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华,邓银城
(1.湖北工程学院 教务处,湖北 孝感 432000;2.湖北工程学院 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湖北 孝感 432000)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的思考
陈友华1,邓银城2
(1.湖北工程学院 教务处,湖北 孝感 432000;2.湖北工程学院 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湖北 孝感 432000)
专业建设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地方本科院校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可充分调动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实施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要选择合适的首席负责人,制定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
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
专业建设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地方本科院校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可充分调动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实施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要选择合适的首席负责人,制定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
要探索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首先要对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的内涵进行全面的分析,准确地把握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的涵义。在对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进行科学的界定之前,还必须对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学科、专业建设和首席等概念进行一番解释。有人把地方本科高校称为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在地方本科高校中也有部分学校举办本科教育有一定的历史,所以,称为新建本科高校似乎不妥,用地方本科高校的称谓更为准确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在办学层次上,都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也有少数地方本科高校开办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在隶属关系上,主管部门都是省政府和省教育厅,都是省属高校;而且这些学校大多办在三四线城市,大多由专科学校升格成为本科高校。专业是一个在教育领域中使用极其频繁的概念,我国的大型工具书《辞海》对专业作了如下界定: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1]。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目前在使用专业这个概念时,所采用内涵基本上都是《辞海》中的定义。
专业经常与学科这个概念联合起来使用,在许多高等教育文献中,经常能看到“专业学科”或“学科专业”这样的术语,如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所以,要准确地把握专业这个概念的涵义,还必须对专业与学科这两个概念的涵义进行一番辨析。《辞海》中的学科有两种基本涵义:“(1)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部门中的史学、教育学等。(2)教学科目。按一定逻辑顺序和学生接受能力,组织某一科学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而构成的课程。如中学的物理、化学等;高等学校心理学系的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2]《教育大辞典》提出,学科是“(1)(discipline) 一定科学领域的总称(如人文学科、数学学科)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部门的经济学、史学、教育学等)。(2)(subject) 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教学科目’通用”[3]。由此可见,两种工具书对学科的界定基本相似。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界,人们在使用学科这个概念时大多采用学科(discipline)的第一种涵义。根据这种涵义,学科与专业至少存在以下三点区别。其一,两者的内涵不同。学科是知识的分类,或者说是一种已经成为体系的知识;但专业是适应社会分工需要而形成的培养人才的基层组织。其二,两者的目标不同。学科发展或学科建设的目标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其关注的主要是学科前沿的问题;但专业发展或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不同行业人才的需求。其三,两者的构成不同。学科的构成要素是知识单元,某个领域的知识单元如果能够构成系统化的体系,便形成了某种新的学科;但专业的构成要素是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计划、课程体系和专业教材等要素。
专业建设不是一个专业术语,在有关工具书中没有对其作出界定,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探索专业建设这个问题时,还是对其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如有学者提出:“专业建设是依据社会分工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4]这种界定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这种定义实质上是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界定,而不是对专业建设活动的界定。还有学者指出:“专业建设也可分为宏观和微观建设两个层面:就学校层面而言,专业建设主要考虑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重点专业的建设与扶持等宏观层面问题;就具体某一专业而言,主要包括社会发展需求的追踪,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制定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革新等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5]这种对专业建设内涵的表述比较科学。专业建设是一个倒装的动宾词组,其通俗的涵义就是教育者采用一定的措施来建设某些或某个专业的活动。如果采用学术性语言来表述专业建设的涵义,可以对专业建设作出如下界定:专业建设是教育工作者为提高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质量,采取系统的措施或手段来改革和探索专业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课程计划、专业教材等专业构成因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专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层组织,专业建设最终目标是提高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也是高校与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机构的质的区别。培养人才需要专门的师资队伍,需要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专门的课程和教材,还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所以,专业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条件(包括教育实践基地、教学仪器、教学设施等)的建设。
首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日常概念,但不是十分严格的科学概念,所以,在《辞海》和《现代汉语大辞典》等工具书中没有将其列入作为一个条目。从日常概念的角度来理解首席,其最初的基本解释是最尊贵的席位,如人们宴请宾客时总是请最重要的最尊敬的客人坐首席。其引申涵义是职位、级别最高的人,如首席代表、首席执行官。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中的首席是指在专业建设中承担最主要职责的人,即专业建设中的首席负责人。
在对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学科、专业建设和首席等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可以对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作出如下界定: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是地方本科高校为提高各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在每个本科专业确定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专业建设中承担最主要职责的教学制度与管理制度。专业建设首席负责人具体负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课程计划、专业教材等各种专业因素的建设与改革。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是地方本科高校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与探索。
地方本科高校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是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有效措施。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元,也是最基本的办学实体。地方本科高校要完成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提高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把专业建设作为重要的抓手,必须把专业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专业建设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使专业建设的各项活动,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能够在首席负责人的具体领导和策划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达到提高专业办学水平的效果,实现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的。
