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接受现状及改进对策
——基于政治面貌视角

2014-04-06 01:28禹海霞刘建伟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共党员共青团员预备党员

禹海霞 刘建伟

(1.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7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的科学理论,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接受状况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政治面貌即一个人的政治组织身份,它表明一个人归属于某个政党或政治团体,具有某种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和思想倾向。不同政治面貌的社会成员观察社会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所持的立场不同,政治观点也会有所差异。本文以陕西省部分高校的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将大学生的政治面貌分为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四类(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无人参加其他类型政党或政治组织),设计问卷对他们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5份,其中一本、二本以及三本与民办院校各为735份、244份和176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处理,我们了解到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接受状况,比较、分析其差异性和共同之处,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接受状况的对策、建议。

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整体上的接受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形态上,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逻辑严谨、体系宏大;在内容上,它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内政、外交、统战、党建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考查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接受状况,首先不是看他们对理论体系内部各构成部分的了解状况,而是看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整体性认知状况,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体系、逻辑体系、精髓和方法等的宏观性、规律性认识和看法,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整体性,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马克思主义需要与时俱进,实现民族化、时代化。其中,完全赞同和基本赞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占调查对象的比例分别为84.74%、82.59%、79.22%和60.5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最终体现在“一个体系”、“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项制度”方面,然而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对此的认可程度具有差异性。具体而言,分别有91.60%、89.24%、85.52%和63.16%的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分别有82.76%、72.59%、70.76%和60.53%的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认可新时期我国取得一切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分别有87.79%、85.97%、80.46%和60.53%的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分别有83.34%、76.93%、70.52%和62.26%的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另外,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与流、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分别有75.57%、66.67%、63.50%和57.89%的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认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分别有94.93%、90.46%、89.28%和81.58%的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分别有89.84%、85.97%、83.84%和89.19%的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当代大学生整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有宏观上的了解和认识,认可度较高。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对“一个体系”、“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项制度”持赞成和拥护态度。其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认可程度与其政治面貌相关。大致而言,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接受程度依次降低,中共党员的认可度最高,群众最差,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依次居于中间位置。这一方面说明,政治组织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政治素质和政治敏感性,组织的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高校选拔和培养党员的机制是比较完善的,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具有较为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

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具体内容的接受状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体系可以做两个层面理解:其一,基本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形态和战略思想;其二,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国际战略、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等,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党建等方面。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内容体系及主要论断的认可程度,反映出他们对影响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理论、路线和政策的态度。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包括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发展阶段、发展动力等基本理论,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大学生对这些理论并不陌生,但是这不并意味着他们完全赞同或认可这些理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赞同和基本赞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分别占调查对象的93.13%、79.73%、82.79%和68.42%;赞同和基本赞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分别占调查对象的92.37%、85.39%、81.77%和81.08%;赞同和基本赞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论断的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分别占调查对象的89.31%、87.38%、84.82%和71.05%。由此可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上,中共党员的政治觉悟明显要高于其他三类,中共预备党员次之但并不绝对,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方面,他们认可者占调查对象的比例要低于共青团员群体。

通过这些认可状况可以看出:首先,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党建等方面的理论、路线和政策被大部分大学生所认可。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提出的战略思想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符合实践发展要求、时代特征和人民的愿望,满足大学生的心理期望和理想诉求。

其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内容的认可程度具有不均衡性。他们对民主政治、外交政策和两岸统一战略等认可度较高,对公有制主体地位、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可度相对低一些,其中对公有制主体地位作为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认可度最低,仅有不到一半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这种境况表明,一方面大学生对民生、外交问题高度关注,并认同党和政府在这些方面的主张和做法,另一方面大学生面对经济体制、党建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和矛盾思想纠结,对既有理论和政策缺乏认同。

最后,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内容的认可程度具有差异性。总体而言,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对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党建等方面的理论、路线和政策认同度呈递减趋势,甚至差别较大。具体而言,从持“完全赞同”态度者占调查对象的比例来看,中共党员具有相对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是非观,对党的理论、路线和政策认同度较高,在文化战略、党的领导、“一国两制”方针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另外,中共预备党员虽然在空间位置上居于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之间,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具体内容的认可程度方面,他们与共青团员的思想倾向距离更近一些。

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相关理论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认可状况

