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2014-04-07 15:19
关键词:英美英语专业外语

张 丹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116600)

英美文学文学课程是我国各大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一门高级课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明确规定了英美课程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使学生语言基本共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性及不可或缺性可见一斑。但是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教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其自身的许多弊端及问题,比如:课时量严重不足,授课方式呆板单一,学生热情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使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无法圆满实现,同时也督促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以有效避免或解决问题以实现文学课程的效益最大化。李公昭教授曾说:“除了从社会环境、教育思想找原因外,我们更应该从英美文学教学自身去找原因。比如,我们应自问:英美文学课究竟应该如何设置,英美文学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更有效的吸引最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的文学教学也开始与网络技术挂钩,这是基于几十年来传统文学教学的一大突破和一大进步。可以说,相关的网络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不仅大大改观了文学课堂的授课效果,也为文学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课件内容活泼生动

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使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学内容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和单调的讲解,而是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万花筒。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PPT中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的完美结合。当然精炼有力的文字表达依旧是信息传达的主要载体,但是图片、影像等的介入能让这个载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从而使整个课堂气氛活泼而不失严肃,轻松而不失严谨。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十四行诗Sonnet 18(我怎能把你比作夏天)的课件可以以如下方式呈现:首先呈现诗歌文字内容,并加以注释;接着呈现几张热烈绚烂的夏日图片,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联想到为什么把你比作夏日而不是其他;接着呈现这首诗的朗诵音频,从而使学生不仅能欣赏到这首诗的意境,还能领略十四行诗的音律和节奏;最后再以文字形式清晰呈现出什么是五音步抑扬格和十四行诗的押韵。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受到相应的冲击,从而加深他们对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

二、课堂活动精彩纷呈

课件内容的活色生香使得课堂活动也随之丰富起来。以往的课堂无非是老师居主体地位,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听课记笔记,而现在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让学生有机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他们能越来越直接体验课堂。比如在介绍莎士比亚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VOA或BBC音频,然后或者以提问的形式或者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如何从音频文件中获取重要的信息;在讲解Sonnet 18时,可以让学生模仿音频进行朗诵,时间允许的话甚至可以举行必要的朗诵比赛;对照Sonnet 18几个版本的翻译时,学生可以自己去体会不同版本的不同韵味,也可以鼓励学生生成自己的译文。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活动使得师生关系更为密切,老师不再是主体,而是在众多课堂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课堂活动进行必要的统筹安排和及时反馈,对于学生来说,一节貌似普通的文学课可以让他们在听说读写译演等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促进他们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考核手段多种多样

行之有效的考核手段是任何一门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学课也不例外。但是因为文学课自身的特点,单纯的对与错或是ABCD选择恐怕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文学知识和文学功底,而且文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3]所以文学课的考核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必要的文学知识上,还要注重学生欣赏文学,从文学中感受生活的能力,而网络技术的应用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建立文学课相关的网络平台,其中可以设定相应的考核模块,比如“学生自测”“模拟考试”“试题库”等,让学生在课下自行完成相关考核,学生通过自测结果可以清晰跟踪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考核结果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本身的教学成果。所以多种多样的考核手段不仅可以督促学生们的学习,也可以提高课堂的整体质量,真正实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教”。

四、课前、课上、课后遥相呼应

传统文学课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课时量有限,而文学内容又相对繁杂丰富,换言之,纯粹的课堂中的教与学远远不能满足文学课程的自身要求,但是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文学课程已经迈进了新的“课前—课上—课后一条龙”的新模式,有限的课上教学不再是文学学习的全部,而是整个环节中的一小部分。课前授课老师通过相关网络平台布置有针对性的预习内容(如提出几个思考问题,观看电影片段等),让同学们课前通过平台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分享各自独特的见解,本身对学生们来说这是个独立完成任务独立思考同时相互学习的过程,同时老师通过网络平台上提供的信息能更好的了解学生们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使课上的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更能“投其所好”。比如在讲授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to be or not to be”,教师先让学生回去欣赏电影中该段独白的经典片段,将晦涩难懂的文字同声情并茂的声音表演结合起来,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

网络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黑白世界,让文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的同时,也为教师开启了多种选择性并大大增加了课堂效果,解决以往文学课上难以逾越的一些问题。正如何其莘教授所说:“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作为信息载体的外语的学习提供了空前优越的条件,大大丰富了外语教学的内容,增添了新的外语教学手段。在这一领域,我国和大多数发达国家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只要我们抓住这一机遇,我国的外语专业教学就一定能处于世界的前列。”[4]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大纲,外语教育额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李公昭.现状与忧思[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1.

[3]舒伟.对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46-48.

[4]何其莘,殷桐生,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界,1998,(4):24-28.

猜你喜欢
英美英语专业外语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大山教你学外语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