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赵国编年

2014-04-08 16:07范文华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诸侯王赵王后汉书

范文华

(邯郸学院 赵文化研究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5)

汉代赵国编年

范文华

(邯郸学院 赵文化研究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5)

先秦两汉时期的赵国前后存世600余年、立都邯郸500余年。仅汉代赵国就历时400余年,是研究赵文化作为地方封国历史的重要阶段。然而,这一阶段跨度日久、史料遗阙、王位更迭、废立频仍,结合古代典籍文献与现代学者研究从而较为细致地梳理、编次、考订和补阙,进而更好地展现汉代赵国的历史面貌,为更加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汉代赵国做出有益的探索。

汉代赵国;历史编年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遂灭赵以为郡。《史记·赵世家》灭赵,置邯郸郡。《太平御览·州郡部八》

公元前209年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陈王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以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张耳、陈馀至邯郸,乃说武信君令自王。八月,武信君自立为赵王,以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资治通鉴·秦纪二》陈王使使者贺赵,令趣发兵西入关。赵王因不西兵,而使韩广略燕,李良略常山,张黡略上党。《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韩广至燕,燕人因立广为燕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史记·陈涉世家》

公元前208年

李良已定常山,还报,赵王复使良略太原。李良已得秦书,固欲反赵,遣人追杀王姊道中,乃遂将其兵袭邯郸。邯郸不知,竟杀武臣、邵骚。赵人多为张耳、陈馀耳目者,以故得脱出。《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赵张耳、陈馀收其散兵,得数万人,击李良。良败,走归章邯。春,正月,耳、馀立歇为赵王,居信都。《资治通鉴·秦纪三》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史记·项羽本纪》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张耳与赵王歇走入巨鹿城,王离围之。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巨鹿北。《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公元前207年

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冬,十月,齐将田都畔田荣,助楚救赵。故齐王建孙安下济北,从项羽救赵。《资治通鉴·秦纪三》

项羽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卒存巨鹿者,楚力也。《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于是赵王歇、张耳乃得出巨鹿,谢诸侯。张耳与陈馀相见,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陈馀乃脱解印绶,推予张耳。张耳遂收其兵。陈馀独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由此陈馀、张耳遂有卻。《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公元前206年

西汉高祖元年,赵王歇复居信都。张耳从项羽诸侯入关。《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二月,羽分天下王诸将。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资治通鉴·汉纪一》项羽立诸侯王,张耳雅游,人多为之言,项羽亦素数闻张耳贤,乃分赵立张耳为常山王,治信都。信都更名襄国。《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徙赵王歇为代王。陈馀弃将印去,不从入关,然素闻其贤,有功于赵,闻其在南皮,故因环封三县。《史记·项羽本纪》

公元前205年

西汉高祖二年,陈馀悉三县兵,与齐兵共袭常山。常山王张耳败,走汉,谒汉王于废丘,汉王厚遇之。《资治通鉴·汉纪一》陈馀已败张耳,皆复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馀,立以为代王。陈馀为赵王弱,国初定,不之国,留傅赵王,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代王歇还王赵。歇以陈馀为代王,号成安君。《汉书·异姓诸侯王表》

公元前204年

西汉高祖三年,韩信既定魏,使人请兵三万人,愿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汉王许之,乃遣张耳与俱,引兵东,北击赵、代。后九月,信破代兵,禽夏说于阏与。《资治通鉴·汉纪一》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资治通鉴·汉纪二》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追杀赵王歇襄国。《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置常山、代郡。《汉书·高帝纪》乃遣使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汉王许之。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赵王耳、韩信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兵诣汉。《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乃使张耳北益收兵赵地,使韩信东击齐。其明年,立张耳为赵王。《史记·高祖本纪》

公元前203年

西汉高祖四年,十一月,汉立张耳为赵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引《集解》徐广曰:“四年十一月。”骃案:汉书“四年夏”。

赵国,故秦邯郸郡,高帝四年为赵国。《汉书·地理志》

公元前202年

西汉高祖五年,十二月乙丑,耳薨。《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张耳薨,谥为景王。子敖嗣立为赵王。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王敖元年。敖,耳子。《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陈馀击走常山王张耳,耳归汉,汉乃以张苍为常山守。从淮阴侯击赵,苍得陈馀。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相赵王耳。耳卒,相赵王敖。《史记·张丞相列传》

