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茜,张 超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1941年5月,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批判、纠正了党内存在的不良学风、党风及文风,不仅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光辉典范,而且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及进行理论教育的一条重要路径,本文所指的“三风建设”沿袭党的这一优良传统,特指党的党风建设、学风建设及文风建设。
就当前来说,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教育,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P34)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P31)在全党范围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党风建设是保障,学风建设是基础,文风建设是关键。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品德修养、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执政能力和执政理念的信心,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推进党风建设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对党的优良作风进行了概括和阐述,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3](P1093)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不仅在党的成长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当前加强党的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坚强保障。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基本原则,毛泽东多次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1948年12月,刘少奇在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中提出:学习理论“不仅要联系中国的实际,而且要联系外国的实际;不但要研究现在的实际,而且要联系历史的实际”、“要有中国知识,又有外国知识;要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4]这要求我们务必克服那种狭隘的主观主义倾向,注重调查研究,以客观存在着的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既要善于纵向研究,深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和必然性规律,又要善于横向研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优越性。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基本途径。1962年1月27日,在“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作了《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的重要讲话,他指出:“一切共产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都应该把自己看成普通劳动者,没有任何特权,都必须关心群众生活,和群众同甘共苦。”[5]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正是由于党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群众路线的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在中国扎根并发展。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应“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P50)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就应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解决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否则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仅仅是一句空话、一种口号,毫无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党内矛盾、修正错误的基本方法,是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悟的有力措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经常性地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方法,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错误的思想动态,修正错误的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的不良党风。在当前全球走向一体化的进程中,不同的学术思潮相互交融,不同的社会制度相互碰撞,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既要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促进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又要澄清认识,敢于批评各种错误思潮、抵制反马克思主义的侵袭,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伪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走出一条实事求是、民主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着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能力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基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基于党对中国国情的正确分析和把握,基于时代需要和历史规律而形成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
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应深入基层考察,加强国情调研。国情调研是发展党的理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概念,并将其载入党章,在中国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中国共产党遵从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五种形态的理论,明确了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前进的方向上和马克思主义保持高度一致。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P12)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2](P16)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问题的科学解答,为了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概括总结出一套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一国两制”构想等在内的理论体系;为了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回答怎样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四川、甘肃等地视察,提出了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此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概念;进入21世纪,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了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系列问题,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一次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之后,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载体。
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必将随之而不断丰富、发展,而加强党风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要求我们着力提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能力,在基层考察和国情调研中,促进理论“接地气”,从而获得丰富的实践营养,促进理论的发展和普及。
2010年,习近平在浦东干部学院召开座谈会时,强调指出:“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阶段主要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干部教育培训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重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作为社会政策和现实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党的领导干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推动者,领导干部在党和国家中的政治身份要求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过程中,既要身体力行,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又要善于宣传,力求准确诠释党的理论政策。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说话人的品格是一切劝服的手法中最有说服力的。”任何一种理论要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并内化为个人的信仰和追求,除了要求理论本身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外,必然还要求理论的传播者对理论具备真心的信仰、执着的追求和模范的践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却愿意追随中国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坚信不疑,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老一辈革命家和党的骨干领袖勇于实践、争当模范,以坚强的意志实现了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魅力的完美结合。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要读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非常困难,但毛泽东总是千方百计地去搜集,即使在长征途中,他也总是把《反杜林论》等经典著作带在身边。在延安时期,陈云、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都成立了专门研究马列主义的学习小组,主要领导人都要亲自到场参与学习、讨论。此外,毛泽东还揭示了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原则在于考虑群众的水平、喜好和接受能力,“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3](P836)延安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创作,在哲学、军事学、政治学、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领域都写出了极有实践价值的文章,以实际行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这种以身作则、亲身力行的共产主义领导干部的作风,应是所有领导干部学习的光辉典范。
关于“学风”的内涵,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进行了科学阐释,他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3](P813)习近平指出,“学风建设在党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把学习搞好了,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才能提高理论素养、掌握正确方法,才能培养起健康的生活情趣,真正提升精神境界,不断改造主观世界。”[8]“学风”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执政党的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教育,学风问题不容忽视。
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2](P12)他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源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其中“理论自信”是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热潮的基本前提。
