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玖灵
(湖北经济学院 体育系,湖北 武汉 430205)
毽球运动是我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踢毽球主要是用下肢做接、落、跳、绕、踢等动作来完成的,使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很大的锻炼,同时也使腰部得到锻炼。而跳踢时,则不但要跳,腰部动作也很重要,上肢随同摆动,有时颈部也要运动。连续跳踢数十次,心跳每分钟增加到一百五、六十次。由此可见,踢毽子是一项全身运动。经常参加这项运动,不仅可使下肢肌肉、韧带富有弹性,关节灵活,而且可使心、肺系统得到全面锻炼,起到增进身体健康的良好作用。
在古都北京,踢毽子还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翔翎。踢毽子起源于什么时候?又是何人首创?这早就是我国体育专家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有一种传说认为:毽球“创自辕黄帝”。当时叫“毱”,不叫毽,是练习武士的一种器具。“毱”在中华大字典中解释为“皮毛丸”显然,“皮毛丸”与毽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又一传说认为:“创自岳武穆,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质,抛足而戏,以释军闷。”此种传说没有可靠的佐证,而且,“箭”与“毽”又不相同。也是不足为信的。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我国古代的毽子,已称箭子。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唐《高僧传》二集卷十九《佛陀禅师传》中记载:“沙门慧光,年方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箭子,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儿世戏有工’“。即记载有一个叫跋陀的人到洛阳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岁的惠光,在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连续踢了五百次,观众赞叹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时(公元467~499年)人,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师,他非常喜欢惠光,并将他收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而佛陀踢毽子为“世戏”,亦可表明作为一种游戏,踢毽子在当时社会上已较为流行了。
踢毽子活动到了宋代,又有了极大的发展,并已定名为毽子(箭子)了。宋朝高承在《事物记源》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较详细的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拐子等名称,亦毗鞠之遗意也.”。高承说踢毽子有足球的遗意,就是说受足球踢法的影响,吸收了足球的花样踢法。宋代是我国足球发展的一个兴盛时期,踢法有两种:一种是有球门的分队比赛,名曰筑球,另一种是不用球门的个人表演赛,名日白打,其踢法,除手以外全身都可以触球,可以组成许多花样,并且难度很大。宋代足球专业书《麟鞠谱》中说;“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形容踢法花样之多,踢毽中的里外膝、拖枪、耸滕、突肚、佛顶珠、拐子等动作,都原是足球白打踢法中的花样动作,被吸收到毽子游戏中。毽子由原来只有反踢等动作,发展到有多种“花样”踢法,这是吸收了足球的“遗意”。据《武林旧事》上记载,临安城有小手工艺人,专门制造弹弓、风筝、象棋、毽子。“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籍以为衣食之地。皆他处所无也二有儿十家专门制造毽子等玩物的铺子,这说明作为商品的毽子,销售量是不少的。同时也表明社会上开展这项活动较为普遍,《高僧传》上说,慧光“年方十二,反踢毽子,高承也说,宋代是“今时小儿,三五成群走踢。”说明唐、宋时期毽子是作为儿童的游戏活动。到了明代,亦复如此。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述当时北京城儿童季节性体育活动的民谣。“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打拔儿。”踢毽子由于有较大的活动量,是儿童冬春之交的游戏活动.