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是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的需要。教育部最新颁布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明确指出:“学术委员会人数应当与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相匹配,并为不低于15人的单数。其中,担任学校及职能部门党政领导职务的委员,不超过委员总人数的1/4;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及院系主要负责人的专任教授,不少于委员总人数的1/2。”地方本科高校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是教授治学的具体体现,是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高校学术力量的重要途径。
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能够充分调动地方本科高校广大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地方本科高校大多是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的,在专科学校时代,具有教授职称和博士学历的教师人数较少,学校对这些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大多安排了能够发展其作用的岗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但是升格为本科高校之后,具有教授职称和博士学历的教师得到了高速的增长,如何让这些高职称、高学历和高素质的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是涉及到地方本科高校能否高速发展的重要问题。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为这些高层次人才发挥才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这些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与985高校、211高校等研究型大学相比较,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对地方本科高校这类教学型高校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校的两项重要任务,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以出高层次、前沿性的科研成果为目标;而专业建设侧重于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对于研究性大学或研究为主型大学,学科建设的意义可能重于专业建设,而对于教学型高校或教学为主型高校,专业建设的意义重于学科建设。而要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对于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地方本科高校大多数是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而成的,专科时代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还在地方本科高校许多教师的头脑里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在专科时代,一个教学系就只有一个专业,系主任既是教学系的负责人,理所当然也成了专业的负责人。但是,进入本科时代之后,地方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些教学院系的本科专业多达十来个。教学院系的院长和主任从时间、精力和知识结构上讲,只能负责该院系某个本科的专业建设,不可能负责所有专业的专业建设活动。所以,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是改变专科管理模式、实行本科管理模式的需要,更是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需要。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对地方本科高校这种教学型高校发展的重大意义。中国的高等学校结构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一样,都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处在塔尖上的是985高校,其中最顶端的是北大和清华,在985高校的下面是211高校,再依次往下的是一本高校、二本高校、三本高校、高职高专。985高校和211高校大多是研究型大学,这些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如何建设中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学科,学科建设是这些大学关注的中心。但对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其发展定位只能是教学为主高校。专业建设对于教学型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促进教学型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是专业建设取得理想成果的根本保证。地方本科高校广大师生员工要充分认识到实行专业首席负责制在促进学校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只有学校所有的本科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能够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独立于中国的高校之林,才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其次,实行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这种改革要取得十分理想的成果,选好专业首席负责人是一个关键。专业建设首席负责人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和强烈的责任感,在本专业的教师中具有威望和影响力,这是一个先决条件。在专业素质方面,专业建设首席负责人应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影响,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专业建设首席负责人必须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动态,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了解当前产业升级、行业发展对本专业培养的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专业建设首席负责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妥善处理在专业建设中产生的一些矛盾,协调本专业广大师生中的各种人际关系,能够与本专业的教师和校院两级领导进行沟通,能够带领本专业的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同舟共济,为提高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共同奋斗。
再次,地方本科高校要制定实行和落实专业建设首席责任制的具体规定和措施。这些规定应包括以下内容:如何聘任首席负责人,首席负责人必须具备的资质,首席负责人的具体职权、具体责任、享受待遇、考评标准、奖惩措施和聘任期限。特别是要制订如何正确处理专业建设首席负责人与教学院系领导关系的相关规定,既要防止教学院系的院长或主任取代专业首席负责人,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同样也要避免首席负责人不执行教学院系领导作出的正确决策,不服从教学院系院长或主任领导的现象。教学院系的院长或主任都是地方本科高校的骨干教师,可能会成为某个专业的首席负责人,在分配各项教育资源时,教学院系的院长或主任要做到公平、公开和公正,不能为自己的专业谋取特殊的利益。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5262.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4505.
[3]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58.
[4] 万新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交集关系[J].巢湖学院学报,2011(3):111-114.
[5] 刘海燕.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4):29-31.
(责任编辑:张晓军)
Reflections on Teacher-charged System in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Chen Youhua1,Deng Yincheng2
(1.Officeof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HubeiEngineeringUniversity,Xiaogan,Hubei, 432000,China;2.ResearchCenterofUniversityDevelopmentandReform,Xiaogan,Hubei432000,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o build and complete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there is need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the system of chief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specialty construction, which may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with high level of technical post, highly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high quality in the participation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o implement the system of chief responsibility for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t is a must to select appropriate principals and formulate relevant systems and supporting measures.
local universitie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eacher-charged system
2014-04-23
湖北工程学院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开放项目(HGFGZX2014K04)
陈友华(1973- ),男,湖北广水人,湖北工程学院教务处副教授。
邓银城(1953- ),男,湖北黄梅人,湖北工程学院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教授。
G642
A
2095-4824(2014)04-006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