公元前200年

西汉高祖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甚慢易之。贯高、赵午等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公元前199年

西汉高祖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秋,九月,行自洛阳至;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皆从。《汉书·高帝纪》

公元前198年

西汉高祖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于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赵相贯高等事发觉,夷三族。废赵王敖为宣平侯。《史记·高祖本纪》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不宜有此。上乃赦赵王,张敖已出,以尚鲁元公主故,封为宣平侯。《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初王隐王如意元年。如意,高祖子。《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春正月。徙代王如意为赵王。《前汉纪·高祖皇帝纪》

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朝未央宫,置酒前殿。《汉书·高帝纪》

御史大夫昌为赵丞相。《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公元前197年

西汉高祖十年,八月,赵相国陈豨反代地。九月,上自东往击之。至邯郸,上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也。”《史记·高祖本纪》

公元前196年

西汉高祖十一年,冬,上在邯郸。于是陈豨军遂败。《资治通鉴·汉纪四》于是乃分赵山北,立子恒以为代王,都晋阳。《史记·高祖本纪》

公元前195年

西汉高祖十二年,樊哙别将兵定代,斩陈豨当城。《史记·高祖本纪》

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皇帝,孝惠帝也。《史记·高祖本纪》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囚戚夫人,而召赵王。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史记·吕太后本纪》

公元前194年

西汉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于是乃徙淮阳王友为赵王。《史记·吕太后本纪》

春正月癸酉。有两龙见于兰陵人家井中。乙亥夕始不见。本志以为其后赵王幽死之象。《前汉纪·孝惠皇帝纪》

淮阳王友,吕太后时徙为赵幽王。《史记·高祖本纪》

公元前188年

西汉孝惠七年,复置常山国。《汉书·异姓诸侯王表》

公元前187年

西汉高后元年,夏五月丙申,赵王宫丛台灾。《汉书·高后纪》

太后怨赵尧为赵隐王谋,乃抵尧罪。《资治通鉴·汉纪五》

公元前181年

西汉高后七年,正月,太后召赵王友。友以诸吕女为后,弗爱,爱他姬,诸吕女妒,怒去,谗之于太后,诬以罪过,曰:“吕氏安得王!太后百岁后,吾必击之”。太后怒,以故召赵王。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围守之,弗与食。其群臣或窃馈,辄捕论之,赵王饿,乃歌。丁丑,赵王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民冢次。《史记·吕太后本纪》

二月,徙梁王恢为赵王。梁王恢之徙王赵,心怀不乐。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王后从官皆诸吕,擅权,微伺赵王,赵王不得自恣。王有所爱姬,王后使人酖杀之。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王悲,六月即自杀。太后闻之,以为王用妇人弃宗庙礼,废其嗣。《史记·吕太后本纪》

秋,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原守代边。太傅产、丞相平等言,武信侯吕禄上侯,位次第一,请立为赵王。太后许之,追尊禄父康侯为赵昭王。《史记·吕太后本纪》

公元前180年

西汉高后八年,三月中,吕后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七月中,高后病甚,乃令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军北军。《史记·吕太后本纪》

辛酉,捕斩吕禄。《史记·吕太后本纪》

初王吕禄元年。吕后兄子,胡陵侯。诛,国除。《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公元前179年

西汉孝文元年,赵王刘遂者,其父高祖中子,名友,谥曰“幽”。幽王以忧死,故为“幽”。高后王吕禄于赵,一岁而高后崩。大臣诛诸吕吕禄等,乃立幽王子遂为赵王。《史记·楚元王世家》

十月庚戌,赵王遂元年。幽王子。《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公元前178年

西汉孝文二年,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上曰:“赵幽王幽死,朕甚怜之,已立其长子遂为赵王。遂弟辟彊兴居有功,可王。”乃立赵幽王少子辟彊为河间王。《史记·孝文本纪》

立遂弟辟彊,取赵之河间郡为河间王,为文王。立十三年卒,子哀王福立。一年卒,无子,绝后,国除,入于汉。《史记·楚元王世家》

公元前166年

西汉孝文十四年,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冯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史记·冯唐列传》