明、清时期,踢毽子进一步发展,关于踢毽子的记载也就更多了。明代进士、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散文学家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杨柳儿青放空锺,杨柳儿死踢毽子。”踢毽子已成为民谚的内容,而且发展到数人同踢的技巧运动。至清未踢毽子已达到鼎盛时期,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不仅用来锻炼身体:作养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并提,一些人以会踢毽子而自荣。因此,踢毽子的活动更加广泛,特别是青少年参加者更为普遍,当时就有这样的童谣:“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说明踢毽子已经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
到了清代,我国古代传统的足球活动衰落了,毽子代替了足球,踢毽子不仅是竞赛的游戏活动,也成为成年人的娱乐。清初词人陈维藉有一首描写妇女踢毽子的词:“盈盈态,妙蹄墩鞠,巧甚弹棋。”踢毽予受到妇女的喜爱,它比缴鞠、弹棋,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也是清初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描述了当时踢毽子活动的情况,“踢毽儿,缚鸡毛钱眼上,数人更翻踢之,名日‘攒花’,幼女之戏也。踢时则脱裙裳以为便。青泉万迭锥朝飞,闲墩鸯桦趁短衣.忘却玉弓笑相倦,攒花日夕未曾归。”攒花即足球自打踢法中的“踢花心”,数人围成圆圈,一人在圈中作花心,众人向中间踢,中间人要能接住边厢人踢来的毽子,并要踢出同样的花样难度。由此可见,清代的毽子不仅吸收了足球的踢法,也融合了足球白打的游戏方法,因此,它代替了足球白打活动,成为我国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社会上广泛开展踢毽子活动的基础上,清代还有专门踢毽子艺人在娱乐场中表演。清人潘荣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说:“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并博戏中之绝技矣。”清无名氏著的《燕台口号一百首》中也说:“琉璃厂有踢毽子者,两人互接不坠。内外拖抢佛顶珠,一身环绕两人俱。”这种踢毽子的表演艺人不仅清代的北京城有,广州城也有。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广州城每逢元宵节,“昼则踢毽子五仙观。毽有大小,踢大毽者市井人,踢小毽者豪贵子。’市井人就是以表演踢毽子为生的艺人。清末民初兴办新学,学校中开设了体育课,当时受过专业训练的体育教师不足,许多学校就以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教材,踢毽子就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个项目。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津津乐道,当年在中学读书时,大多参加过踢毽子比赛,能踢出几十种花样来。随着近代体育项目的开展,踢毽子活动才在学校中停止了,在社会中也逐步衰落了。其主要原因,踢毽子活动虽有不少花样动作能引起人的兴趣。但是一种个人表演的间接比赛,输赢的标准很难判断,不如近代直接对抗的体育项目,能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在经过了儿十年的沉寂之后,当人们已经熟悉了近代体育竞赛的特点,接受西方体育文化的方式之后,毽球把球类竞赛的方法,同踢毽子的功作技巧结合起来,发展成为有传统踢法的特点,又有竞技特色的一项新运动。于是这个传统项目,便有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群众喜爱的一项运动了。
民间踢毽爱好者更是用功苦练,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以北京为例,每遇城乡庙会,各毽球从我国古老的民间踢毽子游戏演变而来,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在花毽的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基础上,增加了对抗性,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为一体,是一种隔网相争的体育项目,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涌现了一批全国闻名的踢毽子能手。如北京的谭俊川、金幼申、溥子衡、林少庵,上海的周柱国、陈鸿泰,河北的杨介人,浙江的谢叔安,河南的路锦城等,数不胜数。踢毽技术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各种踢法丰富多采,高难翻新的动作层出不穷,不同风格争奇斗胜,使观者眼花缭乱,惊叹不已。我国传统的踢毽运动,日趋完善。1984年,原国家体委将毽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组织了全国毽球邀请赛。在政府和体育部门的倡导下,毽球运动在北京、湖北、山东、广东、上海、陕西、河南、山西及东北各省广泛开展,各地相继组织了各种类型的毽球比赛,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参加到了这项活动之中,充分显示了毽球运动的强大生命力。从我国古代毽子的发展,以及毽球的产生过程,可以发现这样一条规律,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借鉴相同的书物,互相吸收,创造出更新的形式来。
[1]邓永生.南派花毽[M].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7.18.
[2]白霞.风筝和毽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203.
[3]舒玉河.毽球运动与裁判[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
[4]王秀民.怎样踢毽球[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86-87.
[5]梅钢.基于岭南文化背景的广东创新文化建设探讨[J].当代经济,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