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婷
(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50)
服装业是参与价值链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其全球价值链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形成。自世界银行发起针对“东亚奇迹”的讨论以来,以东亚地区为代表的价值链垂直分工引起相关经济学者高度关注。从20世纪60年代起欧美把服装生产基地先后转移到日本,再从日本转移到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韩国,至90年代,世界主要的服装生产基地已转移到中国大陆和其他亚洲国家以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
以发达国家企业为主导的国际产业链进一步加剧了南北贸易的不平衡状况,成为了我国服装业实施赶超的枷锁。在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效应”下,我国难免会陷入“低端嵌入”的国际分工地位,且面对如今世界经济形势不稳、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时,如何突破“低端嵌入”向反向选择跨国企业转移,我国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到底如何,一直是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要议题。
“价值链”的概念由迈克尔.波特(1985)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能够分解为一系列不相同却又关联的“增值活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就是一次“增值活动”,其综合起来即构成了“价值链”[1]。寇伽特在分析国际战略优势时使用了价值增值链,他认为价值增值链是由技术与原材料和劳动力的融合而形成的各种投入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并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的过程[2]。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关注全球价值链条的片断化和空间重组问题。克鲁格曼(1995)曾对片段化与空间重组进行过探讨。阿尔恩特、凯尔科斯(Arndt and Kierzkowski,2001)使用了“片断化”来描述生产过程的分割现象。他们认为企业将各个内部生产的环节在全球的不同地理位置与空间进行配置是一种全新的现象[3]。产权的分离是跨界生产组织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如果产权不能够分离,跨国公司和FDI就有可能是一个首要选择。如果产权能够分离,委托加工等方式就会施行,而FDI就不会扮演主要角色。他们的观点为之后生产的外包和跨国企业的全球采购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外包业务不断发展,发达国家将核心业务仍留在自己国内,只外包一些非核心的环节,不仅能提高自身竞争力,还能巩固国际地位,当然这一动作的实施让发展中国家也有了进入全球价值链的机会。“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正是在早期的价值链、全球商品链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格雷菲(Gereffi,1999)和其他一些研究者将价值链的概念与产业的全球化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的概念,由于“商品”一词在西方语境中经常代表着实物的消费品,并没有包括服务、机械设备等,因此格雷菲等人后来用“全球价值链”取代了最初的“全球商品链”这一概念[4],其在分析国际扩张和区域分工的供应链价值创造方面已经得到普及,格雷菲探讨了治理和升级这种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指出现代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动力及其影响全球生产和贸易包括:强调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和新地理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全球市场和单个标准的关键角色在农产品供应链;经济危机如何导致终端市场的转移和价值链的区域化[5]。
伴随着全球化的生产体系的建立与形成以及全球化的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入全球分工获得了深入国际化的机会,加入全球价值链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组织学习提升技术、管理与创新,提高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施米茨研究认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下是俘获型的,发达国家的企业是领导型的,发达国家可以依靠自身的市场势力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获得技术升级以及价值链的升级所需的能力,从而避免了发展中国家分享发达国家的核心竞争力[6]。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外包,获得溢出的技术,企业通过技术的共享进入到代工企业的行列,发达国家通过压低价格使代工企业收益更低,这种竞争只会使得发展中国家被“低端锁定”。
针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问题,一些学者开始寻找改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自身内部因素及方法。UNCTAD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将从承接外包等形式中获得的技术“本土化”才是其参与国际分工、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7]。施米茨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研究指出,先在国内市场发展壮大在进入,再进入全国市场的企业,通常在价值链中会表现出很强的功能升级以及部门升级等的能力[6]。
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较早的是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管理发展学院(IMD),他们设计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原则、指标体系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波特最早在产业层次上研究国际竞争力,他提出生产直接相互竞争产品或服务的所有企业的集合即为产业,一项产业中所包含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接近。波特(1990)认为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主要由六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机遇和政府,又称为“钻石模型”。此后学者们一直对国际产业竞争力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入世以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是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理论层面,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却很难找到一套比较全面的应用评价体系。波特的“钻石模型”虽在研究产业竞争力比较全面,但难以量化。
