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生
(中国药科大学 学工处,江苏 南京 211198)
价值与信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汪永生
(中国药科大学 学工处,江苏 南京 21119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共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本文立足于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重新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内容,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内化教育
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人们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甚为迫切。自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以来,其内涵和形式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高校作为教育和培养青年人才的主阵地,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才能使其成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伴随着不同时期工作重心的转变,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然随之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根据当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和民众的新特点,在总结以往意识形态工作经验、借鉴吸收国外意识形态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并对其重要性进行了战略提升。
不可否认,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基本精神支柱。它决定着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方向,是其他价值层次和价值诉求得以确立的合理依据。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中国人民广泛认同,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得以长期执政的保证,这已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所印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具生命力的价值体系,是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对当今时代主题和社会发展变化而提出的科学理念,它体现了科学理性精神与人文价值关怀的有机统一,是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它深化了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意识能动性的认识,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和新时期改革开放精神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它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层面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其根本驱动在于社会实践的新发展。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必然带动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巨大变革,这就意味着必须重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套价值规范和社会秩序运行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对以往意识形态工作的继承和发扬基础上,首次提炼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核,并将其和荣辱观一起提升到意识形态本质要素的高度,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贯彻。
2012年和2013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97.9%的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90.2%的学生赞同“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学生认同“大学生应当走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前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等观点的比例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些都充分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社会发展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其根本表现在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的淡化。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评价标准多元化,对于传统的价值观由认同走向迷惑或质疑,价值取向扭曲;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学生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淡漠,精神支柱缺失。
在这种情势下,要旗帜鲜明地批判和抵制错误的社会思潮,加强正面引导,弘扬主旋律。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加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方向确立的依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帮助大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养成。
针对于此,必须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为出发点,着力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增强思想导向性;着力确立广大青年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目标现实性;着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精神支柱性;着力树立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增强道德基础性。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落脚到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观照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这个根本要求上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渗透到大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领域,筑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
(一)价值取向人本化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宗旨。大学生作为价值观内化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承担起应有的角色,把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在实际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及时关心大学生的利益诉求,紧密地把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以达到激发他们的体验情感和认同意志的目的,逐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意识自觉。
(二)语言表达通俗化
实践表明,在理论教育中,照搬理论内容,不对理论本身做适度的转化,是很难为教育对象所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涉及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如果直接照本宣科地灌输给学生,取得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将学理形态的理论内容转化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内容,教育材料和语言的使用至关重要。只有采用大学生所熟悉的事实材料、所喜欢的话语方式开展教育,才能更好地增进教育内容和大学生之间的亲切感,真正为学生所普遍欢迎和真心喜爱。
(三)教育载体多样化
思想工作必须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或理论宣讲中开展学习,而是要选择合适多样的教育载体,生动活泼地开展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充分考虑大学生大众化接受的实践特点,切实将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种载体,坚持贴近大学生实际和当代大学生教育实际,不断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体意识、外化为他们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为广大学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掌握,并且在此基础上成为当代大学生稳定而又普遍的价值取向,就必须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努力使广大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一)遵循教育规律,改善课堂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种种迹象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的环境不够理想,亟待改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得到重视,通过课堂上对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讲授,不断深化大学生对其认知和理解,增强他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方式上,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一是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二是要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三是要改革教学内容,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与热点面对面,敢于直面学生困惑。
(二)融入生活世界,注重实践体验
求真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纯粹的精神冥想,它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的内化,只有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世界,才更有强大的生命力,任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局限在“科学知识的世界”里坐而论道的做法都是苍白无力的。目前,实践教育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实践活动形式化,教育效果欠佳。在实践活动中,要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升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等生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载体,达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现途径。
(三)营造良好环境,引领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会以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影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和思想品德,能给学生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文化熏陶和精神洗礼。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大力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注重文化导向,宣扬大学精神;要尽心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利用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气,促进学风建设;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增强对不良文化的抵抗。
(四)创新传播方式,加强网络引导
当前,互联网作为最具影响力的“第四媒体”,以其平等参与、瞬间扩散的方式,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凸显出来。网络文化的特点,必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渗透到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时效性。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作用,构建校园主题网站,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另一方面又要注重网络引导,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把解决学生思想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舆论导向的融合点,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注: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项目编号:09SJD880081)
[1]刘九万、高云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2]黎开谊.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多维度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3]李恒川.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J].江苏高教,2011,(3).
[4]刘明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浅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5).
[5]黄爱斌、林晓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论坛,2010,(4).
[6]2012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 健 康 向 上 [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5987/201206/137018.html.
[7]2013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持续积极健康向上[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306/15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