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

2014-04-07 10:22任彦卿
关键词:第二语言共性二语

任彦卿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 外语系,山西 太原 030012)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语言迁移现象是众多语言学家及心理语言学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Rod Ellis的观点,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语言(母语)知识影响二语(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的现象。[1]在外语学习中,迁移是指人们已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母语及其学习经历对学习新语言的影响。

任何一个学习者在接触第二语言之前,已经基本掌握了母语,并且习惯了运用母语进行思考与交流。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母语知识势必会迁移到目的语中去。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因此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即语言迁移就会呈现为两种方式:正迁移和负迁移。母语正迁移是指由于母语与外语的相似成分即语言的共性对外语习得产生的有益的、积极的影响,它能促进学习者对外语的掌握与运用。母语负迁移是指由于母语与外语的差异对外语习得产生的不利的、消极的影响,是学习者掌握和运用外语的障碍。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关于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负迁移作用已经被广大学者认同。不少学者认为母语在很大程度上会干扰人们的外语学习。但是近年来也有不少人注意到,如果利用得当,母语对人们学习外语有很大的帮助,即产生正迁移作用。

一、理论依据

Chomsky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理论认为,所有人类语言之间都存在共性,“普遍语法是一切人类语言必须具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系统,代表了人类语言的最基本东西。每一种语言都要符合普遍语法,只能在其他次要方面有所不同”。[2]语言学家Cook在其论著中写道:“人们头脑中内在的语言天赋是由普遍语法构成的,普遍语法不是某一特定语言的特有规则,而是适合于一切语言的一系列普遍规则”。[3]根据这种观点,每个人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必定会掌握语言的共性,换言之,母语的学习使得学习者掌握了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共同特征。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就会把已掌握的这些语言共性的知识运用到外语的学习中去。同样,英国语言学家Ellis认为,所有的自然语言都存在一些共同的核心规则。这表明尽管人类的语言千差万别,他们之间仍有共同之处。既然不同语言之间有相同的地方,那么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知识的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就会有意无意地借助母语的规则。按照Ellis的观点,当母语和目的语类似的时候,学生就会很快地掌握这些共同之处,已经获得的极为稳定的母语知识和习惯就会促进目的语的学习。因此,母语知识为二语习得提供了一个学习基础,能够加速目的语的学习,促进二语习得。

二、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现象

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学习者为例,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如发音规则、构词法、语法规则等,这些汉语和英语的共同点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的掌握。

(一)语音方面

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之间存在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例如汉语拼音的声母[p]、[b]、[t]、[d]、[k]、[g]、[m]与英语辅音[p]、[b]、[t]、[d]、[k]、[g]、[m]发音一致。 汉语的韵母[ɑ]、[ei]、[ɑi]、[i]与英语的元音[ɑ:]、[ei]、[ai]、[i]的发音基本相同。 英语学习者可以把母语的语音系统和目标语进行比较,找到他们的相似之处,促进英语的学习。

(二)词汇方面

英语和汉语的构词法都有下列几种:合成法、加缀法、重叠法、缩略法。[4]

1.合成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成新词的方法叫作合成法。汉语合成词形式多样,并且有些在英语中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合成词。例如,

a.联合式:又苦又甜的(bitter-sweet),半死不活的(deadalive),聋哑(deaf-mute)

b. 主 谓 式 :地 震 (earthquake),心 跳 (heartbeat),日 落(sunset)

c. 动宾式:理发(haircut),握手(handshake),计划生育(birth-control)

d. 偏正式:虐待(ill-treat),低估(underestimate),蓝图(blueprint)

2.加缀法。加缀法是指通过在词根前加前缀或在其后面加后缀构成新词的方法。英汉词语中都有大量前缀和后缀,例如加前缀的词:老家、小贩、阿姨、反封建、非金属;untrue,disagree,misunderstand,anti-feudal,non-mental。 加后缀的词 例如:花儿、桌子、木头、读者、现代化、深度;cloudy,reader,strengthen, modernization, socialism。

