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字在《上博》简的用法与诠释

2014-04-08 14:07:13何昆益吕佩珊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上博楚简通假

何昆益,吕佩珊

(1. 慈济大学 东方语文学系,台湾 花莲 97004;2. 慈济技术学院 通识教育中心,台湾 花莲 97004)

语言文学研究

“可”字在《上博》简的用法与诠释

何昆益1,吕佩珊2

(1. 慈济大学 东方语文学系,台湾 花莲 97004;2. 慈济技术学院 通识教育中心,台湾 花莲 97004)

“可”字在《上博》中为常见字,用法多样,除了读作本字之外,尚可读作它字,计有以下五种读法:一、读作本字,《君子为礼》:“子可亓也【3】。”;二、惯用通读作“何”,如《季庚子》:“青(请)昏(问)可(何)胃(谓)(任)之惪(德)【2】”;三、通假为“诃”,如《周易·豫》:“可(诃)(豫)【14】”阜阳本作“诃豫”,帛书本作“杅余”,今本作“盱豫”;四、通假为“兮”,如《有皇将起》:“又(有)皇(将)(起)含可(兮)【1】”;五、通假为“奇”,如《曹沫》:“必(召)邦之贵人及邦之可(奇)士【29△】”。即就“可”字这五种读法进行讨论,整理出《上博》“可”字的用字情形,尚祈诸家指正。

楚简;上博;通假;可;诃;兮;奇

一、前言

目前可见的出土文献中,以楚简蔚为大宗,而其中《上博》收录的文献以数量庞大、种类广博而称,今讨论“可”字用法,以《上博》为讨论范畴,希望能够收到以小窥大之研究效用。

“可”字在《上博》中为常见字,用法多样,除了读作本字之外,尚可读作它字,计有以下五种读法:读作本字、惯用通读为“何”、通假为诃、通假为奇、通假为兮等,以下分别论之。

二、读作本字

本节讨论《上博》读作本字的“可”字,计有 134则。“可”字的释读,一般在语义上认为用作“可以、能够”来训解即可,但是在语义的诠释上面,我们认为应该要有更加细致的区分才是训释达诂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依照“可”字之义项,细分为:能够、确实、疑问词、肯定、适宜、值得等六个义项。以下请分别讨论之:

(一)能够

义为“能够”的“可”字用法最为常见,在古籍中,如《诗经·国风·卫风·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即是。

1. 可

“可”字独见的句型,目前较为少见,如《上博二·容成氏》:“文王曰:可【47】”即是,《上博》中仅一见,义为“能够”。

2. 不可/弗可

“不可”,为上揭句型的否定句,如:《上博一·孔子诗论》:“则(智)不可(得)也【11】”,义为“不能够”、“不可能”。

我们赞同江秋贞提出的论点,因为在出土文献的研究上,研究者不能够为了达到训释的预期效果而改读或增字为训,加上传世典籍(如上述《大戴礼记·武王践阼》)亦有与“亦不可”相近的语言结构,反观在楚简上面,“不可不”的使用条件,我们提出两个思考:其一,“不可不”在使用时,其前是否常与副词“亦”相互搭配?其二,也就是我们所整理的“不可不”该条,发现它的结构是“不可不+V.+也”,这与本则的“亦不可+V.”还是有差异的;也正是由于这些思考,本文将这一则归类于“不可/弗可”条,而不归类于“不可不”条。

另外,“弗可 + V.”的句型,较为少见,如:《上博六·用曰》:“既出于口,则弗可悔【12】”即是,义为“不能够”。

3. 不可不

“不可不”后多接动词,如:《上博一·缁衣》:“不可不敬也【12】”、《上博三·仲弓》:“是古(故)又(有)司不可不先也【9】”即是,义为“一定”、“必须”。

4. 可V.不可V.

“可V.不可V.”的句型,如:《上博一·缁衣》:“可行不可言【16】”、《上博一·从政》:“可行而不可言【甲11】”即是,义为“能够……,不能够……”。

5. 不V.不可V.