公元前154年

西汉孝景三年,及前二年,赵王有罪,削其常山郡。《汉书·荆燕吴传》

赵王固与胡王有约。《前汉纪·孝景皇帝纪》

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反,发兵西乡。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史记·孝景本纪》

遂既王赵二十六年,孝景帝时坐晁错以適削赵王常山之郡。吴楚反,赵王遂与合谋起兵。发兵屯其西界,欲待吴与俱西。北使匈奴,与连和攻汉。汉使曲周侯郦寄击之。赵王遂还,城守邯郸,相距七月。吴楚败于梁,不能西。匈奴闻之,亦止,不肯入汉边。栾布自破齐还,乃并兵引水灌赵城。赵城坏,赵王自杀,邯郸遂降。赵幽王绝后。《史记·楚元王世家》

反,诛。为郡。《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公元前153年

西汉孝景四年,冬,以赵国为邯郸郡。《史记·孝景本纪》

景帝三年复为邯郸郡,五年复故。《汉书·地理志》

公元前152年

西汉孝景五年,徙广川王为赵王。《史记·孝景本纪》

广川王彭祖徙赵四年。是为敬肃王。《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赵王彭祖,帝异母兄也。《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公元前151年

西汉孝景六年春,赵丞相嘉集解徐广曰:“姓苏。”为江陵侯。《史记·孝景本纪》

公元前127年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赵王恐其为国患,欲上书言其阴事,告言主父偃受诸侯金,以故诸侯子弟多以得封者。上闻大怒,乃遂族主父偃。《史记·主父列传》

公元前119年

西汉武帝元狩四年,王温舒始为广平都尉,以其故,齐、赵之郊盗贼不敢近广平,广平声为道不拾遗。《资治通鉴·汉纪十一》

赵国以冶铸为业,王数讼铁官事,汤常排赵王。赵王求汤阴事。《史记·酷吏列传》

公元前94年

西汉武帝太始三年,初,充为赵敬肃王客,得罪于太子丹,亡逃;诣阙告赵太子阴事,太子坐废。《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公元前93年

西汉武帝太始四年,秋七月,赵地有蛇自郭外入,与邑中蛇群斗。孝文庙下,邑中蛇死。《前汉纪·孝景皇帝纪》

公元前92年

西汉武帝征和元年,彭祖以征和元年薨,谥敬肃王。彭祖薨时,淖姬兄为汉宦者,上召问:“淖子何如?”对曰:“为人多欲。”上曰:“多欲不宜君国子民。”问武始侯昌,曰:“无咎无誉。”上曰:“如是可矣。”遣使者立昌,是为顷王,十九年薨。《汉书·景十三王传》

公元前91年

西汉武帝征和二年,初,武帝复以亲亲故,立敬肃王小子偃为平干王,是为顷王,十一年薨。《汉书·景十三王传》

公元前80年

西汉昭帝元凤元年,赵缪王元嗣,二十四年。《汉书·诸侯王表》

公元前73年

西汉宣帝本始元年,子怀王尊嗣,五年薨。无子,绝二岁。《汉书·景十三王传》

本始元年,怀王尊嗣,五年薨。《汉书·诸侯王表》

公元前66年

西汉宣帝地节四年,宣帝立尊弟高,是为哀王,数月薨。《汉书·景十三王传》

地节四年二月甲子,哀王高以顷王子绍封,四月薨。《汉书·诸侯王表》

公元前65年

西汉宣帝元康元年,子共王充嗣,五十六年薨。《汉书·景十三王传》

元康元年,共王充嗣,五十六年薨。《汉书·诸侯王表》

公元前56年

西汉宣帝五凤二年,赵缪王元,坐杀谒者,会薨,不得代。《汉书·诸侯王表》

公元前10年

西汉成帝元延三年,子隐嗣,王莽时绝。《汉书·景十三王传》

公元9年

王莽始建国元年,元延三年,王隐嗣,十九年,王莽篡位,贬为公,明年废。《汉书·诸侯王表》

公元10年

王莽始建国二年,汉氏诸侯或称王,至于四夷亦如之,违于古典,缪于一统。其定诸侯王之号皆称公,及四夷僭号称王者皆更为侯。二年二月,赦天下。汉诸侯王为公者,悉上玺绶为民,无违命者。《汉书·王莽传》

