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平安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223800)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运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培养和增强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受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稍显稚嫩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困难与挑战。在这种境况下,探索和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展主体性教育,确立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开展生动互动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等途径进一步唤醒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大学生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对于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
以往,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多的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在这种境况下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更多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毫无个性与特点可言。究其现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压抑和束缚,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和凸显。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认识和实践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等功能特性。直面社会发展的需求,面对主体性缺失的现状,高校开展好主体性教育显得日益必要和重要。所以主体性教育就是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对人才的需求,通过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唤醒、激发受教育者潜在的教育需求,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能动地、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行为主体。主体性教育的思想兴起20世纪80年代初,是在由顾明远教授在其发表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中有所提及,后经一批学者的理论探究,产生了“主客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等众多理论观点,并且研究也逐渐由理论层面深入到实践层面。这些主体性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是基于由计划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等特点,需要每个人能都成为自立、自由和自主的个体。
现阶段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主体性教育,就是要遵循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思想,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现实的需求,以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大学生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为具体目标,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个性突出、特点鲜明、素质全面的创新性人才。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瞬息万变,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国家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积极获取知识,还要主动尝试运用知识和能动创造知识,要能够成为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只要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竞争和国际竞争的需要,而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建立在大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之上。可一直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由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调、管理方式僵化,严重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主体人格没有形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积极倡导主体性教育,因为主体性教育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弊病,把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作为教育的目标追求,最大可能地去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主体性教育便成了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就要求大学生要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也要求高校的教育应该是一种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在于要积极倡导主体性教育,这是基于素质教育与主体性教育两者的目标是殊途同归的,从素质教育来看,它的目的在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从主体性教育来看,它的目的在于大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主体性的发展,而人的主体性又可以说是人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开展好主体性教育。
目前高校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普遍较为陈旧,更新速度太慢,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比如部分计算机专业编程类的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学生在校学的编程知识走出校门找工作的时候根本派不上用场,早就是被市场淘汰了的内容。这样学生就陷入了学有所得,却得无所用的困境,久而久之学有何用的想法就会油然而生,接下来迟到、旷课的学生就会出现,打瞌睡、玩游戏的学生也会增多。学生的思维不再跟着老师走,而都是专注于忙自己的事情,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已渐渐转变为被动应付考试,而并非是主动运用实践创造,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在日渐衰退。
现在高校的公共课和基础课普遍还是在采用大班课教学的形式,往往是两三个班或者一两个专业集中在一起听课,学生太多,所以大部分老师的授课都是结合课件采用单向灌输和空洞说教的方式,缺少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沟通交流,更多的时候都是老师负责说、学生负责听,老师只顾着备课,却没有“备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身心特点等个体差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成了一言堂,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导,处于主体地位,却忽视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被当做被动接收的容器,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
一直以来,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理论课教学为主,实践课程安排的少,任课教师主要也是偏重于理论研究,受自身实践水平的局限,对于实践课程的指导力度也比较欠缺,因此学生从实践教学中的受益较少。况且当前课程成绩的评定也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奖学金的评定、评奖评优工作的开展也大都是把理论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围绕理论考核设计出的一套评分体系相对比较完善,而与实践活动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却尚未形成。在这种境况下,学校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不断下降,学生对于第一课堂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也日渐衰减,大学的主体能力愈来愈弱。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直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理能力都比较差;应试教育导向性的偏差也导致了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也越来越弱。这种家庭教育以及中小学教育的后遗症往往要靠高等教育来买单,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都聚焦到要如何有效教育好学生、管理好学生,学校考核学生工作成绩的时候往往也是把教育的效果和管理的成效放到很高的位置上,学生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也是出于如何更好地教育管理好学生,高校管理者中间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认识,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做的好差与否就是要看学生是否容易管理,是否服从管理,是否能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对于大学生在求学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环境适应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业创业问题缺少关注度,没有采取足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服务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也忽视了对大学生自我悦纳、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教育,大学生主体人格缺失。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受教育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其主体性的自我感知的状态和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等观念意识的内在性表征,主要包括自我感知意识和对象性感知意识等[1]。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他们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的内在动力,在受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主体地位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地位平等、相互尊重与彼此信任的关系。因而,只有真正确立了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主体意识才能得以充分唤醒。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只有深入了解并不断满足其需求,才能充分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教育者而言,就是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深入了解学生,把满足学生的利益诉求、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更多平等自由参与讨论沟通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使他们能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激励、自我提升;不断发展学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主体能力指的是存在于主体内部,通过主客体的活动使自身主体性不断得以发展的客观能动的力量。大学生的主体能力的不断发展,可以使他们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实现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由消极转变为积极、由他律转变为自律,提高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把握程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活动是社会及其全部价值存在发展的本源,是人的生命以及作为个性的发展与形成的源泉,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2]实践是主体的存在形式和发展方式,是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动力,学生从课堂上和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方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才能不断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不断丰富和创新知识。大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一方面是要靠广泛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来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发展能力,实现成长。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好第一课堂的主体性教学工作,同时也要注重第二课堂的实践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志愿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见习等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促使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拓宽视野、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主体能力,引导学生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
主体人格是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综合。高校不仅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学习科技文化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即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它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人文教育即人文社科艺术教育,它是指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已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为目的的教育。[3]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要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主体性教育的目的也是要发展人的精神世界,教育家孙喜亭教授曾指出“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最缺什么?”“缺少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即创造的精神,自主的精神。”[4]当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信仰缺失,精神世界空虚、贫乏,人格存在缺陷,究其根源主要在缺乏人文精神。因此,加强人文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它能促进学生知、情、信、意的和谐发展,为其造就其主体性人格和道德人格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养料。人文教育的加强,一方面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互交融的教育课程体系,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增设人文类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拓宽选择面;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人文艺术系列专家讲座,发展人文艺术类的学生社团,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加强人文教育来不断塑造完善的大学生主体人格,以此来推动大学生主体性科学发展。
[1]张雪飞.论主体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6):88-90.
[2]本书编委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42)[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72.
[3]刘波.主体性教育模式初探[J].江苏高教,2001,(1):81-83.
[4]孙喜亭.人的主体性内涵和人的主体性教育[J].教育研究,1995,(10):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