“不V.不可V.”的句型,较为少见,如:《上博一·孔子诗论》:“不(攻)不可能【13】”即是,义为“不……,不能……”。

(二)真、确实

“可”有“真”、“确实”之义,如《论语·学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上博》中,如:《上博四·相邦》:“可胃(谓)(相)邦矣【2】”、《上博五·弟子问》:“未可胃(谓)(仁)也【附】”、《上博八·成王既邦》:“可胃(谓)又(有)道(乎)【14】”即是。在《上博》中,“真”、“确实”义的“可”字,最常见的用法是“可胃(谓)……”。

“可”字在现代汉语当作副词之时,有表示疑问的用法,如:“你可曾想过?”或“他可知道?”这一类型的句子。在楚简上面,“可”字表疑问这点,需与“/与”相互搭配,其句型大致为:“亓+N.可V1而V2+(乎)/与(欤)”的基本结构。

(四)肯定、赞同

“可”字有肯定、赞成、同意、允许之义,古籍中如《孟子·滕文公下》:“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其中“强而后可”、“良不可”之“可”,皆是同意、允许之义。

在《上博》中,“可”字此类用法常被忽略。《上博一·性情论》:“句(苟)毋大害,少枉内(纳)之,可也;已则勿(复)言也【31】”之“可”,学者多释作“可以”,其实此“可”字应有“肯定”、“允许”之义,同于《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的“可也”。而《上博二·从政》:“……之人可也【甲19】”一句,由于上为残简,句意不明。不过,颇疑此句或断成“之人,可也。”此“可”也是肯定之义。

(五)适宜

“可”字有适宜、相称、适合于的意思;在古籍中,如《庄子·天运》:“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即是。

而《上博一·性情论》:“亚(恶)之而不可非者【24】”、《上博一·性情论》:“非之而不可亚(恶)者【24】”之“可”,亦有“适宜”之义。此句“可”字,学者多解作“不能”;其实,若解作“不宜”,句意为“不宜指责”、“不宜厌恶”,更能强调出“达义”、“笃仁”的君子形象。

“可”字亦见于《上博三·周易·谦》:“可用行帀(师)【13】”阜阳本、帛书本缺,今本作“利用行师”;《象》曰:“可用行师”。唐·孔颖达认为是“《象》改‘利’为‘可’”,疏曰:“经言“利用”,《象》改“利”为“可”者,言内志虽未得,由可在外兴行军师征邑国也。”陈惠玲指出:

楚简本、《象传》皆作“可用行师”,比“利用行师”较合于“谦”德,……本文以为楚简本、《象传》作“可用行帀”,传本不同,或许是时代、思想、社会变迁之故。郑玉姗从之,亦云:

《象》与阮元谦卦之《校勘记》,《石经》、《岳本》、《闽本》、《监本》、《毛本》均作“可用行师”,与上博本比对之下,更可见《象》等传世资料的可信度。今本可能为传抄之讹……

此简之“可”字,应解作“适宜”,句意为适宜利用行师,与“有利于”之“利”,在此可视作义近换读。

(六)值得

“可”有“值得”、“堪”义,传世文献中,如《诗经·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之“可”即是。

三、惯用通读

“可”字在楚简中常见通读为“何”的用法,在《上博》中亦然,本文归于惯用通读一类。所谓“惯用通读”是指某字通读为它字的频率甚高,其使用的方式已经达到半稳定的状态,例如楚简“新”常读为“亲”、“思”常读为“使”,即是属于“惯用通读”。这是笔者曾提出的“《上博》惯用通假字”之说的修改,也就是指称苏建洲所说“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时代、地域,某些本字与假借字的关系是固定的,或是说某一时代、地区有其固定使用的本字。”的现象。

“惯用通读”与偶然出现的通假不同,它意味两种可能:一是这类读法在楚文字系统中非关通假,而是本来应当的读法;二是经常使用的通假字已成为书写习惯,进而代替正字。限于目前可见的材料,暂时无法确知上述何者较接近事实。不过将“惯用读法”与一般的通假字作一区分,是有必要的,这样的方式虽不能说使“楚书楚读的理想庶几可以实现”,至少可以避免“楚书秦读”的窘境。

另外,陈斯鹏曾提出“习用读法”的说法:“在一个字形的不同读法(即所对应的不同音义)中,往往有某一种或某几种读法是最为常见的,这些读法就是该字形的习用读法。”并指出楚简中习用读法的特点:

第一,一个字形的习用读法,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如“昏”、“”即都有两个习用读法。