由于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国内关于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基本停留在比较优势的层次上,应用进出口数据进行研究成为实证中最广泛的方法。具体主要包括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指数TC等6种评价指标,最常用的是RCA和TC[8-9],此外MS[12]、出口产品质量指数[15]、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10]、进出口价格比等。
衡量产业的生产率也是评价竞争力的有力方法,任若恩就已经运用“生产法”来衡量国家产业的竞争力,刘海洋、罗洋对高技术产业出口运用生产率法来衡量[11]。张凯竣、雷家骕在研究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时,其中一种方法是采纳克鲁格曼提出的生产率/工资率的生产率修正指标进行的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定性研究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多种因素也是一些学者常用的分析方法,由于没有量化,其研究结果通常具有行业局限性。譬如:蒋美娟等在对我国羊绒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对成本与价格、生产要素、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品牌与营销、产业集中度、市场需求、政府扶持政策等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2]。
大多关于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文献都表明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譬如:张小蒂、孙景蔚采用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实证得出,产业显示出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13]。任晓丽及余为丽等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评价指标分析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14-15]。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配额等贸易政策的影响,有时市场份额这种指标并不能很好的反映竞争力,对于服装业来说甚至导致一国在全球市场份额的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一些学者在研究我国服装业国际竞争力时,主要采用进出口数据法以及多因素法。余萌、俞海山通过对企业网络结构动态能力的分析,表明其对集群的效益、效率以及集中度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进而影响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利用浙江省纺织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企业网络动态能力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微观机制,明确了网络动态能力在集群竞争优势发展中的作用[16]。
也有一部分学者通过类似方法分析得出我国服装业国际竞争力总体偏低的结果,如:张小蒂、危华以男式棉质衬衫为例估计并分析了我国服装业在日本的市场势力,研究表明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市场势力较弱且近年呈下降趋势[17]。王雷、樊朝杰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测度了我国服装产业在美国市场上的国际市场势力,结果表明,我国服装产业国际市场势力总体偏低,并受到墨西哥、印度等主要竞争对手的威胁。在与之前学者们运用相似方法却得出不同结果,究其原因可能是选取数据年份不同,口径不同等[18]。
全球价值链概念的产生为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以产业的边界与国界来衡量竞争力,视价值创造为研究对象。依据全球价值链的理论,不仅可以定位本国某一产业在国际化生产链条上的位置,还能找到更高一级的分工定位及进入更高价值链的途径和方法,为国际竞争力的跃迁指明新的目标。
全球价值链垂直分解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至今较为典型的经济特征之一,Holger Gorg通过实证对爱尔兰国家的外包进行研究,他认为垂直分解能提高当地的全要素生产率[19]。刘志彪、刘晓昶也运用Hummels的方法计算了中国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并就垂直专业化战略对东道国人才、资源、技术、产品、贸易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影响作了分析研究[20]。
国内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提出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较早的学者们们认为,在全球价值链的大背景下,对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不应继续停留在最终产品上,而是体现在某个中间品环节的价值创造上,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就转变为某种生产经营活动的国际竞争力问题。
陈立定(2011)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定性分析了浙江服装产业,他认为浙江服装产业只有量的竞争优势,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要提升浙江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不仅要强化加工制造能力,提高面料档次,实现价值链左端延伸,还要加强品牌与营销渠道建设,促进价值链右端延伸[21]。
赵君丽通过运用投入产出表法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垂直专业化比重来衡量垂直分离程度,得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从 20 世纪 80 年代加入全球价值链至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但是加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在逐年加深,纺织服装产业整体绩效和各子行业的效率的提高[22]。
马红旗、陈仲常对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呈倒“U”型关系。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环节遭遇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锁定”,价值链的升级受到了抑制[23]。
孙琪(2008)定性分析全球价值链下贴牌针纺织业升级路径,表明我国针纺织业以贴牌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在整体上还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正面临着国际竞争力不强、利润空间日趋缩小等发展瓶颈,亟待从OEM向ODM、OBM转变[24]。
