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幽烛微,高屋建瓴,深层拓展
——《学术高端访谈与研究》探微

2014-04-08 14:07:13贾永生孙晓滨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治学学界学术研究

贾永生,孙晓滨

(1. 廊坊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廊坊 065000;2.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河北 廊坊 065000)

阐幽烛微,高屋建瓴,深层拓展
——《学术高端访谈与研究》探微

贾永生1,孙晓滨2

(1. 廊坊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廊坊 065000;2.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河北 廊坊 065000)

四年前,王韩锁(时任邯郸学院党委书记)、康香阁(邯郸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编审)两位先生精心推出了《学术名家访谈录》一书(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以其丰赡、宏博、沉凝、新颖、翔实在学界反响颇大,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述评文章,高度评价了这一学苑盛事;四年后,康香阁先生又郑重推出了这部底蕴深厚、逸韵独标的《学术高端访谈与研究》一书(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陈高华先生欣然为之作序,编著者深入访谈了13位著名专家学者,涉猎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新闻学、生物学诸领域,每篇访谈录均是前有名家传略,后有研讨文章,访谈与研析相辅相成,便于读者作深入研究,深化了对相关学科的研读与思索。此书有这样几个特质。

一、熔古烁今,见微知著,新老并重,独辟蹊径,不断将学术高端访谈引向纵深发展

这部洋洋40万言的《学术高端访谈与研究》有个最鲜明的特点,即是不薄名家推重新秀,既崇仰硕果累累的学术名家,又着意推出各个领域独领风骚、异军突起的学界新秀,中青年学者占比率已由《学术名家访谈录》中的25%升至这部书中的40%,特别是50后专家学者更是成批涌现,引人注目。有几位大师名家均为再访,这次则侧重研析他们鲜为人知的治学方略,发人深省。从学科建设来看,在已有的文、史、哲、数学、生物、天文、社会学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闻学、考古学的访谈研析,再攀新高,格外出彩。本书另一大亮点是大处着眼,细部入手,以小见大,层层深入。用确凿的历史事实说话,没有空话、套话。古今对接,融会贯通,镜古鉴今,学以致用。书中对汤一介、乐黛云夫妇这一对学术双璧的访谈、研读,互为参照,相得益彰,视角很是别致。对王志新院士的访谈参照对其导师邹承鲁院士的访谈,自然衔接,互鉴互补。书中对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的三篇访谈、研讨文章皆为精品,感人至深。康香阁先生在《再访李学勤先生》一文中对李学勤先生这一国学大师的独特的治学历程、艰辛的心路历程作了深入访谈、探究,对李先生的代表著作《殷虚文字缀合》、《殷代地理简论》、《李学勤早期文集》、《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思想通史》等条分缕析,视点独特。融汇古今、独步天下的李学勤先生在甲骨文研究上、战国文字研究上、二里头文字研究上、中国思想史研究上、方以智研究上空谷传响,垂范学界。本书充分挖掘出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师的治学经验,这是奉献给中外学术界的瑰宝,励人奋进。康香阁先生对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先生的访谈与研究也是别具一格,他深挖了刘庆柱先生学术专著《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的丰富内涵与考古方法,助推了深度研究赵文化这一功业。刘庆柱先生找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法,从点上突破、从面上创新的考古与治学方法颇为独特,至今对学界启迪深刻。

应当指出,书中对学苑新秀叶舒宪教授、王一川教授、王志新院士的推重,颇具眼光;对梁衡先生新闻学术研究的解密,见解不凡。这些闪光点均可圈可点,令人叹服。

概言之,本书博古通今,承先启后,推陈出新,访幽探胜,在学界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为学术繁荣增添了一股活力与推力,功莫大焉。

二、边破边立,扬弃有致,高屋建瓴,与时俱进,寻求学术研究上的真正突破与发展,开拓学术繁荣的新局面

学术研究是在批判中、扬弃中寻求发展的,边破边立,弃中有扬,才是学术发展的坦途。本书这一特点尤为突出。史学大家安作璋先生的治学经历引人深思。安先生是搞经济史研究的,他在认真摸索、潜心研究后,找见了汉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上的突破口,于是,成功撰写出名噪一时的《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两部巨著,自成一家之言,成了断代史研究的领军人物;后他又在深钻细研后发觉单纯搞西域史研究难以有新的更大的突破,凭一已之力难攀新高;他当机立断,顺势而为,一门心思专攻自身熟稔的秦汉史研究,进而撰写了80万言的《秦汉官制史稿》,以秦汉官制作为引爆口,攻关不止,一发而不可收拾,终成独占鳌头的秦汉史研究名家。他的治史经验很有代表性。这种破立有节、扬弃有致,突破口找得准,站位高、视野宽,与时俱进,科学治史的学者专家不在少数,这也是中国学术薪火相传的重要缘故。笔者在这里特意指明,安在璋先生编的《中国史简编》最大的突破在体例上,在通纪、典志、列传、图表上均作了创新,全书有总序,各卷有前言、后记、参考文献,一切便于读者研究。另外,他在地方史研究、齐鲁文化、历史文献学上亦作出了特殊贡献,堪为破中有立、善于扬弃、与时俱进、创新突破的典范。史学大家朱绍侯先生在军功爵制研究上、古代土地制度研究上、中国古代史教材建设上标新立异,领先学界;哲学名家张立文先生在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和合生生道体创设上捷足先登,雄视学苑。破中有立,弃中有扬,鼎新革故,潮头扬帆,有的可谓独一无二。值得关注的是,梁衡先生在新闻学术研究方法论探索上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体,成绩骄人,走在学界前列。

这些大师、名家、学者在学术高端研究上既见识超群,又一丝不苟,既别具一格,又巧于创新,数十载如一日,奋斗不懈,终成大业,为学术繁荣作出了举世瞩目的实际贡献。

三、求精求深,潜心治学,攻关不止,奉献终生,奋力开创中国学术研究的崭新局面,力促学术大繁荣的早日到来

做学问求精求深,搞研究求新求实,干事业全身心投入。这是这些学术精英的共同特质,也是中国学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导因。

一生为红楼解梦的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已将全部心智乃至生命献给了红学事业与中华大文明;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比较文学创立者乐黛云先生这对中国学术研究的双璧伉俪情深,互勉互助,比翼高飞,传为佳话;邹承鲁院士与弟子王志新院士师徒情笃,各领风骚,成为学界美谈。学术研究的优良风习、美好质素、深厚底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兴旺发达。

不少大家治学上一切从实际出发,搞科研先在教学上站稳脚跟,科研创新别开生面,学术研究以国家利益为重,求精求深求新求实的学风与治学方法得到了成功验证。哲学大家张立天先生说得透辟:“人生就在于奋进,生命就在于创造,只要认定了目标,就要不断地追求,以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他一生追踪学术前沿,奋战不殆,精益求精,为构建“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献尽毕生才力。著名佛教学家、宗教学家、哲学家方立天先生一生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用生命推出了三部佛学代表作,走在了学术前方,他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华文化三大传统——儒、释、道研究、文化宗教研究,皆在世界上举足轻重,开一代绝响。

本书以宏阔的气势、新颖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深刻勾勒出当代中国学术高端研究的概貌、内涵与发展,使广大读者对中国学术界有个形象具体的整体认知与系统了解,为诠释学界现状的构想、助推学界发展变化提供了一部极佳的读本。

(责任编辑:朱艳红 校对:李俊丹)

猜你喜欢
治学学界学术研究
“大将军”的治学之路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10:16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中国记者(2014年9期)2014-03-01 01:44:23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3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