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静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工处,江苏 淮安 223003)
选取苏北地区三所高职院校大一至大三的学生作为被试,在每个学校各年级中随机选取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学生作为被试,共对18个班级学生集中施测,发放问卷865份,收回有效问卷812份,问卷回收率93.9%,其中,男生386人,女生426人;文科375人,理科437人;大一312人,大二266人,大三234人。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情况问卷,涉及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等内容;第二部分为正式问卷,使用段建华(1996)对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修订后的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分负性情绪体验、正性情感体验和健康状况三个分量表,共30题,量表采用7点计分法,量表得分越高,说明幸福感越高,即具有较高的正性情绪体验,较低的负性情绪体验和健康体验。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三个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在0.79~0.87之间。[1]问卷由专业研究人员统一施测,用SPSS16.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1.3.1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
以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分及总分为因变量,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男女生在负性情绪体验、正性情绪体验和主观幸福感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以上各维度上都显著高于男生,如表1。
表1 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分析(M±SD)
注:*: p< .05; **: p<.01 下同
1.3.2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文理科差异
由表2可见,文理科学生在正性情绪体验、健康状况、主观幸福感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理科生在以上各维度及总分上均显著低于文科生,如表2。
表2 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文理科差异分析(M±SD)
1.3.3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
对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分析表明,大一学生在负性、正性情绪体验和总体幸福感得分上都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如表3。
表3 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分析(M±SD)
1.3.4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并不显著,来自城镇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各分量表和总分上均无显著差异,如表4。
表4 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分析(M±SD)
从研究结果来看,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总体上较为稳定,同时也受到性别、专业、年级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一,从性别差异来看,女生比男生体验到较多的正性情绪,较少的负性情绪,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这可能与男女社会角色要求不同有关,相对而言,男性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多,未来个人职业发展的迷茫给男生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而女性在面对消极情绪与事件时,更倾向于主动寻求外在帮助和支持。其二,从专业差异来看,文科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理科生。以往的研究对主观幸福感的文理科差异结果存在分歧,[2]本研究是针对高职学生,对于他们来说,理科生就业渠道以企业一线工作岗位为主,由于缺乏对个人发展信心和传统观念的偏见导致他们自信心受挫。 其三,从年级差异来看,大一学生主观幸福感高于其他年级,这可能是由于大一学生刚摆脱高考带来的巨大压力,对未来大学新生活充满期待,而大二和大三学生则要陆续面对考级考证和就业压力。其四,调查显示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并不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学生的健康状况体验略高于城镇,城镇学生的正性情绪体验略高于农村,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其一,引导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幸福观。帮助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和目标是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基础。目标理论认为,需要的满足与目标的实现是主观幸福感产生的重要来源。[3]而高考失利带来的挫折感,和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缺乏信心常使高职学生陷入消极情绪。高校首要应该帮助高职学生明确学生大学期间发展任务是掌握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接着要引导他们树立长远的人生理想和职业发展目标,促使他们在努力完成职业发展任务和追求人生理想与价值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与快乐。
其二,优化外部环境,健全社会支持体系。高校应尽力创造和谐优美的成长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外部条件。高校还应该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企业参观见习等形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能力,提高自信,体验幸福。高校还要重视学生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在学生面对压力时,及时予以帮助和宽慰,尽量避免大学生长期处于自我封闭和负性情绪体验中,提高大学生的归属感。
其三,培养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校应该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发掘学生能力特长,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和文化竞赛活动,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自信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注重品德教育与人格塑造,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其四,加强心理教育,关注特殊群体。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视对特殊群体关怀与引导。高校应完善资助体系,采取多种帮扶助学措施保障经济困难生免受失学之忧。高校还要加强对一年级学生环境适应和学习方法指导,帮助他们尽早熟悉新的人际环境,调整学习方法,尽早确立目标,减少入学适应时间。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要多方面予以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择业就业能力。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做好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心理调节方法,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邓娉.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1):56-57.
[2] 洪宝玲,刘丽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高校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2):58-59.
[3] 任志洪,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6(4):1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