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蔓蔓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西安710119)
19世纪中叶,远程教育首先在英国以函授教育的形式出现,20世纪70年代英国开放大学的创建被世界公认为现代远程教育史上的里程碑,1977年,邓小平同志会见英首相爱德华·希思,爱德华·希思介绍了英国开放大学的相关情况,邓小平明确表示要办中国的开放教育,这标志着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开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各种多媒体为载体的远程开放教育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这标志着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
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我国各类高校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大学英语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提升和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英语教学质量。
远程教育教师在教学对象、学术氛围等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有一定的差异,但他们也同样承担着我国英语教学的重任。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促使各类高校人数的迅猛增加,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了大量的应届本科生进入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学生数目的增加降低了入职教师门槛。他们入职后进行短期的培训后直接上岗,在英语师资短缺的情况下,甚至聘请校外教师直接上岗担任英语教学工作。事实上,外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流动性极大,使命感不高、责任心不强,更谈不上教学反思。年轻教师在在职进修,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工作各方面也得不到机会锻炼。这一点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极为不利。此外学生生源的素质也呈现多样化,学生年龄、学历背景、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动力等方面呈现较大差异。远程教育的远距离这一特殊教学模式在极大的方便受教者的同时又让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的接触受限。因此,远程教育英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上提高自己,还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以此达到在有限的面授课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教育效果。
我国英语师资队伍比较薄弱,这一现象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尤为严重。远程开放教育这一办学模式一方面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方便、简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又给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那就是教师如何胜任全新的多种媒体教学环境,通过什么方式富有创造性地进行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等等。这些变化和大学英语教师以及学生多年形成的英语教学和学习习惯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些反差促使大学英语教师关注外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影响因素,并反思英语教学。远程教育的特殊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有限的面授课中对语言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远程教育对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英语远程教学的实施进程、效果以及整体教学质量的好坏高低与远程教育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
我国远程开放教育主要是对在职的成人所开展的继续教育化课程,并且远程开放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规律以及特点具有很大的差别,在目前的教育体系当中,成人高等教育工作逐渐被边缘化。那么,对于从事成人教育的远程教师来讲,不管是其地位,还是作用、特点以及成长机制,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与关注,而大部分远程教师不但要背负着传统教育体系,同时还担负着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广泛关注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把具有教育特点的专业化远程教师队伍探索出来,是目前我国远程教育普及的首要任务。
吴峰提出目前我国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学存在着开放性不彻底、交互性流于形式和学生自主性不显著等问题。陆东日提出现代远程教育英语教学是在中学英语教学基础上的教学,仍然遵循传统模式进行教学——翻译法、灌输式。岑斯、钟雪对远程教育英语教师的教学素质进行了研究,提出远程教育的学员个体特征差异大,如何有效地实施英语教学,教师的能力非常关键。邢晓春,王海竹提出远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是有“媒介”的加入,是教学过程转变为四方面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媒介。
对于每一个英语教师来说,专业水平的发展是教育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而英语老师学科教育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研究能力进行反思,在专业道德、服务意识等方面可以强化,这是一个转变教育效能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英语教师个体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另外,英语教师群体在专业水平上也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地位,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各种国际课程不断发展起来,但是,远程英语教师当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专业知识欠缺、能力不足等等,因此,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现代教学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教师的自主意识,希望通过自主专业获得发展的老师都是依靠内在的行为精神来获得自我发展的动力,以便达到自我目标的追求。想要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必须要以教师的个人专业结构作为出发点,通过对教学专业结构的改革,达到帮助教师专业结构的成长与改进,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我学习和进修以丰富、完善自我素养,充实自己的人生。在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英语教师们一直都受到教师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专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在以被动的状态缓慢发展,教师的主体精神并没有在观念上做出改革,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更无从谈起,这样一来,就导致许多的英语教师都觉得专业发展以及专业成长应该是教师教育者所应该关注的问题,这与自身没多大的关系,所以也就不会主动去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来帮助自我专业的发展。
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师要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所制定的规划要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情况有深入和详细的了解。因此,远程教育英语教师要对自己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可以依照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对自己日常的教学实践进行对应分析,找出自己发展的不足。或者,与一些本学科内优秀的老师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专业发展特征。另外,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教师还要牢牢抓住发展的机会,如:教育理念、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只有对这些方面进行反思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
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主要表示教师针对自己的工作制定了需要达到的某种要求,它有长期性,也有短期性的。制定了专业发展目标之后,还要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行动方案,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因此,行动方案也不相同。行动目标制定以后,就一定要严格执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一些关键因素,主要根据外部情境的变化适当做出改变,尽量与行动方案保持一致。
英语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慢慢的丰富起来,同时也为老师们共享相关资源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目前教育技术以及教育资源仍然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而英语教学能否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也体现出了英语老师是否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现代远程教育英语教师大多为英语专业或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对于远程教育的概念以及知识还相对较为缺乏,并且对于教学的理念仍用传统的教育理论以及方法。另外远程教育也将学生进行了一定的划分,具体表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年龄等方面。
即使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能够进行熟练的运用,同时还要注意知识更新的速度和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其压力也相对较大,因此对于教师现代远程教育理念以及知识的加强,是为了保证现代远程教育深入展开的重要前提,也是必须要经过的阶段。
现代教育必须要具备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如今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能力,同时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能力,而远程教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指的是,在现代远程教育不断深入的前提下,教师根据远程教学的相关模式对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能力。
对于远程教育教师而言,应该更加重视科学研究以及创新,与此同时还要时刻关注所属学科的相关动态,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以提高研究与创新能力,争取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在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老师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就要善于开动脑经、善于探索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师专业化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教师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探索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与同事建立互帮互助的合作关系。教师在进行自我提升专业化过程中,主要应该坚持研究的心态去处理事情,在进行行动研究的时候才能自觉行动,并不断发展,达到自我能力提升的目的。远程教育教师要对教育研究引起足够的重视,置身于行动研究中,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只有在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变成一个专业的教育者。
远程开放教育的独特性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远程教育知识。所以建立校内培训体系势在必行。培养校内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他们成长为远程教育方面的专家。可采取以下措施:
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科专家、远程教育专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专家作为培训师资力量,组建成一支强有力的培训队伍。
设计培训内容,实现对教师的系统化、全面化培训,培训内容应该包括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的培训,提高教师对远程教育和教学的认识、理解;培训相关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熟悉远程教育技术,使其能熟练的操作、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更好的配合完成教学;进行远程教育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让老师能将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制作成课件。在学校网站下建设二级培训网站,为教师随时随地接受培训提供极大地方便,同时培训网站上也可以上传相关的教学法知识和远程教育相关知识内容。
[1]吴峰.现代远程教育英语教学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09,(3):58-59.
[2]陆东日.浅议现代远程教育英语教学模式[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4):88-189.
[3]岑斯,钟雪.浅谈现代远程教育英语教师的教学素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1):25-28.
[4]邢晓春,王海竹.对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思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