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琼
(武汉工程大学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正确的信仰能够引导人们走正人生之路,带来美好的人生,不正确的信仰则会使人误入歧途,无所作为,甚至会毁掉人的一生”。[1]可见,信仰选择的不同的会引导不同的人生。《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中信仰教育的有效实施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但缺乏一定的辨别力与自制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各种新观念、新事物不断呈现,大学生信仰现状也呈多元化现象,主流信仰有被模糊化、边缘化、复杂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由于他们特殊的成长环境,致使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认识不够深刻,认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个人的发展关系不大。[2]因此部分学生对信仰教育认识比较模糊,参与信仰教育不够积极,追求金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现象比较普遍;他们只看重物质价值,而轻视精神价值;只追求个人价值,而漠视社会价值,在自私唯我中较容易迷失理性和前进的方向。甚至有的学生公开宣称:“我没有信仰,我只信仰生存主义”、“信仰是麻醉剂”,这些观念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极为不利的。针对当前大学生出现的理想信念淡薄、政治态度冷漠、思想认识缺位、认知行为偏移等信仰危机,高校则应予以充分重视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信仰教育破除思想障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特别指出:“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其中所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应该包括“信仰教育”的缺失和不足。长期以来,《原理》课堂上信仰教育的方法主要还是简单地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生搬硬套地演绎普遍原理,千篇一律的闭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主线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是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导致教学过于抽象和理论化;或者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播,把政治性、思想性极强的《原理》课实际上变成了一般的文化知识课。[3]重理论轻实践、内容陈旧、脱离落后于社会现实,是当前信仰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这种传统落后的单一教学方式在新形势下受到了强烈挑战,《原理》课教学难以收到实效。
教师素质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目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使得大学生信仰教育陷入了理论上的重视和事实上的忽视的尴尬境地。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有的教师虽为《原理》课专职专任教师,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理解得不透彻,课堂讲授缺乏吸引力、说服力,平时又很少参与社会调查研究,缺乏对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有理讲不清,讲理讲不透的现象,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甚至还有少数教师本身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态度,可想而知,一个本身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学生来的。正是由于《原理》课教学存在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理念滞后、教育内容空泛、教育方法单调等系列问题,信仰教育困难重重,加强信仰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优先”。教师所肩负的教书育人的使命,不仅是知识育人,更是是信仰育人。《原理》课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笔者认为,教学上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高校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使大学生坚定“四信”: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彼此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四信”的灵魂,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四信”的核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是“四信”的现实表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四信”的落脚点。[3]而《原理》课要做到的应该是灵魂工程,建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他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具生命力的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体系。与此同时,要对马克思主义作出合乎时代,与时俱进的当代注解。[4]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教会他们用基本原理解决新问题,新情况,不失时机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使教学富有时代特色,从而增强信仰教育的现实性。
既然信仰教学不是要把“既定的真理”强加给学生,那么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抛弃传统的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等反理性的方法,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成为树立正确信仰的主体。
1. 重“实践”,重“热点”
进行信仰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的教育,更是实践的学习。作为既具专业性又具德育特点的《原理》课,更要重视实践活动。比如说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克服他们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把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对照,在实践中验证知识的正确性,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产生认同感,还要指导学生将内化的知识上升为理想信仰,指导行动,从而实现课堂课下的良性互补。除此之外,教学中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应该成为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的切入点。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利益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贫富差距过大,传统道德观念被打破、腐败现象滋生,这都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大现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大现实”。[5]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能回避,任何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我们要热衷谈、重点谈,运用原理与学生一起分析,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比如教材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本章是通过阐释“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因而,这一问题既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也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为信仰不同于知识,它需要学生从内心认同。但是在目前这一阶段,要用事实说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实现完全可能,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毕竟没有到来,因而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不能无视和逃避,只能采取历史与现实的渐进性来证明。当然,在教学中还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增加新题目和新内容,用真理的科学性使教育对象信服,这些问题的困惑得以解答,学生的思想观念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2.强化“主体”意识,强化“互动”环节
在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追求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变消极被动的接受为主动自愿的选择。课堂上,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是教的主体;学生是积极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同样是主体。教师应在适时给以点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分析、讨论、策划、组织活动。因此,师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双主体”互动关系,《原理》的课堂应该是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师要尊重学生,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权力,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开展信仰教育,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信仰需要,提高他们正确进行信仰选择的能力。《原理》课的开设一般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大学,信仰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对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进行信仰教育,我们可以侧重于更高的层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使他们成为正确信仰的坚持者,在党组织中发挥带动和感召作用。而对于已出现信仰危机的学生应侧重科学信仰的教育,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坚定信仰。只有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信仰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1.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信仰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信仰教育的效果。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要求。《原理》课教材内容丰富,理论深厚,只有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深刻领会,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推进,新形势下逐渐产生了一系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6]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钻研,才能以自己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正确理解和坚定的信念,去教育、影响和感染学生。
2.坚定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坚定信仰”是“积极传播”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对高校青年教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有坚定信仰的教师,在学生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在《原理》课堂上,学生们经常向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你的信仰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很简单,但又很尖锐。真信才会真用,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教师首先要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知识内化为信仰,使自己成为一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教师只有具备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到学生心里去,震撼学生灵魂,成为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7]因此,教师真信马克思主义,才能在精神上给学生以力量,教师因内心有坚定的信仰,在讲授理论时对学生感染和影响也才是强烈和持久的。
信仰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高校、社会甚至家庭的通力合作。作为思政课教师,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培养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科学社会主义信念的时代接班人。
[1]肖萌.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策研究,2010,(5).
[2]陈海,丁丽娟.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危机与应对——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00-102.
[3]龚鹰.大学生信仰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89-91.
[4]傅继宏.社会思潮多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探析[J].南方论刊,2013,(2):102-103.
[5]杜君,赵秋静.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型教学向信仰型教学的转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57-59.
[6]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体会和讲授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
[7]孙月红.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