第二,一个字形的习用读法,可以是该字的本用读法,也可以是它的他用读法。

第三,楚系简帛中字形的习用读法,与其它出土文献或传世文献相比较,有同有异。

“习用读法”是着眼于字形与音义之间的关系而言,能够强调出某字形的读法特色,值得重视。而本文为了清楚分辨读作本字与通读它字的现象,故而采用“惯用通读”的说法。

因此,楚简“可”字有惯用通读为“何”的现象,也可以说“何”是“可”的习用读法。“可”字读作“何”时,有四种意义:怎么、为什么、什么、多么,以下试论之。

(一)怎么

怎么,如《上博六·申公臣灵王》:“可(何)敢心之又(有)【9】”、《上博七·郑子家丧》:“(吾)(将)可(何)(以)(答)【甲3】”。

(二)为什么

为什么,如《上博四·柬大王》:“梦若此,可(何)?【10】”、《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君人者可(何)必安(然)才(哉)【甲8、乙8、甲9、乙9】”。

(三)什么

(四)多么

多么,如《上博三·彭祖》:“可(何)丌(其)宗(崇)【4】”、《上博五·君子为礼》:“(吾)子可(何)其也【2】”。

四、通假它字

本节讨论《上博》“可”字通假它字的读法:通假为“诃”、通假为“兮”、通假为“奇”,以下试论之。

(一)通假为“诃”

《上博三·周易》【14】之“可”字,整理者以为读为“阿”,与“盱”义同:

“可”,读为“阿”,偏私,偏袒,《吕氏春秋·贵公》:“万民之主,不阿一人。”今本《周易》作“盱”,意同。盱者,盱睢谄之谓,谄媚之道以悦上,张目上视附势自以为乐,自处当不失中正,则必有悔。事当速悔,若犹豫疑,则又有后悔。

刘大钧以为此说是也,张立文亦从之。韩自强以为帛书本“杅”可读为“歌”,云:

《释名·乐器》:“人声曰歌。歌,柯也。所歌之言是其质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之有柯叶也。故兖、冀言歌声如柯也。”帛书作“杅”,阜易作“歌”,《方言》:“盂谓之柯。”“盂”、“杅”从于声,故“杅”可读为“歌”。

廖名春则引马王堆帛书《二三子》:“卦曰:‘盱予,悔。’孔子曰:‘此言鼓乐而不戒患也。’”、《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唐·孔颖达·疏:“歌谓祭祀时奏乐也。”、《左传·哀公十一年》:“命其徒歌虞殡。”唐·孔颖达·疏:“歌者,乐也。”等书,指出“可”实质是“诃”之借字,又以为《周易》以“诃”(歌)为本字应该是正确的。

陈惠玲同意整理者之说,又认为“‘阿’、‘盱’二字意思相近,声相近而韵部同,可通假;郑玉姗则认为“盱”与“可”声近韵同,可以通假:

“可”……,古音溪纽鱼部,阜阳本作“歌”,古音见纽歌部,鱼、歌对转,且古有喉、牙音相通之例,如《史记·三代世表》“孝伯”,《卫康叔世家》作“考伯”。“孝”(晓纽幽部)、“考”(溪纽幽部)为喉牙相通之例。故“盱”与“可”、“歌”声近韵同,可以通假。

今本“盱”字,王弼·注:“若其睢盱而豫”,以“睢盱”释之;孔颖达·正义:“盱谓睢盱。睢盱者,喜说之貌。”张立文、陈惠玲、郑玉姗皆从此说,本文亦从之。而阜阳本“歌”字,歌咏带有欢喜义,与“盱”之喜悦义近,可读作本字。

至于上博“可”字,应从廖说读作“诃”。“诃”见于《上博一·孔子诗论》:“其诃申而易【2】”、《上博一·性情论》:“昏(闻)诃要(谣)【14】”、《上博五·弟子问》:“有戎植(持)其(耨)而诃安(焉)【20】”、《上博五·三德》:“平旦毋诃,晦毋诃【1】”、《上博五·三德》:“登【11】丘毋诃【12】”等简,皆读作“歌”,李守奎指出“诃”当即楚之“歌”字,与《说文》“诃”同形。

