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飞,王全瑞
(宁夏大学 外国语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
翻译主体间性避免了译者主体性的隐蔽和张扬,使翻译活动成为了一种译者、作者和读者等各主体间的对话,也因此在翻译研究理论界获得越来越多重视。然而目前关于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翻译主体间性即是翻译主体间性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有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被运用到翻译研究领域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然而多用于译者主体性研究。结合接受美学研究翻译主体间性凸显了接受美学中的主体间性思想,同时为翻译各主体间间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
翻译的主体间性指各翻译主体,如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等借助客体而进行的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17世纪由西方现象学先驱胡塞尔针对主体性与客体性的二元对立首先提出了主体间性,之后主体间性理论在迦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中得到发展,最后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中更趋完善。西方翻译理论界对于文学翻译主体性和译者主体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然而对对译者主体性和其他主体的关系的研究则相对滞后。
国内译界对主体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于翻译主体间关系的讨论,陈大亮从文学活动的三大要素作者、文本、读者入手将翻译研究置于三大范式下,即重建作者原意的作者中心论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文本中心论范式和读者接受反应的译者中心论范式[1]。然而这三种范式都因过度强调某一翻译主体的主体性而有片面性,把译者的主体性从一个极端推至另一个极端,其结果就是一种扭曲了的译者主体性,一种不成熟的译者主体性观[2],因此有必要将译者主体性置于主体间性下进行研究。
接受美学于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德国,姚斯和伊瑟尔率先从事文学的接受研究,并创建了接受美学,不久接受美学理论便在世界各国产生广泛影响。接受美学起源于对原作和读者关系的探讨,使文学翻译研究从文本独白的层面上升到读者与文本对话的层面,其宝贵的理论价值体现在探讨翻译中文本意义的未定性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地位与译文读者的参照地位。但是,由于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其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具体问题表现在:第一,对相关原理研究不够全、不够透;第二,接受美学与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不够。在我国,就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相结合的文章较多,但是专著却极为少见;第三,研究缺乏系统性,给人一种零散、凌乱之感,有待进一步深化。同时过分强调读者的作用,会造成翻译研究中的某些片面性。[3]
综上,翻译主体间性研究和接受美学翻译观研究存在同样的缺乏系统性,研究不深入,综合研究少等问题。本研究结合接受美学对翻译主体间性进行研究是对解决两者存在的类似问题的有益尝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两者局限性。
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接受美学翻译观突出了翻译以读者接受为追求的价值取向,然而不能像国内大部分研究那样简单认为接受美学对翻译的主义指导意义是研究原作读者即译者主体性和译文读者参照地位。冯岩松指出作为一中跨越时空的不对称交流,翻译活动主要是在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主体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的。[4]陈大亮指出主体性离不开主体间性,离开主体间性的主体性是一中虚无。[1]由此可见接受美学下各翻译主体间性隐含于译者主体性之中,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也同样重要。
接受美学是在以罗曼·英迦登为代表的现象学和以海德格尔和迦达默尔为代表的阐释学的基础上产生,而主体间性首先由胡塞尔在现象学中提出,并在迦达默尔的阐释学中得到发展。由此可见两者有很深哲学渊源。
根据接受美学思想,文本的真正意义不是作者的愿意或其最初的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文本的真正意义是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的运动过程之中,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过程。原文存在不定点和空白召唤,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填补阅读过程中的不定点和空白召唤,即文本召唤结构。在翻译中,当译者作为读者接受原文,填补原作不定点和空白点时即体现出了译者的能动性。然而杨松芳指出作者的“死去”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对作品的控制权,失去了对作品意义的理解权和阐释权,因为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与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解释权,否则文本就无法解读。[5]许钧指出虽然译者面对的是文本,但文本不仅是作者主体的创造物,而且是作者主体的一部分,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离开对作者主体的理解。[6]因此可以说文本召唤结构理论下译者接受原文,填补原作不定点和空白的同时也即译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交往关系,进行对话的过程,达到视野融合的过程,而这正是译者和原作作者主体间性的体现。
接受美学的奠基人姚斯认为,读者解读文本之前就存在一种“先在结构”,即期待视野。若文学作品与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一致,即符合读者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则理解可以迅速完成,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因此第翻译的第二次接受活动中译者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读者进行交流,努力实现与读者的视野的融合,而此过程正是译者和译文读者主体间性的体现。
以上可见接受美学与翻译主体间性有很大的契合点,而这两者本身就有同样的哲学渊源,所以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翻译主体间性有很大可行性,对于拓展和深化当下薄弱的翻译主体间性研究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三国演义》两英译本中的具体实例,分别从译者和原文作者,以及译者和译文读者两个方面阐释接受美学下的翻译主体间性。
例1:何太后见董太后专权,于宫中设一宴,请董太后赴席。酒至半酣,何太后起身捧杯再拜曰:“我等皆妇人也,参预朝政,非其所宜。昔吕后因握重权,宗族千口皆被戮。今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议,此国家之幸也。愿垂听焉。”(第二回)
Version one,Empress He,seeing her rival gather power,arranged a banquet in the palace for her.When the company was well warmed with wine,Empress He lifted her cup and kneeled respectfully as she addressed Empress Dong:“We two women should not concern ourselves with court affairs.In the founding reign of this dynasty Empress Lv wielded great power.But in the end of her clan,one thousand strong,was extinguished.You and I should seclude ourselves in the palace and leave court business to the great ministers and elder statesmen.The ruling house will benefit.I hope you will give your consideration.”(by Moss Roberts)
Version two,when Ho T’ai-bou saw this she prepared a banquet to which she invited her rival.In the middle of of the feast,when all were well warmed with wine,she rose and offered a cup to her guest saying,“It is not fitting,that we two women should meddle in state affairs.Of old when Lu T’ai-bou laid hands upon the government all her clan were put to death.We ought to remain content,immured in our palaces,and leave state affairs to the statesmen.That would be well for the country and I trust you will act thus.”(by C.H.Brewitt-Taylor)
何太后和董太后两宫太后争权,何太后见董太后册封亲信,专权朝政,便设宴试图劝说董太后放手朝政、安居后宫。我们难以详知何太后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当时设宴时的具体内心活动,是诚心实意,恭恭敬敬,和董太后讲和,还是假作姿态,居高临下地与董太后谈判,而这正是文本留给读者的空白空间,对译者来说则是需要其首先作为读者,与原文作者进行精神交流,然后填补原文的意义空白。译本一在“kneel”前增添 “respectfully”将“何太后起身捧杯再拜曰”译为“Empress He lifted her cup and kneeled respectfully as she addressed Empress Dong”,体现了何太后规避前嫌,诚心实意劝董太后还政,与后面董太后勃然大怒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两宫太后矛盾之深。译文准确把握了“拜”字,深入了解了作者用意。相比之下,译本二将“何太后起身捧杯再拜曰”译为“she rose and offered a cup to her guest saying”,则用词过与简约,仅从字面进行翻译,没有从深层面与作者有任何交流,而没能向读者传达出这个特殊宴席的神韵。
综上,从接受美学下研究翻译主体间性结合接受美学研究的成熟成功之处,同时避免了其不足,对完善和深化翻译主体间性研究有一定意义,同时对翻译实践也有较大指导意义。
[1]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2):3-9.
[2]邱文生.翻译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9-113.
[3] 陈逢丹.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J].文艺理论,2009,(2):74-75.
[4]冯岩送.由翻译的主体间性透视翻译的本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1):329-331.
[5]杨松芳.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3):148-150.
[6]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9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