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014-04-07 09:50史小平
南北桥 2014年11期
关键词:提高水平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史小平

【摘 要】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小学生在阅读中要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获取知识和能力。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发展思维,培养情感,从而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可以说,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和教学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提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1.126 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提高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此外,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各个方面的理解和认识都处于简单的层面,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

《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实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证明,学生只有对一件事情或者科目有了兴趣,才会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阅读也是这样,小学生的情感世界比较简单,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前提。在笔者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挑选阅读材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兴趣爱好,读书也是这样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引导,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挑选学生喜欢的材料,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章上去。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细选的,是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因此,教师和学生要好好利用,对每一篇文章,都应该认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阅读,例如悬念法,教师说出一篇文章的概述,或者开头,先不要把整篇文章呈现出来,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其次,適当引入课外的文章。要想提高阅读水平,丰富的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适当选择一些课外文章供学生阅读。此外,阅读材料非常丰富的情况下,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鉴别和筛选,这样既节省学生的阅读时间,又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另外,阅读材料的数量也是应该注意的方面,教师不要求多,而是要求精,否则,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习和课堂教学都需要氛围,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阅读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时间。时间是阅读量的保证,教师可以固定每天或每周的某段时间为学生的阅读时间,并且和学生一起阅读,这样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这样一个周围人全都在阅读的氛围下,肯定会乐于去阅读,即使阅读兴趣本来不高,但是身边人的行为对其是一种激励和鼓励。其次,在班级内设立图书角,经常举办读书交流会等,让学生在浓厚的读书气氛下喜欢上阅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放到图书角,平时多为学生搜集一些好书,并且让学生自己去管理图书角,鼓励学生多多进行借阅,可以在班级内实行激励手段,例如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那个小组看书看得多就提出表扬。形成这样的竞争机制,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还可以经常举办读书交流会,抽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互相推荐好书或者互相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等等。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也需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兴趣是一种刺激,能够激发学生去阅读,习惯却是一种行为,一旦确定下来,能够促使学生遵守。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形成自觉意识,能够主动去读书,主动读好书。一个人的习惯是不容易形成的,特别是好习惯。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督促工作,例如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定期进行阅读情况检查等。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就会形成内在动力,能够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很多学生理解的阅读是片面的,认为所谓阅读就是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足够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小学生的阅读是和生字的习得有联系的,但不仅仅是学习生字就足够了,教师应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中心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等。阅读是有方法的,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达到应有的效果。

1.提倡个性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应该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而不是以教师的意志为中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看到这一点,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思想情感不同,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阅读,让阅读变成个体性行为。在课堂阅读过程中,教师不要把文章的内容、意义等等向学生进行展示,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自己独立理解文章内容,品味中心含义,形成自己思维阅读体验,这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也许一开始学生不能适应这种方法,可能对文章一知半解,不能深入体会。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例如向学生提问问题,从带领学生理解内容开始,逐渐深入,最后能够掌握阅读要领。

2.阅读要有目的。教师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读书,否则拿过一篇文章,学生会不知道从何入手。首先阅读要有一定的步骤。在阅读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并且每个步骤都要有具体的目标。一般来说,第一个阶段是单纯的读,目的是能够认识生字,理解文章大意。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学生能够变阅读为朗读,变无声为有声,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朗读是出声的阅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进一步加深,并且如果感情得当,会更深入体会文章和作者的感情。当然朗读也有要求,要做到发音准确、流利,可以由教师进行范读,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第二个阶段是仔细阅读、认真分析,找到文章中的中心句、关键句,总结段落大意等等。这就需要对文章进行细致的分析,分清文章层次,特别要注意重点段落和重点句子等,教师可以适当指导。最后,教师还要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使阅读更加有针对性,在读中思,在思中读。

3.写读后感。读后感也可以称为读书笔记,是指在阅读文章之后,把自己的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下来。文章都是作者对世界的所感所想,是有一定的意义和目的的,学生阅读之后肯定也会产生自己相关的感受。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光要让学生感受这些,更要鼓励学生把这些写下来,这样阅读才能达到最大效果。另外,写读后感对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终身阅读和长远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让学生的阅读成为习惯。

猜你喜欢
提高水平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加强会计素质建设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让学校体育工作不再成为教育教学中的短板
作文教学中的一段话写作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