“诃”字见于《说文·言部》:“诃,大言而怒也。从言、可声。”(卷三上),而“歌”字见于《说文·欠部》:“歌,咏也。从欠、哥声。謌:或从言。”(卷八下)根据楚简“诃”字的读法以及《说文》“歌”有异体“謌”,应从李说视“诃”为楚简“歌”字,与与《说文》“诃”同形异字,是《说文》“謌”字的异体。

因此,《上博三·周易》【14】的“可”字,可能以其为“诃”字声符而通假为“诃”字,等同于阜阳本“歌”字,与今本“盱”字义近。至于廖说以《周易》以“诃”(歌)为本字的说法不确,今本、帛书本为一个版本,《上博》本、阜阳本为另一个版本,两个版本之间无本字的问题,这样的思路可能较符合当时《周易》流传的情形。

(二)通假为“兮”

《上博八·桐赋》、《上博八·有皇将起》、《上博八·鶹鷅》中,“可”字读作“兮”的大量字例,在楚简中是特殊的现象。

此三篇韵文惯于下句之末使用“可(兮)”,《兰赋》共160字,“可”字一见,读作“兮”;《桐赋》共172字,36句,偶数句句末用“可”字,《有皇将起》共186字,约28句,每句句末皆有“含可(兮)”,其中四句使用了“也含可(兮)”;《鶹鷅》仅存45字,约8句,每句句末皆有“含可(兮)”。

四篇简文中的“可(兮)”、“含可(兮)”、“也含可(兮)”,皆作为语气词使用,曹锦炎先生进一步指出“含可(兮)”一词,“相当于现代诗歌中的‘哎呀’。本篇使用双音节语气词‘含兮’,在楚辞中属首见”。

“可”字读作“兮”的用法,《桐赋》整理者指出可与马王堆帛书《老子》“渊呵(兮)似万物之宗”、“荒呵(兮)其未央哉”、“儽儽呵(兮)若无所归”、“寂呵(兮)寥呵(兮)”等相互参看;魏慈德进一步指出此处“可”字所读的“兮”非属支部字,应是从“ㄎ”得声,古音属溪母歌部,方与“可”字音近通假。

从此类作为语气词的“可”字用法反观《楚辞》中的“兮”字,其读音应重新审虑,读作歌部字是较符合当时的语音现象的。

(三)通假为“奇”

“可”,整理者读作“奇”,而无说(页261),陈剑从之;高佑仁从此说,并指出“奇士”最早见于《前汉书》、《后汉书》。

刘钊讨论《包山》简时,指出:

“奇”字以“可”为声,故从“奇”得声的字,又可从“可”作。如字书“”又作“”。古玺“骑”字作“”,古陶文作“”。古玺“觭”作“”,皆为“奇”、“可”用为声符时互换之例,从这一点出发,可将“”字释为“”。“”字见于《集韵》、《类篇》等书。在简文中用为人名。

可作为整理者之说的补证。先秦两汉多“○士”之称,如“材士”(《墨子·备水》)、“智士”(《管子·法法》)、“志士”(《孟子·滕文公下》)、“勇士”(《孟子·滕文公下》)、“谋士”(《墨子·号令》)、“权士”(《六韬·龙韬》)、“游士”(《国语·齐语》)、“贤士”(《国语·齐语》)、“术士”(《韩非子·人主》)、“锐士”(《六韬·临境》)、“武车士”(《六韬·武车士》)、“武骑士”(《六韬·武骑士》)、“死士”(《尉缭子·武议》)、“战士”(《尉缭子·武议》)、“智士”(《三略·上略》)、“义士”(《三略·上略》)等。

不过,其实古籍有“可人”之语,指才德之士,如《礼记·杂记下》:“其所与游辟也,可人也。”唐·孔颖达·疏:“可人也者,谓其人性行是堪可之人也。”《三国志·蜀志·费禕传》:“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等皆是。在本字能读通即毋须通假的前提之下,本简“可士”之“可”也有读作本字的可能,“可士”指才德美好之士。唯目前未有进一步的证据,本文仍从整理者之说。

五、结语

本文讨论了《上博》“可”字的用法,包括读作本字、惯用通读、通假它字等,读作本字的“可”数量最多,意义亦繁,不过需注意释读时应避免仅以“能够”解释所有文句。

再者,“可”通读为“何”,因其读法固定,本文归之于惯用通读,正如陈斯鹏指出“{可}和{何}都可看作‘可’的习用读法”;而目前可见通假它字的“可”字,有通假为“诃”、“兮”、“奇”三字。文后并附《上博》“可”字文例,敬请诸家参考。