谭力文、马海燕、刘林青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我国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并以Nike全球价值链作为实证,得出的结论是:现有的评价夸大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服装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附加值最低位次,国际竞争力非常脆弱。中国服装企业要坚持同时走两条路,强化制造环节做强OEM是当务之急;积极主动地进行超越代工所需的额外学习,为实现OBM长期目标做好准备。打造中高档、大规模的服装生产企业,创建基于大国优势的本土品牌是贴近我国当前服装产业现状的发展之路[25]。
以往评价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文章大多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但是在此运用中凸显了两个问题:一是方法本身的缺陷,进出口数据法侧重于研究产业的比较优势,诸如RCA,出口产品质量指数等指标,往往忽略国内市场份额,并夸大加工贸易对出口额的虚增。二是,正如只研究影响竞争力的因素,研究产业的生产率等,以往研究方法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不能辨认企业的“国籍”,因为任何国家不会忽略企业国别问题。
当下已有很多学者对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升级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全球价值链下两大典型经济特征即垂直分解和治理的角度对服装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初探。全球价值链立足于全球,跨越传统的产业边界和国家边界,为产业竞争力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各国基于自己的要素禀赋不断深化片段化生产。所以在新形势下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进行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8.
[2] Kogut,B.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alue-added Chain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s,1985,26(4):15-28.
[3] Arndt S.and Kierzkowski,H.(eds).Fragmentation: New Production Patterns in the World Econom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1.
[4] Gereffi,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R].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
[5] Gereffi, Gary and Joonkoo Lee. Why the World Suddenly Cares About Global Supply Chains[J].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12(3): 24-32.
[6][7] Schmitz H. Developing Countries Firms in the World Economy: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R]. Duisburg: University of Duisburg, 2002:25,27.
[8] 朱彤,孙永强.中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出口结构与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2):25-31.
[9] 张凯竣,雷家骕.中国光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J].管理世界,2013(2):62-68.
[10] 陈立敏,王漩,饶思源.中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基于产业竞争力层次观点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6):57-66.
[11] 刘海洋,罗洋.生产率与中国高技术企业出口相关性研究——基于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视角[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2):58-94.
[12] 蒋美娟,孙致陆,丁丽娜,等.中国羊绒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1):63-67.
[13] 张小蒂,孙景蔚.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2006(5):12-21.
[14] 任晓丽.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毛纺科技,2008(11): 59-63.
[15] 余为丽,王治.基于动态钻石模型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6(4):79-83.
[16] 余萌,俞海山.网络结构动态能力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纺织业集群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3(9):95-100.
[17] 张小蒂,危华.中国服装对日本出口贸易的市场势力分析——以衬衫出口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8(7):33-39.
[18] 王雷,樊朝杰.中国服装产业出口贸易市场势力研究——以美国市场为例[J].国际经贸探索,2011(1):24-29.
[19] Holger Gorg, H.,and Aoife Hanley, Labor Demand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Evidence form Plant-Level Data[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 Finance, 2005,14(3):102-106.
[20] 刘志彪,刘晓昶.垂直专业化: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和生产模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0):5-10.
[21] 陈立定.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16):152-153.
[22][23] 马红旗,陈仲常.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系——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J].南方经济,2012(9):83-91.
[24] 孙琪.论全球价值链下我国贴牌针纺织业的升级路径[J].企业经济,2008(4):95-98.
[25] 谭文力,马海燕,刘林清.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深层透视[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64-74.
[26] 刘林青,谭力文,马海燕.二维治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战略思考[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59-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