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良,宋 旭
(1.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曾说,如果说科技是现代经济腾飞的发动机,人才就是这个发动机得以运转的“燃料”[1].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需求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为适应社会发展我国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征程,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也在这场历史性的变革中得到了飞速发展,学校原有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在新的指导思想下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从专业发展的视野来看,体育专业的发展应该由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等要素构成整体依存与协调的过程,要想实现体育院系的长足发展还应科学地处理体育教学内部关系.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规模与教学质量问题成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体育教学活动中主体、客体、基础条件、实践活动等要素组成体育教学质量系统.而教学质量无可厚非地成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生命线,教学质量问题不单是某个高校的个例问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探讨的主题.体育专业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广大体育院系工作者的一大课题.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相互作用的反映,主要体现在体育人才的综合水平上.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各个因素和环节都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学质量;单独的环节和因素是不能发挥教学的整体效能,教学质量也就无法得到合理的保障.从体育教学活动入手,分析普通高校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质量.
体育活动作为主体应用于教学时,会给体育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视野,使人们能清楚、深入地了解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体育教学的主体就是体育活动的行为者;在体育课堂活动中,体育教师和体育专业学生都是活动主体的行为参与者,由他们共同组成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体育教学活动多以班级授课为主要教学形式,每个学生即是个体,也是一个集合的群体;从某一群体或某一个体来说,其教师并不是单独的一个人,因此教师也是一个群体.体育教学活动并不是单个某位行为者所能完成的,需要多个行为者共同完成.
(1)教师.体育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直接影响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关键因素[2].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着设计、组织、领导的角色,体育教师的水平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学是由教学方法、设计程序、资源利用等条件组成体育教育活动.体育教师一方面要传授基础知识,同时还要督促学生将掌握的基础知识运用于实践;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问题和情况进行调整原有的体育教学手段,积极引导体育专业学生朝着技能型人才方向发展.
(2)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来说,体育专业学生这一群体的身份比较特殊.一方面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要求其为自身提供应有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学质量最终体现在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上,因此作为学习的执行者,体育专业学生有责任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要求;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决定着体育专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教师应该积极调动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要因材施教,教学质量才可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客体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在实践时对群体所起的作用.从教学活动关系看,主客体之间存在着相对性,但从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范围来看,主客体的关系又存在着确定性.从体育人才培养目的看,体育教育活动客体存在的知识都是以科学形式存在.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掌握知识.科学知识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系统要素,知识的本身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是一个重要对象,原因在于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传递、创造与运用知识的过程.从科学知识来说,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对体育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进行改变,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会直接影响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认知领域的范围,限制体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其次,体育教师不单是要传授体育知识给学生,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将体育知识运用于实践.客体是被认识、利用、改造的群体,但有着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主客体的活动规律有着一致、相符功能.
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活动不同,这种教学活动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主体根据体育活动的意识作用于相关客体,在证明自身主体价值的同时也接受外部环境对客体的影响.体育教学使得教学活动各要素相互结合,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主客体各种要素条件都成为一种静态的要素.主体的教学活动是组成体育教学质量控制系统各要素相互结合的一种方式,只是主体自身通过实践活动资源和条件将各部分要素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体育教学中承担着自身作用.只有主体通过有效实践,合理地利用条件同客体展开交流,这样才能提高普通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教学活动条件由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种因素组成.物质层面主要是指在教学中体育教学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独特性,体育教学活动想要得到很好的开展需要一定活动的外在因素,一般情况是指硬件设施.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存在着一定的物质条件限制,当体育教学的物资低于基准线时,体育教学的物质要素将会成为体育活动制约因素.在体育教学物资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时,体育教学物资将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条件,但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是起到决定作用.体育教学活动在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精神层面上说,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具体主体间的价值取向.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这些条件制约着体育教学主客体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制约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因而体育教学活动条件成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各个要素变化会导致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变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应该通过各要素共同提高,各要素水平的提高是普通高校体育人才质量提升的有利保障.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成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校体育人才培养质量出现明显下滑,毕业生进入市场后缺乏竞争力;当下要想提高普通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就应加强体育人才教学质量保障建设,在提高学生质量同时也应加强适应性.面对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压力,普通高校急需建立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教学工作、改革、质量方面下功夫,保障体育人才的出口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需求也在发生着转变,普通高校的体育工作者应该严把质量关,培养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体育专业人才.
