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t-PA、PAI-1水平变化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014-06-14 09:48:10张凤梅王德宝
山东医药 2014年27期
关键词:纤溶高尿酸尿酸

张凤梅,王德宝,吴 鹤,刘 鹏

(莱芜市人民医院,山东莱芜271199)

近年研究[1]证实,高尿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是心脑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基础,早期发现并控制导致其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是痛风治疗的重点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反映全身AS的重要窗口,可评价AS的严重程度。文献报道,纤溶—凝血系统异常能促进AS的发生、发展,有多种血浆因子起关键作用。研究证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与AS密切相关,但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报道较少。本研究观察了高尿酸血症患者t-PA、PAI-1水平变化,并探讨两者与CAS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观察组),男58例,女22例;年龄 32 ~61(45.6±8.7)岁;诊断标准:非同日 2次空腹检测,男性血尿酸值>420 μmoL/L(70 mg/L),女性 > 357 μmoL/L(60 mg/L),并除外伴发糖尿病、肝脏疾病、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双色颈动脉,依据CAS程度分为颈动脉正常者22例(动脉内膜光滑、IMT<9 mm)、颈动脉内膜增厚者20例(9 mm<IMT<15 mm)、斑块形成者21例(IMT>15 mm且增厚的内膜向血管腔凸出)、颈动脉狭窄者17例(颈动脉管腔狭窄率≥50%)。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30~65(43.5±9.8)岁;均无感染性及心、脑、肝、肾等器质性疾病。

1.2 t-PA、PAI-1检测方法 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1.8 mL置于含 0.109 moL/L(1∶9 抗凝剂)的枸橼酸钠抗凝试管中,混匀离心(3 000 r/min,300 s),及时分离血浆置于低温冰箱内待用,1个月内一次性冻融,测试完毕,以ELISA法检测t-PA及PAI-1(试剂盒购于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尿酸、t-PA、PAI-1水平比较见表1。高尿酸血症患者CAS程度与血浆t-PA水平呈负相关(r=-0.718,P <0.01),与血浆 PAI-1 水平呈正相关(r=0.421,P<0.01)。尿酸水平与血浆t-PA水平呈负相关(r= -0.691,P <0.01),与血浆 PAI-1 水平呈正相关(r=0.296,P <0.01)。以是否有 CAS 为因变量,以年龄、尿酸水平、血压、BMI、FPG、2 hpG、TC、TG、LDL-C 为自变量。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血浆t-PA、PAI-1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1 两组尿酸、t-PA、PAI-1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尿酸、t-PA、PAI-1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与同组颈动脉正常者比较,△P <0.05

组别 尿酸(μmoL/L)t-PA(ng/mL) PAI-1(ng/mL)观察组颈动脉正常者 412±28* 12.11±1.58 38.12± 6.40颈动脉内膜增厚者 534±46*△ 10.56±1.47*△ 42.87± 8.12*△斑块形成者 521±39*△ 9.01±1.39*△ 45.38± 8.21*△颈动脉狭窄者 587±51*△ 8.01±1.67*△ 56.12±11.25*△对照组298±36 11.46±1.64 35.40± 5.76

3 讨论

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病率增高。研究[2~4]认为,尿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密切相关,尿酸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病变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是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5]。但尿酸升高如何引起AS,其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①升高的尿酸水平可促进LDL-C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伴随氧自由基生成的增加并参与炎性反应,后者在AS形成过程起关键作用[6];②尿酸盐结晶可沉积于血管壁引起炎性反应,直接损伤血管内膜,最终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③增高的尿酸还能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诱导内皮细胞功能的异常,加重原有病变;④高尿酸常合并机体的胰岛素抵抗而表现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增高等纤溶系统紊乱,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⑤高尿酸还可能通过嘌呤代谢途径促进血栓形成;⑥尿酸盐能抑制内皮祖细胞的转化,使血管内皮的修复功能受损[7]。绝大多数研究认为,尿酸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尿酸与 IMT 呈正相关[8,9]。

研究认为,多种因素参与AS的慢性炎症反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种因子起关键作用[10,11]。分析认为,t-PA、PAI-1是纤溶系统外途径中重要的活性物质,在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且两者间保持动态平衡。长期高尿酸血症造成患者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血浆t-PA、PAI-1等纤溶因子水平异常,启动和加速AS过程的发生、发展[12,13]。以往研究证实,PAI-1 能快速与t-PA结合并使其灭活,导致纤溶酶减少,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促进血栓形成。而且由于动脉壁细胞外基质和纤维蛋白沉积增多,可进一步促进内皮细胞损伤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均可导致内膜增厚和病变内膜表面以及血管壁血栓形成,从而促进AS的发展。研究认为,血浆t-PA、PAI-1水平既能较好的反应患者大血管病变与纤溶系统的变化,又是分析这种变化与大血管病变的内在联系和探讨其发生机制的敏感指标[1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内膜增厚者、斑块形成者、狭窄者t-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AI-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CAS程度与血浆t-PA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浆PAI-1水平呈正相关,t-PA、PAI-1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t-PA水平的降低及PAI-1水平的增高与CAS病变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

总之,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PAI-1水平降低、t-PA水平升高,两者与CAS有关,其水平异常可能参与了大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1]Mellen PB,Bleyer AJ,Erlinger TP,et al.Serum uric acid predicts incident hypertension in a iethniccohort: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J].Hypertension,2006,48(6):1037.

[2]关敬树,曹承吉.血清尿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关系的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2005,17(10):488-490.

[3]罗明,俞文萍,邓兵.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尿酸水平关系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2):106-108.

[4]党晓霞,蔡琴,赵旅.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3):151.

[5]Ishinzaka N,Ishizaka Y,Toda E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icacid,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Japanese individual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5,25(5):1038-1044.

[6]Hozawa A,Folsom AR,Lbrahim H,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the ARIC study[J].Ather Osclerosis,2005,17(10):685.

[7]Kamamoto R,Tomta H.Association between uric acid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elderly persons[J].Inter Med,2005,44(7):787.

[8]Mellen PB,Bleyer AJ,Erlinger TP,et al.Serum uric acid predicts incident ypertension in a biethnic cohort: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J].Hypertension,2006,48(6):1037.

[9]Alademan M,Aiyer KJ.Uric acid rol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effect of losatan[J].Curr Med Res Opin,2004,20(3):369.

[10]Feinstein SB,Voci P,Pizzuto F.Noninvasive surrogate markers of atherosclerosis[J].Am J Cardiol,2002,89(5A):31-43.

[11]华扬.实用颈动脉和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10.

[12]苏钦峰,赵玉兰.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系统的变化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07,14(28):34-36.

[13]官国东,宁为民,林家东.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关系研究[J].吉林医药,2010,4(24):4064-4065.

[14]赵永才,李新胜,张金成,等.糖尿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20(19):55-57.

猜你喜欢
纤溶高尿酸尿酸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喝茶能降尿酸吗?
茶道(2022年3期)2022-04-27 00:15:46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36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尿酸真的能杀死泰国足疗小鱼吗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44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警惕这些药物导致高尿酸血症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1:58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