六、附录:《上博》“可”字文例

(一)读作本字

《上博六·竞公疟》:“可因于民者【5】”

《上博二·容成氏》:“九邦者亓(其)可逨(来)虎介(乎)【47】”

《上博三·周易·无妄》:“可贞【21】”阜阳本、帛书本、今本作“可贞”。

《上博七·凡物流形》:“操之可操【甲19】”

《上博一·缁衣》:“则行不可匿【17】”

《上博一·缁衣》:“死不可敓名【19】”

《上博一·性情论》:“弗养不可【38】”

《上博二·彭祖》:“述(怵)惕之心不可长【6】”

《上博二·彭祖》:“…之谋不可行【6】”

《上博三·仲弓》:“不可(弇/掩)也【10】”

《上博三·周易·蛊》:“不可贞【18】”帛书本作“不可贞”,今本作“不可贞”。

《上博三·周易·颐》:“不可涉大川【25】”帛书本佚,今本作“不可涉大川”。

《上博六·用曰》:“而亦不可逃【11】”

《上博六·用曰》:“而亦不可□【4】”

《上博六·用曰》:“而亦不可沽(固)【19】”

《上博七·武王践阼》:“溺于人不可求(救)【甲8】”

《上博六·用曰》:“既出于口,则弗可悔【12】”

《上博一·缁衣》:“不可不敬也【12】”

《上博三·仲弓》:“是古(故)又(有)司不可不先也【9】”

《上博一·缁衣》:“可言不可行【16】”

《上博一·缁衣》:“可言不可行【16】”

《上博一·缁衣》:“可行不可言【16】”

《上博一·缁衣》:“可行不可言【16】”

《上博一·从政》:“可言而不可行【甲11】”

《上博一·从政》:“可行而不可言【甲11】”

《上博一·性情论》:“唯人道为可道(导)也【35】”

《上博一·性情论》:“唯人道为可道(导)也【8】”

《上博一·性情论》:“凡人情为可兑(悦)也【21】”

《上博五·弟子问》:“未可胃(谓)(仁)也【附】”

《上博五·融师有成氏》:“疐(实)则可矛(侮)【5】”

《上博五·融师有成氏》:“勿(物)斯可惑【6】”

《上博五·弟子问》:“死不顾生可言乎其信也【8】”

《上博一·性情论》:“句(苟)毋大害,少枉内(纳)之,可也;已则勿(复)言也【31】”

《上博二·从政》:“…之人可也【甲19】”

《上博六·用曰》:“而弗可矣【7】”

《上博五·姑成家父》:“不可【3】”

《上博九·邦人不称》:“不可!必以帀(师)【4】”

《上博三·周易·谦》:“可用行帀(师)【13】”阜阳本、帛书本缺,今本作“利用行师”。

《上博一·性情论》:“亚(恶)之而不可非者【24】”

《上博一·性情论》:“非之而不可亚(恶)者【24】”

《上博一·缁衣》:“此言之砧不可为【18】”

《上博六·用曰》:“良人可思【15】”

《上博八·成王既邦》:“童=光=(童光,童光)亓(其)昌也,可(旗-期)而须也【15】”

《上博二·容成氏》:“如是而不可【39】”

(二)通读为“何”

《上博一·孔子诗论》:“又城(成)工(功)者可(何)女(如)【5】”

《上博一·孔子诗论》:“女(如)此可。斯雀之矣【27】”

《上博二·鲁邦大旱》:“……之可(何)才(哉)【2】”

《上博二·鲁邦大旱》:“亡(无)女(如)庶民可(何)【6】”

《上博三·周易·随》:“可(何)咎【17】”帛书本作“何咎”,今本作“何咎”。

《上博三·仲弓》:“敢昏(问)为正(政)可(何)先【5】”

《上博三·仲弓》:“夫先又(有)司为之女(如)之可(何)【8】”

《上博三·仲弓》:“女(如)之可(何)【10】”

《上博三·仲弓》:“敢昏(问)道(导)民兴惪(德)女(如)之可(何)【11】”

《上博二·彭祖》:“臣可(何)埶(艺)可(何)行【1】”