公元20年

王莽地皇元年,巨鹿男子马適求等谋举燕、赵兵以诛莽。莽遣三公大夫逮治党与,连及郡国豪杰数千人,皆诛死。《汉书·王莽传》

公元23年

王莽更始元年,进至邯郸,故赵缪王子林说光武曰:“赤眉今在河东,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光武不答,去之真定。林于是乃诈以卜者王郎为成帝子子舆,十二月,立郎为天子,都邯郸,遂遣使者降下郡国。《后汉书·光武帝纪》于是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从风而靡。《后汉书·王昌传》

公元26年

东汉光武建武二年,封良为广阳王。《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时赵孝王良从汉军至小长安,兵败,妻及二子皆死。《司马彪续汉书卷二》

公元27年

东汉光武建武三年,其夏,樊崇、逄安谋反,诛死。杨音在长安时,遇赵王良有恩,赐爵关内侯,与徐宣俱归乡里,卒于家。帝怜盆子,赏赐甚厚,以为赵王郎中。《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公元29年

东汉光武建武五年,三月癸未,徙广阳王良为赵王,始就国。《后汉书·光武帝纪》

公元35年

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鲍永为司隶校尉,时赵王良从上送中郎将来歙丧还,入夏城门中,与右中郎将张邯相逢城门中,道迫狭,叱邯旋车。《东观汉记·鲍永传》

建武十一年,徵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戚贵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后汉书·鲍永列传》

公元37年

东汉光武建武十三年,降为赵公。频岁来朝。《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丁巳,降赵王良为赵公,其宗室及绝国封侯者凡一百三十七人。《后汉书·光武帝纪》

公元41年

东汉光武建武十七年,薨于京师。凡六十六年。子节王栩嗣。《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既薨,帝追感赵王,乃贳出子春。其年,迁憙平原太守。《后汉书·赵憙列传》

公元43年

东汉光武建武十九年,闰月,戊申,进赵、齐、鲁三国公爵为王。《后汉书·光武帝纪》

公元54年

东汉光武建武三十年,封栩二子为乡侯。《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楼望字次子,陈留雍丘人也。少习严氏春秋。操节清白,有称乡闾。建武中,赵节王栩闻其高名,遣使赍玉帛请以为师,望不受。《后汉书·儒林列传》

公元56年

东汉光武中元元年春正月,东海王强、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赵王盱皆来朝。《后汉书·光武帝纪》另据孙继民先生《邯郸简史》刘栩晚年改名刘盱。

公元58年

东汉明帝永平元年,东海恭王强病,上遣使者太医乘驿视疾,骆驿不绝。《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诏楚王英、赵王栩、北海王兴、馆陶公主、比阳公主及京师亲戚四姓夫人、小侯皆会葬。《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公元62年

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十月,上幸邺,赵王栩会邺,赐钱百万。《东观汉记·显宗孝明皇帝纪》

公元63年

东汉明帝永平六年春正月,沛王辅、楚王英、东平王苍、淮阳王延、琅邪王京、东海王政、赵王盱、北海王兴、齐王石来朝。《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公元77年

东汉章帝建初二年,复封栩十子为亭侯。《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公元81年

东汉章帝建初六年,夏五月辛酉,赵王盱薨。《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栩立四十年薨,子顷王商嗣。《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公元84年

东汉章帝元和元年,鲁丕,字叔陵,专心于学,朝夕孜孜,兼通五经,为当世大儒。拜赵相,为政尚宽惠礼让。《东观汉记·鲁丕传》

元和元年徵,再迁,拜赵相。赵王商尝欲避疾,便时移住学官,丕止不听。诏从丕言,王以此惮之。其后帝巡狩之赵,特被引见,难问经传,厚加赏赐。在职六年,嘉瑞屡降,吏人重之。《后汉书·鲁丕传》

公元86年

东汉章帝元和三年,春,正月,丙申,帝北巡;三月,己卯,进幸赵;辛卯,还宫。《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

公元91年

东汉和帝永元三年,封商三弟为亭侯。元年,封商四子为亭侯。《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公元95年

