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济南250022)
患儿男,7岁。因双眼红、右眼疼伴大量黄色分泌物1个月,以角膜炎收入院。患儿智力发育障碍,其父亲讲述患儿自幼双眼红,肿胀反复发作,因患儿不能表达,常自行对双眼进行摩擦,曾给予眼药水治疗,症状减轻,但反复发作。近1个月,患儿右眼红加重,伴疼痛及大量黄色分泌物,在当地医院给予药物治疗(药名、剂量不祥),效果不佳,随来我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数指/40 mm,眼睑皮肤肥大松弛,呈淡棕色色素斑,轻度下垂,遮盖瞳孔上缘约1 mm,上眼睑结膜可见大量肉芽组织生长,结膜充血,角膜中央可见约3 mm×3 mm圆形白色浸润,深达基质层,边界清晰。虹膜纹理清晰,部分后粘连。瞳孔不圆,对光发射消失。余窥不清。左眼视力0.02,眼睑皮肤肥大松弛,呈淡棕色色素斑,轻度下垂,遮盖瞳孔上缘约1 mm,上眼睑结膜可见大量肉芽组织生长,结膜充血,角膜透明,余(-)。双眼眼球运动自如,玻璃体、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给予抗生素控制角膜感染,并应用贝复舒、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等促进角膜修复。因双眼上睑结膜大量肉芽肿组织,反复摩擦角膜,不利于角膜修复,待炎症减轻后在全麻下给予双眼睑肉芽组织切除并羊膜移植术,术后病理显示为Ⅰ型神经纤维瘤(NF1)。术后10 d,角膜病情稳定出院。建议CT检查排除眶内及颅内占位,患儿不能配合无法完成。术后9个月随访其眼部NF未复发。
讨论:NF1是由于外胚叶及部分中胚叶组织的异常增殖,形成皮肤—眼—神经等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眼部NF与身体其他部位一样可独立存在,为一孤立肿瘤,也可作为NF的一部分而出现。NF1侵犯眼眶骨、眼睑的报道较多,眼组织的胚胎来源以中、外胚叶为主,NF1均可累及。角膜受累以往报道少见,本例患儿角膜浸润因NF肉芽增生过度刺激,导致角膜组织受损,合并感染所致。本病在儿童期的主要表现为咖啡色素斑,多在出生时即存在,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变大,常被误认为色素痣而漏诊或误诊,其他症状如癫痫、智力障碍、骨骼损害、眼部损害等在儿童期均可见,虽各家报道不一,但一致认为此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常在青春期特别活跃,致使肿瘤迅速生长,直至发育成熟后为止。Allende报道,本病广泛累计眼部组织,按发病频率依次为眼睑、视神经、眼眶、视网膜、虹膜、角膜和睑结膜,其中以眼睑及临近的面部最为明显。该患儿眼睑、结膜、角膜受累,而面部可见片状棕色咖啡斑,伴智力发育异常及病理结果支持NF的诊断。但本患儿家长否认其有家族史,为确诊应加强进一步检查,如CT、X线检查,排除眶骨异常、颞骨是否缺失、视神经孔有无破坏、视神经有无异常等。
眼部NF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局限型、弥漫型和丛状型,其中丛状型好发于眼睑皮下和眼眶,表现为眼睑弥漫性增生肥大,皮肤松弛,上睑下垂,肿瘤扪诊可有蚯蚓样感[2]。NF病理改变目前仍有争论,一些学着认为此肿瘤是周围神经血旺氏细胞弥漫增生的结果,而另一些学者认为瘤细胞来源于神经内膜和外膜。眼部表现有:①眼睑病变:软组织弥漫增生肥厚导致上眼睑变长下垂,睑腺增厚及睑外翻等;②角膜病变可仅仅表现为角膜神经的增厚,角膜知觉减退等;③虹膜色素结节形成;④脉络膜损害:有错构瘤、恶性黑色素瘤;⑤丛状型NF因阻塞前房角影响房水同路可继发青光眼;⑥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可见硬性渗出等;⑦眼眶病变:因眶骨缺损而形成搏动性眼球内陷和外凸[3]。NF1基因定位在17号染色体长臂的17q11.2区,近一半患者发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神经外胚叶异常所致[4]。
眼部NF虽为良性,但仍无有效的方法控制其病情发展,且本病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目前主张对孤立单发且界限清楚者可局部切除,但手术具有高复发率;另由于部分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侵犯范围广,无明显边界,手术难以切除干净,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存在争议[5]。该患儿视力低下,结膜充血严重,早期伴大量分泌物,为挽救视力、加速角膜的修复,我们在控制炎症的前提下行双眼睑NF切除并采用羊膜移植术,术后症状明显减轻,羊膜贴敷良好,角膜愈合快,妥布霉素眼药水、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眼药水促进细胞修复及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术后9个月随访,恢复良好,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1]陈雪梅,廖端瑞,吴善宏.侵犯角膜的神经纤维瘤病[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9,7(4):160.
[2]许常欣,刘景祥.双眼神经纤维瘤合并神经纤维瘤病1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83.
[3]李丽,田文芳,宋国祥,等.神经纤维瘤病的遗传与眼部病变的治疗[J].眼科研究,1995,23(5):310-311.
[4]刘妍秀,郝继龙.儿童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累及眼部一例[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2,20(2):88-89.
[5]叶青,何为民,康剑书.18例眼部神经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华西医学,2009,24(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