《上博二·彭祖》:“臣可(何)埶(艺)可(何)行【1】”

《上博三·彭祖》:“可(何)丌(其)宗(崇)【4】”

《上博四·柬大王》:“梦若此,可(何)?【10】”

《上博四·柬大王》:“此可(何)?【11】”

《上博四·柬大王》:“王事可(何)【17】”(以下缺)

《三德》:“倗可(何)新(亲)才(哉)【17】”

《上博六·庄王》:“囗逡(后)之人几可(何)保之【2】”

《上博六·申公臣灵王》:“可(何)敢心之又(有)【9】”

《上博九·邦人不称》:“可(何)以帀(师)为【5】”

《上博二·民之父母》:“敢闻(问)可(何)胃(谓)『五至』【3】”

《上博二·民之父母》:“敢闻(问)可(何)胃(谓)『三亡(无)』【5】”

《上博二·容成氏》:“百姓亓(其)可(何)辠(罪)【48】”

《上博四·曹沫之陈》:“为和于邦女(如)之可(何)【20】”

《上博四·曹沫之陈》:“为和于豫(舍)女(如)之可(何)【22】”

《上博四·曹沫之陈》:“为和女(如)可(何)【35】”

《上博四·曹沫之陈》:“为义女(如)可(何)【36】”

《上博五·鲍叔牙》:“是可(何)也【竞2】”

《上博五·季庚子》:“青(请)昏(问)可(何)胃(谓)(仁)之悳(德)【2】”

《上博五·君子为礼》:“敢问可(何)胃(谓)也【4】”

《上博五·三德》:“倗(凭)可(何)新(亲)才(哉)【17】”

《上博六·王子木》:“此可(何)【5】”

《上博六·平王问郑寿》:“及含(今)可(何)若【5】”

《上博七·武王践阼》:“毋曰可(何)愓【甲8】”

《上博七·武王践阼》:“毋曰可(何)戋(残)【甲9】”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可(何)也【甲8、乙7】”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君人者可(何)必安(然)才(哉)【甲8、乙8、甲9、乙9】”《上博七·凡物流形》:“(吾)女(如)之可(何)思(使)(饱)【甲7、乙6】”

《上博八·志书乃言》:“邦人亓(其)胃(谓)之可(何)【2】”

《上博九·举王治天下》:“凥(居)寺(時)可(何)先【24】”

(三)通假它字

1. 通假为“诃”

2. 通假为“兮”

《上博八·桐赋》:“喿(燥)亓(其)方茖(落)可(兮)【1】”

《上博八·桐赋》:“亢亓(其)不弍可(兮)【1】”

《上博八·桐赋》:“则不同可(兮)【1背】”

《上博八·桐赋》:“木异类可(兮)【1背】”

《上博八·桐赋》:“民之所好可(兮)【2】”

《上博八·桐赋》:“木一心可(兮)【2】”

《上博八·桐赋》:“非与从风可(兮)【2】”

《上博八·有皇将起》:“囟(思)游于忎(仁)今可(兮)【1】”

《上博八·有皇将起》:“若余子力今可(兮)【5】”

《上博八·有皇将起》:“日月卲(昭)明今可(兮)【5】”

《上博八·有皇将起》:“胶膰秀(诱)余今可(兮)【6】”

《上博八·有皇将起》:“胶膰之腈也今可(兮)【6】”

《上博八·有皇将起》:“能为余拜楮柧今可(兮)【1】”

《上博八·有皇将起》:“鹿(从)凥(居)而同欲今可(兮)【4】”

《上博八·有皇将起》:“又(有)不善心耳今可(兮)【4】”

《上博八·有皇将起》:“莫不弁(变)改今可(兮)【4】”

《上博八·鶹鹂》:“子遗余娄(鶹)栗(鷅)今可(兮)【1】”

《上博八·鶹鹂》:“娄(鶹)栗(鷅)之止(趾)今可(兮)【1】”

《上博八·鶹鹂》:“娄(鶹)栗(鷅)之羽今可(兮)【1】”

《上博八·鶹鹂》:“子可(何)舍=(舍余)今可(兮)【1】”

《上博八·鶹鹂》:“不戠(织)而欲衣今可(兮)【2】”

3. 通假为“奇”

参考文献:

[1]马承源.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马承源.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马承源.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马承源.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马承源.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马承源.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马承源.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8]马承源.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9]马承源.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0]季旭升.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读本[M]. 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4.