自从普通高校扩招以来,体育专业得到了迅速壮大;从内容上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并不是自身发展的全部,普通高校只有从整体结构上得到统一才能实现长足发展.实现普通高校体育人才培养质量跨越不仅是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的要求;其最好的方法是从当前普通高校教学质量上寻求突破,近些年来管理部门开始寻找学生发展规模与教学质量间的平衡.相关政府部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14号)、《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1号)等文件中对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明确批示;同年2月12日,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做出明确指示,要求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3].有关部门在推动高等院校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学校教学质量问题,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为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对教学质量下降问题起到遏制作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在短期内想实现跨越式发展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首当其冲的必定是教师的教学质量问题,而教师的教学质量问题也是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体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构建完善的体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是普通高校在贯彻相关政策法规基础上的具体体现,这些政策法规正是体育院系得以稳固发展的前提.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社会主义市场对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趋向于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这类人才需要改变传统的人才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应该有着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对人才的培养应该具备国际意识、态度、活动能力.从经济发展看:一是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市场体制的确立,对原有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体育教学质量保障结构形成了冲击,从形式上要求普通高校必须进行改革,探讨新形势下人才质量保障;二是经济增长的需要,近些年来,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上开始有了很大转变,主要由粗放向节约、由数量向质量转变.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当前的社会市场形势,普通高校在体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体育技能型人才应该努力加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这是新世纪的必然要求.
21世纪普通高校在扩招的基础上实现了学校人数与学校规模的增长,学生人数的增长并不是体育专业发展的整体内容,普通高校只有在各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一所学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教学质量决定着体育人才的出口质量,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体育人才的竞争能力和普通高校的自身命运.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对普通高校教学质量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前体育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发展与人才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社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所面临的教学质量问题也有所不相同.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数量扩张、生源差别大、质量保障条件欠缺等问题,给原来的教学模式带来新挑战.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从体育教学观念、教师队伍、教学设施、教学监控等环节来保障普通高校体育人才教学质量,科学地解决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质量问题.
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组织者和执行者的角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1998年10月,联合国在巴黎召开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行动世界宣言》第10条“高等院校的师生是主力军”明确提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4-5]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与课堂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所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在面对扩招形式下的大众化教育,要想保证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拥有一支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从多角度加强普通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学历、高职建设,整体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体育教学活动与学校基础工作有着直接的关联.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想要达到原有的教学目标,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人才就要加强硬件条件建设.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硬件条件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物质保障.体育教学质量要想得到提高,脱离不了物质基础设施.所以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必须加强硬件条件建设,以满足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归结到竞争的源头还是人才的竞争,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社会对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活动方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直接会影响到体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质量是高校工作者的基本出发点.实行教学质量改革是提高教学水平一大动力,也是实现普通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普通高校体育工作者应根据现代化教育理念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从高校教学的内容、观念、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体育教学的思想和内容是改革的先决条件.在教学中传授体育知识时,应采取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监控就是对教学过程、效果的监测过程,对教学中反馈的各类信息进行动态的管理.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构建融洽的双边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应该以引导为主,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的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发展个人特长.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需要建立全方位的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普通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注重对监督信息的管理与反馈,积极面对学生和老师反馈的信息,对教师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综合过程,也是一项浩瀚的工程,需要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在体育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将科研与教学活动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是提高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关键环节.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只有不断地完善体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才能不断地从教学中发现问题;进一步细化教学检查工作,及时了解当前教学工作的情况,解决相关问题,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与正常,同时,也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6].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应采用有效措施建立教学监控系统保障体育专业的教学质量,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1]陈晓峰.学校体育: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业[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3):106-108.
[2]李健,谭刚,王荣民,等.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962-964.
[3]林顺英.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140-141.
[4]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5]姚新良,茶世俊.略论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J].大学教育科学,2006(4):44-47.
[6]李丹,黄世玉,聂莹涛.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9):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