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防和处置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2014-04-08 02:51康丽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职工突发事件应急

康丽珍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政办公室,福建 泉州3620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我国突发事件日益增多,危害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广。受经济潮流冲击,高校突发事件数量也日益增加,影响了教学、甚至威胁到了师生的生命财产,高校的安全稳定,成为社会动荡的推动力。本文拟通过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因分析,在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疏导教育和依法处置并重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预防和处置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一 高校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国内外敌对势力对高校思想上进行渗透

在国际社会大环境下,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形成,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趋紧密,一些宗教组织通过外教特殊身份,采取授课、讲座、英语角等方式有意识地向学生宣传宗教思想和价值取向,或是通过主动接触学生,夺得学生好感来传授教义、发展成员,亦或是通过网络、广播、宗教书籍、传单等传播教义,迷惑视听,以达到敌对活动对高校思想上渗透。

虽然我国目前还是处于比较稳定状态,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管理体制没有健全和完善的前提下,加上体制的转轨、经济结构的转型、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多元化,社会不安定因素随之增加,这些因素给人们带来了不安全感。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多元化必然也将渗透到高校中去。

(二)高校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教职工的角度来说,我国高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给教学一线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在分配制度上虽说总体保持平衡,但更多向教学倾斜,有些高校甚至是严重倾斜,而行政管理人员工作量大、杂,又是坐班制,这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行政管理人员不满情绪,丧失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激发矛盾,影响校园和谐稳定。

从学生角度来说,伴随着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很多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却没有跟上去,如教学环境、住宿条件、饮食环境、图书馆藏量、学生娱乐中心规模等等存在的不足;有些高校实行“大学式教育,中学式管理”,对学生的管理章程过度严格,把学生所犯错误扩大化、夸张化,甚至只是犯了小错误便被开除,这些都跟学生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高校自身管理存在的不足必然引起学生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在学生之间蔓延扩散,给突发事件的发生提供了趁虚而入的机会,阻碍高校的稳定发展。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社会化改革,改变了高校的办学模式,加快了高校发展步伐,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仍存在弊端。如:各项收费较以往偏高,学生间的贫富差距更加明显化,这对于思想处于敏感、自尊心又强的贫困大学生容易造成心理扭曲;弱化了校园氛围,增加了市场化气息,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由社会企业所替代等。这种改革存在的弊端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也是造成突发事件发生的诱因。

(四)大学生自身认知存在问题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为普遍,他们在父母这把保护伞下成长,又长期在校园生活,缺乏社会阅历及社会实践能力,他们或以自我为中心,并缺乏自立意识,当遇到挫折与问题时,一蹶不振,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或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乏应变能力,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缺乏正确判断,使自己成为受害对象。

与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相比较,贫富差距容易给这些学生带来心里不平衡,使他们自卑、封闭、压抑而又敏感,进而痛恨周遭所有事物,思想偏离正道,易走向极端,从而做出一些损人损己的过激行为。

二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一)预防为主,早计划原则,尽可能把突发事件扼杀在萌芽中

从一个风险隐患演变成一起突发事件的发生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这个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人为可控制的,只要通过相关的管理及教育措施,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这个突发事件的发生是自然条件或外部不可抗拒力诱发的,难以避免的,其危害程度也可通过学校提前防范或预演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二)以人为本原则,尽量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人员伤亡。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把保障全校师生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将全体师生的利益放在首位,而非追究责任。

(三)快速反应原则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意料之外、发展快、扩散性强,具有突然性、紧急性、严重性、广泛性等特点,影响高校甚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应对突发事件,为避免以讹传讹,解除猜疑、担忧和误解,高校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科学判断,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把事态控制下来。

(四)疏导教育和依法处置并重原则

对造成突发事件相关师生,高校应本着“宜顺不宜激、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结、宜散不宜聚”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正确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准确处置滋事人员;另一方面在依法处置的前提下,给滋事人员疏导教育,让他们意识并认清到突发事件给学校、社会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三 预防和处置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一)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力度

从教职工的角度来说,高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行政人员在津贴与奖金分配上应与教师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从而激发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此外高校应注重营造校园文化,让教职工感受到学校给予的人文关怀,增强他们的安全归属感。高校教职工之间的和谐共处及对高校管理的满意度增加是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学生角度来说,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应合理。办学规模的扩大不能影响对学生管理和服务的质量,高校应根据学生人均数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立足于学校实际制定学生的管理章程,在具体落实时,不能按部就班,应根据犯错误学生不同情况给予相应处罚;对于后勤社会化所带来的一些不稳定因素,高校管理者应与社会企业多沟通,物价控制在学生有能力接受的范围内,避免学生因贫富差距所带来心理负担。只有有了学生队伍的稳定性,高校才能稳定发展。

(二)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高校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强化高校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责、预防和预警机制、应急保障及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等。根据各类突发事件不同性质、特点,分别制定出社会安全类、学生管理类、网络信息安全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形成行政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和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的应急处置体系,从而最大限度预防和降低校园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危害和影响,维护和确保学校安全稳定,保障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另外,高校应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校方应采取主动回应突发事件,从而形成正面形象,有力减少或消除外界各方负面舆论压力;发言人要做好信息汇总工作,对外统一口径,在第一时间讲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通报事态的控制局面,消除大家疑虑,减少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的思想负担,化解此次突发事件所带来各种其他矛盾,维护校园稳定。

(三)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和培训

高校教职工虽然每天工作都是正常进行,但在工作过程中,有些教职工可能会因为思想偏颇或是某些损害到个人利益而出现工作疏漏或者懈怠,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从而产生更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平时应加强对教职工思想疏导,增强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学校应将编印好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以文件形式下发到每个教职工手中,让他们了解处置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及步骤;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相关培训,提高教职工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学习,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积极引导,减少他们因孤僻、不合群、思想极端、缺乏常识等因素而引发危机的可能性;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及求生技巧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可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选修课、组织观看安全录像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开展大学生应对危机能力的实地训练,组织模拟专项演练,提高大学生自救能力。

[1]韦乔元.有效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29):191-192.

[2]冯叶栋,傅旭东.高校突发事件管理的理论误区与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9,(3):109-112.

[3]武勤.论防范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J].理论学刊,2004,(8):110-111.

[4]谢怀建.突发公共事件妥善处置分析研究——以高校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08,(1):105-108.

[5]单丽琼.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对策[J].学术纵横,2011,(2).

[6]王浩.关于高校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理[J].辽宁警专学报,2010,(1):110-113.

猜你喜欢
教职工突发事件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