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亚文 王诗露
(1.2.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范式,是人类文明在经历了数万年的发展之后,在激烈的工业文明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中脱颖而出的新的文明形态。
纵观历史的发展,人类文明已经依次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种社会形态。本文拟对几种文明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据考古发现,人类在地球上诞生的历史已有10万年,其中原始文明约占9.5万年,农业文明约占4700年,工业文明迄今只有300余年的历史。按照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和德国思想家恩格斯的看法,真正的人类文明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还是一种单向的附属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原始人几乎和其他动物一样,凭借自己的生存技巧在自然界既成的生态链条上占有一席之地。在这种状态中,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关系尚未形成。
然而,当原始人发明了铁制工具之后,人类就开始掌握了在一定程度上驾驭乃至制服自然界的武器。可以想像,有了铁制工具之后,人类就可以从事大规模的开垦活动,通过培植各类粮食作物和驯养更多种类的牲畜,来解决自己生存的物质资料问题。这些物质资料尽管仍然来自于自然界,但已不是原生的天然产品,而是通过人的劳动加以改变了的物质形态。这种改变在文明的进化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标志着人类终于脱离了动物般依赖和服从自然界的状况,开始生产维持和发展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东西。
这种生产活动使人类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自然界的依赖,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的本质力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赋予了人类盲目开发自然界的自信,从而引发了荒漠化、沙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可以说,生态问题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一起产生的。
从本质上讲,农业文明所使用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基本上属于可再生能源。然而,作为农业文明最基本的资源——土地是有限的和稀缺的,当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达到一定限度,其所赖以生存的土地就难以承载人口的压力。于是,人们开始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这种做法确实能够获得短期效益,但最终必然导致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旱涝频繁、气候变异等生态灾难的发生。
据历史考证,曾辉煌一时的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希腊文明、哈巴拉文明和玛雅文明之所以最终都难逃毁灭的命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度开垦、放牧、砍伐、消耗所致。正如美国生态学家弗·卡特在《表土与人类文明》一书中所说:“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了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者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1](P5)因此,农业文明的兴衰归根结底都与生态问题有关:当一个地域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时,农业文明最终繁荣起来;农业的繁荣促进人口的迅速增长,从而使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由于原有的农业用地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人们开始过度开垦,破坏该地域的生态环境,最终毁掉了农业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文明的衰落。这几乎成为农业文明不可逃脱的历史宿命。
但从总体上讲,农业文明对于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仍然是有限的和局部性的,它只能从表土的层面毁灭掉某一区域内农业生产赖以进行的环境条件,而不可能从整体上毁灭掉经历了亿万年演化而最终形成的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而且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们也能够通过迁移等行为方式的调节来规避表土层面的生态危害。因此,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尽管会对某一区域的农业人口造成严重的灾难,但还不致于造成整个地球的变异以及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
与农业文明相比,工业文明的性质截然不同。它要进入地球的深层,获取包括金属矿物资源和化石燃料资源等的各种矿物资源,来从事各种形式的工业生产活动。而作为工业骨络和血液的这些矿物资源在地球中的蕴藏量是有限且不可再生的,当它们消耗殆尽的时候,工业文明也就随之完结。因此,工业文明在诞生的时候,就注定了它暂时的不可持续的命运。
应该肯定,工业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它大大拓展和深化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关系,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发明和创造了近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类的认知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短短的三百余年间,其所创造的科学神话和经济成就使整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呈加速度向前递增的态势。然而,在其令人目眩的辉煌后面,却是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危机和资源的枯竭。据美国矿产局估计,按1990年的生产速度,作为燃料资源主体的石油最多可开采44年,天燃气约为63年;大多数金属矿产资源能供开采的时间在一百年之内。现在,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数十年之后,当石油和天燃气以及大多数金属矿产资源消耗殆尽之时,工业文明将走向何方?我们无法预料这一转折过程的具体细节,但是,在后工业社会业已显现出来的生态文明是一条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诚然,生态文明决非简单地抛弃工业文明而回到农业社会,正如历史辩证法所显示的,人类文明将在超越和扬弃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于更高的阶段回复到一个某种性质上类似农业文明的新时代。在这个新的文明时代中,人类又重新复归到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状态之中,那时人类将彻底放弃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高消耗、高消费、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回归到利用循环再生能源的低消耗、高效益、零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上来。它将大大超越农业文明的低技能、低效益、低水平的落后状况,而是在高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进步开放、公正有序、和谐健康、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社会。
如果说在农业文明时代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处在单向的自发状态,经常盲目地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话,那么,新的生态文明则把这种关系建立在一种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自觉地进行调控和建构的基础之上。它所呈现的是一种新型的天人关系:无论是自然之天,还是主体之人,他们都循“道”而动,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协调发展,既不以人为中心,也不以物为中心,而是以“道”即规律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中心,在相互对待而又相互统一中保持共存共生的友好关系。