东汉和帝永元七年七月,赵国易阳地裂。京房《易传》曰:“地裂者,臣下分离,不肯相从也。”是时,南单于众乖离,汉军追讨。《后汉书·志·五行四》

公元104年

东汉和帝永元十六年,五月壬午,赵王商薨。《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商立二十三年薨,子靖王宏嗣。《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公元111年

东汉安帝永初五年,羌遂入寇河东,诏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缮作坞候六百一十六所。《后汉书·西羌传》

公元116年

东汉安帝元初三年,九月辛巳,赵王宏薨。《后汉书·孝安帝纪》

靖王宏立十二年薨,子惠王乾嗣。《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公元118年

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元初五年,封乾二弟为亭侯。是岁,赵相奏乾居父丧私娉小妻,又白衣出司马门,坐削中丘县。《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赵王良玄孙乾,坐为大丧服白衣步出,诣阙。《司马彪续汉书卷二》

子辅,安帝时至赵相。《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祖父修,安帝时为太尉。父益,赵国相。《后汉书·党锢列传》

李敬迁赵国相。其奴仆常于舍内鼠空穴中,得系臂珠及珰悬珥相连。即出阁,问主簿,白言:“前相后夫人,诸侯女也。昔亡珠玑,不知处所,疑子妇窃之,去妇杀婢。”即遣吏送珠付前相。相惭,乃还去妇。《谢承后汉书卷六》

公元126年

东汉顺帝永建元年,宋登字叔阳,京兆长安人也。迁赵相,入为尚书仆射。顺帝以登明识礼乐,使持节临太学,奏定典律,转拜侍中。《后汉书·儒林列传》

公元146年

东汉质帝本初元年,封乾一子为亭侯。《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公元164年

东汉桓帝延熹七年,秋七月辛卯,赵王乾薨。《后汉书·孝桓帝纪》

乾立四十八年薨,子怀王豫嗣。豫薨,子献王赦嗣。《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公元184年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不好语言而喜长啸。后特徵,到,拜赵相。会张角作乱,栩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后汉书·独行列传》

公元211年

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是岁,赵王赦薨。《后汉书·孝献帝纪》

赦薨,子珪嗣。《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公元213年

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赵王刘珪徙封博陵王。立九年,魏初以为崇德侯。《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

公元220年

魏文帝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汉诸侯王为崇德侯。《三国志·文帝纪》

附:汉代赵国世系表:

赵王武臣(前209年—前208年)陈胜旧将

赵王赵歇(前208年—前204年)赵氏贵族

赵王张耳(前203年—前202年)信陵君门客

赵王张敖(前202年—前199年)张耳子

赵隐王刘如意(前198年—前195年)汉高帝子赵幽王刘友(前194年—前181年)汉高帝子

赵共王刘恢(前181年)汉高帝子

赵王吕禄(前180年)吕后侄

赵王刘遂(前179年—前154年)刘友子

赵敬肃王刘彭祖(前152年—前92年)汉景帝子赵顷王刘昌(前91年—前73年)刘彭祖子

赵怀王刘尊(前73年—前68年)刘昌子

赵哀王刘高(前66年)刘尊弟

赵共王刘充(前65年—前10年)刘高子

赵王刘隐(前10年—9年)刘充子

赵孝王刘良(29年—41年)汉光武帝叔父

赵节王刘栩(41年—81年)刘良子

赵顷王刘商(81年—104年)刘栩子

赵靖王刘宏(104年—116年)刘商子

赵惠王刘乾(116年—164年)刘宏子

赵怀王刘豫(164年)刘乾子

赵献王刘赦(164年—221年)刘豫子

赵王刘珪(221年—213年)刘赦子

(责任编辑:苏红霞 校对:李俊丹)

K234

A

1673-2030(2014)04-0032-07

2014-09-16

范文华(1984—),男,河北邯郸人,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教师。

猜你喜欢
诸侯王赵王后汉书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首届“赵王杯”全国小小说征文启事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汉代诸侯王的地下世界
赵王骨折
最早的名片
你想象不到语言有多么简陋
《将相和》缩写
王符生平简述——《后汉书·王符传》释读附拾遗二则
《后汉书》郭玉脉法校文
关于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第25题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