所谓理论难点和热点问题也就是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容易引起人们思想困惑的重大理论问题。在当前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深刻变革和调整的情况下,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呈现多变性和动摇性,如何看待理论难点和热点问题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观和思想倾向的重要试金石。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最重要的是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正确认识理论难点和热点问题,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本世纪以来,中共中央陆续总结、归纳了“四个如何认识”、“六个为什么”、“四个认清”、“七个怎么看”等理论难点和热点问题,并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社会实践、时代特征相结合给予了科学解答,借以廓清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本文围绕理论难点和热点问题,以李长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提出的六个社会反映强烈、思想界交锋激烈的理论问题设计问卷,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考查。从实际结果来看,大学生对理论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接受状况并不乐观,无论是中共党员还是普通群众,认可度都偏低,持不赞成态度的学生明显增多,甚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问题上中共党员持“基本不赞成”、“完全不赞成”态度者所占比例达到了28.68%。另外,在个别问题上持否定意见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超过了持肯定意见者。

之所以大学生对理论难点和热点认可度低,原因在于:其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福利的举措使处于青春期、喜欢追赶潮流、推崇个体意识、富有批判精神的大学生极易被他们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产生盲目崇拜的心理;其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低潮中发展,苏东剧变的历史影响以及现存共产党执政国家的生产力还不发达的现实使得大学生产生悲观情绪;其三,中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一些积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短时期内很难完全解决,与大学生的期望有一定差距,易使他们产生急躁、抵触心理;其四,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推动了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的便捷化,然而内容芜杂、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使大学生陷入选择困境之中,很容易被一些偏激的观点诱惑,产生一些偏见和错误看法。

四、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接受水平的对策建议

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要努力掌握和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个人奋斗同与人民一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高校作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主题,紧紧把握“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这一主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提高他们的接受水平。

第一,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的推进机制。完善管理体制,理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团结、整合和协调各种力量,建立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和谐高效的推进体系。具体而言,以学校管理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工作者三方为主导,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律为基本遵循,以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制度化管理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以红色社团、红色网站、红色讲坛等为辅助载体,打造立体、多样、生动、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协调、互补、有效的推进机制。特别是要针对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以提高群众接受水平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接受水平为目标,分群体、分步骤、有计划地推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增强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宣传教育,努力实现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让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影响、受教育、有共鸣,做到“真懂”、“真信”。

同时,将现代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中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起着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形成统一共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将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元素渗透其中,通过组织学习、参观考察红色旧址、遗址等,让大学生在看、听、走、唱中体验和感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增强认同感,进而在心灵深处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信心、对党和政府的重大信任。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面对理论难点和热点问题还存在认识不清楚、是非不明确、思想混乱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接受水平,首要的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以理论难点和热点问题为教学重点,以中外横向和古今纵向比较为参照坐标,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力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回应和解答重大现实问题,消除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理论盲点,最终将思想认识不同、人生观相异的大学生引导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把其自发的力量特别是反制度的力量调整为自觉而有益的建设性力量,使分散的思想、不同的价值观转化成相对统一的政治共识和国家主张。

具体而言,教师首先要密切关注和学习党的重要理论、政策及注解读物,把握理论难点和热点,结合中共中央精神、理论前沿和社会现实构建自己的解读框架和方式。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自觉地将这些理论难点和热点问题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深入浅出地阐释、分析,并通过课堂讨论、自由辩论、演讲比赛等形式强化大学生的认识,增进他们的政治认同。再次,教师从说教语境和逻辑转向实践语境和逻辑,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通过社会调查的形式深入到农村、城市、社区、企业中去,了解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布局和发展现状,加深对“一个体系”、“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项制度”等的体验和认识。

第三,引导党员发挥模范带头和辐射作用。高校中的学生党员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同其他学生群体一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接受对象,在学校管理者、学生工作者和教师的引导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另一方面,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又是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是理论学习和行动的表率,发挥着先锋队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中共党员是调查对象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认可度最高、接受状况最好的群体。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1]高校要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接受水平,必须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具体而言,严格党员选拔和培养制度、程序,注重对党员政治素养的全面考查,加强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其次,构建以学生党员为主导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员的辐射作用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拥护者和合格践行者。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猜你喜欢
中共党员共青团员预备党员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五百〇五人)
追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15人)
村、社区党委能审批预备党员吗?
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揭晓
新时期国有企业共青团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章关于预备党员的有关规定
一对中共党员夫妇飘零苏联25年的故事
预备党员能否提前转正?
预备党员因病长期在家休息,能否按期转正?预备期间鉴定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