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起,生态环境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民众和政府的推动下,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得到讨论。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兰特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上,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是“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1992年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地球宪章》、《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公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四个重要文件,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制定和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约翰内斯堡宣言》以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此次会议制定了新世纪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并将其提到了关系到人类命运的战略高度。
在联合国的推动之下,各国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我国政府于1973年8月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自此之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均成立了环境保护机构,环境保护正式纳入政府工作之中。1979年9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它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环境保护的基本法。1992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
2002年联合国的约翰内斯堡会议之后,我国又制定了《新世纪中国环境保护战略》。该战略对新世纪10-20年间国家环境安全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国家环境安全的总体战略和对策,提出了建立保障环境安全的七大体系。
尽管如此,世界生态环境问题仍然严峻,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亦如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趋紧张。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绝大多数污水未经有效处理而排入江河湖海,城市河段9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草原退化面积已达90%;全国沙漠沙化面积已达174.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7%。不仅如此,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国际经济分工链条中的下游,主要靠出口加工打入国际市场。这种经济状况必然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上,走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将其重要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独立部分进行专题论述,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和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并对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首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据统计,以2009年为例,我国使用了全世界46%的钢材、48%的水泥、45%的能源,创造了不到8%的经济总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尽快从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中解脱出来,转到低耗能、低排放、高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上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显著上升。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的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工业生产过程中只有20%~35%的原材料和能源转化为最终产品,其余则转化成了废气、废水和废渣,因而造成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和管理水平更为落后,这种转化效率更低,因而制造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更大。循环经济则是遵循生态学的规律,以“3R”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行为准则,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非线性的反馈式流程,以实现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产出、高利用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还要在不断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的同时,逐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生产中的比重。
再次,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的精髓和灵魂是生态价值观。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文明发展的总趋势了。在宇宙自然面前,人类不过其养育的无数物种之一,只能在这种由大自然所决定的规律之内展开自身的活动。在这方面,中国古代的哲学关于“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的观点是颇具生态智慧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人为拔高中国传统哲学所蕴涵的具有现代价值的生态意义。严格地说,中国传统哲学中还没有明确的现代生态观念。现代的生态文明观念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根据这种观念,地球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由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相互联系和依存的相对平衡的有机系统。人类作为“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物,尽管与其他存在物有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但仍然是这个生物系统中的一分子,因而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共同发展。人类没有任何特权高居于生态系统之上,也不可能自异于所存在的系统之外,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言:“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P348)如果说人类比一切动物强,那么,这种强不应该表现在对自然界的强制性的统治上,当然也不是与其他动物一样消极地服从于自然界,而是在于能够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包括整个生态系统的规律,并自觉地适应和遵循这种规律,建立起人与自然界的友好的和谐关系,从而为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和持续繁荣开辟广阔的道路。
[1][美]弗·卡特等.表土与人类文明[M].庄庞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