[11]季旭升.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读本[M]. 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3.

[12]季旭升.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读本[M]. 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5.

[13]季旭升.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读本[M]. 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7.

[14]季旭升. 说文新证:上册[M]. 台北:艺文印书馆,2004.

[15]季旭升. 说文新证:下册[M]. 台北:艺文印书馆,2004.

[16]尹振环. 楚简老子辨析[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17]韩自强. 阜阳汉简《周易》研究[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8]刘钊. 郭店楚简校释[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9]张立文. 帛书周易注译[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0]白于蓝. 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21]陈斯鹏. 楚系简帛中字形与音义关系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2]陈惠玲.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研究[D]. 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学硕士论文,2005.

[23]高佑仁.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曹沫之阵》研究[D]. 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24]倪薇淳.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竞公疟》研究[D]. 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8.

[25]郑玉姗. 出土与今本《周易》六十四卦经文考释[D]. 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博士论文,2009.

[26]赵宇珩. 《上博七·武王践阼》研究[D]. 台北: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10.

[27]吕佩珊.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至六)》通假字研究[D]. 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博士论文,2011.

[28]江秋贞.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武王践阼》研究[D]. 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学硕士论文,2011.

[29]廖名春.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管窥[J]. 周易研究,2000(3).

[30]刘大钧. 今、帛、竹书《周易》疑难卦爻辞及其今、古文辨析(一)[J]. 周易研究,2005(4).

[31]陈剑. 上博竹书《曹沫之陈》新编释文(稿)[EB/OL]. 简帛研究网,2005-2-12. 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2005/chenjian001.htm.

[32]廖名春. 读楚竹书《内豊》篇札记(一)[EB/OL]. 简帛研究网,2005-5-20.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liaominchun006.htm.

[33]曹建敦. 读上博藏楚竹书《内豊》篇杂记[EB/OL]. 简帛研究网,2005-3-4.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aojiandun001.htm.

[34]陈伟. 读《上博六》条记[EB/OL]. 武汉大学简帛网,2007-7-9.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7.

[35]董珊. 读《上博(六)》杂记(续一)[EB/OL]. 武汉大学简帛网,2007-7-11.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7.

[36]苏建洲. 读《上博六·景公虐》札记一则[EB/OL]. 武汉大学简帛网,2007-7-26.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68.

[37]刘信芳. 《上博藏五》试解之三[EB/OL]. 武汉大学简帛网,2007-8-10.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94.

[38]陈伟. 读上博楚竹书〈景公疟〉札记[M]//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献语古文字研究:第2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9]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 《上博七·武王践阼》校读[EB/OL].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8-12-30.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76.

[40]刘洪涛. 用楚简本校读传本《武王践阼》[EB/OL]. 简帛网,2009-3-3.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97.

[41]草野友子. 关于上博楚简《武王践阼》中误写的可能性[EB/OL].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9-22.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 asp?Src_ID=915.

[42]魏慈德. 试论楚简中“兮”字的读音[EB/OL]//古文字研究:第29辑. 北京:中华书局,2012.

[43]季旭升先生.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咏物赋研究[C]. 第23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说明:因文中各种标注符号太多,为避免混乱,文后参考文献不在文中引文后标注。)

(责任编辑:李俊丹 校对:朱艳红)

K877.5

A

1673-2030(2014)02-0071-14

2014-03-10

何昆益(1974—),男,台湾高雄人,慈济大学东方语文学系助理教授;吕佩珊(1980—),女,台湾高雄人,慈济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猜你喜欢
上博楚简通假
基于通假研究上古等类的可行性及方法
长江学术(2023年3期)2023-07-12 03:10:34
怎样识别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楚文字讹混现象举隅
文物春秋(2022年2期)2022-05-19 08:19:00
唐代 越窑青釉海棠式碗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海外星云(2020年16期)2020-12-09 04:17:36
衛伯考(下)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楚简制作技艺
楚简“ ”即“免”的字形依据浅析
知识文库(2019年4期)2019-10-20 06:40:22
楚简二则校读
《洛神赋》“清阳”词义训诂
壽縣朱家集銅器銘文“”字補釋
简帛(2015年2期)2015-06-28 15: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