百载广开文明”。门上悬木匾“汉代鸿儒”。大门至前殿,砖铺甬道,两旁翠柏参天,数十株。殿中央有一木阁,高3 米,董仲舒泥塑彩绘像端坐其内,形如旧县董子祠石像,头戴九流冠,串珠以垂,手执躬圭,左右分立一书童。像前供桌,香炉灶台摆列于上。壁饰书画,画彩色,字清秀。其中一幅对联为“龙吞江水月,虎啸海山风”。时有外迁后裔寻根祭祖来此。后殿三间二楹,同样灰瓦盖顶饰有脊兽,花棂门窗,壁悬家谱(10×6米),前置香案烛光报影,香烟缭绕。东西厢房各一大间,西厢房存放祭器,南端一古柏,挺拔参天,树围双人合抱有隙。东厢房守庙者以居。
后王寿亦有同样的家庙一座,建筑风格同前王寿的基本相似,门楣刻“董子祠”三个大字,前殿祠堂三间。上悬“慎终追远”匾额,黑地金字,出厦,花棂门窗,二柱对联:“才贯天人共仰廷陈三策,文兼敦化永传学富五车”。灰瓦盖顶,脊似龙背,饰兽,殿内绘壁,太始祖董仲舒泥塑彩像,端坐中央,左右各立一童。像前置长方供桌,上摆香炉烛台供品。院内古柏数株,苍翠葱郁,枝桠盘曲如龙飞凤舞。祠东侧悬挂一铸铁古钟,高五丈,围九尺,敲击声闻数里。后殿三间,悬挂家谱(8×3 米),安置形式、祭祠方式和前王寿的一样。
前王寿至今仍保存有,清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董贞志、董德普、董德彰、董德华、董又醇、董英达、董耀亭、董心毅等重修的家谱。清光绪八年桐月榖旦,后裔董心善、董心洁、董清泰、董春山、董景富、董景发、董正富、董正万重修,董心泼、董正身敬书的家谱。记载着明洪武(1368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1963年)600年间。从董仲舒58 代孙至75 代孙,4 000 多人。清晰记录着明初董氏八兄弟迁留情况。董士明留前王寿村,董士敬留后王寿村,其他六兄弟董士能、董士诚、董士廉、董士安、董士宽、董士新分别迁居山东。每年除夕,前后王寿将族谱悬挂于家庙内,悬挂之前先将当年故去者名字写上。供品盈桌,一应俱全,香烟袅袅,烛光煌煌,数只各异的灯笼挂于柏树,奇妙多姿,上香者不断,三拜九叩,祈祷自语。初二上坟回来,两村凡董氏子孙齐聚家庙,先拜太始祖董仲舒,再拜已故先人,最后按辈份依次相拜。拜毕将当年新生男性载入谱书。故两村董氏族人某属某支,某为某后,一目了然,世代有序。
据前后王寿现存的光绪三十四年《董氏族谱序》记载:“吾族世居枣邑城东王善友村,太始祖仲舒贤良对策,汉代鸿儒。”王善友村即今枣强县唐林乡前后王寿村。
千年传承的独特祭祠活动。在前后王寿村西北四五里处,是董仲舒的先祖及后裔董氏坟莹,地敞道宽,千年柏树数万株,古柏森森,石碑林立,庄严肃穆。20 世纪40年代土地改革中树木被两村董氏族人平分,每户五株,之后陆续伐掉。石碑于20 世纪50年代烧了白灰。上老坟祭祖两村分别进行。后王寿正月初十,前王寿正月十一。外迁后裔也有数人前来参加,祭祖隆重。全村所有大小车辆全部出动,光双套骡马大车就数十辆,任人乘坐,只有抬食盒(盛贡品)者步行。锣鼓喧天,爆竹声声,神枪轰鸣,纸火烈烈,在吹鼓手吹奏的乐曲声中,由司仪者主持,一齐叩拜。然后向西方,意对长安下马陵董仲舒墓,行三拜九叩大礼。祭毕回村,吹鼓手各于两村棚内吹唱一天,三里五乡前来观者如潮,犹如庙会。
走进董仲舒故里枣强县,即会感知到故乡人民对先贤董仲舒的敬仰、爱戴、歌颂、保护之氛围。枣强人世代把董仲舒奉为先祖、先贤,并口传心授发自内心的景仰之情,全县人民普称董仲舒为“董二圣”尤其是在旧县村、前后王寿村,从古至今男女老幼皆称董仲舒为“董子爷”。董仲舒敏而好学、诲人不倦、助人为乐、救死扶伤、独尊儒术、积贤为道的动人故事,世代流传。
为纪念先贤董仲舒,枣强县从古至今曾修建多处纪念物。在县城建有明嘉靖年间的大原书院;明万历年间的董子祠;20 世纪90年代的董仲舒艺术碑廊;在董仲舒生地前后王寿村建有家庙董子祠;后旧县村明万历三十年重修董子祠等。
为了保护董仲舒石像,20 世纪70年代,全国在枣强县后旧县村召开批林批孔批董大会后,指令把董仲舒石像销毁,晚上老百姓偷偷深埋,明万历年间的董仲舒石像才保留至今。重修董子祠,像前桌上供品和香火不断。在20 世纪破四旧、四清期间,各村谱书、家谱全部烧毁,但董子故里前王寿村有识之士,董仲舒76 代孙董金荣先生,藏埋了50 多年董氏家谱。董关孚先生珍藏了董氏谱书。直到今日社会和谐、国强民富,方献出这些珍贵历史文物。
笔者在反复深入群众调查、座谈中深深感悟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见证者、维护者,是真正的英雄。布衣百姓那种朴实、纯真的诉说,尊哲敬贤护宝的行动,默默奉献的精神,对先贤的敬畏崇拜之情,感天动地。只要深入此景,了解此情,会深深感染你、打动你,有疑难走到人民群众当中去一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