3.重叠法。重叠法是指通过将语素重叠构成新词的方法。重叠法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构词手段,许多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等都能按一定的格式重叠,例如:家家户户、瞧瞧、干干净净、个个。相比之下,英语中的重叠词数量有限,使用范围较窄。 例如:bye-bye,dum-dum,yo-yo。

4.缩略法。缩略法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很常用,但缩略的方法不同。汉语的缩略法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包含若干个词的词组简缩成尽量少的语素构成新词。例如:环境保护—环保,建设银行—建行,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三包—包修、包换、包退。英语的缩略词主要通过选用一个短语中每一个或主要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例如: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laser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三)句法方面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和汉语在句法结构上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英汉句法结构的共性主要体现在,句子主干成分大体相同,主干成分的词序形成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这一点通过对比英语五种基本句型中主干成分的词序与汉语句子中的词序便可表明。[5]

1.主语+动词

The prices are declining.价格下降。

2.主语+动词+表语

Unity is power.团结就是力量。

3.主语+动词+宾语

He cancelled his order.他撤销了订单。

4.主语+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The firm gave Tom an apartment.公司给了汤姆一套公寓。

5.主语+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She felt the house shake.她感觉房子在晃动。

三、重新认识母语的作用

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不可能完全摆脱母语的影响。学习者经常会无意识地把外语知识与母语知识进行对比,这种不自觉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传统的观点认为母语知识干扰了外语的学习,因为已有的母语知识和思维方式阻碍了外语知识的获得和思维的形成。然而,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不应该仅仅看到母语对二语的“干扰”(interference),而应看到在二语习得这一认知过程中母语的影响也是一种“策略”(strategy)。虽然人类的语言各具特点、千差万别,但语言的共性使得学习者能够在已有的母语知识和所学的外语知识之间进行转换。大量的语言研究也表明,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策略性的使用母语能帮助和促进外语的学习。[6]

语言的学习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学习者已经掌握的母语知识和认知方式可以为外语的学习提供认知基础。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学习者借助母语知识进行新知识的认知可以促进二语习得,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克服母语对外语的干扰,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由母语的认知方式过渡到对目的语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我国的英语课堂中,学生经常会用中国式的英语进行表达,如drink soup被用来指“喝汤”(eat soup);休息室(sitting room)被说成 rest room;Because I was ill yesterday,so I didn’t come to the meeting。这些显然是汉语式的表达。从表面上看,学生错误地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语法运用到英语中去,是汉语干扰了英语的学习,但从实质上看,应该说是学习者借助汉语尝试性地完成了英语的交际任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由于母语的干扰而造成的目的语错误,并非都是母语的消极迁移,而是因为学习者错误地借用了母语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母语和目的语的不同之处。当学习者在外语的实际交际中由于外语知识的缺乏而遇到困难时,就会不自觉地借助于母语来弥补外语知识的不足以完成交际任务。学习者借用已有的母语知识,目的是为了弥补认知上的差距。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不应该仅仅看作是消极的干扰,而应看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外语教师和学习者都应该正确地认识到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促进作用,恰当地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作用。策略性地使用母语可以促进目的语的学习。科学地借助母语是辅助外语教学和学习的一个重要策略,其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的共性帮助学习者熟练掌握外语。但是过多的母语介入势必会阻碍外语知识的获得,对二语的学习起到消极的作用。因此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既不能完全排斥母语,也不应该过分依赖母语。在外语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外语文化和语境的需要,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母语来促进外语学习。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1997.161-186.

[2]Chomsky N.Reflections on Language[M].London:Fontana,1976.29.

[3]Cook V.Universal Grammar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85,(6):2-18.

[4]刘龙根,胡开宝.大学英语翻译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7-32.

[5]张志鸿.科技英语汉译叙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39-43.

[6]卞树荣.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7-89.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共性二语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共性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