理论自信,是指“个体或者组织(团体)对自己提出的理论观点和理论体系所持的坚定不移的态度以及对理论发展充满信心的积极体验,是对理论的信任和认可。”[9]每一个政党都有自己所坚定信仰的理论,它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和旗帜,正确的思想理论是政党发展进步的指向标。我们所提倡的“理论自信”并不是对某一种理论的盲目乐观的信仰,而是建立在科学的态度和现实的经验基础上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一方面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和科学继承,另一方面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对中国实践的经验总结中,党成立90多年来的成就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中,依然需要坚定理论自信,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信仰,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实践,增进全党全民对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信心。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积极推进理论自觉的过程,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理论自觉促进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深化理论自觉,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增进理论自觉,以积极的理论自觉促进理论发展,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应有的学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鲜明的特征就在于其强烈的实践性、鲜明的时代性、浓厚的民族性和广阔的开放性。21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规模不断扩大,理论思潮也日益向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我们必须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在多元开放条件下,必须要有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的魄力和勇气,只有敢于解放思想,以世界眼光看问题,才能开阔新思维,吸纳新观点,寻出新方法,解决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正是由于邓小平敢于把视野投向西方,敢于吸取资本主义制度中的有益成分,我们才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雏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是终极的、封闭的理论,恩格斯早已在《反杜林论》中阐明世界上没有任何绝对状态和终极真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善于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坚持一切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才能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才能自觉实现理论创新,丰富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自省品格、勇于以正确态度面对自己不足和错误的政党。面对党内存在的不良学风——主观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省品格克服之。早在1929年,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就尖锐地提出反对主观主义的问题,“主观主义,在某些党员中浓厚地存在,这对分析政治形势和指导工作,都非常不利。”[10]1941年,毛泽东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强烈批评了主观主义的学风,告诫全党“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3](P800)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以对一块招牌采取不同视角而看到不同颜色为例,尖锐地批评了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讽刺了主观主义的狭隘性。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多次强调要反对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学风,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然而那种理论脱离实际、不注重调查研究、不考虑人民立场的非马克思主义学风依然存在于党内及理论学术界。在党内,部分政府官员大搞形式主义,动辄开会、报告,满口马列主义,讲本本、背教条,却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这种做法仅仅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做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把马克思主义工具化,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最终只能造成思想僵化,离百姓越来越远。在延安整风时期,我们党确立了“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3](P802)那么新时期,我们就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研究中国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对中国实际问题进行解剖后作出的时代回应和理论解答,以自省品格端正态度、重塑学风,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应然因素。
文风建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最关键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文风是学风和党风的立体表现形式,学风不正、党风不纯,文风必然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文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过程中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的因素,文风关系到怎样诠释理论、引领实践、鼓舞斗志的问题,腐朽、保守、不正的文风必将影响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拉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距离,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实现。
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发表《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的重要讲话,不仅论述了文风的重要性,而且概括了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所存在的 “长、空、假”的现象,并且与此相对应提出了新时期全社会尤其是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应贯彻执行“短、实、新”的文风,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提炼出马克思主义文风的精髓,是我们在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过程中应大力倡导的优良风气。
“短”,即“力求简短、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习近平以古人“删繁就简三秋树”和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的114字碑文为例,阐明了“没必要把野鸭子的腿加长”的简明道理;“实”,即“要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这就对我们的语言风格提出了基本要求,即要有理有据、通俗易懂、有感而发、情真意切;“新”,即“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这里的“新”,并不是要我们刻意地去标新立异,而是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社会发展规律有新思路、新发现,对于解决问题有新办法、新举措,以新鲜、生动、活泼的表达方式诠释深刻的理论思想。在这一点上,邓小平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在他的著作中,总是能找到像“两手都要硬”、“翻两番”、“一国两制”、“发展是硬道理”等闪耀着智慧光芒又富有时代气息的词句,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文风,又以新的表达方式和新观点启迪着人民群众的思维,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在新时期,以“短、实、新”为原则,改进党的文风,既是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方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向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马克斯·韦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假说,即透过人类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发现在其背后都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决定这项事业的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从内容到形式都被深深地烙上了华夏文明的烙印,既体现了时代精神的力量,又扎根于特定的中国文化中;既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相对于其他上层建筑而言,文化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活动更为贴近,所以从文化的视角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既能弘扬中国风格,又能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文艺战线的广大工作者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要求,不断创作出新鲜的、时代感强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要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己任,在创作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融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以文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11]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不能忘掉“老祖宗”,又要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既要扎根于中国本土深厚的土壤,又要善于借鉴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当代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并不是由哪一个国家独创的,也非某一个国家独享,而是由人类共同创造并共同享有的,正如中国创造了“仁者爱人”、“大同世界”等颇具中国特色的话语一样,西方文明也创造了诸如“社会契约”、“天赋人权”等颇具西方色彩的独特话语,其对民主和法治的实践、对科学理性的尊崇、对个人精神的塑造对于我们创造中国特色话语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此外,以时代精神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话语系统,要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道路。这是一个理论通俗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实践的还原过程。根据列宁“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原理,“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坚决抛弃难懂的术语,外来语,背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等一系列重炮。”[12]从“打土豪、分田地”的战斗口号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决策,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建设决心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策略,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中国理论的每一次升华都力图以通俗的表达方式得到民众的理解,达到普及效果。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要坚持对实践的还原,要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实践为源头,以活生生的事实为重点,打造一个开放、发展、与时俱进的话语体系,要将中国国情和中国道路放在国际视野和人类发展的总进程中,把国内和国外、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立足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对比的横向角度和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16-417.
[5]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0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544.
[7]习近平.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J].理论探索,2010,(6):5.
[8]习近平.善学善思善作善成[J].求是,2007,(9):28.
[9]佘双好,冯茜.理论自信的表现及其培养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0):9.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1.
[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4.
[12]列宁.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